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楓看著手上的醮水鋼筆,這就是現在用得最多的寫字工具,他是由英國工程師布賴恩-唐金在1803年發明的,鋼製筆尖,上麵已經有了裂縫和小孔。

1830年,英國的鋼鐵工人威廉-約瑟夫-吉洛特、威廉-米切爾和詹姆斯-斯蒂芬佩裏改進生產工藝,發明了大量生產的方法,從此這種鋼製筆尖的醮水筆得到了廣泛使用。

這時候也有貯水筆,那是佩雷格林-威廉森在1809年發明,這種筆筆管中有墨水,但墨水不能自由流動,寫一陣就要壓一下活塞,而且要拆開筆端,才能注入墨水。

這種鋼筆的缺陷顯而易見,不能自動供墨、注墨煩瑣,攜帶不方便,這些都是葉楓機會。

經過調查,確定市場上沒有更好的產品,也確實有需求,葉楓就將這個計劃擺了出來,路德維希依然表現得非常興奮。

“我想起來了,五六年前你就說過要做一支能自動來水的鋼筆,後來卻拿不出好的辦法,怎麽,你終於想到了?”

葉楓苦笑,辦法早就在他頭腦裏,隻不過那時候擔心這東西出來,會不會有負麵作用,就沒有做下去,現在為了這個工廠,為了自己的第一個事業,隻能盡力了。

“如果鋼筆真的能做成你說的那樣,市場應該不成問題。”羅伯特道。

經曆了一次失敗,慘痛的教訓讓大家都變得謹慎起來,但在葉楓的咬牙堅持和鼓吹下,羅伯特還是對這個不需要投入太多資金研發的項目表示了支持。

諾貝爾的興趣顯然不在這上麵,隻是少數服從多數,決定展開項目後,他還是投入了進來。

自來水筆的研製非常簡單,找來一支醮水鋼筆,拆成零件,然後一個個改進。

鋼筆的發明實質上就是鋼製筆尖的發明,醮水鋼筆發展四十餘年,其它方麵也沒有根本性的進步。

筆尖不要改變,生產技術也沒有問題,關鍵是工藝和材料,磨得越順滑越好,金筆軟,筆尖流暢,,但價格昂貴,銥金硬,耐磨。

需要改進的是供墨和吸墨,采用毛細管向筆尖供墨,葉楓不知道具體的原理,但看得多,多琢磨兩次也就成形了。

最後采用的是一根金屬細管,多次選擇後,才發現了比較合適的細管直徑。

然後就是吸墨結構,用橡膠做成活塞式的結構。

為了保證供墨和吸墨,用橡膠做筆舌,將筆尖和墨水聯係起來,上麵雕刻一些細縫,多次試驗後,才明白那些花紋的作用,找到最佳配置。

曆史上直到十九世紀末才發明毛細管供墨,二十世紀初才有了活塞吸墨結構,膠皮軟膽式出現得更晚。

後世看上去平淡無奇的東西,在這個年代,往往是很多年、很多年努力,還要碰上機遇,才逐步完善起來的。

葉楓帶了作弊器,新式自來水筆一步到位,讓鋼筆的曆史一下子向前邁進了五十年。

原以為很簡單的結構,卻引起了諾貝爾他們極大的好奇。

路德維希迫不及待地將第一支組裝完成的鋼筆搶去試寫,雖然有點漏墨,但,真的可以一直寫下去啊!

“好、真好,太好了,哦,對了,為什麽要用這個細管,為什麽能自動供墨,為什麽拉一下活塞,墨水就吸進去了?而且還是向上流動的,為什麽……”

過足了流暢書寫癮的路德維希成了十萬個為什麽,諾貝爾和羅伯特也滿臉雀躍,同時兩眼迷惑。

葉楓回憶了自己學過的東西,可以肯定大氣壓是十七世紀被發現的。

在那之前,活塞抽水的方式就被廣泛使用,開始的解釋是“自然厭惡真空”。

認為活塞上升後,水要立即填滿活塞原來占據的空間,以阻止真空的形成。

後來,伽利略聽到一個奇特的事實:一台抽水機至多能把水抽到十米左右的高度,無論怎樣改進抽水機,也不能把水抽得更高。

偉大的伽利略於是認為自然界害怕真空,但也是有限度的,這個限度可以用水柱的高度量出來。

這個故事想想都好笑,葉楓也記得特別清楚,包括後來大氣壓的發現。

1643年,伽利略的學生托裏拆利進行了著名的托裏拆利實驗,發現自然界可以產生真空,“自然厭惡真空”的說法才宣告結束。

後來托裏拆利提出空氣也有重量,到了1647年,帕斯卡才通過試驗最終發現了大氣壓。

毛細現象的發現也很早,出現了各種解釋,研究非常偏門,葉楓隻好向三人說了個大概,好在諾貝爾們都不是搞理論的,沒有繼續追問。

試驗還算成功,就是有點漏墨,有時候漏墨太快,會在紙上留下一團墨跡。

“這怎麽辦,很影響使用啊。”路德維希有點懊惱道。

“應該是製作上的問題,筆舌跟筆尖不是太配套,另外就是筆杆的封閉性不夠。”葉楓想了想說道。

這些問題不大,在工廠的技工加入後,一支完整的自來水筆製作完成了,按照葉楓的設計,還配上了合適的筆套,以及帶有掛鉤的筆帽。

孩子們第一時間將自來水筆送給了父親老諾貝爾,他拿著這支精致的自來水筆,順手在一份文件上簽署了自己的名字,連續簽了十八份,發現還可以繼續書寫,非常驚訝。

“孩子們,你們剛才說,這支筆叫什麽名字來著?”

“自來水筆。”孩子們齊聲應道。

“自來水筆?哦,真是天才的設計。”老諾貝爾大喜,一把抱起了葉楓,亂糟糟的胡子在他臉上亂蹭。

老諾貝爾雖然興奮,但卻沒有忘記自己提出的要求,他拒絕提供新的資金,一切都要他們自己解決。

同時,他還讓十九歲的羅伯特到機器廠幫助自己管理供暖工程,將難題丟給了十七歲的路德維希、十五歲的諾貝爾,還有八歲的葉楓。

葉楓雖然隻有八歲,身量較小,但熟悉他的人,很少將他看作小孩子。

諾貝爾埋頭進了試驗室,繼續搗鼓他的化學試劑,。

路德維希期翼地望著他:“埃爾文,全看你的了,我知道你肯定有辦法的。”

還能有什麽辦法?葉楓一時間也沒了主意,隻好讓路德維希帶著,先去文具店看看情況,別整到最後,又像訂書機一樣,出了意外,被市場拒之門外。

雖然想不出市場有不接受的理由,失敗過一次的葉楓還是決定小心一點,兩人帶著趕製出來的幾支樣品,來到彼得堡大學門口的一家文具店。

彼得堡大學建於1819年,是俄國最早也是目前最大的大學之一,這家文具店就在大學門口的斜對麵,位置非常好。

文具店門口有一個十七八歲的少年,正在賣報紙,葉楓買了一份《新聞報》,拉住急切的路德維希,在旁邊觀察起來。

由於臨近大學,文具店的生意很不錯,一個老板帶著一個夥計在忙活,前來光顧的學生三三兩兩,說不上熱鬧,卻也總是有人,生意不斷,葉楓觀察了一下,買鋼筆的人並不多,甚半天才看到一個。

“好像沒什麽人買筆啊?”路德維希的聲音微微顫抖,聽出他是十分擔心,難道訂書機的情況又要再度出現?

葉楓聞言也是心尖一顫,他也害怕失敗,尤其是不明不白的失敗,他討厭失敗,他知道自己不能再經受一次失敗的打擊。

身上有發冷的感覺,葉楓咬著牙,喃喃的道:“鋼筆鋼筆,鋼做的筆尖,不容易壞的,所以才很少有人買吧!”

這話與其說是解釋,不如說是葉楓在安慰自己,鼓勵自己。

“我們還是找老板問問好了。”路德維希弱弱的說道,他受不了這種猶疑、絕望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