第三百三十二章 分裂的揚州(第二更,泣血求訂閱啊)
揚州
如今的揚州情況有點詭異,本來應該是揚州牧劉備治所的壽春,卻在曹操手中,不止壽春,整個九江郡都在曹操的治下,可以說靈帝的封賞,將揚州一刀切成了兩半,以長江為界,北岸是曹操的地盤,南岸是劉備的地盤。
對此,劉備雖然很不滿,但卻不敢反抗,劉備知道自己的底子,隻不過是因為亂世而得到的便宜,若按正常路線走,沒有個一二十年的官宦生涯,想要坐上州牧之位,簡直是癡人妄想,當然,劉備之所有能有現在的成就,最大的功勞還應該歸於孔雲,劉備的四弟
富饒的壽春城了曹操的地盤,無奈之下,劉備隻能將治所遷到丹陽郡的秣陵城,秣陵城乃是丹陽郡的郡府,又稱石頭城,地處長江南岸,自古以來,秣陵城都是長江南岸最繁華的商業中心,丹陽兵更有步卒之王的名號,所以說秣陵是作為揚州長江南岸治所最好的選擇。
秣陵城的規模不是很大,恩,比不上孫權稱帝的時代,畢竟那時候已經擴建好幾次了,名字也不是秣陵,而是建業城,經過劉備上書後,秣陵正式被確認為揚州治所,劉備的州牧府,自然也要在秣陵開始建設,不過劉備實在是太會收買人心,居然下令把修建府邸的錢糧下發給各地災民,經過黃巾之亂後,揚州可已經不是曾經的揚州了,哀鴻遍地,路有凍死骨隨處可見。
對劉備的善舉,大部分人是極為讚同的,但讚同之後,也要解決劉備府邸的問題啊,畢竟劉備可是揚州牧,總不可能露宿街頭吧,,最後經過劉備小集團多番商討後,將州牧府定在了原丹陽郡太守府,丹陽郡太守府原來的主人乃是丹陽郡的大門閥,早在黃巾之亂初期就被張寶殺雞儆猴了,如今的太守府雖然在外麵看上去很光鮮,不過其內就有點不堪入目了,到處都是殘垣斷壁,非常荒涼。
當然,就算再荒涼也有解決的辦法,劉備下令調集數百農工,在短短二十多日內,就將太守府修繕完畢,看上去還非常不錯,加上原來的裝飾,也可以說是富麗堂皇的。
劉備的小集團,今天都聚集在州牧府的大堂之內,坐擁揚州兩年多的劉備,如今麾下可以說是人才濟濟,到處都是一些文人墨客和一些看上去比較彪悍的戰將,將偌大的府堂擠得滿滿的。
文武兩列分開,文首位自然是孔雲,武首位則是項飛,項飛身後是樊宏等一大群將領,當然,文列的官員也絲毫不少,隻是沒有武將看上去那麽引人注目罷了。
劉備高高坐在首位,手中拿著一杯清香的茶水,閉著眼睛,不時的抿一口香味宜人的茶水,看上去非常享受,突然,隻見劉備雙目睜開,看向右首的孔雲說道:“水玉啊,這兩年多來,各郡民生恢複得的大致如何了?能否足夠百姓果腹?”
聽到劉備發問,孔雲沒有絲毫異樣,環視了一眼左右,發現大部分人的目光都集中在自己身上,淡淡的笑了笑,對著劉備拱手說道:“主公,在揚州的新政頒布後,這兩年來,百姓相安無事,心滿意足的在家務農,各地良田的收成都非常好,除了少部分地方受災糧食損失嚴重外,大部分都大獲豐收,其中僅僅丹陽郡去年的收成,就把府庫的各大糧場倉裝的滿滿的。”
新政自從劉備占據了揚州牧的名頭後,就開始在揚州實行新政,當然,劉備的新政是不可能推翻門閥的,因為門閥,還不是劉備能惹得起的存在,劉備采取的新政,大部分都是在北疆新政上剝取來的手法,其中最被劉備看重的就是屯田兵製度,屯田兵在戰時不僅可以征召為兵勇,在閑時也可以為官府務農,可謂一舉兩得啊。
當然,北疆的其他新政,劉備也抄取了不少,比如因為張寶的霍亂,揚州很多門閥因此遭滅頂之災,留下無數的良田土地被官府白白收回,利用這些得到的土地,劉備將它們分派給各地的百姓種植糧食,收成以五五分成,稅收也全算在內,如此一來,不但百姓能填飽肚子,劉備政權又多了一大批的糧草供應戶,而且是沒有時限的,可以說好的不能再好了。
當然,劉備在糧草分成上,比北疆多收取了兩成,這一點在私下裏也被人埋怨過,在北疆,百姓租借官府的田地,隻需要上交三成的糧食,畢竟人口基數大,三成糧食已經是天文數字了,而餘下的七成,不但能讓百姓填飽肚子,還有一筆不菲的收入,可在揚州,因為經過黃巾之亂後,人口銳減,如果隻收三成,根本無法供給軍隊使用,而百姓活的五成的糧食最多填飽肚子罷了,至於收入....咳咳,還是算了吧。
“主公,如今我揚州的元氣已經恢複不少,是不是該考慮下擴軍了?”待得孔雲話語剛落,眾多官員還未回過神來時,揚州的最高軍事將領項飛突然對著劉備拱手說道。
如今揚州有兵十萬,三萬駐守在丹陽,其餘都在南邊靠近山越的郡縣,因為揚州最大的弊端就是山越,如果不防備好邊境,隨時都會給揚州帶來巨大的損失,以揚州現在的民力和物力,養十萬兵馬,已經算是極限了,不過明顯的是,項飛還不滿足,因為揚州南邊的防線實在拉的太長了,十萬兵馬也僅僅隻能防守罷了。
“擴軍??”大部分文臣武將都忍不住輕聲驚呼,其實這段時間內,民間流傳劉備要擴軍的消息已經很多,但一直都沒有人真正的提出來,原本大家還以為隻不過是謠言罷了,但不成想,今天項飛居然當眾提了出來,難不成那些傳言都是真的?
“不妥啊主公,擴軍一事,事關重大,絕對不可輕易為之,否則我揚州好不容易建立起的局麵,將會就此崩塌啊。”頓時,隻見孔雲身後一位青年文官大急起身,對著劉備拱手說道,看上去麵色很紅,應該是被急的。
“張昭,你這是在危言聳聽本將軍提議擴軍,乃是為了南邊的邊防,如果不擴軍,我揚州就一直隻能被動挨打,每年消耗的軍費隻會更多,百姓的負擔也會更重,難道你不明白嗎?”項飛大怒起身,指著青年男子大罵出聲道
張昭劉泰招募了那麽久,都不肯赴任的張昭居然出現在了劉備治下看來張昭的處事理念和北疆的方針真的不同,否則張昭不可能棄劉泰而隨劉備,隻要不是傻子,都不會這麽選擇。
在這個時代,有很多文人士子是不讚同劉泰的理念的,因為在北疆,不止儒家門生可以為官,其他各個學派的弟子,都能當上官員,比如墨家在北疆工部的地位,算是一個不是秘密的秘密吧。
身為儒家子弟,張昭也受不了劉泰百家爭鳴的政治理念,所以才選擇了劉備,多次逃避劉泰的征召,躲入揚州的深山老林之中,等待時機再出仕,或者一輩子老死在山林。
劉備招納張昭,是很湊巧的一件事情,揚州政權剛剛成立不久,各地都是饑荒之民,俗話說的好,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劉備也就兩隻手兩隻腳,從哪裏找那麽多糧食解救百姓於水火之中,當初,即使是孔雲也被為難的一點辦法都沒有,整天隻能唉聲歎氣,看著局勢越來越糜爛。
煩惱的劉備,拿上弓箭,騎著戰馬,帶著一百護衛,一頭鑽進了秣陵城東邊的深山老林之中打獵,越走越遠,劉備一行人居然遠遠的走離了秣陵城,進入到丹陽郡東麵的毗陵郡山林之中,剛好,張昭逃入長江南岸後也暫時居住在這片山林。
事情的結果很明顯,烏龜對上王八了,遇見張昭,起初劉備不過是想討碗水喝,相談之時,發現張昭的談吐非同常人,對治理揚州悲慘的局麵,也很有獨特的見解,劉備頓感遇到了知己,當場就請張昭出山,本來張昭是不答應的,畢竟身為文人,出仕的時候也要矜持一下嘛,可是在劉備的死皮賴臉下,張昭無奈的敗下陣來,跟隨劉備的小部隊走出了山林。
張昭成為劉備的屬下後,連續出了幾個好辦法,解決揚州的困境,什麽辦法?其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鼓勵揚州地處海邊的百姓捕魚,魚嘛,百姓們也不會少見,畢竟揚州很大的一部分麵積,比鄰長江和內海地區。
但是華夏乃是農耕民族,對捕獵魚肉,並不是很拿手,當然,在靠海的地帶,漁民也是非常多的,為了解決百姓不會捕魚的尷尬情況,張昭在得到劉備的允許後,親自下到各個地方,從漁民嘴中學習捕魚的經驗,然後把這些經驗抄錄在紙上,再送到北疆對外開放的印刷廠將其打印出來,分發給揚州各地臨江臨海的百姓,如果看不懂字的,還專門派人前去講解,算是想的非常周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