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亂世豪雄篇 第十一章 長河落日 第三十二節
自從張任和楊任率軍撤回巴蜀後,韓翼便陷入了困境,他無力西進攻打金城,即使在河西羌騎和北疆鐵騎苦戰於黃河北岸時,他也隻能眼睜睜地看著大好的戰機從身邊悄然滑過。劉備帶到涼州的軍隊多達四萬多人,加上武都郡韋端的數千兵力,再加上兩萬多西涼大軍,巴蜀要為大約七萬大軍供應糧草輜重,而武都郡能供應的糧草數量太少,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巴蜀承擔不起,劉璋下令張任和楊任撤軍,並且還減少了民夫數量,以最大程度地節約財賦。在這種情況下,西涼軍連溫飽都解決不了,更不要說遠行千裏收複邊塞了。
西涼將士的怒火越來越大,楊秋、成宜等人不停地抱怨,認為當初韓翼誤聽楊阜、韋康之言,以為劉備和巴蜀人會幫助自己趕走羌人,收複涼州郡縣,現在看來這些都是謊言。劉備和巴蜀人的目的僅僅是為了占據隴西、隴南,以確保巴蜀的安全,他們根本無意幫助西涼人收複疆土,西涼人上當了。
韓翼也是後悔不迭,看到將士們忍饑挨餓,怨氣衝天,士氣低迷到極致,他隻好厚起臉皮,派淩孺、張既偷偷趕到陳倉,請求皇甫酈和龐德的幫助。皇甫酈和龐德不計前嫌,上奏朝廷,希望朝廷能接受韓翼的悔過,在這個關鍵時刻幫西涼人一把,再把西涼人拉過來。當時朝堂局勢比較緊張,大司馬徐榮為了京畿的安危,接受了韓翼的請罪表,懇求長公主下旨招撫。
西涼軍得到了糧食,暫保無虞,但此事隨即被劉備、韋端等人獲悉,他們責問韓翼。韓翼一再解釋,說這是自己的權宜之計。劉備不放心,擔心反複無常的韓翼在背後給自己一刀,急派嚴顏、曹豹、龐統、李俊等人率軍趕到漢陽駐防,以便看住西涼人,擋住北疆軍的西進之路。
韓翼和劉備、韋端之間的矛盾越來越大,衝突也越來越劇烈。西涼將領說,劉備不給我們糧食,也不幫我們攻打羌人,反過來還對我們指手劃腳,要我們幫助他擋住北疆軍。他憑什麽?襄陽的天子和朝廷在我們眼裏還不如一袋糧食。
正是這一袋糧食引爆了雙方的矛盾。長安送給西涼軍的糧食數量不多,僅夠西涼大軍維持生計,但嚴顏、曹豹的大軍也是飽一頓餓一頓,勉強支撐,這糧食自然成了雙方將士爭奪的對象。嚴顏希望韓翼能分一點糧食給自己,但韓翼斷然拒絕,說你帶著軍隊回武都,將士們就能吃飽了,何必待在漢陽挨餓?嚴顏無奈,又委托楊阜、韋康前去勸解。韓翼礙於麵子,猶豫不決,但楊秋、成宜等人受不了了。他們把楊阜和韋康團團圍住,指著兩人的鼻子破口大罵。當初就是聽了你們的話,中了你們的離間計,讓我們西涼人窩裏反,把西涼人推進了深淵。現在我們不但無法收複西疆,反而連飯都吃不上了。我們厚顏無恥地跑到長安象討飯一樣討了點糧食,你們又來搶,你們到底是不是人啊?還有一點人性嗎?劉備是你們的親爹啊,你們要這樣為他賣命?
韓翼站起來勸阻,說大家都是西涼人,不要為了外人反目成仇。楊秋指著他鼻子罵道,當初誰要殺馬超的?是誰?現在你如果再聽楊阜和韋康的話,可不要怪我們兄弟無情無義,翻臉不認人。話說到這份上,韓翼也隻好拉下臉,把楊阜和韋康趕了出去。
嚴顏大怒,認定韓翼反複無常,又投靠了長安,遂決定攻殺西涼軍,但他兵力不足,問計於龐統。龐統說,西涼人自從邊章、韓遂死後,就沒有聰明人了,我們隻要設一個小小的離間計,就能讓西涼人自相殘殺,一敗塗地。
當天晚上,曹豹帶著一隊人馬,埋伏到翼城和望垣城之間的山上,並於第二天中午,打著韋康的武都軍旗號,襲擊了西涼軍的運糧車隊。
韓翼聞訊,勃然大怒,帶著一隊親衛騎衝向了望垣城,打算和韋康翻臉,把糧食再搶回來。武都的軍隊就駐紮在望垣城,但韓翼尚未趕到望垣城,就遭到了曹豹的襲擊。這次曹豹帶著一隊悍卒裝扮成流民,乘著韓翼全無防備之際,發動了攻擊。韓翼當場中箭而亡。
韓翼之死激怒了西涼將士,楊秋、成宜等人不顧淩孺、張既的勸阻,帶著軍隊殺向了望垣。
淩孺和張既認定是嚴顏殺了韓翼,目的是想讓西涼人自相殘殺,繼而幫助劉備全取涼州。他們迅速加強了翼城的防守,並命令程銀、梁興、梁慶等人集結大軍,嚴密盯防嚴顏的大軍,防止他們乘機攻殺,從中漁利,同時命令薑十萬火急趕到陳倉,懇求龐德、皇甫酈急速支援。
車騎將軍麴義急召玉石、顏良、文醜、龐德、衛峻、華雄、皇甫酈、馬超等人商議。
首先要確定事情的真假,如果韓翼真的死了,漢陽陷入了大亂,那麽西征軍必須即刻出擊。一則乘機收複漢陽,二則保住西涼軍,三則圍殺劉備和韋端的叛軍。但如果此事是假的,是西涼人和叛軍設下的圈套,那西征軍貿然出擊必遭伏擊,首戰即敗,對士氣打擊太大。
皇甫酈認為此事千真萬確,應該火速出兵。到目前為止,由於朝廷一直對南方叛逆持續用兵,叛軍對漢軍攻擊西疆一事顯然不夠重視。另外此次大軍集結陳倉,各部調動都很機密,叛逆們未必知道陳倉一帶屯有重兵。如果他們確定知道長安朝廷今年要攻打西疆,肯定不敢行此險計,這種誘敵之計也未免太過拙劣。
司馬懿、蔣濟等人對此持否定態度。
漢中太守楊鬆早在今年年初曾派人秘密趕到長安,獻請罪表,要求獻城歸順,並相約共擊武都郡,誅殺劉備。當時朝廷不敢確定楊鬆的誠意,派人取道子午穀南下漢中,探查楊鬆的真正目的。朝廷特使於本月初返回,確認楊鬆因為誅殺張魯有功卻未能得到襄陽的分封,對襄陽極為怨恨。另外劉璋考慮到巴蜀的安全,曾數次試圖把楊鬆調離關中,這讓楊鬆深感危機,遂決定投靠長安。
朝廷隨即再派人南下漢中,和楊鬆具體商議攻擊劉備一事。如果一切順利,這位特使將於六月中前後返回長安,帶回楊鬆的東西共擊之策。所以,大軍西征的時間,朝廷定在六月中。
假如西征軍現在出擊,並且是在漢陽各軍混戰的情況下,嚴顏的軍隊極有可能逃脫我們的圍殺,撤回武都,如此一來,武都的叛軍數量將達到三萬多人。而我們進攻武都的軍隊數量是四萬人,兵力上完全沒有優勢。武都郡地形險要,易守難攻,一旦大軍遲遲未能攻克河池、下辨,無法迅速切斷叛軍撤往東狼穀、褒穀之路,那麽叛軍隨時可以退到陽平關一線,確保自己的退路。
目前我們無法得知楊鬆的攻防計策,但有一點可以肯定,我們提前攻擊西疆,並導致劉備的大軍迅速撤到武都郡,會讓漢中的形勢驟然緊張。楊鬆為了漢中的安危,可能會斷然放棄投靠我們的想法,轉而集中力量幫助劉備守住武都郡,確保漢中。
“在我們看來,楊鬆投靠長安,主要目的是保住漢中,但漢中現在有張任的軍隊,他想配合我們攻殺劉備,首先要解決張任。因此,他的計策可能想讓我們派遣一支軍隊從褒斜道、子午道秘密進入漢中,和漢中的軍隊一同圍殺張任。解決了張任,也就斷絕了劉備退回漢中之路,這樣才能把劉備圍殲於武都郡。”蔣濟解釋道,“所以,我認為目前大軍不宜出動,任由漢陽各方混戰。西涼軍如果全軍覆沒了,嚴顏和韋康的叛軍也必定元氣大損,以他們的實力,根本無力擋住我們的進攻。另外,那時就算他們撤回到武都郡也無濟於事了,因為我們已經和楊鬆聯手擊殺了張任,斷絕了劉備的退路,他們死定了。”
蔣濟的建議得到了部分將領的認同,但出身西涼的麴義、皇甫酈、龐德、馬超、華雄、傅幹等人堅決反對。
蔣濟這個建議有一個致命之處,那就是楊鬆會不會讓漢軍進入漢中?如果他不願意讓漢軍從棧道進入漢中,而西涼軍又全軍覆沒了,那西征之戰將大受影響。在朝廷的西征之策裏,西涼軍是平定西疆的一支重要武力,失去了西涼軍,平羌之戰將更加難打。
其實,楊鬆手上的軍隊要比張任的軍隊多,他完全可以獨自解決了張任。另外,漢軍一旦殺進武都,張任不會坐視不理,必定會聯合部分漢中軍隊急速支援。所以,麴義等人認為蔣濟的猜測缺乏足夠的依據。
如果楊鬆的目的是為了守住自己的漢中,那麽他可能出爾反爾,堅守於陽平關一線,既不和我們聯手實施東西夾擊之策攻殺劉備,反而有可能暗中支持劉備死守武都,讓劉備和我們打個你死我活,他自己則乘機漁人得利。
漢中並不是劉備唯一的退路,劉備還可以取道西漢水、陰平道等險要之路退回巴蜀。劉備一旦敗亡,巴蜀也就危險了,在這種情況下,漢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楊鬆則能乘機要挾襄陽得到分封,不能做個漢中王,至少也可以做個漢中公嘛。
傅幹認為楊鬆這個人不可靠,他既然能殺了張魯,為什麽不能欺騙長安?
歡方激烈爭論,爭論的焦點就是是不是要保住西涼軍。
麴義一掌拍到案幾上,大聲說道:“西征之戰的主要目的是穩定西疆,不是奪取武都和漢中,所以西涼軍必須要保住,這一點毋庸置疑。傳我的命令,龐德、馬超、衛峻三位將軍即刻率鐵騎西進,幫助西涼軍攻殺叛軍。如果我的決斷錯了,我願意承擔所有罪責。”
八百裏快騎把麴義的奏章連夜送往長安。
五月二十六,征西將軍龐德、驤武將軍衛峻、護羌將軍馬超領一萬鐵騎,急速殺向涼州。
五月二十七,朝廷下旨,西征軍各部即刻展開攻擊,天子和大將軍率虎賁羽林軍隨後跟進。
五月二十八,車騎將軍麴義和前將軍玉石統率北軍越騎、胡騎、步兵三營和湟中羌鐵騎向涼州進發。
同日,左將軍顏良、右將軍文醜統率北軍中壘、屯騎、虎賁、射聲四營以及鎮軍將軍華雄、武鋒將軍梁百武、虎威將軍司馬懿、虎牙將軍魏延的四營大軍越過玉女潭到達大散關。這支大軍本來由右衛將軍趙雲統率,但因為蔡邕病逝,家有喪事,大軍統帥隨即改由顏良擔任。
五月二十九,翼城、望垣、上一線戰鼓如雷,三支大軍糾纏在一起,浴血搏殺。
楊秋完全失去了理智,督軍猛攻望垣城,並命令駐守上的邊延、周逸率軍來援,左右夾攻。邊延率一部軍隊趕到城下後,以最快的速度和城內的韋康、楊阜取得了聯係。但無論韋康和楊阜如何解釋,無論邊延怎麽勸阻,楊秋這些西涼老將都聽不進去了。韓遂死了,韓翼也死了,西涼人失去了支撐,出路在哪?
嚴顏得到韋康的求援後,二話不說,率軍攻打翼城。淩孺、張既等人早有準備,一部堅守城池,一部在城外展開阻擊,全部的憤怒都傾瀉在了血腥的戰場上。
龐德率軍殺到,一萬鐵騎浩浩蕩蕩地越過上,衝過望垣,以雷霆之勢,鋪天蓋地地殺向嚴顏。
嚴顏得到稟報,大驚失色,命令曹豹斷後阻擊,自己帶著大軍飛速撤進射虎穀,從小路退往武都郡。曹豹寡不敵眾,被亂箭射殺,三千人馬全軍覆沒。
數萬大軍把望垣城團團圍住。
在龐德、馬超的勸說下,楊秋稍稍冷靜了一點,率軍退回翼城。韋康、楊阜率軍投降。
五月二十九,漢軍走出大散關,翻越黃牛嶺至黃花川,和張飛的大軍迎頭相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