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緒神色忽然變得嚴肅起來,盯著魏季塵道:“有個廣東舉人康有為上書提出‘富國、聚民、教士、練兵’之策,朕深以為然,而且朕覺得這練兵為四策之首,愛卿為當時之名將,想必對練軍有一套自己的辦法?”

魏季塵知道光緒這是在考驗自己了。

當即不慌不忙的說道:“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陛下想以西式軍法練就強軍,引入新式武器,這些都是遠見之事,不過除此之外,臣覺得練兵,終究將的是一個‘人’字,昔日中堂之淮軍亦是精兵一支,卻不過數十年便腐化墮落,此不是中堂一人之過錯,實乃賞罰不明,升遷按資排輩,兵士平常訓練懶惰所致。”

光緒聽得入了神,不時微微點點頭。

魏季塵繼續說道:“解決此道,首先便是要解決將領的問題,舊製之武舉人才,大多不明新式之兵法,不通新式之武器,單憑個人之勇猛,而以在軍中升遷之將領,亦大多不通文墨,此,臣覺得設立武備學堂就做得十分好,應在全國上下大力推廣之,不但能夠讓軍中將領入內研修,學得新式之兵法,而且還能源源不斷的培養出下級軍官。賞罰亦可通過軍事演習互相一較長短,孰強孰弱,一目了然,自然能夠擇優者提拔之。”

光緒對練兵之事,自然是個門外漢,魏季塵去繁就簡的敘述了如何訓練軍士,以及西洋各國現實行的練操之法,光緒一時間倒是聽得津津有味。

魏季塵倒不是胡說一通,如果光緒聽進去了,也是好事一件,就像康有為說的,如今中國已經到了生死存亡之際,要是中國能多幾支強兵,也是好事一件,不過魏季塵故意遺漏了一點,那就是思想控製。

縱觀大清的官兵,不知為何而戰,軍士都是以利益驅之,此乃下下之道。

魏季塵見光緒聽得認真,不時恍然大悟的樣子,連打斷的話語都沒有說一句,不得不強打起精神來,絞盡腦汁的,將軍隊的編製又給說了一遍,提出細分兵種的問題,說了一些炮步協同作戰。

眼見時間都快過去一個時辰了,光緒還沒有半點聽膩的意思,魏季塵隻好總結道:“陛下,此都是臣的一些心得,未免有所不足,好在臣得知陛下要用西式練兵,已經差人遍訪西式人才,集眾人之力,編纂一部適合我中國的訓練操法詳細圖解,以盡臣微薄之力。”

光緒有點意猶未盡,笑著站起來說道:“愛卿果然是大才,一番話讓朕茅塞頓開,朕不但要練新兵,還要改革吏治,維新變法,將軍以為如何?”

魏季塵連忙接話道:“皇上雄才偉略,能行曆代帝皇之不能,臣心中實在佩服,日本崛起,亦亦自於明治維新,俄國崛起,也始於俄皇彼得大帝改製,若能徐徐圖之,必有一番大作為。”

光緒現在已經鐵了心準備維新變法了,魏季塵自然不會觸他的眉頭了。

光緒聽到魏季塵這番話,歎了一口氣道:“要是朝中大臣都是像你如此想,朕也就不會如此心煩意亂了,可惜朝中一些人就是專門要和朕作對,阻擾朕的維新變法,將軍,你說怎麽辦。”

怎麽辦應該是你這個帝王去考慮,問我也是白搭。

魏季塵籌措著詞語道:“凡人必有所求,陛下如果了解了他們為何反對,再分化拉攏,不愁他們不站在陛下身邊。”

光緒搖頭道:“這些人都是頑固不靈因循守舊之人,朕的維新變法與其靠這些人,還不如從列強各國尋找顧問。”

魏季塵心中暗歎一口氣,看來光緒對朝中的大臣已經開始不滿了,覺得他們跟不上自己的步伐了,這麽想也沒有錯,關鍵是你現在手中要兵沒兵,要將沒將,就想著怎麽弄掉別人,不引起朝臣們的劇烈反抗,那才怪呢。

魏季塵勸說道:“師夷長技以製夷,以強敵為師資不錯,但是這些洋人畢竟包藏禍心,以自己國家利益為重,陛下想要學習列強,可派遣諸大臣去國外考研,等諸大臣在國外看到我中國與他國之差距之後,必行會心有所悟,想必阻擾也不會那麽大了。”

人最怕的是沒有自知之明,那些頑固守舊的大臣沒有發現這個世界已經處在日新月異之中了,如果能夠讓他們打開眼界,未嚐不能改變他們的思想,因此魏季塵建議光緒讓他們出去公費旅遊一翻。

光緒若有所思,笑著說道:“愛卿的意見比起康有為的意見,要溫和許多,康先生言殺一、二頑固阻擾之大臣,變法必可為了。”

魏季塵冷汗直流,康有為未免也太過狂妄了,這麽做,是把光緒完全推向大臣們的對立麵啊,好在看光緒的樣子,也不像是一嗜殺之人。

其實對光緒這位一力變法圖強的年輕人,一個傀儡皇帝,有如此勇氣,也實為難得,魏季塵還是心存佩服的,隻是佩服歸佩服,大家終究不是一條道的,漢族和滿族雙方的利益,也由不得他放開手腳去做,終究會失敗了事。

見魏季塵不回話,光緒繼續說道:“朕此番召你入宮,一來是要大大賞賜你,二來是朕想要練兵,便想到你這位當世之名將,宋慶、聶士成等人畢竟已經垂垂老矣,而袁世凱也無多大經驗,朕對愛卿是最為看重。”

“多謝陛下讚賞,臣必肝腦塗地,以報皇恩。”魏季塵信誓旦旦說道。

“愛卿聽旨,著愛卿從駐防淮軍內,挑選馬步隊30營,編為定遼軍,按照西式之練兵法,為我大清練就精兵一支。”光緒站起來,神情肅穆的說道。

旁邊的小太監馬上便將案桌上的聖旨慢慢遞給魏季塵。

定遼軍?看來光緒還是存著報恥之心啊。

“臣必定不負皇恩,以收複遼東為己任,日夜操練,早日為陛下練成強兵一支,以報甲午之仇。”魏季塵謝恩道。

光緒有些欣慰,又有些激動,說道:“遼東不用愛卿去收複了,倭人已經迫於三國之壓力,答應歸還所占之領土,但是卻要我大清以白銀2000萬兩為贖金,將軍此去,隻要防止倭人再次入侵我遼東即可。”

白銀2000萬兩,這倭人還真的是雁過拔毛啊,魏季塵建議道:“陛下,倭人既然迫於三國壓力,必定不敢不歸還我遼東之地,既然這樣,我們何必支付贖金,倭人從遼東掠去之銀兩財富不知凡幾。”

光緒歎了一口氣,無奈的說道:“此事諸中樞大臣還在商議之中,倭人態度強硬,形勢比人強,想要不付贖金難啊,隻要看能否減少一二。”

魏季塵不再就此事發表意見,反正是暫時寄存在日本人手中,大事已定,他心中也鬆了一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