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雪馨清醒過來,算是給翠媽她們吃了顆定心丸,玉春坊也進入了正軌。而這時,陶清珂進了玉春坊。

翠媽看到陶清珂,臉上露出了笑容:“多謝陶少爺,馨兒精神頭不錯,多虧請了這個江湖術士。”

陶清珂問:“那沈雪馨呢?”

翠媽回道:“在屋裏呢!”

陶清珂去屋裏找沈雪馨,沈雪馨靜靜地看著繡圖的狼,揣摩著怎麽把眼睛繡出來。

沈雪馨見陶清珂站在自己的身後,便問:“你見過狼嗎?”

陶清珂搖頭,他知道沈雪馨就是因為見到狼才被嚇成這個樣。

沈雪馨說:“我見過,可就是繡不好它的眼睛。”

陶清珂本想和沈雪馨談談自己的繡圖,見沈雪馨的心思都在狼的針法上,也就放棄了。就給沈雪馨講了個故事:

相傳周太王之子太伯、仲雍出走到蘇州一帶,當時的蘇州有斷發紋身的習俗,盡管十分痛苦,但太伯、仲雍也入鄉隨俗,在身上刺上紋身。太伯去世後,仲雍深感此俗不便,便召集一些當地頭麵人物來商議此事。

恰巧,仲雍的小孫女——女紅正在屋內縫衣,一時不小心被針紮破了手,血流出來在衣服上形成了美麗的花朵。於是,她靈機一動,便參照當地紋身的圖案花樣在衣服上試著刺繡起來。經過七天七夜的努力,終於做成了一件五彩繽紛的繡衣而呈給仲雍。仲雍看後大喜過望,當即披在身上一試,感覺舒服異常,完全可以免除紋身之苦。於是,他便召集當地居民,移風易俗,不再紋身,而改用刺繡衣服代替。逐漸的,這種繡衣就取代紋身的風俗了。人們十分感激女紅,就把婦女的刺繡等針線活叫做“女工”。

陶清珂講這個故事的原因,就是想說繡娘的事情,他想給玉春坊安排幾個年輕的繡娘。

他接著說:“有個繡娘可以兩天不吃飯,不可以兩天不繡花。這位繡娘對刺繡充滿著一種特殊感情,八歲時,就開始跟母親學繡花。十二歲那年,基本掌握了全套的女紅技藝。十七歲,開始製作衣服。起初,她模仿母親的做法,後來再看外婆製作的衣服,對比下來,還是按照外婆做的漂亮。”

沈雪馨的心思完全不在陶清珂這裏,

陶清珂接著說:“這位繡娘告訴我,不種田沒飯吃,不繡花沒衣穿。不會繡花,不會做衣,就沒有男人愛,嫁不出去。繡花更要懂歌,歌是老祖宗傳承思想的語言,懂了歌,才能領會老祖宗的思維方式,也才能把花繡出精氣神,把衣做漂亮。她的刺繡,色彩對比強烈、和諧,幾何紋樣運用巧妙,抽象與具象完美結合,獨特而神秘。其做工精細、繁複,工藝獨特,用料特殊。”

沈雪馨問:“你誇你家繡坊的繡娘是什麽意思?”

陶清珂回道:“我是想把這繡娘,介紹到你家繡坊。”

沈雪馨大笑:“我家又不缺少繡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