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4 救國八大策

認為,貿易是催化劑,工業才是根本,催化劑固然促但如果反應物不夠,再多的催化劑也起不了作用。

而體製和思想就是溫度、壓強這些反應條件,條件適宜,會推動反應的發生,反之,則會造成障礙,甚至引發預想不到的異常反應。

撒丁王國地處意大利半島,商業傳統曆史悠久,推行積極的貿易政策水到渠成。

而在中國,在現有的體製和思想不改變,在工業基礎薄弱的情況下,單純依靠貿易這樣的催化劑,又能起什麽作用呢?

葉楓覺得,最大的可能,是這種催化劑,被看作危險品,開始就被排斥。

他表麵上不動聲色,微笑道:“那麽要在國內推行撒丁王國改良的經濟政策,是否可能?”

“不可能!”陳東苦笑著搖了搖頭,他以為葉楓不了解國內情況,試圖解釋道:“國內視商人為禍水;官僚層層盤剝,稅負過重;國內處於動亂之中,流通風險太大;交通、通訊等落後,流通成本較高;還有更重要的是,外商機器生產的成本低廉,國貨恐怕難以競爭。”

“其實,你說得這些困難中,有很多是可以在貿易中逐漸完善的,比如交通和通訊的落後,商業發展了,自然有人修路、修電報,但有一些問題,確實貿易無法解決的。”

“官僚的盤剝,現有體製無法解決;國內動亂,民生問題無法解決,動亂就不可避免;和外商的競爭,政府無法提供保護,而且還敵視新技術,阻撓技術的發展,人為設置種種障礙;而國人的思想傳統,商人無法得到應有的社會地位,商業總是受到歧視,政府總是采用抑製商業的做法,積極的貿易政策,根本不可能推行。”葉楓扳著指頭數給陳東聽。

“最關鍵的問題在於,隻要是新事物,國內總有那麽一些人會反對,不改變反應的條件,撒丁王國的改革,在國內也是不可能發生的。”葉楓總是在想,中國近代化失敗的根源,到底在哪裏,難道真的是思想守舊?然而曾國藩、李鴻章這樣的封疆大吏,也會做出積極的嚐試;徐榮村、陳東這樣的商人,也會漂洋過海;中國也有容閎這樣留洋回國,對西方經濟和製度了解甚深的有識之士。

甚至早在十幾年前,林則徐、魏源等已經看到了中西方之間的差距和異同,他們早早提出了“師夷長技以製夷”,然而十多年過去了,卻依然什麽都沒有學。

這一切的一切,都說明中國的文化並非保守,也不盲目自大,反而善於學習。

保守和自大是存在的,存在於一小部分人的身上,而正是這一小部分人,掌握著這個國家的權柄。

葉楓越說越激動,甚至連聽不懂的阿爾伯特,也被感染,忍不住拍起了桌子。

而陳東更是長歎一聲:“東主所言,如親眼看到中國的情況,確實發世人所未發。到過西洋,方知世界發展一日千裏,而國人卻裹足不前,不思進取得令人發指。”

陳東也知道,一國之改變,最有力的辦法莫過於改變國策,譬如他眼中的撒丁王國。

國策掌在當權者手中,如果當權者不改變,那麽隻有一種辦法,就好像意大利人對奧地利做的那樣,將他們驅逐出去。

有些想法,陳東隻是有模糊的念頭,就算他想到了,也不敢提出來,畢竟他還是一個比較傳統的商人。

陳東和徐榮村不同的地方在於,他視葉楓為東主,而葉楓讓他做的事情,他會盡力去做。

所以,當葉楓說出自己的打算,並希望陳東代表自己,擔當他在中國代言人的時候,他咬著牙答應了下來:“陳東一定盡心盡力,唯恐能力不足,耽誤了東主的大事。”

“我要做的事情,在國內很難,你能盡力,我很高興。”葉楓認真地看著陳東,這個時候,兩人之間唯有相互信任:“不知你陳氏家族,可還有什麽後代?你回去後,可以著人送來瑞典,我負責將他們培養成才。”

“多謝東主。”陳東也知事關重大,當然葉楓也做了周密的規劃,有愛棠這位法國公使的庇護,陳東未必有多大危險。

“回去後,一切事情的著眼點都是經濟的發展和技術的傳播,其他的事情,多做少說。給你這個法國人的身份,是確保人身安全,但是你要記住,我們都是炎黃子孫,依靠外國人做我們自己的事,而不是給外國人做事。”葉楓叮囑道,為了方便陳東做事,他從愛棠那裏,給陳東弄了一個法國人的身份。

葉楓給陳東一個計劃,回去後,第一件事,籌辦

商務印書館,在上海法租界建一座機械化的印刷廠,械、字模都從法國運過去。葉楓還會用高價招募一兩個印刷工人,一同去中國,爭取早日建好印刷廠,並培訓一批技工。

“我會給你一份資料,是關於最新的各種印刷技術,回去後你可以招募國內的印刷師傅一起研究,這些資料和印刷技術,無需保密,全部公開,越多人知道,越多人使用,就越好。”

第二件事,通過商務印書館,有計劃地將葉楓提供的上百本書稿,印刷成書,無論是賣還是送,都要讓更多的人看到。

葉楓精選的這些書稿,除了一部分數學方麵的理論書籍,其它的在國內看來,不是天方夜譚,就是異端邪說,甚至大逆不道,肯定會招致大量的爭論。

“可以找一些思想開放,或者知名的學者,把書送給他們,我想,隻要他們看到這些書,無論是認可還是反對,總會有看法的。隻要他們有看法,有爭論,那就好。”

葉楓努力想回憶當時的學者和名人,似乎康有為、梁啟超這些人,還沒有出生,至少還要幾十年後,才會浮出水麵。至於這些書,包括葉楓的那些論文,會引起怎樣的反應,是不是要采取一些方式去推廣,就不是葉楓現在所能規劃的事情。

葉楓讓陳東做的第三件事,籌辦《新華報》,就是給這些人提供發表議論的地方,在租界裏辦一份報紙,但要麵向全國發行,就算是免費送,也要送到全國的各個地方。

“具體辦報的方法,你可以學習西式報刊的做法,多介紹西方的科學和發展,盡量不是涉及意識形態、哦,就是統治者方麵的事情。我搜集了一些報刊,你都帶回去,慢慢學,多招募誌同道合的人。我定的原則是,報社可以有自己的立場,但是報紙的內容,必須兼容並包,作為國內第一份報紙,爭論越激烈,就越成功,有時候你就是要製造爭論,明白?”

事情要一步一做,為了生存,有些事不得不以後再說,如果讓陳東一回去就在報紙上鼓吹君主立憲,恐怕慈禧馬上會派人到租界將他暗殺。

第四件事,要在租界裏辦一座圖書館,陳列新印刷的圖書,還有報刊,可以免費提供閱覽,還要搜集各種西方的書籍。

“就算是外語版的,也要有,我相信國內懂外語的人會越來越多,要讓那些在租界外麵看不到新書的人,在這裏能看到。對這些人,要提供幫助,讓他們將新式的思想帶出去,帶到全國各地。”

關於圖書館的作用,葉楓也寫了一篇精幹的論文,相信陳東看了,可以學到一些方法,中國人有藏書的習慣,卻沒有開放的圖書館,或許會產生一些影響。

第五件事,依托租界裏的圖書館,開展譯書活動,成立一座同文館,翻譯書稿可以給予稿費,由商務印書館負責印刷。

“同文館可以招募洋人翻譯,還可以成立語言學校,盡可能培養具有翻譯能力的人才,有計劃有組織地翻譯西方科學文化方麵的書籍,尤其是近代圖書。至於將中文書籍翻譯成外文,也可以,都要鼓勵。”

第六件事,協助徐榮村招募幼童前往歐洲留學,同時在租界籌辦新學,建希望學校,招募洋教員,推行新式教育。還要籌劃建立複旦大學,希望能吸引國內學者和國外教員的加入。

“新學的重點是科學文化知識,也包括哲學,具體的課程我列出來,你可以參考。國內合適的教員可能比較難找,可以讓那些傳教士擔任,也可以有教會課程,但是自然科學一定是最主要的,還要有儒學或者其他的哲學課程爭鳴。記住,思想教育可以開放,不能一家獨大。大學不用急,可以先邀請一些學者出國訪問,慢慢將架子搭起來。”

第七件事,成立招商處。作為諾貝爾公司駐中國的辦事處,有意識地引導中國商人前往歐洲經商,可以印刷招商手冊進行分發,也可以投資和購買國內的資產。

“你原本就是經商的,所以能賺錢的事情,也可以去做,但最主要的工作,是通過宣傳、合作等方式,讓更多的中國商人走出國門,進行國際貿易。最重要的是,如果國內有商人想購買機器,發展工業的,一定要大力支持,所需設備,由總部從歐洲購買。”

“最後,搜集國內的情報,定期發往歐洲來,如果有機會,我也會去看看。”葉楓端著茶杯,幽幽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