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心驚肉跳

李隆基沒一點預兆的問詢把楊晞嚇了一大跳。

他根本沒想到李隆基會突然間拿這麽敏感、重大的問題來問詢他,沒有一點心理準備之下呆在了那裏,回不過神來。因為沒想過李隆基會問詢他這個問題,他沒想過如何回答。

楊晞當然不知道,李隆基對他進一步刮目相看,主要是因為這幾年楊玉環時不時在李隆基麵前說楊晞的好話,差不多把楊晞說成了一個幾乎沒什麽問題,根正苗紅的大忠臣,是可以托付任何事的大臣,對大唐,對大唐皇帝李隆基忠心耿耿,不然今天李隆基也不會和楊晞說這些話的。

看到楊晞吃驚後呆愣在了那裏,李隆基並不以為意,他知道今日所說的話會讓楊晞震驚的,當下也繼續以不急不慢的話說道:“四郎,你心裏覺得怎麽樣就怎麽說,無論意見如何,朕都不會怪你的!”

李隆基這句話沒讓楊晞感覺到任何的放心,這並不是李隆基怪不怪的問題,而是站隊的問題。無論哪個年代,在新舊交替之際,總有許多人因為站錯隊毀了前程,甚至性命。倒黴的人可能是死在前一任皇帝手中,也可能是新皇即位後因為站錯隊而被貶被殺。深知這一點的楊晞,無論李隆基怎麽說,自己心裏的擔心是肯定有的。他並不想在李隆基麵前表態,這很危險。但李隆基這樣問了,他怎麽可以不表態?今日李隆基召他進來,擺明就是要在他這時問出個答案來的。

那就隻能豁出去了,把自己的真實意思講明白。

也就在李隆基的注視中,楊晞深吸了口氣,回答道:“陛下,臣很迷惑於陛下竟然問臣這個問題。如今朝中有太子,太子是大唐的儲君,是大唐皇位的繼承人。陛下要將皇位傳於的人,肯定是太子。”

話一出口,楊晞鬆了口氣,有點意外自己竟然會回答的這麽“圓滑”。這話可是任何人都挑不出毛病來的,太子本來就是當作皇位繼續人而設的,老皇帝將皇位傳給太子那是理所當然的事。

一個子就將李隆基拋過來的難題解決了,楊晞心裏頓然輕鬆。

隻不過楊晞心裏的輕鬆隻持續了一小會,李隆基再一個問題馬上砸過來。

“四郎。一些大臣認為太子性子太懦弱,能力也不足,以數次監國時候並沒出色的表現。而永王璘各方麵才能都不錯,遠勝太子,特別是這段時間他向朕提的許多建議,朕覺得都非常中肯,挺有頭腦。有大臣提議改立永王璘為太子,朕也覺得以永王璘為太子可能更合適,隻是不知道四郎你怎麽看!”

這個問題讓楊晞無限頭大。不過在剛才李隆基問詢的時候,他已經在琢磨著該怎麽表述這件事了,在李隆基問詢完,他流露吃驚的時候。他也在思索著該怎麽回答才合適。

李隆基看來對李玢真的挺失望,為了大唐的江山更穩固,為了大唐越來越強盛,他開始傾向於各方麵更有才能的李璘了。這一點挺好理解。若是讓楊晞選擇的話,他也不希望繼任者是個碌碌無為的人,肯定希望後來者能力非常出色。那樣才能將事業什麽的繼續下去,將這個世界打造的更完美。

但楊晞無論如何都是不願意看到李璘被立為太子的,要是李璘當了太子,那皇位和他基本就無緣了。當下也馬上回答:“陛下,臣覺得這樣做不妥當。”

“為何不妥當?”李隆基並沒有任何的驚愕,口氣平靜地問詢。

“陛下,現太子被立後,各方麵表現雖然不是很出色,但其處理朝事也沒出什麽差錯,相信接觸朝事久了,對這方麵的事務會有靈念,處事能力會越來越好的。太子新立後,從來沒有什麽失德的事做出來,上次彈劾臣的事,也應該不錯太子的主意,而是彭城郡王嫉妒臣才這樣的!”楊晞說著,語調也響了一點,“陛下,如今天下剛剛安定一些下來,民心也思定。要是現在再改立太子,並且太子沒什麽過錯,那定會讓許多大臣寒心,讓天下百姓憂心忡忡的。為了天下的安寧,陛下要慎重處事啊!”

李隆基在問詢楊晞後,眼睛一直盯著楊晞看,楊晞說話時候的神情變化盡落在他眼裏。

李隆基雖然老暮了,身體狀況差不多到了風燭殘年的地步,但腦袋還不是很糊塗的,很多時候都保持非常清醒的狀態。他清楚在要不要改立太子的問題上,楊晞在今天之前不可能沒有考慮過。他可以從楊晞說話時候的神態中判斷出來這個大唐朝堂上最年輕的高官真實的想法。

楊晞說話時候神態所表示的意思讓李隆基坐實了此前的猜測,楊晞是一力支持李玢,反對改立李璘為太子的。李隆基此前的判斷也是這樣,當初是楊國忠等人支持立李玢為太子的,楊晞與李玢在平叛戰事中合作了好多時候,兩人不可能沒有交情產生的。

不過李隆基雖然這樣想,但他還是疑惑自那次彈劾事件後,李玢會不會與楊晞起很大的矛盾,讓楊晞對李玢失去信心,改而支持李璘。現在看來,一切都沒變,楊晞依然是支持李玢當太子的。

楊晞這樣的表示,李隆基也沒再在這件事上問詢,隻是淡淡地表示自己知道了,就不說了。

“四郎,你覺得如今朝堂上哪些人,更可堪重用?”李隆基改問另外一個重要的問題了。

這同樣出乎楊晞的意外,讓他心裏更緊張。他實在想不明白,今日李隆基召他進來為何要問詢他這麽重大的問題,差點額頭冒汗了。

“陛下,這三年,臣一直在守孝中,朝堂上的變化臣真的不是很知情,朝中那些同僚的情況也不是很熟悉了,陛下讓我現在說這事,臣真的說不出來!”楊晞隻能打太極了!

“無妨,你隻要說說你覺得朝中那些大臣有教學、有能力就行了,無論怎麽說,朕都不會怪你的!”李隆基一副無所謂的樣子,擺擺手示意楊晞不要有太多的顧慮。

李隆基這副態度,那楊晞也豁出去了,“陛下,臣覺得朝中大臣中,左相郭相公、文部顏尚書、武部高侍郎、中書侍郎李泌,此皆臣認為的良臣!龐忠、李光弼、王思禮、仆固懷恩、渾釋之、渾緘、來瑱、李抱貞,這些都是良將,其他的也有很多有才能者,隻不過臣與他們交集不多,無法評判!”

楊晞說的這些人物李隆基並沒什麽意外,因為這些人當中大部與楊晞關係不錯的,有不少還是得楊晞舉薦而任更高官職的,要是楊晞覺得他們能力不怎麽樣,那實在說不過去。但楊晞沒將韋見素、房琯、李白、杜甫、岑參及他自己的三個哥哥楊暄、楊昢、楊曉說進去,還是挺讓李隆基意外的。

李隆基原本以為,楊晞肯定會將與楊國忠關係非常不錯的韋見素列入有才人之列,但聽楊晞這樣說,知道楊晞對韋見素沒太多好感,不然今天不會不提這位當朝宰相,並對其表示敬佩之意的。

心裏雖然驚愕,但李隆基臉色依然平靜,也沒再在這個問題多問楊晞,又把話題叉過去了。

接下來的時間內,李隆基問詢了楊晞不少關於軍製改革方麵的,再又說起了周邊那些部落和小國,問詢楊晞要怎麽處理吐蕃、突厥、契丹等勢力,楊晞一一講了自己的意見。

最終李隆基感覺到乏了,讓楊晞出宮自去。

楊晞出了宮後,並未馬上回府,而是馬上去找了郭子儀。

郭子儀剛巧在府上。到了書房,屏退下人後,楊晞也馬上將今天李隆基和他所說的話大部都講給了郭子儀聽,直聽的郭子儀也驚愕不已。

“子亮,陛下竟然和你說這些事!”這段時間郭子儀雖然經常進宮看望李隆基,並與李隆基討論過很多次朝事,但一次也沒和他說過這事,這讓他有點不是滋味的同時,也隱隱察覺出什麽來。

但他琢磨不出究竟來。

“嶽父大人,你說陛下為何要問詢我這些事?”楊晞心裏依然充滿了疑惑。

“陛下應該是將你列為他可以托付大事的大臣,不然不會和你說這事的,要是陛下決定將皇位傳給誰了,一定會讓你進政事堂,參知政事的!”郭子儀一副若有所思的樣子,看著楊晞,“子亮,陛下待你這般信任,實是出乎很多人的意外,也出乎老夫的意外。不過這是好事,無論讓何人繼位,你都是顧命大臣之一!”

楊晞雖然也有點猜到了這樣,但卻不敢確定,聽郭子儀講出來,終於有點相信了。

不過他心裏又有點惴惴,清楚如何李隆基真的是這個意思,那大唐的天肯定馬上就要變了。李隆基駕崩後,新皇即位,那留給他的時間也不多了。他一直覺得,他要取得皇位,最好的機會就是新皇即位之前,那時候時局肯定有點動蕩,無論誰即位位置都是不穩的,這是他下手的機會。

要是新皇即位時間長了,局勢穩定下來,官員的撤換也多起來,朝中大臣大部聽命於新皇,那要折騰起來就累了!

看來接下來的一段時間,沒有清閑日子過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