濯纓園中,這一麵昆明湖竟占麵積四分之三,水中多植蓮荷,遠遠有青山碧林環抱,山中又有亭台、寺院之勝,舉目四顧,隻覺波光浩渺桃紅柳綠,讓人心曠神怡。

禁宮這一麵水,建有畫廊蜿蜒,供人閑步其間,無論是烈日當空抑或煙雨迷離,都能閑適地欣賞自然美景。

這時夏未酷炙,人在水邊,更覺涼爽清新。

而流光亭正是建在水上,雖名為“亭”,麵積卻是不小,三間相連,四壁通透,尤其適合坐於其間,品著美酒好茶,聽那絲竹繞耳,又不防礙觀賞四圍美景。

離亭不遠的水上,緩緩駛來一艘畫舫,卻是在兩頭搭著諸如亭台的明艙,當中敞敞一片,足容舞伎在上躚蹁,明艙裏是樂伎撫琴吹簫,那曲音從水上傳來,更不讓人覺得喧吵,又始終繞耳曼妙。

如此安排,也是極雅致的了。

皇後自是落坐在靠北居中主席,身邊環繞的是諸位後宮妃嬪,可也有一些品級並不算高的命婦上前奉承湊趣作陪笑談,比如李氏。

既是賞玩,便不如正宴那般拘謹,雖座次上仍有尊卑之分,倒沒再顯得涇渭分明。

秦夫人就越過了諸多親王妃、郡王妃的座次,被皇後攜同首座,誰也不敢不滿。

旖景是不想主動湊上前去,老老實實坐在她的席麵,身邊兒是長姐旖辰與平樂郡主,又把六妹妹拉了過來說話,她自是沒有忽視三娘,正疑惑著今日怎麽也來赴宴,有心親近吧,三娘卻獨自躲得老遠,在個角落裏憑欄而坐,並不與人交流,眼睛都沒往這邊看。

倒是謝氏,席麵離旖景不遠,時時就能搭上兩句話,說的也都是景色與貴婦間場麵上素愛交流的那些。

旖景對麵,陳貴妃卻被“擠出”主座老遠,這時正與陳夫人笑談,時不時地看向蘇氏姐妹,眼睛裏也帶著笑意,有時頷首,有時朝這邊微微舉一舉茶盞。

韋十一娘的席位還在公候女眷之下,排去了東亭,不能與旖景“隔空喊話”,她卻也沒受冷落,不少朝臣女眷對她極盡奉承,不說韋記得了起複眼下掌管著吏部,十一娘的夫君更是中樞重臣天子親信,便是秦氏黨羽也不敢輕慢了她,還得維持表麵上的熱絡。

這卻也不妨礙韋十一娘時時就與旖景“眉來眼去”——親,皇後生辰,你竟把秦子若帶來服侍,雖說大快人心,可這又是要拆台的預兆?沒見皇後剛才,那一張皮笑肉不笑的臉麵,眼睛直衝你飛刀子,勢必會找個由頭發作,你可得仔細。

旖景望了過去——哪是我有心挑釁?唉,今日總有一場事端躲不過,你等著就是。

韋十一娘直衝這邊夾眼——得,我這邊蓄勢待發,就等著見機行事,有用得著的地方別忘了給個眼神兒哈姐們兒。

今日來的都是貴婦,不見閨閣女兒——秦子若不算,因為她仍是婢女的處境,眼下依然在旖景身後跽跪著,卻像總算習慣,沒再赤紅著一張小臉,猛地看上去的確低眉順眼,甚至唇角始終帶著謙恭的笑容。

這下,平樂也不好找茬鬧事,畢竟皇後在座呢,又是今日的主角,鬧得下不來台始終有些不地道。

眾人卻不知,秦子若這會兒平靜的表麵下,興災樂禍已經摁捺不住——蘇妃的難堪很快就要來了。

六妹妹在這邊坐了一陣,抬眸瞧見對麵婆母衝她招一招手,便低聲交待了兩句,往後頭繞了過去。

原來黃氏的席麵卻是挨著貴妃與陳夫人,兩親家見麵,自是免不得說起六郎這對小兩口,陳夫人看出黃氏頗為掛念女兒,這才把六娘“詔回”,想讓她們母女好好說一歇話。

陳夫人暫且不知黃氏與兒媳間的隔閡。

又說蘇三娘,正在西亭的角落裏躲清靜,便見唯一認得的宮女——皇後身邊的采薇往她這邊走來,眼才對上,采薇就站住了腳,隻微微頷首。

三娘拽緊了手裏錦帕,卻迫於采薇不遠不近的逼視,隻好懶懶站了起來,回到席上,低聲與謝氏說話,是要去更衣。

倘若在午宴上,女眷中途“更衣”是極為失禮的行為,一旦有人因此故離席,必受旁人嘲笑,故而女眷們在午宴上都是“淺嚐輒止”就怕有個萬一,不過宴後,諸如這等賞玩遊樂,便不再拘謹,到底是血肉之軀,難免會有“三急”,即使是宮宴,也不會讓人從早強忍到晚——太不人道。

謝氏有些不放心,想要隨同,卻被三娘摁住,又再低聲幾句。

謝氏極為詫異/地挑了挑眉梢,尚且沒有仔細咂摸三娘的話,胳膊上又覺一重,便見三娘神色慎重:“嫂嫂千萬記得。”話一說完,三娘便就起身,轉眼就沒入人群,沿著廊橋往堤岸上去。

旖景一直注意著三娘,見她離席往外,微探過身子詢問謝氏:“三姐這是去哪兒?”

“說是坐得悶了,去外頭散散。”謝氏連忙笑答,掩示下眼中的疑問。

出去散散也等同於“更衣”都是委婉表達要去淨房的意思。

旖景才回過頭來,便見一少婦嫋嫋婷婷走來,手裏還托著琉璃杯,透出葡萄酒幽朱的色澤。

這少婦正是沈氏三娘,當年在芳林宴上不服金元才藝那位,皇後與秦子若的姨表姐妹,這時,她已經嫁了長恩伯的次子。

“沒法子,皇後娘娘不善飲,托了我來敬敬諸位,謝過今日赴請到賀。”沈氏笑靨如花,往旖景案前設著的錦墊上跽坐,連帶衝著旖辰也舉了舉手裏的酒盞。

姐妹倆當然要領酒,都托了杯盞,欠身往正座微有示意,再飲。

酒盞頓下,當然是要用手裏錦帕沾沾唇角,免得不小心留了酒漬貽笑大方。

“王妃這錦帕當真精美。”沈氏卻像發現什麽奇珍異寶般,嘖嘖稱歎。

旖景莫名其妙地看了看自己的錦帕,雖是上等的雲錦裁成,被夏柯那雙巧手繡了玉蘭花在上,卻也不值得沈氏如此稀罕。

沈氏卻直稱繡藝精巧,討要細賞,甚至還小範圍傳遞了一番,讓不少好奇的命婦都“瞻仰”了一眼楚王妃的錦帕,大家自是捧場,都跟著讚了幾句繡功。

但錦帕到底還是回到了旖景手中。

沈氏又再讓宮女斟了酒,接下來再敬平樂與南陽郡主去了。

旖辰也頗覺訥罕,拿過旖景的錦帕看了兩眼,笑著說道:“一看就是夏柯的手藝,這玉蘭花確是繡得精美。”

旖景卻看向正在代替皇後長袖善舞的沈氏,目光微深。

流光亭裏的氣氛也隨著沈氏這一圈敬酒越發活躍,全沒午宴時的沉肅緊繃,其實女眷們飲用的葡萄美酒,屬宮廷內釀,與那甜飲沒有多大區別,皇後不善飲隻是一個借口而已,堂堂母儀天下尊位,自是不能挨桌答謝,需要一個身份恰當的親友代為應酬。

旖景的注意力隨著沈氏遊離了些許時候,待得那盞茶見底,趁秦子若走開尋宮女換新茶的時候,飛快地與旖辰低聲交談幾句,借著案幾的阻擋,有了一番小動作,並未引起任何人的注意,但隻不過旖辰顯然不明白旖景的用意,眉目間充滿疑惑不解,旖景一時也不知如何解釋,隻握了握旖辰的手,讓姐姐暫時莫問。

那眼角餘光,就見接岸廊橋上走來一個宮女,正是落後三娘十餘步後離開的采薇,隻她這時返轉,卻不見三娘歸來。

旖景微微蹙眉,她早意識到皇後專程邀了三姐赴宴必有機鋒,眼下又更篤定了幾分,但一時還揣摩不透關竅,不過細細琢磨,帝後針對之人應當是她,不可能加害毫無利害的三娘,頂多就是威逼利誘以為利用,三娘人身安全應當暫保無礙。

就是不知三娘是否會被人利用,但願她不要鬼迷心竅,牽涉進來,白白犧牲。

忽聞一片並不吵嚷的喝彩擊掌,旖景再一轉目,就見畫舫之上那紅衣舞娘在琵琶聲中一陣急速旋轉,待樂音驟停時突然定身,長長的水袖往高一甩,隨著那朱袖一揚一落,粉色花瓣飄灑在半空,隨風翩躚。

這一曲舞停,畫舫略微駛遠,水麵上清靜下來,應是伶人們更衣換裝,正準備下一輪歌舞。

旖景才收回目光,就聽主席上一管婉約有若春鶯的嗓音:“妾身聽說楚王妃琴藝極佳,可惜無緣親聞,今日可巧王妃在座,莫如當眾撫上一曲,讓妾身領教領教,可真當得盛讚。”

這話實不怎麽客氣,說得好像旖景是徒有虛名,挑釁十足。

旖景看向說話的女子,梳著元寶髻,鬆柏綠的對襟繡襦,挽著藕荷紗帛,裙上有宮絛、發上卻無鳳簪,應是後宮,又無專門的案席,不過跽坐在皇後身邊侍候,瞧著品階甚低,口氣卻這般狂妄。

旖景確定此婦麵生,她沒有見過。

“這位是張選侍。”一旁自恃“見識不凡”的秦子若盡職盡責提醒,內心裏委實雀躍——來了,計劃就此啟動,等著看蘇妃怎麽受辱。

原來小嫚是長這副模樣,旖景恍然大悟。

然後她的目光就與皇後對上——那一雙冷眼,滋滋冒著陰森涼氣。

區區一個選侍,便能對親王妃頤指氣使,倘若旖景當真“奉令”無疑引人恥笑,可皇後擺明默許,旖景若是端著架子不從,便是存心掃興,待得皇後開口,旖景這曲琴勢必是要撫來,照樣也是供人取笑罷了。

旖景腦子裏琢磨的卻是怎麽是小嫚來打前場,皇後的用意,決非折辱自己這般簡單罷?

這念頭一掠而過,卻沒細細計較的時間,旖景帶笑,微抬下頷:“這麽聽來,張選侍頗通樂曲?”

小嫚從前並沒有出席宮宴的機遇,這還是大姑娘上轎頭一遭,又得帝後輪番囑咐,勢必要讓蘇妃難堪,不用在意禮製規矩,她尚且記得楚王曾經下令親兵當眾掌嘴的屈辱,眼下哪能放過“血恨”的機會,當擊把下頷高高抬起:“那是自然。”

旖景笑意更深:“口說無憑,莫若張選侍先撫一曲為皇後娘娘生辰助興。”

皇後冷冷一笑,朝向小嫚頷首示意。

秦子若也略略一撇唇角——蘇妃真是,竟真要與一個選侍比較起琴藝高低,如此逞強,實在有損宗室王妃的尊嚴,這般看來,王爺似乎並未把小嫚的身份告之蘇妃,否則蘇妃知道小嫚是妓子出身,哪還會如此淡定,還不惱羞成怒還以顏色?

想到虞渢信守對她的承諾,秦子若心裏頓時滋生一股別樣甜蜜,瞬間就衝淡了這半晝以來的屈辱。

原來帝後讓小嫚出頭挑釁旖景,一為試探,再來也是為了後事鋪墊,萬一蘇妃早知小嫚是大皇子生母,當眾揭穿,他們仍能咬定蘇妃“懷恨”的動機。

小嫚得了皇後默許,當下也不客套,待宮女設好琴案,款款下場,先是一個媚眼,纖指落下,一曲行雲流水般的樂音便奏響在指間,小嫚甚至為了顯擺她不俗的才藝,拿出了當年在千嬈閣的看家本領,隨樂開嗓,唱了一曲。

待她“表演”結束,旖景率先擊掌,稱讚道:“果然不錯,曲子彈得甚是流暢,不過也僅是流暢而已,以我看來,張選侍並沒有鑒賞之能。”

不知哪處有女眷摁捺不住的低笑,響了兩聲,又及時靜了下去。

旖景看向怒目圓瞪的小嫚,又笑著說道:“當年芳林宴,臣妾饒幸以一曲奪魁,略勝子若一籌,選侍倘若不服,莫若再聽子若撫上一曲?”

這下便引來響亮的“卟哧”一聲,卻是平樂撐不住破功,見眾人都看了過來,幹脆不再掩示:“甚好甚好,許久不聞秦七的琴曲,也不知秦七自打成了婢女,有沒荒疏此藝?”

旖景便向皇後微微欠身:“倘若娘娘許可,莫若再讓子若撫上一曲,以為助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