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五章 地瓜秧

請來的人名字叫做林阿水,年紀大約四十出頭的樣子。.他是福州府的人,有一手絕妙的彩繪技能,因此被召集來山上做工。他家裏也有十幾畝地,他在家鄉的時候曾經種過番薯。

這樣的人,連蔓兒一家自然是待為上賓。先是好茶好水地招待,然後連守信才向林阿水詢問該如何做番薯育苗,以及如何種植番薯。

連蔓兒手裏隻有這幾十斤的番薯,雖然林阿水說他會,但是為求穩妥,還是要先確定林阿水真的有這個本事,才能讓他動手。

林阿水說的是家鄉話,連蔓兒聽得十分吃力。好在她們早點鋪子開了有些時候,來往的人天南海北的都有,對南邊的方言也有有一些了解。而且林阿水一邊說,一邊比劃,連守信也是個有經驗的莊稼把式,所謂一竅通百竅通,磨合了一會,對林阿水的話也就聽得明白了。

連守信還提了許多疑問和建議,與林阿水商量,該怎樣培育番薯秧苗才最合適。連蔓兒又結合自己的記憶,也小心地提了一些建議。最後,大家夥終於商定了一套育苗的方案。

首先是浸種。這是連蔓兒提議的。要將番薯浸在大約四十攝氏度的溫水中,進行浸泡大約十分鍾。許多莊稼品種在耕種的時候,都是要提前浸種的。所以連蔓兒的這個提議,並沒有人覺得奇怪。

沒有溫度計,不過連蔓兒知道人體的皮膚是三十幾度,用手試水溫,在這個季節覺得溫熱,又不太燙手,那溫度就差不多了。在浸種的時候,要不斷地翻動番薯,以便讓番薯能夠均勻受熱。

浸種過後,就是番薯切塊。?這個與土豆切塊育苗很相似。大約一兩的番薯,可以切成四五個種塊。

切塊是個精細的活計,隻有連守信和林阿水兩個動手,就是張氏也隻能在一邊看著。切塊有專門的工具。被連守信小心地收藏著。那是一把一寸長差不多同寬的小刀。沒有刀柄,隻是鈍口的那一側嵌入木塊中,木塊外纏了粗布和粗牛筋,方便握刀。小刀的刀鋒非常鋒利,連守信隻在切土豆塊育苗的時候才會用,平時都會收起來,免得誰不小心割傷了。

將種塊切好之後。就是入床育苗了。林阿水說在他們那,大多都是露天的苗床育苗。可是三十裏營子這邊,現在的氣候明顯要比福州府的冷上許多。這種情況下,出苗就會比較晚。

“那咱就在炕上鋪個苗床咋樣?”連蔓兒就道。//

他們曾經利用火炕烘幹過花生,好些蔬菜種子也是利用火炕的溫度,才催芽成功的。那麽,利用火炕做苗床培育番薯秧苗,又有什麽不可以那?

林阿水在福州府那邊。是沒有火炕這種東西的。他來了山上幾個月,見識到了火炕的種種妙處,想了一會。就說這個法子應該沒問題。

“那行,咱就用火炕。”連守信也點了點頭。

連守信點頭,是有依據的。他們家今年的土豆苗床,是鋪設在屋內地上的。這種出苗比較慢。有的人家育苗晚了,就有放在火炕上育苗的。這種出苗快,但是要控製火炕的溫度。一天要燒幾次炕,需要人精心照料。

連守信對於掌握火炕的溫度,還是挺有信心的。

“正好咱新房子的火炕剛盤好,正應該燒火去去潮氣。”張氏就道。

最後,就將番薯育苗的苗床設在了新鋪子剛盤好的火炕上。苗床用的沙土也是挑最細最好的沙土,另外還攙和了倒的細細的糞土作為肥料。

自弄好了苗床,白天是張氏和連蔓兒負責燒火、照看,到了晚上,連守信就幹脆睡在了新屋子裏,半夜起來喂小黃牛、燒炕、照看苗床。這樣的辛苦自不必說。但是想想畝產千斤的前景,就是再苦再累一些,夫妻兩個的心裏也是願意的。

這天睡到半夜,連蔓兒起夜上茅房,張氏怕她嚇著,就也起來給她作伴。連蔓兒解了手,困意有些消散,忽發奇想。

“娘,”連蔓兒對張氏道,“咱到廟頭新房子去看看唄。”

“半夜三更地,跟我回去老實睡覺去。要看,咱明天一早再看。”張氏就道。

“娘,你臨睡下的時候還說,怕我爹在新屋子睡著涼啥的。”連蔓兒並沒有就此罷休,而是笑著繼續遊說張氏,“咱就去看一眼,也用不了多大工夫。”

“那,咱就去看一眼?”張氏就被連蔓兒說動了。她心裏還真有點擔心連守信。

“嗯,咱現在就去。”連蔓兒立即道。

娘兩個回了屋子,將衣裳都穿利落了。連枝兒這個時候也醒了,聽連蔓兒說要去廟頭鋪子裏,就笑著指連蔓兒。

“哎呦,你說你咋總這麽精神那,這半夜三更的。”

連枝兒雖然這麽說,也起來穿了衣裳跟她們一起去。

“月亮挺亮的,咱連燈籠都不用點。”出了連家的大門,連蔓兒就道。

夜空十分晴朗,雖隻有一輪彎月,還是能為娘三個照亮了腳下的路。差不多是三更時分,村子裏萬籟俱寂,隻有遠處有時傳來一聲犬吠,非常短促,也並不淒厲。倒不像是發現了什麽,反而像是哪家養的狗於甜美安靜的睡夢中發出的叫聲。

夜裏的空氣,是一種格外潔淨的清冷。月牙將母女三人的影子在地上拖得長長的。

“嘻嘻。”連蔓兒隻覺得心情異常的平靜安詳,不知怎地,就笑了。

“蔓兒,你笑啥?”連枝兒拉著連蔓兒的手,說了她一句之後,自己也跟著笑了。

“你倆都別笑了,咱這大半夜的。”張氏道。

J“等會咱到了,嚇唬嚇唬咱爹唄。”連蔓兒就和連枝兒道。

連枝兒隻是笑,並不說話。連蔓兒就想,連枝兒是不會和她一起惡作劇的,如果是小七,那就不一樣了。

“別淘氣,你爹不知道咱去,真把他嚇唬個好歹地咋辦。”張氏嗔道。

“我說著玩的,嘻嘻。”連蔓兒又笑。

連蔓兒就不再說話,隻是仰起臉看著天。沒有汙染的天空,星星似乎特別多,星光和月光,美的讓人神醉。

到了廟頭,隔著官道,連蔓兒就看見新鋪子裏麵亮著燭光,屋頂的煙囪上有一縷輕煙正緩緩地升入夜空中。

“咱來的還真巧,我爹肯定在燒火。”連蔓兒就道。

連蔓兒說的沒錯,連守信聽見敲門聲,放下手裏的柴禾,開門讓她們進屋。

“半夜三更的,你們來幹啥?”

“爹,我娘怕你在這睡不好,非要來看看不可。”連蔓兒故意道。

“這孩子。”張氏的臉微微有些發紅,“不是你要來,還編排起你娘來了。”

“有啥睡不好的,”連守信就相信是張氏擔心他,才會半夜過來。“炕上潮氣都沒了,我往炕梢一躺,和在家裏沒兩樣。”

“那就好,我就怕屋裏潮氣大,你把腰睡壞了。”張氏小聲道,“牛喂了沒,要不我去喂,你歇會。”

“先喂的牛,這把火燒完,我這一覺就能睡到天亮。”連守信道,“我這啥事都沒有,你別瞎擔心。”

留下張氏和連守信在外屋一邊燒火,一邊說話,連蔓兒就從旁邊拿了燭台,拉著連枝兒進了裏屋。

連蔓兒將燭台舉在苗床上,一點點的查看。

“呀,發芽了。地瓜發芽了。”連蔓兒喜的叫了起來。

有一次連蔓兒說話,把番薯說成了地瓜。為了圓話,她就說番薯長的像甜瓜,又是長在地裏的,就應該叫地瓜。其實她在她前世,一直都是管番薯叫地瓜的,反而很少叫番薯這個學名。

大家夥都沒有疑心,反而很快地接受了地瓜這種叫法。因為地瓜這種叫法,比番薯更具有土語的味道,更符合他們的生活習慣。

連枝兒忙湊過來,接著燭光,真的可以看見苗床上冒出了短短的薯芽。薯芽很小,才剛剛冒頭,若不仔細看,還真的會忽略過去。

“真的發芽了。”連枝兒道。

張氏和連守信在外屋聽見了,都忙進來,看見地瓜出芽,他們也都非常歡喜。

“這才剛開始那,”連守信高興過後,就說道,“這東西,比土豆還耗神,直到苗都長成了,才能鬆氣。”

“那是,”張氏笑著點頭,“做咱莊稼人,不容易。”

連蔓兒其實也知道這個道理。比如育苗,就需要耐心和技術。同是莊戶人家,有的人家就培育不好土豆秧子,每年到該種土豆的季節,青陽鎮的大集上,就會有賣土豆秧子的,而且還很受歡迎。

“爹,娘,我高興,是因為現在地瓜出芽了,那不就是說,咱用的法子都沒錯?”連蔓兒笑道。

“嗯。蔓兒說的對,咱這是摸著石頭過河,這些天,我這心也是提著。這下出芽了,總算沒糟蹋了好東西。”連守信道。

地瓜出了芽,沒幾天就長出了葉片。

這天,連蔓兒在鋪子裏吃過晌午飯,正要去查看地瓜秧子的長勢,就聽見外麵馬車響。

“哎呦,鍾管事,快屋裏請。”

………

換了個機械鍵盤,還在磨合、熟悉中,所以碼字速度依舊慢似蝸牛,今天依舊一更。等新鍵盤用習慣後,會爭取多更新一些,感謝大家的繼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