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施水河畔積屍成山合肥城下袁軍折戟(二)
其實,如寇邵自己所說,自己與公孫瓚並無恩怨,要有也是和劉備有過節。在寇邵看來,公孫瓚有勇武剛毅的一麵,也有剛愎暴戾的一麵,而且缺乏政治頭腦和手腕,完全恃武而立。史書評價:伯珪疏獷,武才趫猛,恃其才力,不恤百姓,記過忘善,睚眥必報,州裏善士名在其右者,必以法害之”,類似項羽式的人物。
公孫瓚是個極負有爭議的人物,《漢末英雄記》說“公孫瓚每聞邊驚,輒厲『色』作氣,如赴仇。”意思是說公孫瓚一聽說胡人犯邊,就憤怒異常,去打胡人就好像是去為自己家人報仇一樣。”如此嫉“胡”如仇,也不愧我中華好男兒,但是他對胡人狠,對自己治下的百姓也不善,所以才和以善為主的劉虞鬧到如此地步。
而且,在公孫瓚治下,衣冠子弟有才秀者,必抑死在窮苦之地,有人問他緣故,公孫瓚答曰:“今取衣冠家子弟及善士富貴之,皆自以為職當得之,不謝人善也。”所寵遇驕恣者,類多庸兒,若故卜數師劉緯台、販繒李移子、賈人樂何當等三人,與之定兄弟之誓,自號為伯,三人者為仲、叔、季,富皆巨億,或取其女以配己子,常稱古者曲周、灌嬰之屬以譬也。
公孫瓚認為用了那些名門世家的子弟,他們就會覺得自己當官當的理所應當,不懂感謝。所以公孫瓚寧可和卜數師劉緯台、販繒李移子、賈人樂何這類在當時被人看不起的“賤民”結拜為兄弟。由此看來公孫瓚的執政方針是壓抑“州裏善士”、“衣冠子弟”,抬舉“商販庸兒”,公孫瓚和名士們之間已經有了一種互相鄙視的態度,如此一來,等於是和當時的世族大家公開叫板。世族大家占有經濟、政治和人力上的資源優勢,如此公開的壓製世族大家,對於缺乏政治手腕的公孫瓚來說無疑是致命的。出現這樣的情況,和公孫瓚本身出身卑微有直接的關係,同樣出身不好的袁紹(婢女所生,庶出),他就懂得利用輿論和自己的優勢來掩蓋這個瑕疵。
計策已定,幽州兵和冀州兵一同開拔。此時,大軍兵分兩路,北路由劉虞和盧植一起指揮,經漁陽攻打平穀的劉備。而寇邵則率本部兵馬經潞縣攻打屯駐無終的公孫瓚。
就在寇邵和劉虞大舉進攻公孫瓚的時候,公孫瓚軍內部在如何應戰的決策上產生了分歧。劉備主張寇邵詭計多端,己方應當主動回避,避其鋒芒、以逸待勞。而公孫瓚的兒子公孫續則認為劉備是漲他人誌氣,滅自己威風。公孫續認為寇邵日夜兼程趕到幽州,此刻已經是強弩之末,疲憊之師,根本沒有什麽鋒芒可言。以父親公孫瓚此刻的兵馬,要消滅寇邵易如反掌。
“少將軍~”劉備苦口相勸,“寇邵雖是黃口小兒,但是自從軍以來未嚐一敗,可見其人慣會用兵,不可輕視~” ???(色色小說?都市小說?公孫續生的高大魁梧,手腳粗大,比劉備高了半個頭,從小就和公孫瓚在刀鋒劍尖『摸』爬滾打,對劉備這位嘴上功夫多過手上功夫的叔輩打心眼裏看不起。實事上,自從劉備投靠公孫瓚以來,公孫續就從心眼裏看不慣劉備。
公孫家出身卑微,可劉備整天嘴巴上掛著自己是漢室宗親,什麽中山靖王之後、孝景皇帝玄孫什麽的,公孫續聽了就煩心。在公孫續看來,父親公孫瓚收留劉備完全是看在以前同窗的份上。而劉備還真把自己當了一回事,總是對公孫瓚的決策加以幹涉~而公孫瓚也對劉備越來越倚重。而且劉備在拉攏人心上確實有手段,如今不光公孫瓚常常邀他商議大事,就連公孫瓚的堂弟公孫範、公孫越與劉備走的很近,張口閉口都是玄德兄玄德兄的。而軍中宿將嚴綱、鄒丹、田楷等輩也和劉備相善。
這樣讓公孫續心裏很不舒服,覺得這些人完全是認錯了主人,自己才是公孫家的公子,既然你們是我爹公孫瓚的部曲,自然應該圍著我這未來的少主,而不是一個窮困來投的劉備。
“賢侄,我也覺得玄德兄說的有道理~”公孫越說道,“寇邵從冀州日夜兼程趕來,肯定沒帶多少輜重糧草,速戰利於寇邵,而緩戰利於我軍。隻要我軍高壁深壘、堅守不出,同時派精騎偷襲寇邵的糧草輜重,即可不戰而退寇邵。”
公孫範也點頭表示同意,“今年幽州收成不好,不少地方鬧蝗蟲,咱們缺糧,劉虞、寇邵也一樣弄不到糧食。隻要我們先定守勢,而後斷寇邵、劉虞糧道,彼二軍定然不戰自潰。”
公孫續心裏說不出的憤懣,他把最後的希望寄托到了軍師關靖的身上。關靖雖然名為軍師,實際上隻是一介酷吏,根本沒有什麽大智慧。不過,隻見這個長著鷹鉤鼻、留著山羊胡子的中年男人在『露』出一臉壞笑的同時說道:“少帥不必急躁,關某已有計策~”
“關靖,你別買關子,有什麽計策速速說來~”隻聽一個渾厚有力、充滿金石之聲的嗓音響起。關靖立刻轉身,麵向座上一人畢恭畢敬的說道:“大帥,近日收到盧植的一份檄文,聲討將軍虐民無道,這才起兵討伐~”
“唉~本帥與盧植公師徒一場,不想如今卻要兵戎相見~”座上一人正坐主位,此人身形高大,如果站起身來,至少近八尺。虎背熊腰、拳大臂粗,臉上的皮膚因為風沙的打磨顯得十分粗糙,不過卻因此添加了幾分蒼涼與剽悍。此人便是公孫瓚,在他方正的國字臉上,一對銳利的雙眸中充滿了複雜的神『色』。
劉備此時也忿忿道:“都是這個該死的寇邵,在平原之時誣賴我貪汙,害我發配邊疆~”說道這裏,劉備發現自己有些失言,這話在他人聽來似乎是說自己在嫌棄幽州,於是立刻自圓其說道:“不過,若非如此,我與伯珪也無法並肩抗敵~”
公孫瓚微微點頭,“不錯,就是這個寇邵小兒作祟~”說罷公孫瓚有扭頭問關靖道:“軍師,言歸正傳,你方才說已經有了計策,快說說是什麽計策?”
“諾~”關靖從容的說道:“如今關東群雄並起討伐董卓,我聽說董卓的假子呂布有一個女兒名叫呂琦綾的,就嫁給了寇邵為妻。”
公孫續『插』口道:“難道軍師的意思是要我等綁架呂琦綾,『逼』寇邵退兵不成~”
關靖笑了,“少帥稍安勿躁,那董卓殘暴不仁,欺淩幼主,天下人人得而誅之。我們寫一道檄文,說寇邵帶兵進幽州是助董為逆,誰助他誰就是『亂』臣賊子。以寇邵與呂布以及董卓的關係,幽州百姓士紳肯定都會相信的,沒人會願意助紂為虐,背上『亂』臣賊子的罵名。隻要沒人助他,彼軍遠道而來,輜重糧道必然漫長,我軍隻需切斷寇邵糧道,彼軍必然軍心大『亂』。同時,再聯絡黃河以南的關東群雄,已經上黨張楊,讓他們一起出兵討伐冀州,到時候寇邵肯定會回兵馳援。到了那時,大帥便可先誅劉虞、後敗寇邵,兼得幽、冀二州,然後再逐鹿中原,大事可成~~~”
“好計~”公孫瓚說道:“那檄文就有軍師你來寫,寫成之後,本帥讓那些儒生抄寫百份,遍發幽、冀二州~”
“諾~”
不過,關靖的如意算盤並沒有打響,而是打了水漂。劉虞在看到檄文的當天就立刻再發了一道檄文,大意是說寇邵入幽州完全是自己邀請的,並不是為董卓打前鋒的,為的是討伐不聽法令、窩藏重犯且擁兵自重、圖謀造反的公孫瓚,完全是正義之師。但凡幽州百姓,人人都應當相助。
關靖完全高估了幽州士人百姓對董卓的惡感,卻低估了幽州百姓士人對公孫瓚的惡感。寇邵是呂布的女婿,呂布是董卓的假子,這已經是拐了很大一個彎了,況且幽州離京畿遙遠,沒受到董卓的直接戕害,所以大部分士人百姓對董卓的反感沒那麽強烈。而且寇邵大軍進入幽州以來,一直軍紀嚴明,不擾百姓。幽州百姓對寇邵即便沒有好感,也沒有惡感。
兩廂對比,反倒是公孫瓚在幽州多年,一直縱容部曲鈔略百姓,又對士人大加苛待。討伐公孫瓚檄文中所說公孫瓚的重重罪行,幽州的百姓士人們大多深有體會,更加容易產生共鳴。於是,劉虞的檄文應者雲集,而關靖的檄文一發出,就猶如泥牛入海。
而且,關靖寫給黃河南岸關東群雄的書信剛出右北平就被寇邵的死士截獲,連人帶書信一起被押到了寇邵麵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