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一戰滅蜀

“大秦嬴無敵三年六月,秦國使者慎到隨蜀使至蜀。蜀王設宴款之,席間與虎搏戲,不慎傷之秦使,蜀王惶恐,遣使送上虎首,是以謝罪,公見虎首,勃然大怒,下詔討蜀!”

三年六月二十,是無敵接到蜀國消息的第三日,也是十萬攻蜀大軍開拔的當日。

慎到的意外受傷對早就計劃攻蜀的無敵來說無疑是一個天大的好消息,而蜀王送上虎頭本意雖是謝罪,但無敵當真要“勃然大怒”也是天下人不可詬之的借

也就在這日,無敵以國書的形式向周室發出,指明秦國攻蜀是因為蜀王先傷秦使,又送上虎首侮辱秦公,所以秦國隻得以牙還牙、以眼還眼。而就在秦國的國書尚且還在半途的時候,十萬大軍便已經從華山大營向南鄭開拔。

經過半年多的訓練,五萬戎狄騎兵已經大致脫去了草原部落的彪悍作風,初步懂得了秦國騎兵的規製和戰術,並且也記住了秦軍的三條鐵律:一、不可抗命。二、不可濫殺。不可**。

不可抗命是指士兵必須絕對服從命令,不可濫殺是指戰士不可屠殺婦孺和不抵抗的平民,至於不可**,也就不必解釋了。胖養了半年,這群隴西草原上來的戎狄牧人一個個都給養得膘肥馬壯,並且這次秦西秦中的逃民運動也給他們送上了一次難得地練兵機會,雖說此時對他們的指揮還談不上如臂使指,但在令行禁止方麵已經初步達到了要求,而隴西狄垣的戎狄部族也絲毫沒有因為無敵的久久不動而焦慮,反正這些兒郎在秦國吃好喝好,每個月還有軍餉可拿,這等好事往日何處去尋。

就這樣,十萬騎兵帶著十萬匹備馬和五百輛輜重車和組裝式打包投石機以日行一百五十裏的速度向蜀國殺去。當大軍開赴蜀道,路過蠶羌寨時,蠶羌頭人蠶和匠人蠶火奉上了五十把新進打造出來的三尺銅劍。有了秦國匠師的幫助蠶羌寨出產的兵器質量大大的提高,也隻得出正在地劍來。無敵自然也是大大褒獎,怎料蠶卻是提出想要派出一百名蠶羌勇士一道去攻蜀,報昔日被蜀人趕出故國的世仇。

六月二十九,十萬大軍進入蜀道,七月初四自蜀地利川(今四川廣圓)出。越七盤嶺,經朝天驛往劍門關,假道葭萌(古苴國國都,今劍閣東北)直奔蜀國都城成都。沿途蜀國民眾不知其故,毫無抵抗之意,又見秦軍兵甲精良,兵器鋒利,甚至以為是秦人南下與蜀博易,不少蜀國邊民便以山貨販之。十二日。秦國大軍直抵成都城下(古成都位於今成都東北),一臉糊塗的蜀王忙慌亂的穿上周室頒賜的朝服來見。

無敵一看蜀王,竟是驚訝非常。隻見這蜀王身高絕對難有六尺。身材五短,相貌卻似中西混血,褐眼、黃須、高鼻,再加上一身隆起的肌肉,讓無敵第一時間想到地竟然是鐵爐堡裏矮人。

蜀王蘆子雖然愚鈍,但看到十萬秦國大軍將小小的一個成都團團圍住,也知道來者不善,便取了一把精鋼獵叉守在城頭,適時無敵派出使者來至門下扣之。蜀王便問:“秦何以揮軍至蜀?”

使者子岸高聲喝道:“蜀使至秦。秦公大喜款待。遣使以厚禮饋之。蜀王為何驅虎傷之?”

蜀王自覺慚愧。便答道:“孤王戲虎。不慎傷之。”

子岸又問:“既是不慎傷之。緣何遣使以虎首辱我國君?”

蜀王大訝。忙辯解道:“虎傷貴使。孤王殺虎謝之。”

子岸哪會理他辯解。嗆聲喝道:“哼!我大秦國君豈容爾等蕞爾小國辱之。今日爾等若不獻城謝罪。必破之!”言畢當即打馬退走。獨留蜀王一人在城上發呆。

此時地成都城內。不知內情地蜀人都是亂作一團。根本就不知為何秦軍會突然出現在成都城下。而成都城內地國賓館內也是氣氛緊張。屈歡地五百家臣死士慎到居住地賓館團團圍住。而一千秦軍則把整座國賓館團團圍住。

賓館內。一臉焦急的屈歡在慎到的臥榻外間坐立不安地不時望向東天。等待著秦軍攻城的信號,也在這時隻見嬴韉卻是大步流星的趕來。向臥榻上大病未愈地慎到稟道:“大人,君上傳來秘書,要我部在大軍開始攻城後突襲成都北門,國賓館將由屈大人門下防務。”

聽到攻城消息,病怏怏的慎到語氣決然的回道“好!你去,不必顧及老夫安危。”

可屈歡卻是急道:“嬴韉將軍慢走,城外到底來了幾多秦軍,幾日可攻下此城?”

嬴韉疾步而走,卻是哈哈笑道:“城外乃我十萬大秦鐵騎,由國君親帥,你道是幾日可下!”

見嬴韉快步走的沒影,屈歡隻得拿眼來看慎到,慎到也是笑而不言。

由於秦軍來得突然,而蜀國地處盆地,承平日久,並且僅有的一點軍隊也布防在蜀南與巴國的邊界,因此成都城內除掉蜀王的五百親衛和幾百城卒城吏之外便再無可戰之軍,雖然蜀人彪悍,可倉促見組織起來的民眾如何又能和訓練有數的秦軍比肩?

是日,正午。

由無敵親自操刀,在成都地東門外斬下一顆狗頭,使投石車拋入城內後,便正式宣布攻城開始。此時的成都不過是座城牆不足三丈的土城,因此無敵決定用一波流將其殺滅。

當先第一波攻擊還是三千持盾的精銳飛鷹騎,以鐵甲盾陣緩步向城牆靠近,而盾陣內裏則掩護著一千五百名強弩騎兵,盾陣近城百步,城上蜀人放箭,矢無力,墜於陣前二十步。旋即秦軍盾陣勻速漸進,抵達護城河沿建立灘頭陣地,以強弩反擊。其後數百輛軺車滿載土石填河,僅一個時辰便將十丈來寬。兩丈深的護城河填畢,盾陣繼續前進,至城下六十步處停步,繼續以強弩壓製,而陣後,百輛組裝好的打包投石車也在此時推了上來。以每車十發猛火彈急速射向城內投去。

“有我無敵!殺!”也在此時,城內的國賓館前,嬴韉將一千飛鷹騎集結成隊,一馬當先向北門殺去。年),秦國張儀、司馬錯等率軍攻滅巴(今四川東部)、蜀(今四川西部)的作戰。巴、蜀兩國均在今四川。蜀國都成都(今四川境),為“戎狄之長”。巴國都巴(今四川重慶嘉陵江北岸),與蜀不睦,而與苴國友好。這年,蜀王出兵攻苴。苴侯出奔到巴,向秦求救。秦王欲攻蜀,以道險難至。韓又來攻,猶豫不決,遂問計於臣下。張儀主張進攻韓國,劫持周天子,挾天子以令天下,以建立王業。司馬錯主張借機滅蜀,認為“得其地足以廣國”,“取其財足以富民繕兵”(《戰國策秦策--》);而且巴蜀可從水道通楚,“得蜀則得楚。楚亡則天下並矣”(《華陽國誌蜀誌》)。秦王采納了司馬錯的主張,命張儀、司馬錯、都尉墨等人率軍經石牛道(自今陝西勉縣向西南,越七盤嶺進四川,經朝天驛往劍門關)攻蜀。蜀王親自率軍至葭萌(今四川劍閣東北)抵禦,兵敗遁逃,被秦軍殺死,蜀亡。隨後,張儀、司馬錯等人又攻滅苴、巴,俘虜巴王。秦王貶蜀王子弟為侯。以陳莊為蜀相,張若為蜀國守。封巴王為“君長”;置巴郡,郡治江州(今四川重慶北)。巴蜀遂定,秦益富強。

秦與巴蜀地交往始於春秋中期的秦穆公時期,當時秦、旬兩國的民間貿易很頻繁,由此秦人也早已耳聞目睹了巴蜀地富庶與繁華。秦秋戰國之交,秦開始有向南發展圖謀巴蜀之意,但直到惠文王時代,兼滅巴蜀的機會才終於來臨。

惠文王後圓九年(前316)年,巴蜀兩國發生爭端。各派使節前來秦國求救。當時秦在東方正受韓國侵逼,是伐還是伐蜀。秦惠文王拿不定主意。於是,就從此事讓群臣公開討論於朝廷。當時,以張儀為首當其衝的一批從關東來的大臣主張先伐韓,認識韓才是天下諸侯所必爭的戰略要地;對蜀地情況深有了解的秦國青年將領司馬錯等則認為伐蜀有利於從根本上解決秦地小國貧地總是問題,而且將為以後伐楚打下基礎。秦惠文王最後決定采取司馬錯地意見,先滅巴蜀後伐韓國。

公圓前316春秋,秦惠文王任命司馬錯為主帥,大夫張儀、都尉墨為副將率大軍伐蜀。

蜀王聞秦國大軍將至,親率蜀軍精銳至葭萌(今四川廣圓老昭化)阻擊秦軍,結果被秦軍殺得大敗。隻好率殘兵敗將退守武陽(今四川省彭山縣東北),後又被緊追不舍的秦軍打敗。蜀王死,其殘餘又擁戴蜀王太子、相、傅退至逢鄉(今四川彭縣附近),被秦軍全部圍殲在白鹿山下(彭縣西北),蜀開明氏遂亡。

公圓前316年10月,秦軍全部略定蜀地,並乘勢滅巴。

略定巴、蜀以後,秦在其地置巴、蜀、漢中三郡,分其地為三十一縣。並在成都(今四川成都市)、臨邛(今四川邛崍縣)、郫(今四川郫縣城北)、江州(今四川重慶市)、閬中(今四川閬中縣)大築城池作為秦鎮守巴蜀地戰略據點。

史載,秦對巴蜀采取分而治之的方法,在巴地設郡,但仍保留其部族首領。在蜀地既設侯、相、又設郡守。

第十卷全卷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