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2 聯盟成立
麵對如火如荼的發展形勢,複興軍終於整編到二十個甲等師,二十個乙等師,並取消了民兵建製,因為根據新的體製,複興黨將不會再直接掌控地方政權,浙江、台灣、南海、山東等地也將和上海一樣,通過孝廉選舉產生各省布政使和法司。
當然,複興黨作為一個有著共同行動綱領的政黨,黨代表大會暫時還保持這對各省行政的協調權,李彥作為黨魁,同時也擔任複興軍總統領,依然保持著對軍權的控製,對政權的影響,而分別隸屬於諾貝爾財團的華夏基金和隸屬於複興黨的複興基金,又控製著大量的工礦企業,經濟命脈。
原屬於華夏總督府的各部門,順利轉成複興黨黨部的有關機構,大量官員開始外放,以切實控製地方,推行新政實施,在上海政改以後,浙江、福建也基本以同樣的模式進行了調整。
五月,華夏聯盟首次聯盟大會在上海召開,之所以選擇上海而不是南昌,顯然是與李世賢比較起來,複興黨更讓湘淮放心,而在這次聯盟大會上,雖然以五省聯盟的國士大會為核心,但十幾個行省的代表,以及三大黨派正式亮相,構成了未來政治權力分配的基本格局。
江西、福建、廣東、湖南、江北五省都已經完成了四級選舉,按照新的選舉模式,州縣選孝廉、府道選賢良、行省選大夫、聯盟選國士,孝廉、賢良、大夫、國士構成四級民主的基礎。
聯盟首屆國士院由五省選出的國士擔任,名額平均分配。每省都有十個名額,這五十個人也成為聯盟最高權力地掌控者,即便是已經定下的內閣宰相李世賢在這個時候,權力也遠遠不如國士院。
在這五十個人當中,隻有十六名複興黨成員。其中福建省六人,廣東省五人,江西省三人,江北兩人,福建省剩下的三名國士中,還有兩個太平黨人,一個儒黨成員,還有一個無黨派;廣東、江西剩下的都是太平黨人,一共是十二人;而湘淮組建的儒黨,除了湖南十人、江北八人。還有福建一人,一共是十九人。
從國士名額地分配便可看出三個黨派目前的路線,複興黨相對更加開明,除了優勢明顯的福建,在廣東也擁有相當的影響力;儒黨不愧是文人精英,不僅牢牢控製了湖南,在江北也隻是給複興黨留下兩個名額,其路線非常保守。而太平黨組織經驗相對不足,加上在廣東、江西複興黨又確實有較大的影響力。畢竟近半地盤本來就是複興黨讓出來的。所以兩省也讓複興黨拿下八個國士席位。
如此一來,儒黨儼然成為國士院第一大黨,但是葉楓和李世賢達成協議,複興黨和太平黨組成聯盟,卻又超過儒黨,獲得組閣權,李世賢順利成為聯盟內閣宰相。
不過首屆內閣的特殊性決定了三方都必須妥協,這實質上還是一個三黨聯合內閣,除了李世賢成為宰相,太平黨還拿下了農林部、戶部、兵部。複興黨則據有外務部、文宣部、產業部等重要部門,儒黨則有商務部、刑部、內務部,每黨占據三個部門。
傳統來說,戶部、兵部、刑部、內務部,包括商務部、文宣部都是很重要的部門,而外務部、產業部、農林部似乎就不是那麽重要,因而複興黨在內閣中的權力並不大。所以在法司部門就得到了彌補。當然這也是葉楓的交換策略,另外懂新法地也基本都是複興黨的人。太平黨和儒黨也缺乏相應的人才,所以大理院、按察院的院丞都是複興黨人,隸屬於國士院的都察院、立法院分別由儒黨、無黨派人士擔任,不過這個無黨派人士容閎也被看成是複興黨人。
在法司機構中一無所獲的太平黨則占據了國士院院丞的位置,總的來說三方對權力的分配保持了平衡,都能夠滿意。
而在各部院司下屬吏員地選擇中,複興黨提出了任人唯賢,專業對口地原則,容閎作為立法院院長,將一份官吏任用升遷法作為首份法案提交國士院表決通過,成為行政原則,並由都察院監督執行,而在複興黨掌控下的按察院也會特別關注,以確保該法得到切實執行。
首屆華夏聯盟國士院和政府形成以後,逐漸開始運轉起來,特別是複興黨一批有著新政經驗的官吏加入,讓這個由三方妥協而成的權力框架逐步豐滿起來,而他們麵對的就是一個新政權建立以後的內政外交,另外還有緊接著召開的行省大會。
按照當初占領北京以後全國通電所確定的原則,加入聯盟的行省包括聯邦省,也就福建、廣東等五省,還有自治省,包括浙江、廣西、四川等都是自治省。
而在這次大會上,在看到華夏聯盟用一種新的方式開始運轉起來以後,不管是出於何種目地,很多行省都提出加入聯邦省的申請。
按照公約的規定,加入聯邦省就可以在國士院中擁有相應的席位,進而影響內閣和法司,而不加入的話,雖然擁有地方自治的權力,卻不能擁有國士院的席位。
當然,地方自治似乎也不錯,但問題是你不加入有人要加入,至少複興黨明確提出在這次會議上讓蘭芳行省、上海道先行加入,這樣就會產生至少十五個國士地名額,如果太平黨、儒黨不做出應對,那麽大家在國士院地平衡就會打破。
實際上太平黨遠遠要比複興黨更激進,他們希望讓廣西、雲南、貴州三省都加入,而在徹底和洪秀全開始爭奪教義的主導權以後,李秀成也提出加入聯邦省,不過他可以等到年底。
另外還有新撚軍控製地河南,他們也提出加入聯邦省,並考慮成立獨立的撚黨,又在和太平黨、複興黨接觸,看看是不是能加入兩黨之一,因為光憑他們自己,勢力也太單薄了些。
麵對這種情況,儒黨自然不能無動於衷,最後大家商量的結果,還是在這次控製聯邦省的規模,先接收五個行省,也就是撚黨的河南、儒黨的湖北、太平黨的廣西,以及複興黨的蘭芳和上海。而待這些地方完成選舉後,即可擁有國士院的席位。
湖北、廣西的選舉還要準備,上海的政改已經完成,讓上海道賢良閣選五個國士出來,是很簡單的事情,同樣的情況還有早就實行共和製的蘭芳,以及改組後的新撚軍,都可以很快派出國士進入國士院,國士院勢力對比的變化,又勢必要刺激其他省份盡早完成政改,已加入國士院。
大會以後,華夏聯盟將擁有九省一道,並且多是東南精華之地,可以說如果能整合好的話,那麽確實可以說是一支強大的勢力,隻不過現在看起來,這個龐大的軀體還處於內部分裂狀態,要彌合並不容易。不過,這種彌合畢竟是在進行,黃勝擔任聯盟文宣部尚書,著力將報社、新式學堂開設到湖南江北,複興黨的新式學堂雖然主要講新學,但是對傳統也很重視,特別是有馮桂芬這個華夏教的長老在,學堂對傳統的延續做得很好,儒黨中的湘淮精英都知道新學的重要性,倒也是並不反對,但也對傳統儒學教育提出很多意見,多少有些碰撞,卻能在矛盾中變化發展。
太平黨對新學也很歡迎,特別是職業技術學堂,不過太平黨從平民角度提出意見,希望學堂教育可以更多的免費,本著中國曆來重視教育的傳統,這個提案也在國士院得到通過,並付諸執行。
當然最為難的還是掌握著財政大權的戶部,太平黨雖然掌握著這個管錢的部門,但實際上大部分經濟來源還控製在各省和複興黨手中,而且戶部的大額撥款和項目預算都必須經過國士院審核通過,限製了戶部亂花錢的可能。
至於報刊的發行引起的爭議就比較大,黃勝將華夏時報確定為聯盟官方報刊,又提出了新聞自由的法案,這個法案的核心是清流議政,不以言罪人,但實質上範圍非常廣泛,基本是定下了民間言論自由的原則。
除了華夏時報,原本在各地私底下流傳的報刊開始正式浮出水麵,公開發行,很快就引發了一些爭論,而其中影響最大的,便是關於如何處置滿清皇室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