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楊國忠病重

——????六月,內地已經是驕陽似火的夏天,但在青海,卻絲毫感覺不到盛夏的酷暑。

春天剛剛來到青海,青海湖畔,到處是鮮花和綠草,美的非常不真實。氣候也很宜人,沒有一點躁熱的感覺,時不時下幾場雨,讓人有“煙雨江南”的感覺。

後世時候,楊晞曾到過青海湖,那是從軍之前跟隨父母親到青海湖遊玩的,那時候就覺得青海湖很美,但後世時候的青海湖,美麗的程度卻完全不能與唐朝時候相比。

唐朝時候的青海,美的太純粹了,沒有任何的汙染,沒有那些商業的東西存在,相信隻要到過這時的人都會喜歡上的。

處理軍務之餘整天在青海邊打獵、遊玩、野營的楊晞,有點樂不思蜀的味道,他覺得一直讓他呆在青海,他好像也願意,要是妻妾們也來青海,那該多好,他可以整天陪著妻妾們在青海湖圈遊山玩水,不亦快哉。他有點後悔沒將郭昕帶到青海來了,不過他也清楚,將領攜家眷出征是不可能的,何況現在的郭昕正自懷孕,即使能帶她出來,無論從哪方麵考慮,都不可能將她帶出來的。

一想到郭昕的懷孕,楊晞心裏就蕩起說不出的柔情。從時間上推算,距郭昕生產的時間也不遠了,一想著自己很快就可以當爸爸了,楊晞心裏那份溫情更濃了,真想插上翅膀,馬上就飛回長安,回到自己的小嬌妻身邊,親自見證這個對於他來說非常值得紀念的時候。

但很遺憾,至今朝廷未傳來讓大軍班師,或者令領軍的將領凱旋回京的命令。

戰後的後續安排楊晞已經布置下去,當然他負責的主要是軍事方麵。民生方麵自有朝廷命令的各郡太守代為主持。

青海距鄯州、河州、涼州都不遠,朝廷在戰後沒有馬上宣布如何處置青海這塊地方,這塊新占地方的軍務大事自由楊晞主持,而民生則由相關州縣的官員代為負責。青海一帶的住民並不是很多,戰後逃離的牧民不少,地廣人稀,治理的難度並不大。

如今青海的情況基本上是他說了算,楊晞覺得這段時間是他最意氣奮發的時候,他做事情也非常有耐心,所有事盡量考慮長遠。一切都為青海的穩定而努力。

他也希望朝廷中的官員也是這樣。

楊晞不知道的是,現在的朝堂上很熱鬧,許多大臣在爭論如何處置青海事務。

戰事趨於平息的時候,楊晞以軍報的形式上呈了一份長長的奏折,他在奏折中詳細講述了青海對於大唐的重要地位,建議朝廷對青海直接治理,設置州縣,派駐官員,改變貞觀時候攻滅吐穀渾後的處理方式。楊晞雖然不知道朝堂上正為如何處置青海吵的不可開交。但他知道,對如何處置青海,朝堂上的大臣意見肯定非常多。建議直接占領的大臣肯定有,但覺得青海是不毛之地。不值得花大力氣占領的也大有人在,無論什麽人的認識都局限於這個時代,每個人對局勢的看法又肯定會不同,朝堂上出現多種觀點一點都不奇怪。吐穀渾的慕容氏後人一定沒有放棄複國的念頭。此時的慕容氏後人也肯定上表請求朝廷,幫他們複吐穀渾國的。

楊晞不知道最終李隆基的決定會是什麽樣,但他現在能做的。隻是多寫幾份奏本,送呈長安,希望能說服李隆基同意他的建議。付出成千上萬大唐軍隊將士鮮血和生命,辛辛苦苦打下來的青海,以後就是要屬於大唐的,怎麽都不能送給其他人,這是楊晞非常堅定的想法。

不過楊晞並沒等到朝廷送來任何關於如何處置青海的詔令,他等來的是朝廷急召他回朝的命令。

這個命令並不是因為朝事,而是他的父親楊國忠傷病又犯了,而且病情挺嚴重,因此才急令他回去的。楊晞接到朝廷的命令,令他將青海的軍務交給龐忠負責,馬上返回長安後,猶豫了一陣。

青海的局勢在他的操持下慢慢穩定,各部還在剿平吐蕃及吐蕃仆人軍殘部的過程中,這個時候,他並不是很想馬上離開青海,他想等青海已經完全在大唐的控製之下時候,這才離開。

但朝廷的命令他不能不遵從。

楊國忠病重,李隆基傳來詔令讓他馬上回京,要是他以什麽理由推諉,那可是要背上惡名,至少“不孝”這一點是鐵定逃不了的。而且楊晞也知道,楊國忠病重,很可能對朝堂上的事務會有很大的影響,他馬上返回長安是最好的選擇,不然可能會錯過一些精彩的片斷。

雖然說楊國忠遇刺後一直沒回朝堂做事,但他的職務卻並未被免去,依然領相職,在朝堂上的地位還在郭子儀之上,如此一個人物要是出了問題,肯定會引起朝堂上的地震的。

楊晞接到朝廷令他馬上回京的詔令後,獨自一個人呆著想了小半天,又召高適一道,好生商量了半天,再次領近的高級將領都召到帳內,宣布了朝廷的安排。

“以龐忠將軍代領西海道行軍大總管,仆固懷恩將軍副之,軍務安排就以本帥所製定的策略繼續施行!本帥此次回京,除了處置重要事務,還會替眾將請功!”

楊晞並未與眾將明說他是因為父親楊國忠病情加重才返回長安的,朝廷傳給他的密詔他並沒有對諸將宣布,隻是告訴了諸將他奉朝廷令要回長安,讓龐忠代掌西海道行軍大總管的職。

楊晞宣布的命令讓所有將領都吃驚,誰都料不到楊晞會在戰事未完全平息時候回京。

按理說楊晞回京應該是朝廷班師的詔令下達,楊晞帶著眾將率大部分軍隊返回長安的,但如今朝廷隻是讓楊晞一個人返回長安。這是一個不同尋常的舉動,聽了楊晞宣布後,諸將都在猜測到底發生了什麽事。隻不過沒有人能弄明白,唯一知道真正原因的高適也不會聲張。

楊晞交禦了軍務後,也馬上返回長安。

為了盡快抵達長安,楊晞和他所領的親衛人馬,以兩到三騎換乘及通過驛站提供快馬的方式往長安回趕,也隻花了十天的時間,他就從伏俟城趕到了長安。

此時的長安還是酷熱的七月時節。

到武部簡單地交禦了軍務,匆匆見了皇帝李隆基一麵,報告了一些軍情後,楊晞也馬上回到了楊國忠的魏國公府。

楊晞的三個哥哥都在魏國公府中,幾個嫂子也在,其他那些重要的楊家人也都呆在這兒。

楊晞這麽快就從青海趕回來了,出乎所有人的意外。

“母親,父親的病情如何了?”來不及脫去征衣,也來不及說上其他體己話,楊晞就直接問詢抹著眼睛迎出來的母親裴柔。

裴柔並沒馬上回答楊晞的問詢,最小這個兒子從前線返回長安,讓她非常的驚喜,越加的眼淚鼻涕,拉著楊晞的手問詢了半天楊晞事兒,大部分都是關於此次征戰楊晞有沒有負傷,有沒有餓著凍著,是不是很辛苦等長輩關心晚輩的話。楊晞雖然著急,但他依然耐心地回答裴柔的問詢。

裴柔在知道楊晞一切無礙後,這才停止了關心,將楊國忠的病情講給了楊晞聽。

原來頭部受傷的楊國忠病情一直沒完全好轉,起居什麽的都需要人照顧,但一些基本的生活,就比如如廁這樣的事是可以自己做的。前些日子,可能因為天熱中暑了,楊國忠在下人攙扶下到茅房如廁時候竟然摔倒了,要命的是他摔倒時候服侍他的兩名下人站的距離都有點遠,來不及攙扶,結果整個人重重地摔倒在地上,頭部再次受傷,一直沒完全康複的病情再次加重,隨後陷入昏迷狀態。

“你父親至今未清醒過來!”說起楊國忠的病情時候,裴柔並不是非常傷心。

裴柔雖然抹著眼睛說事,但楊晞從她的神情上卻沒有打心底作心的感覺看出來。

他不知道裴柔是怎麽想的,隻能認為楊國忠和裴柔之間沒太多感情基礎,抑或者還有其他原因,但他現在不是計較這個的時候,也就在裴柔說了這些事後,請求道:“母親,讓孩兒進去看看父親吧!”

裴柔自然答應了,陪著楊晞進到楊國忠的臥房內。

楊國忠依然處於昏睡中,楊晞坐到他的榻邊探望他也沒任何反應。

看著因為長期傷病已經與前些年那俊朗模樣完全不一樣的楊國忠就這樣靜靜地躺在榻上,像個沒有生命的人一樣,楊晞一下子生出許多感慨來。

曾幾何時,病榻上的這個老暮之人,在很大程度上左右了大唐這般巨大航船的前進方向,成為大唐最炙手可熱的人物,因為他所做的事沒多少好事,又被世人認為是奸相。但誰也沒料到,這位在曆史上“臭名昭著”的權臣,現在就這樣躺在榻上,似乎永遠也起不來了。

“難道這是報應?”

就在楊晞坐在楊國忠的榻前,心生感慨之時,楊國忠竟然神奇般地睜開了眼睛。(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