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懷玉吹簫書友的月票!)——

因為支持對南詔開戰的言論占了上風,皇帝李隆基也做出了對南詔發動戰爭的決定。

朝廷在十月初下詔成立洱海道行軍部,以武部侍郎高適為洱海道行軍大總管,以改任左衛大將軍的王思禮、右領軍衛大將軍李福德為副大總管,將兵十萬,討伐南詔。

在朝議通過對南詔的征戰決議後,李隆基曾有詔令下給南詔王閣邏鳳,令其除國內附,親自到長安來請罪,解釋為何附於吐蕃,與大唐對抗的事。不過南詔王閣邏鳳在接到詔令後,並沒有依朝廷令除國內附,更沒有親自到長安來請罪,隻是回複了一份文書。文書中解釋了依附吐蕃的原因,說是因為吐蕃兵威所逼之故才那樣的,並表示願意世代與大唐交好,不再起兵戈雲雲。

要是換作以前,南詔王閣邏鳳這樣的回複也可讓大唐的君臣接受了,但現在吐蕃已經被滅了,再因為有此前的數次出征南詔的兵敗,宰相韋見素等人並不賣南詔的賬,一再向皇帝李隆基建言,要徹底平定南蕃,將南詔地納入大唐的治下,免得留有後患。最終李隆基同意了舉大軍討伐南詔。

在楊晞的建言下,高適也數次上表請求,率軍出征,楊晞和郭子儀也為其說好話,最終李隆基同意了以高適為洱海道行軍大總管,令其率王思禮、李福德、陳回光、郝廷玉、李抱玉等將為分總管,舉十分精兵,討伐南詔。

大唐朝堂上的關注度再次集中到將要起的戰爭上,許多官員都在為此努力準備著。

這場戰事能進行,其中楊晞的功能不可沒,他通過多種渠道去說服李隆基,最終李隆基同意了對南詔的開戰。楊晞“以戰養戰”的理論得到了朝中許多大臣的支持,朝廷及百姓不會因為對外戰爭而加重負擔。許多人反對也沒有太多理由了。

要是再抓個十萬八萬南詔俘虜來,那大唐的許多基礎建設也不愁沒有勞力了。

楊晞雖然覺得頻繁起戰事會讓朝廷在賦稅方麵的任何加重,但他依然期望有戰事發生,這樣朝堂上的注意力會轉移到對外戰爭上去,那朝中的爭鬥肯定會少一點,不然他守孝時期日子挺難過的。

他不想在他守孝這兩年朝堂上因為派係鬥爭及皇儲的問題發生爭鬥,甚至爭鬥的很激烈。

在朝廷下達了征戰的詔令後。楊晞也親自過去向高適道了喜。

“達夫兄,你如願得了行軍大總管的職,希望這一戰你能不負眾望,取得大捷!報這些年以來我大唐軍隊敗於南詔之仇,這也算是替我父親還了一個願,他在南詔的事務上可被弄的焦頭爛額。”

楊國忠主政的時候。雖然刻意隱瞞了對南詔戰事的敗績,但最終還是被人知曉了,也差不多成為一個笑話,政敵攻擊楊國忠的借口,楊國忠被弄的灰頭土臉。如今楊國忠去逝了,死者為大,楊晞希望能替楊國忠做點好事。將南詔狠狠修理一下,甚至將其滅了。

楊晞也希望因為此戰讓高適再撈一些戰功,再得升遷。

高適差不多完全明白了楊晞的意思,也一個勁地應諾,表示他一定會小心謹慎,不重蹈前幾年的覆轍,一定爭取兵進洱海,將南詔攻滅。為大唐開疆拓土。

高適在接了朝廷的詔命後,也馬上做準備了,將前幾年與南詔之間戰急的情況都搜集起來,準備細看,並請命朝廷,讓準備出征的人馬都到南方集訓,以適應南方的氣候與地形。

不打無準備之戰。這是為將者最基本的要領之一,高適深知這一點。

人數已經達到兩千人左右的特別行動隊已經早一步出動,前往南方。

特別行動隊訓練與作戰的地方大部都在北方,對於南方的情況。他們並不是很熟悉,需要一個訓練與適應的過程。早於大部隊往南方去,有上幾個月的適應與訓練過程,楊晞覺得他們完全能適應南方的氣候與環境,在此次征戰中再立大功。

在朝堂上下都為此戰忙碌準備著的時候,郭子儀卻到楊晞府中來拜訪了。

他是借看望自己小外孫的外義來找楊晞說事的。

“子亮,此次征戰南詔,是不是有點太倉促了?”郭子儀開門見山就問楊晞這個問題了。

楊晞被自己的嶽父弄了愣了一會,最後隻能苦笑著回答:“嶽父大人,小婿倒沒這樣覺得,其實小婿認為對南詔的戰事應該在對吐蕃發動攻擊時候就進行。”

“哦?你竟然這樣覺得?”楊晞的回答讓郭子儀有些意外。

他這個女婿竟然覺得對南詔的戰事發動的遲了,而不是太早,太倉促。

楊晞看出了郭子儀臉上的驚愕,也馬上解釋:“要是從南詔方向進攻吐蕃腹地,那進軍會順利許多。隻不過那時候沒想到青海及安西的戰事如此順利,在發動青海與安西的戰事時候,沒有進攻吐蕃腹地的打算。南詔與吐蕃結成同盟,我大唐與吐蕃作戰時候,南詔也在南邊蠢蠢欲動,那時候對其用兵的話,說不定現在南詔已經平定,我大唐兵鋒已經指向了邏些城!經過這幾年的征戰,我大唐軍隊的戰力已經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相信再也不會複製前幾天對南詔戰事失敗的慘局。”

話雖然這樣說,楊晞還是承認了朝廷發動這次戰事確實有點倉促,“嶽父大人,此次從提議到決定出征,時間是挺快。再加上戰力最出色的各路大軍一直在北方征戰,南方的情況他們不熟悉,此次出征需要征集的是南方的軍士,所以在這樣情況下,要馬上對南詔發動戰事,確實很匆忙。但朝廷並沒下達對南詔攻擊的時間,準備工作可以慢慢做。我們這樣慢慢做準備,說不定可以給南詔以更大的威壓,讓他們全國上下都在作戰時的準備,要是這個時候,其國內出現動蕩,說不定就是亂一發而動全身的結果。甚至我大軍組建好,開往前線之時,南詔軍隊就會聞風而降。這場戰事並不要急於結束,可以慢慢來,拖上幾年也沒事。反正我大唐現在挺富裕,拖的起,但南詔就拖不起了!”

楊晞的一番理論讓郭子儀哭笑不得,他也馬上指出了根本所在,“子亮,依老夫所想,是你這段時間閑不住,希望以將內部壓力轉到外部去,以一場戰事來掩蓋朝堂上出現的爭鬥,避免你與太子之間的爭執早到來。你現在還在守孝,沒辦法出來做事,所以你希望戰爭拖的時間長一點,最好待戰事結束了,你的孝期也到了。現在高適也去領軍了,軍製改革的事也肯定停下來。要是你守孝結束,戰事剛才停下來,你正好可以接手此事,而不會讓大權旁落在其他人手中,太子絲毫奈何不了你!”

差不多被郭子儀一語道中了心中所想,楊晞也不能裝糊塗了,也隻能在傻笑了兩聲後道:“嶽父大人所說是有一些,不過小婿所想就是期望能盡早將外敵全部來滅,還大唐以全麵的安寧。吐蕃不是沒被完全攻滅吧?要想進入吐蕃腹地,南詔是必取之地,所以盡快將其攻取,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

郭子儀也跟著嗬嗬笑了兩聲,道:“子亮,老夫雖然覺得此戰發動的有點倉促,但也是認同對南詔開戰的。隻有在戰時候,武將的地位才能得到提高。要是戰事久未舉行了,那朝中的武將地位就會大幅下降。你我都是軍人,周邊有戰事,朝廷用到我們之處就多了。要是長久沒戰事,我們這些人可能就會被皇帝冷落了,哈哈!”

郭子儀的話讓楊晞猛然警醒過來,這一點他還真的沒去想過。一聽郭子儀如此說,覺得非常有道理。朝中武將得勢,都是在有戰事發生的時候,和平時期,都是文臣當道的。放眼曆朝曆代,無不是這樣。一個朝代剛剛建立時候,戰事頻繁,武將在朝中的話語權多。但隨著戰事的平息,武將的作用也就慢慢下降,慢慢被邊緣化。

要是大唐長久沒有戰爭,那很可能像郭子儀這樣武將出身的宰相,也就在朝堂上失去了存在的價值。畢竟郭子儀的作用是體現在征戰時候,其他方麵並沒有特別出色的表現。

要說郭子儀才能非常不錯,楊晞並不認同,至少現在當了一年多宰相的郭子儀在其他方麵並沒多少有用的建議提出來。如果大唐停止了對外的戰事,那郭子儀的宰相位很可能被其他大臣所取代。

“嶽父大人所言非常有理!”楊晞跟著哈哈大笑起來,“那看來朝廷一直不能停了對外戰事。”

戰爭並不一定就消耗財富的無底洞,無論是現在的突厥、還是女真及後麵的蒙古人,都沒有因為頻繁發動戰爭而導致國家破產,而且還越打越富。他們日子難過時候,就發動戰爭,掠奪財富。大唐也可以學學他們的方法,至少在對吐蕃、突厥這樣的部落和國家發動戰爭時候可以如此。那些地方的土地占領在現在條件下沒太多用處,但他們的財富掠奪來卻是非常有用處的,無論是財產還是人口。

而且,後世時候有太多不平等條約簽訂在中國人頭上,現在可以利用戰爭的勝利,將類似的條約簽在其他國家或者部落頭上。戰爭,很多時候可以替本國創造巨大財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