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比拳

紅四娘可不認為羅凱會拒絕自己的邀請,多少青年才俊打破腦袋想往楊府裏麵擠,就為人財兩得,現在自己主動邀請,羅凱斷然沒有拒絕的道理。

而一旦進了楊府,有自己的師傅梁二娣和師兄梁讚坐鎮,那麽任光頭高手有多麽厲害,也逃不出自己的手掌心了。

嘴角劃過一道危險的弧度,紅四娘已經預見到了撞上自己的光頭高手的未來是多麽悲慘。

事實上,紅四娘如此自信不是沒有道理,蓋因她學得乃是詠春拳,有一詠春名家為師傅。

詠春拳,少林嫡傳武技之一,詠春二字乃是為了記念詠春拳之創始人嚴詠春師祖。嚴詠春原籍廣東福建,其父嚴二公於九連山下經營豆腐買賣。

而詠春則自小跟隨五枚大師習技。及後更因見蛇鶴相鬥而悟出拳術之道,並得其師父五枚大師之修正,因而武技大成。後來詠春師祖要求五枚大師為拳命名,大師則答曰你既名詠春,就將詠春命名此拳可也。因此,詠春拳之名正式誕生了。

後嚴詠春下嫁梁博儔,其後更隨其夫返粵並將其武技傳與博儔,因此其夫盡得詠春之所傳。梁博儔後來又傳詠春於族侄梁蘭桂。

嘉慶未年。梁蘭桂因與紅船中人友好,並常與其友黃華寶和梁二娣等飲酒論技,梁蘭桂將詠春拳與黃華寶等人交換紅船之名技六點半棍法。

及後更與華寶等人隨紅船漂流,在此期間,他們更日夕鑽研,苦心練習,不兩年己盡得其秘奧了。少林六點半棍更為習詠春拳者必修兵器之始。

梁蘭桂、黃華寶及梁二娣可稱之為詠春拳派之第三傳。如今,物是人非,詠春拳派之第三代也隻剩下當年最年輕現年六十高齡的梁二娣一人。

這碩果僅存的梁二娣,詠春拳派之第三傳,就是紅四娘的師傅。

再說羅凱聽到紅四娘的邀請,果然是沒有半點推辭的意思。

自第一眼看到化名為楊蔚的女孩之後,羅凱就被其吸引,一見鍾情可能還談不上,但眼緣絕佳心有好感肯定是有的。

如今能夠得到邀請去其家裏做客,這在羅凱看來就是緣分,就是機遇。能不能把握住是一回事,努不努力又是一回事,這種可遇而不可求的東西如果不努力一番可能會是一輩子的遺憾。

羅凱不想留下遺憾,所以他一口答應下來。不過,令羅凱感到疑惑的是,紅四娘一位武林中人為什麽能夠代楊家邀請自己。

“一定要回家吃飯嗎?可是爹爹答應過我今天一整天都可以在外麵玩兒呢,人家本來還想去禮查飯店看看電燈的。”

臉上寫滿疑惑,楊蔚極不情願的道。

如果說羅凱對於能被邀請去楊家吃飯而感到高興的話,那麽楊蔚就是感到不情願了。無疑的,相比於在家裏吃飯,有水有電充滿新鮮感的禮查飯店對楊蔚更具有吸引力。

“沒錯,你爹是答應你了,不過玩歸玩,但是飯總不能在外麵吃吧,要是讓你爹知道你要和陌生人在外麵吃飯,哼哼。”

麵對楊蔚的疑問,紅四娘有點心虛,其實要楊蔚回去吃飯完全是為了滿足自己的個人私心臨時起意編出來的,不過說著說著連紅四娘自己都覺得自己解釋得有道理了。

“那好吧,先回去吃飯。要是吃完飯爹爹不讓我出來了,紅姐姐,哼哼。”

白了紅四娘一眼,把紅四娘先前略帶威脅的“哼哼”兩聲還回去,楊蔚撅著嘴當先走上回楊府的道路。

就當一行進十人浩浩蕩蕩走向楊府的時候,無論是楊蔚還是紅四娘都不知道的是,此時的楊府裏麵卻是一派肅殺景象。

楊府大院之中,數十人分成涇渭分明的兩邊,相互對持著。

“青龍堂曹啟,玄武堂朱泰,朱雀堂吳婧,沒想到貴幫四大堂的堂主來了三個,曹幫主,您還是一如既往的謹慎啊。”

楊府的主人楊宗禮一臉熱情,但說出來的話卻是綿裏藏針。謹慎過頭就是膽小,其話中的諷刺意味不明而喻。

“楊先生,沒想到你竟然能夠請到二娣棍梁老師傅,所謂人的名樹的影,我是不小心都不行啊。”

安清幫的曹幫主同樣是一臉笑容,可是心裏卻是並不像臉上一般陽光。

這楊家也不知道是磕了什麽藥,半年前還不入自己法眼隻能算是上海中下等勢力的小家族,半年內竟然異軍突起,一躍成為上海中等家族之首。以如此速度發展下去,要是再過一年,豈不是要騎到自己頭上去了。

就是現在,為了十六鋪的一座碼頭,楊家竟然一點不買安清幫麵子,在其他勢力紛紛退出爭奪之後,急流勇進,和安清幫叫上了板。

還沒成為真正的一流勢力大家族,就敢和安清幫做對,作為隻能欺壓別家不叫別家欺壓的上海第二大幫,自己作為一幫之主自然是不可能不做出反應。

“曹幫主,您的消息果然靈通,不錯,我請的助拳之人就是梁老師傅和其弟子,不知您又請來了哪些師傅來應戰呢。”

為了避免雙方相互抬價便宜了出售碼頭的洋鬼子,同時也是為了給楊家一個教訓,安清幫高層決定用武林的方式和來和楊家分出碼頭的歸屬問題。

不過,安清幫高層沒有想到的是,此舉正合了楊家家主楊宗禮的想法,附加了一個比賽必須要在楊府進行的條件,雙方一拍即合,一場拳賽就被定了下來。

對於這場拳賽,雙方都極其的重視。

清代乾隆以後,海禁開放,十六鋪由於優越的地理位置,成為當時中國南北洋航運貿易的聯結點。當時有文獻這樣記載:凡遠近貿遷皆由吳淞口進泊黃浦。這時的十六鋪區域已經是中國最大港口。

在十九世紀末的上海,開幾個商鋪做點買賣那是小打小鬧,真正一流的勢力都是掌握有海運碼頭的。所以在僧多粥少的情況下,即使是十六鋪的一個小碼頭,對於安清幫和正在發展的楊家來說都有著不可估量的價值。

而這二娣棍梁老師傅和其徒弟就是楊宗禮的殺手鐧。

梁二娣是清代道光、鹹豐時期人。任職紅船,長撐船及煲頭。是廣東洪門少林子弟,曾暗中拜少林至善大師為師,學得了著名的六點半棍法。

六點半棍法是一套很簡單的棍法,內容全無花巧,更絕沒有無謂或多餘的動作的上乘棍法。所謂六點半就是棍法有七個不同重點動作。其中有一個動作並不完全算是一個重點,所以稱為六點半棍。

梁二娣精欽州洪拳蛇形手,通六點半棍法。後來又以六點半棍法換得詠春拳法,成為一代詠春拳大師,將該棍法融入詠春拳器械中,是當之無愧的一代大師。

按理來說,以楊宗禮隻能是無法請動這樣的國術大家的,不過好就好在其有一個能量極大的老子。

楊家家主楊宗禮其實是某位朝廷一方大員的私生子,他的野心,他的夢想就是通過自己的努力成為超越其父親的存在。

不過,在正統教化倫理對商人是執貶低和賤視態度的的大清朝,在普片認為商人不勞而食、與民爭利、唯利是圖、重利輕義、無商不奸的大環境下,善於經商的楊宗禮想要超過自己貴為封疆大吏的父親無疑是難上加難。

有其母親在身旁,身為孝子的楊宗禮按照母親的要求從未找過自己的父親,不過在半年前,楊母去世之後,楊宗禮就沒有理由不去見見自己的親生父親了。

而楊宗禮的父親,雖然算不上什麽好官,但是舔犢情深極其護短。不愛子女的父親畢竟還是少數,楊宗禮的父親還是在多數的範疇之中的,而且還是這多數之中的代表人物。

為了彌補多年的虧欠,自然而然的,楊宗禮在事業上得到了父親的大力支持,幾乎有求必應。一聽自家兒子需要國術高手前來助拳,不惜用掉二娣棍梁老師傅曾經欠下自己的一個人情為其解決問題。

要知道,這種國術大師一言九鼎,等閑不會欠下人情,一旦欠下人情必定是傾盡全力相助,要不是楊宗禮的父親在梁二娣年輕的時候對其有恩,也不會有此善緣,其珍惜程度不亞於一條後路。

有了二娣棍梁老師傅和其徒弟在場,楊宗禮可謂是吃了定心丸般的信心十足,一大早就趕自家的寶貝女兒出去玩,然後坐等安清幫駕臨楊府。

可是事情往往不盡如人意,就當楊宗禮在和安清幫曹幫主在楊府門口寒暄之時,府裏一位武師在看到安清幫來人之後變了臉色。當下,楊宗禮的心中就咯噔一聲提了起來。

這位武師楊宗禮是知道的,身手雖然隻是中上,但眼光可以超一流,能夠令其在明知己方有強援的情況下還勃然變色,可想而知安清幫請的也必定是一位名滿江湖的大人物。

不過看這武師在臉上變色之後複又漸漸冷靜下來,縱橫商場善於察言觀色的楊宗禮心中就有了數,在這武師心中之家並非沒有勝算。

心知有變,不過眾目睽睽之下楊宗禮卻是不便詢問自己府裏的這位武師詳情,所以在寒暄幾句之後,楊宗禮主動詢問起了曹幫主安清幫助拳高手的名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