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遠東戰役(1)

時間進入1939年,自從去年九月份在歐洲德軍閃擊‘波’蘭,在遠東蘇軍進攻日軍,在東南亞日軍進攻英軍,奪取英軍在東南亞的所有殖民地,自此世界進入了新的二戰時間。

這個時空裏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已經徹底變了樣子,歐洲部分的戰事倒是沒怎麽變,除了德軍進攻‘波’蘭的時間提前了一年之外,就沒有多少變化,唯一亞洲的局勢變化可謂是天翻地覆。

首先原本早就應該爆發的日軍侵華戰爭,這個時空裏,因為趙漢青提前將民國統一,使得日本人不得不改變他們的對外侵略計劃,而蘇聯的虛弱和東南亞的資源讓日軍重新找到了對外擴張的主要目標。

但是日本人依然將華夏當成主要的防備對象,因為華夏和日本兩個實在是距離太近了,就像一山不容兩虎一樣,日本和華夏早晚注定會進行一次對決,從而決出亞洲真正的霸主。

不過這個時候不管是華夏這邊,還是日本這邊都沒有和對方真正對決的打算,這是雙方共同的默契,雙方都有各自的打算,都在積蓄力量,到了必要的時刻必將爆發雙方的決戰。

自從德國在‘波’蘭戰役當中獲勝,占領了大部分領土,同時蘇聯也搶占了‘波’蘭的東部領土,使得已經與‘波’蘭簽署了同盟協議的英法兩國不得不與德國宣戰,歐洲戰火再起。

德國之前已經蘇聯簽署了互不侵犯條約,但是蘇德雙方其實都沒有真正相信這紙條約的約束力,這張條約的簽署其實都是因為德國和蘇聯此時都需要時間而已。

德國需要時間在西部戰場幹掉法國,最好也幹掉英國,然後再轉過頭來收拾蘇聯,德國對於蘇聯的仇恨一點都不亞於對法國人的仇視,尤其是蘇聯在一戰期間提前退出同盟國,最後德國戰敗,德國人當然有理由記恨蘇聯人的“背叛”行為了。

而蘇聯也知道德國人的野心,斯大林需要時間在莫斯科東麵建立一條防線,以便抵禦德國的入侵,雙方此時都沒有時間搭理對方,所以就很默契的遵守了這條條約,但是等到德國結束的對英法的戰事後,小胡子一定會轉過頭來痛揍蘇聯的,那時候這條條約隨時都可以撕碎。

德國在結束對‘波’蘭的戰役後,就再次整頓兵力,準備應付對英法的戰事,同時英法兩國也開始調遣兵力,修築防線,準備迎接德國的進攻,這期間歐洲暫時沒有什麽大的戰事發生。

而這期間在亞洲卻是戰火連天,先不說日軍在緬甸和英軍陷入了對峙,隻不過那是因為日軍連日來占領了英國在東南亞所有的殖民地,日本需要先消化這些新占領的地盤,相信等他們穩定了後方之後,將會對緬甸的英軍發動更加淩厲的攻勢。

而在遠東地區,日軍和蘇軍也發生了一次大戰役,這次戰役的進攻方是蘇軍,守方是日本遠東軍,蘇軍投入81個師近200萬兵力,900多輛坦克,1800多架飛機,近4700‘門’火炮。

而日本也有62個師團近150萬兵力,至於坦克至於區區不到400輛,這些都是能夠發動起來的坦克,近2000架戰機,近5400‘門’火炮,而蘇軍的總指揮乃是蘇聯國內赫赫有名的朱可夫元帥,而日軍的指揮官也是日本有名的將軍崗村寧次大將。

這一時空裏,蘇聯因為內戰多打了五年,也使得他們國內的工業晚發展了五年,而因為華夏提前崛起的緣故,使得蘇聯在美國經濟危機時也沒有撈到多少好處,可以說此時的蘇軍遠遠沒有曆史同時期的蘇軍那麽強大。

而日本卻與蘇聯的處境截然相反,這一世的日本雖然沒有奪取華夏的東北地區,卻更早的奪取了遠東地區,從而獲取了豐富的資源,加上華夏的強勢崛起給日本帶來了不小的壓力,日本加大了軍隊的建設。

並且在過去十年的時間裏,因為華夏在亞洲的崛起,讓英美看到了華夏巨大的發展潛力,英美為了防止華夏持續做大,暗中給予的日本不少的援助,讓日軍擴軍之路走得更順。

就像英國為了防備蘇聯的崛起而暗中支援德國一樣,卻不知此時德日這兩個國家都和英國作對了,德國在歐洲和英國本土作戰,而日本則在東南亞瘋狂的搶英國人的殖民地,英國人這真是自作孽不可活啊!

蘇軍和日軍在遠東地區進行的這次戰役,算是二戰開戰以來,即德國閃擊‘波’蘭後,第二場雙方投入兵馬都超過百萬的大規模戰役,不過這次兩國‘交’戰的結果可不會在出現像德國閃擊‘波’蘭那樣不成對比的戰損結果,這次雙方都是名將對名將,‘精’銳對‘精’銳,注定是一場苦戰。

兩國‘交’戰的地區,就是圍繞在日本和蘇聯在貝加爾湖軍事緩衝區,這個軍事緩衝區是此前雙方協商劃定的,兩國都在這裏修築了大量的防禦工事。

斯大林對於日本當年趁機占據遠東地區懷恨在心,對日本人可謂非常的痛恨,他就想趁著德國於英法‘交’戰無法顧忌到蘇聯的這段時間,趕緊將日本從遠東趕出去,日本占據遠東,對蘇聯來說是個不小的隱患。

日本最近表現出來強烈的侵略意識讓斯大林極為警惕,蘇聯在東邊可是有著非常廣闊的國土,而且那些國土下麵可是埋藏著豐富的資源,斯大林擔心這會引起日本的窺伺,事實日本確實也早就盯上了蘇聯的西伯利亞大平原。

同時日本在遠東部署了大量的兵力,這使得蘇聯不得不往遠東同樣派出大量的兵力防備日本的進攻,分散了蘇軍的兵力。

還有就是百萬蘇軍駐守遠東,每個月的物資消耗就很驚人,蘇聯僅僅依靠西伯利亞大鐵路維持這百萬部隊的物資消耗,實在是代價太大了,蘇聯遠東的這百萬大軍的物資供應,近年來一直都是就近從華夏采購物資補給。

1938年10月10日,蘇軍不顧遠東地區零下三十幾度的極寒天氣,向日軍發動了進攻,蘇聯人相信自己對於極寒天氣下的適應能力絕對比日軍強。

起先蘇軍的意圖確實實現了,開戰不久日軍就出現了極大的問題,日軍的坦克和裝甲車在這麽寒冷的天氣裏發動機啟動不了,竟然無法出戰,而蘇聯的坦克卻專‘門’為了適應蘇聯寒冷的天氣而設計的,所以在這麽冷的天氣裏依然保持了很高的出勤率。

開戰後的蘇軍總指揮朱可夫果斷的發現了日軍這一問題,指揮蘇軍對日軍發動了猛攻,一連突破日軍兩道防線,但是在日軍的第三道防線下蘇軍碰了一個釘子。

日軍其實可以在第二道防線多守一段時間的,但是日軍的指揮官崗村寧次卻讓第二道防線的日本守軍故意提前放日軍突破防線。

蘇軍第一攻擊梯度就是他們的裝甲部隊,這讓蘇軍誤以為日軍因為坦克無法出戰而抵擋不住他們的進攻,蘇軍的裝甲部隊在突破日軍的第二道防線之後再次迅速突擊,打算趁著日軍還沒有反應過來之前,突破日軍的第三道防線。

蘇聯在之前德國閃擊‘波’蘭時,見識到了坦克快速突擊的強大威力,這讓蘇聯人也仿照德國人專‘門’將坦克集中起來使用,當做快速突擊部隊,但是蘇聯忘記了他們畢竟不是德國人,而日本人更不是‘波’蘭人。

正是因為日軍前線裝甲部隊的快速突擊使得後麵蘇軍的後續部隊沒有跟上,當蘇軍的裝甲部隊抵擋日軍的第三道防線時,他們才發現日軍在這裏布下一個大陷阱等著他們。

岡村寧次也發現了蘇軍裝甲部隊的優勢,但是日軍的坦克卻大多無法出戰,這讓岡村寧次想方設法打算幹掉蘇軍的裝甲部隊,而這個時候一個大膽的計劃就在岡村寧次的腦子裏出現了。

他利用蘇軍裝甲部隊快速的突擊速度,故意讓蘇軍提前突破日軍的第二道防線,使得蘇軍的裝甲部隊與後續部隊之間出現很長距離的縫隙,準備在第三道防線下圍殲掉蘇軍的裝甲部隊。

這時候崗村寧次很明白,如果這次不及時幹掉蘇軍的裝甲部隊,任由蘇軍的裝甲部隊這樣鑿穿蘇軍的防線的話,用不了多久日軍所有的防線都會失守,這場戰役日軍就必敗無疑,這是岡村寧次絕不允許出現的,所以岡村寧次首先就打算不惜一切代價也要幹掉蘇軍的裝甲部隊。

這時候蘇軍的裝甲部隊就像一支箭頭一樣,從整個戰場中間‘插’入日軍的防線內,他們兩側還都是日軍部隊,蘇軍的後續部隊還沒來得及清理掉這些日軍部隊,這就讓岡村寧次的計劃有了成功的可能。

岡村寧次卻暗中調集日軍10個師團的‘精’銳部隊,1000多‘門’火炮,和唯一340輛可以發動起來的坦克和700餘輛裝甲車,在第三道防線迎戰蘇軍的裝甲部隊。

蘇軍的裝甲部隊攻到日軍的第三道防線下,岡村寧次馬上下令第二道防線兩側的日軍封住蘇軍裝甲部隊的後路,並且準備死死的纏住蘇聯紅軍後續部隊的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