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一炮驚天
“撤除偽裝,準備供彈,一號彈。”羅凱一聲令下,炮塔內外立刻有人回應。
“偽裝撤除。”
隨著炮塔之外的複述聲響起,炮塔之內幾人隻覺眼前一亮,就像掀桌布一樣,炮塔外的偽裝被解除。炮塔前方一條明亮的觀察口顯露出來。
“供彈準備,一號彈。”炮塔下後方的地下室中複令聲響起,接著傳出重物嵌入金屬架的鏗鏘聲。
羅凱舉起望遠鏡通過觀察口再次確認一遍倭國艦隊的位置,命令道:“開始填裝彈藥。”
“填裝彈藥開始。”
複令聲再次響起,地下室的大門被打開,噝噝的摩擦聲中,兩位壯漢推著推車沿著地上架設的軌道來到大炮後麵,然後轉動推車上麵的攪架,旋轉的鐵樁緩慢而堅定的把彈頭擠進了炮膛深處。
這枚重量接近半噸的彈頭可不簡單,圍繞在炮彈外的兩條環狀彈帶由比較容易變形的熟銅製成,外徑略大於口徑,這樣炮彈推入炮膛後彈帶就嵌入了膛線的陰線中。
嚴絲合縫的設計不僅不會造成彈頭裝進炮膛後又因為自身重量原因而滑出的困擾,還使得彈頭和炮膛的氣密性得到加強,從而使發射藥的推力得到充分的利用。
就在兩位壯漢填裝完彈頭的瞬間,吱吱的摩擦聲再次響起,後方又有兩位壯漢推著推車毫無顧忌的從地下室中衝了出來。
就像演練了千百次一般,先前的兩位大漢不疾不徐的沿著一軌道分岔把推車推轉到旁邊,而後方的兩位壯漢幾乎是在前麵推車完成規避的同時把推車推到了炮膛後麵,然後轉動攪架開始填裝彈藥部(也就是發射藥)。
這種彈藥分裝的方式使得總重量超過半噸的炮彈更加利於搬運,同時此方法還可以通過改變裝藥量的方式改變炮彈射程,是大口徑火炮最優化的填裝方式。
彈藥填裝完畢,閉鎖完畢。兩個推車遵循後來先撤的規定分別被反推回彈藥庫。
“二十一秒。”
就在彈藥庫大門關閉的瞬間,除羅凱一行五人之外在炮塔內的唯一一人,一名身著南台海軍服的軍官看了看手中的懷表,然後高喊一聲,就低頭提筆在手中的記錄本上寫下:X時X分X秒,最高指揮官羅凱下令,主炮開始填裝,用時二十一秒。
厲擎蒼、王軍勝、和拉恩·哈茨費爾德被這一連串的動作晃花了眼,這是在幹什麽?表演嗎?這也太花哨了吧。
“這是大炮,怎麽可能有這麽長的大炮!”
傑羅斯被長長的金屬炮管晃得眼花,十八米,不二十米,至少二十米長的炮管,簡直超過了1882年所有人的常識。
“上帝啊,這是多少倍徑的大炮啊。”
在此道造詣頗深的拉恩·哈茨費爾德更能體會到這門巨炮所包含的價值。
“三百四十毫米口徑,五十五倍徑LK海軍艦炮。怎麽樣,牛吧,這可是我為未來海軍主力艦量身定製的主炮。”
以自己名字的拚音首字母命名,羅凱用手掌心拍了拍冰涼的金屬炮管,一臉自豪。
自穿越以來,羅凱每一天都在為怎樣設計一門以垃圾材料為前提的威力巨大的火炮而發愁,半年過去終於是苦盡甘來。
假設炮彈是方形的,體積為長寬高的乘積。口徑增加那麽就表示炮彈的寬和高增加,相應的為了不讓炮彈變成一個胖子,長度也會增加,三折相乘,炮彈的體積就會呈幾何倍的增加。所以炮彈的重量是隨口徑的增加而呈幾何倍上升的。
一枚150毫米彈重約50公斤,一枚202毫米彈就重約100公斤,280毫米艦炮的炮彈重約300公斤。
羅凱的340毫米口徑代表了什麽,代表炮彈重量超過了半噸,達到600公斤的驚人重量。彈頭裝藥可達到五十公斤至一百二十公斤。
倍徑顧名思義就是指炮管長度是大炮口徑的多少倍,是衡量一門炮威力大小的重要指標。簡單說就是因為彈丸在較長的炮管裏可以被火藥燃氣加速的更充分,膛壓,穩定性,彈丸初速和轉速會更大,穿深也就更大。
在所有火炮中穿甲性能最強的無疑就是倍徑三十倍以上的加農炮,其特色就是彈丸初速高、彈道平直、射程遠。羅凱的五十五倍徑炮無疑是其中的佼佼者,專門為穿甲而生。
三百四十毫米口徑,五十五倍徑LK海軍艦炮簡直就是軍艦克星,在這一時代幾乎沒有任何鐵甲艦的裝甲可以承受得住他的穿甲一擊。
“天六地五,數之常也。六氣為經,五行為緯,經之以天,緯之以地,羅小弟有經天緯地之才,規劃天地之力,當為一代梟雄也。”
厲擎蒼知道這些都是羅凱設計的,所以對其佩服萬分,術業有專攻,英雄惜英雄,兩人可以說都是各自領域內的風雲人物。
“吾智不及君,相去三十裏。”
王軍勝深深為羅凱的奇思妙想所折服。
國術家可以通過武力壓服個人,羅凱卻能夠通過智慧建造武器征服一個國家,保護一個國家。
此時,羅凱沒有心思在顧其它,做出一個噤聲的手勢,羅凱來到傳聲筒前。
“準備測距,目標敵鐵甲艦。”
“測距準備,目標敵鐵甲艦。”
坐另一房間的報話員坐在傳聲管道旁邊複令一遍,然後又向測距機小組再次傳遞一遍命令。
“準備測距,目標敵鐵甲艦”
“測距準備,目標敵鐵甲艦”
測距機小組齊聲複令一次,兩名測距機操作員就開始分別控製水平和高低兩個方向的物鏡。經驗豐富的他們很快就把物鏡調整完畢,對準離炮台最近的鐵甲艦朝日號。
測距員通過目鏡觀測,左眼和右眼看到的景象是不重合的,於是調整手輪,改變左右鏡頭的視線夾角,直到目鏡中兩眼看到的景象完全重合,然後把重合點對準離炮台最近的鐵甲艦朝日號上。
接著測距員讀出左右鏡頭的視線夾角度數後報告給計算操作員,計算操作員記下夾角度數後開始通過三角函數算出目標的距離。
很快的測距機的數據報告就出來了,然後被報話員反傳給傳聲筒旁的羅凱。
知道準確距離,羅凱心中就有數了。
準確距離使得羅凱的操作變得簡單起來,來到大炮旁邊的操作台前,根據觀測數據,羅凱開始令炮台轉向,決定仰角。當然這些體力活完全是由機械來完成的。
前世的陸戰英不僅是位優秀的設計師同時也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天才炮手,羅凱自信憑借自己與生俱來的感覺輔以科學的儀器之後,自己這一炮的準確率至少達到了百分之五十。
一炮驚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