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十四 策戰七國 第276章 漫漫使途

森老的使節團自打從大秦嬴無敵四年的二月初六從狄垣出之後,一路上跋山涉水,曉行夜宿,竟是隻用了短短的兩年半不到便在大秦與希臘之間跑了個來回。[泡~書~吧~超~速~首~發]看著麵色激動奮紅,風塵仆仆的森老,無敵不由想起了出前“至少五年”轉回的預計,卻不想森老卻是趕在這個時候回來。

記得後世時,常有描述絲綢之路書籍和影視作品對這條坎坷之路介紹甚詳,稱漢時便有絲綢之路,唐朝時最為鼎盛。那時通商兩地的商隊往往要用數年的時間來行走戈壁沙漠和沿途的諸國。西漢時(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由張開辟的以長安(今西安)為,經甘肅、新疆,到中亞、西亞,並聯結地中海各國的陸上通道(這條道路也被稱為“西北絲綢之路”以區別日後另外兩條冠以“絲綢之路”名稱的交通路線)為當時最為便捷的陸路通道,根據《後漢書域傳》記載,這條路線的全長便達到了三萬九千四百裏。

森老此去,雖然有無敵根據記憶所畫的大致中亞地形圖作為參照,可實際行程中絕大多數的地區都需要自己去摸索探路,並且阻斷中亞的戈壁大漠此時還未被探索出商道,其中更是險阻重重。以無敵自己的估算,怎麽說此去也得至少要花兩年時間才能安全抵達地中海,然後再花上一年半載的時間安插間諜、探聽消息和了解當地時政,方才可以返回秦國,卻不想森老這一去一回卻是省下了如此多的時間。

前書有雲,雖然此時華夏中原處於戰國時代,可東西方的交流卻從未中斷,至少就無敵所知,在中原腹地是可以見到典型的歐洲人種,甚至無敵自己便是一個地道的混血兒。因而此時的東西方並非是無法交流隻是因為社會形態和生產力的原因無法大規模交流罷了。

比如說,在《後漢書西域傳》書中便記載了張騫出使西域(公元前138年至公元前119年)和班超打通絲綢之路(公元73年)有關的記載,其中還特別提到了古羅馬帝國:“大秦(古羅馬)一名廣,以在海西,亦雲海西國。地方數千裏四百餘城。小國役屬數十。以石為城郭。列置郵亭,皆__之。有鬆柏諸木百草。”書中亦記載了當時羅馬的政治、風貌及特產:“其王無有常人,皆簡立賢。國中災異及風雨不時,輒廢而更立,受放甘黜不怨。其人民皆長大平正類中國,故謂之大秦……土多金銀奇寶,有夜光璧、明月珠、駭雞犀、珊瑚、虎魄(琥珀)、琉璃、琅、朱丹、青碧。刺金僂竹織成金縷、雜色綾。作黃金塗、火浣布。”

而《北史九十七傳第八十五西域》也有記載:“條支國,在安息西,去代二萬九千四百裏。

大秦國,一名黎軒安都城,從條支西渡海曲一萬裏,去代三萬九千四百裏。其海出,猶海也,而東西與海相望,蓋自然之理。地方六千裏兩海之間。其地平正,人居星布。其王都城分為五城方五裏,周六十裏。王居中城置八臣,以主四方。而王城亦置八臣主四城。若謀國事及四方有不決,則四城之臣,集議王所,王自聽之,然後施行。王三年一出觀風化。人有冤枉詣王訴訟,當方之臣,小則讓責,大則黜退,令其舉賢人以代之。其人端正長大,衣服、車旗,擬儀中國,故外域謂之大秦。其土宜五穀、桑、麻,人務蠶、田。多琳、琅、神龜、白馬朱、明珠、夜光璧。東南通交趾,又水道通益州永昌郡,多出異物。大秦西海水之西有河,河西南流。河西有南北山,山西有赤水,西有白玉山,玉山西有西王母山,玉為堂室雲。從安息西界循海曲,亦至大秦,回萬餘裏。於彼國觀日月星辰,無異中國,而前史雲:條支西行百裏,日入處,失之遠矣。”

從這些記載可見,漢代時中原華夏民族便已經通過絲綢之路去往並抵達了地中海以西之地,並且對當地的風土人情、社會形態和架構多有了解,並且從這些隻字片語的描述中你會現,華夏民族對地中海民族和羅馬帝國的認識並非是簡單的了解。

熱鬧的大街自然不是敘話議事之地,當下無敵和秦**民,便以最盛大和熱烈的歡迎儀式將森老和他帶回的六百餘名西

、學、詩人以及各國使節等等迎入了秦王宮。

不消說。秦王宮修建已久。卻沒正式用上幾次地正殿全麵開啟。而王宮後院地所有房間也是全部打開。將森老帶回地詩人、學、使節等迎入沐浴更衣。雖然森老在隊伍進入鹹陽之前。就已經讓這些人洗過澡換了衣服。可他們所穿帶有濃烈西域風格地服飾卻在老秦人眼中看起來是破衣爛衫。並且秦國地一眾大臣們也都是如此認為。

不得已無敵隻得下令讓景監去湊集上百套袍服給那些學和各國使節換上。而西域美女袒胸露臂地裝束也就無需更換了。

入了正殿。君臣落座之後。無敵當先持爵敬酒。以謝森老兩年多來地勞苦。而後便是第一時間打聽此去雅典地一路行程。無敵急於知道森老為何能如此快地跑上一個來回。要知道後世地唐僧去印度留個學可是花了十四年。

森老也知道無敵脾氣。這便緩緩道來:隻說當年從狄垣西出之後。森老一開始還是按照無敵指點尋找了當地地犬戎、胡狄向導帶路。沿著狄故道進入了羌戎地地界(金甘肅蘭州)。而後沿著祁連山脈走武威、張掖、嘉關一線進入新疆地區。此時武威、張掖一帶渺無人煙。也非黃沙萬裏地無人地帶。根據森老沿途所繪製地地圖顯示。這一路上水草充沛。溪流、泉眼遍布。根本就沒有無敵所描述地那麽可怖。

進入新疆後。沿著天山山脈經庫爾勒、庫車、阿克蘇一線前往喀什。然後進入帕米爾高原。而此時新疆一帶正是南匈奴地控製地帶。沿途使節團遭遇了不少匈奴部族地襲擾。但負責保護隊伍地五千飛鷹騎卻是所向披靡。與南匈奴部族地屢次交戰都是秦軍大獲全勝。最大地一次勝利更是以五千飛鷹騎一舉剿滅了南匈奴最大地五個部落聯軍。合計一萬二千餘人。並且戰後還搜攏了這些匈奴殘部地婦女和兒童。使得整個使節團從一萬五千人擴大到了三萬有餘。

沿途的事故,森老此時說來輕描淡寫,但老秦的臣眾都是聽得心驚膽戰。卻不知道經過無敵改裝和改良的秦國飛鷹騎,早已不是昔年最多和戎狄騎兵打個平手,和魏武卒不相上下的普通騎兵了。全副武裝的秦國鐵騎一旦進入了大漠和草原,麵對的不是中原戰國的鐵器精兵,而是那些用著木弓,狼牙箭的土匪,如何不大展神威,大殺四方。

再說進入了帕米爾高原後,便是大月氏的地界,此地實際也是無主,而大月氏在秦人口中又稱為禺知、禺氏、牛氏等,後來也有譯作月支,本就是戎狄部族的分支,是數百年前從嬴氏部族中分離出去的部族。當大月氏的部族得知他們這支龐大得讓人瞠目結舌的使節團竟是秦國派往西域,並且和大月氏死敵匈奴硬撼數戰皆凱,一舉剿滅了長期在新疆盆地內流竄的五個南匈奴最大部族後,當即便把秦國使團當做了親人,並派出族中最精銳的勇士作為前導,一路護送著秦國使團進入了波斯帝國的境內,向裏海行去。

此時的波斯帝國疆域橫跨了整個伊朗高原,而一統了古巴比倫和波斯的阿契美尼德王朝帝王大流士一世(前5211年至前5年)不但四處擴張波斯的領土,還在中、西亞的地區的土地上建立了縱橫交錯的波斯禦道。史料記載,這位帝王喜愛愛琴海生產的鮮魚和故鄉帕提亞的水,為此大流士建立了一條連接安息帝國都蘇薩(位於底格裏斯河下遊流域)到小亞細亞和國土各地的“波斯禦道”,這條僅由王室使用的皇道在沿線各段設立驛站,借助每個驛站的好馬和馭手將皇室所需要的一切通過這條道第一時間送至都,再將帝王的指令傳播到波斯全國。依照皇道的效率,一位身在帝國邊陲向大流士進獻快信的人隻需九天即可送至都,而同樣的距離對於普通人而言需要三個月。

幸運的是,當森老率領的使節團進入波斯帝國之時,自然驚動了波斯帝國的現任皇帝阿達薛西三世。一個來至東方,多達三萬人的使節團也立時引起了波斯百姓的舉國熱議,在進行過友善的溝通後,阿達薛西三世啟動“波斯禦道”迎接來至東方大秦國的使節,前往波斯帝國最奢華的都巴比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