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銘輝左思右想,到底怎麽才能讓泥塑說話呢?他知道有留聲機可以錄音,但也沒法讓泥塑張口啊!
而在這時管家找到了做泥塑的手藝人,這個泥塑手藝人是高密人,做的泥塑和陳蘭芳舞廳的泥塑如出一轍。
在管家的引薦下,張銘輝去了泥塑手藝人的店鋪,街兩邊也跟著繁華熱鬧了起來,有支著攤子賣糕點的,有搭著棚子賣爐包和燒肉的,有攏起場子耍雜耍的,有算命的,有釘馬掌的,五行八業,各展其技,各顯其能。
泥塑手藝人見到張銘輝進門,非常高興,快步迎上去。
張銘輝掃視了一下店裏的泥塑,問:“這些都是你捏得?”
管家應道:“是我,在這條街上,人們都叫我泥人王,不是說我捏得最好,是因為我姓王。”
張銘輝顯然沒有聽他講話,而且把目光盯在幾個泥人上麵。泥人有立式的,也有坐式的,坐式的泥人,懷中多抱有寓意吉祥的東西,如抱瓶子,寓意“平平安安”;抱蓮花,寓意“連生貴子”;抱寶盒,寓意“百年好合”;抱小狗,小狗命大,農村給孩子取小名,多好用“小狗”來命名,取好養之意。還有成套的,如福、祿、壽、喜。福抱元寶,祿抱小鹿,壽抱桃,喜本身就是一個小孩,這個小孩頭上紮著小紅夾,是另一種打扮。
泥人王說:“我做泥人,一般特別用心,泥人做得不好看,會賣不出去,這就要求泥塑藝人在製作時要分外細心,這樣才會被人家相中,買了去。”
張銘輝問:“能不能讓泥人說話?”
泥人王詫異道:“能讓泥人說話?這不成精了嗎?泥塑就是個藝術品,沒法說話。”
張銘輝接著問:“怎麽會選擇捏泥塑呢?”
泥人王回道:“最早幹泥塑這一行的,多是要飯的,光憑嘴幹要不好要,就畫一些小泥貨,用小箢篼盛著,挎在胳膊上,到人家門上用這些泥貨跟人換點糧食。”
張銘輝說:“每一個行業都不容易啊!”
泥人王問:“張少爺,打算要多少泥人?”
張銘輝說:“我回去畫幾幅畫,你根據畫,給我捏幾個泥人。”
泥人王:“這個也沒問題。”
張銘輝看到泥人王屋裏的泥塑擺設,突然開了竅,想出了一個辦法。就是把泥塑做成不同的表情,這樣一來,就順理成章了。
而蘇靜也有點坐不住了,陪著兒子陶清珂在院子裏走了一會兒,還是找到陶喜田商量,準備去找陳蘭芳,給兒子說媒。
陶喜田想了想,覺得這事也在理,兒子大了,而且沈雪馨是他的救命恩人,按理說應該能成。他從屋裏拿出了一副繡品,是範金鏞的蝴蝶。
範金鏞先生自幼好繪事,初無師指教,隻專心於畫譜、畫本,間接學習前人。上繼宋元遺風、下涉惲南田、蔣廷錫一派後塵。晚期作品偶滲沒骨之法。師法自然,注重寫生,所繪蝴蝶草蟲、珍禽花鳥等無不細心觀察,形神兼備,設色清雅和諧,用筆嚴謹工整,以書法入畫。觀其作雖為工筆而毫無矯作刻板之態。慈禧直呼範金鏞為“範蝴蝶”。“範蝴蝶”的稱號不獨來自高超的技法,還源於唐代創始於南昌的“滕派蝶畫”,以及他在雲南為官時對采集的數百件蝴蝶和昆蟲標本的寫生。
範先生畫蝶,師法自然,清新靈動,繡品以蝶為眼,運用撚針、接針、套針等等,呈現了蝶翅的毛絨質感,蝶翼靈透,質樸雍容,針法精整妍麗,線條清逸優雅,突出表現了原作清新雅致,野趣盎然的風格。
蘇靜拿著繡品就去找陳蘭芳,陳蘭芳正在後院喝著茶,見到蘇靜來找她,這可是太陽從西邊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