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海闊天空憑欄躍 第911章 又見羅隱(一)
李燁原則上同意了巧光的請求,但是在李燁拿出對佛教的管理條例之前,李燁還是準備繼續執行對佛教的壓製政策,無他現在遼東半島不能在佛教身上消耗大量的財力物力,隻有等到遼東半島發展起來以後,李燁才會慢慢的放開對佛教的控製。
巧光為了讓李燁支持自己在壽山修建寺廟、開鑿石窟,婉轉的告訴李燁,準備雕刻的佛像相貌會跟李燁的相貌非常相似,龍門奉先寺的毗盧遮那佛像就被後世認為是武則天的化身:“麵相圓潤,細眉大眼……”,巧光準備給李燁塑像也就沒用什麽好奇怪的。
李燁不知可否的笑了笑,巧光的示好對於李燁來說沒有什麽,但是對於增強李燁的統治力和影響卻有莫大的幫助,所以李燁笑而不答。
男人最煎熬的時候就是陪女人逛街了,雖然李燁隻是坐在茶樓裏等,也感到有點度日如年的感覺。前世李燁到超市中購買東西的時候,總是在門口已經想好需要購買那些東西,進了超市後直奔主題,從來不會沒事在超市中瞎逛遊。
李燁真的不清楚女人在商鋪中能有什麽好逛的,喜歡就買下,挑來揀去的做什麽,這不是浪費時間是什麽,李燁在茶樓中跟著巧光磨牙,巧光好像沒有離開的意思,這時候李燁多想自己女人出現給自己解圍啊!
兩人在一起自然不可能談論佛學,詩詞歌賦繪畫李燁也是一竅不通,除了能抄襲幾首後人的詩詞外,李燁連打油詩都做不出來,自然不會給自己找不自在。
巧光一生閱人無數要是連這點都看不出來,就不是神棍了,李燁說話從來很少引經據典,用的也是大白話,從李燁的身世來看,巧光便知道李燁從小沒有進行什麽係統的儒家教育,按照李燁自己的話說,是自學成才取眾家之長,其實就是雜學,不過李燁自己稱之為實學。
不過巧光很佩服李燁的見識,隻要是事情李燁總能發表自己獨特的觀點,雖然很多的觀點匪夷所思,巧光也很難接受,但是巧光還是認為李燁說的有些道理。
兩人從儒釋道談到天文地理,從風土人情談到異國風光,不知不覺中兩人就談到了天象的問題上。
“貧僧觀紫薇星黯淡,而東方亢金龍星明亮異常不知何故”
忽悠,後世誰不知道這些星辰根本就不代表什麽,古人把這些飄渺不定的東西說的神乎其神的,不過就是為了掩飾自己真實的目的罷了。什麽紫薇星黯淡,是人都知道現在大唐風雨欲來山滿樓,唐朝廷之所以沒有覆滅,不過就是因為第一個人沒有跳出來罷了,李燁當然不會傻乎乎的跳出來。
“本王觀紫薇星依然明亮,而臣子之星卻很黯淡不知為何。”
李燁不說帝王星怎麽樣,而是說臣子之星,言下之意巧光自然知曉,朝中亂臣當道、宦官弄權能好的了嗎。巧光想把天象引到李燁身上,可是李燁偏偏不上當,唐帝國是怎麽好取代的嗎?就算到了宋代,想取代宋朝正朔也很難,所以才有了後來的紅巾軍的起義。
巧光沒事就試探李燁幾句,李燁都習以為常了,說到貫休畫的羅漢栩栩如生,李燁便向巧光討要貫休的幾幅羅漢圖,準備送給自己的母親放在家中誦經念佛。
李燁和巧光說著話,看見女眷從一間珠寶店中走出來,身後的婢女手中拎著大包小包,興高采烈的往馬車方向走去,李燁起身與巧光告辭返回王府。
一連幾天,李燁都陪著女眷東遊西逛,郊遊狩獵、看戲聽書、海邊垂釣好不自在,一付逍遙自在樂此不疲的樣子。
一天,李燁剛回王府,就看見程菁菁正在書房中等著自己,公羊菲瑤跟程菁菁關係很好,李燁沒有回來,程菁菁便與公羊菲瑤談論詩詞,一付閨蜜興奮溢於言表的樣子。
“咳……,菁菁,你今天怎麽這麽早回來了”,程菁菁的臉色已經好了許多,現在整天圍著一幫文人在整理詩詞、文稿,經常奔波於王府和圖書館之間,沉迷於詩詞歌賦之中身體和心情自然好了許多。隻要程菁菁開心,李燁根本就不管程菁菁做什麽,程菁菁經常是早出晚歸,就連自己邀請程菁菁出去遊玩都沒有答應,現在跑到自己的書房來,一定是有什麽事情需要自己處理。
“夫君,羅先生來大連城了。”
“羅先生,你說的是什麽人”,姓羅的人太多了,李燁一時沒有想起來程菁菁口中的羅先生是誰。
“就是夫君經常提到了大才子羅隱,今天早上剛到的大連城,現在就在圖書館中。”
羅隱,唐末著名的詩人,懷才不遇脾氣高傲倔強,李燁怎麽會把這個人忘記呢?當年在長安一別,李燁曾經邀請羅隱到新城一聚,時隔多年卻一直沒有看見羅隱,沒有想到羅隱竟然自己跑到大連城了。
李燁很奇怪,這樣一個怪人怎麽跑到大連城來了,難道自己的王八之氣爆發了,顯然這是不可能的:“娘子,羅先生怎麽來大連城了”。
程菁菁一臉興奮,現在程菁菁也是羅隱的粉絲,而且還是走火入魔的那種,“夫君難道忘記了,你不是讓天下文人收集唐朝之前的詩詞嗎?羅先生路過兗州時,本準備前往魏博拜訪節度使羅紹威,聽說此事便來到大連城,準備把自己收藏的詩詞全部捐出來,夫君,你說這是不是天大的喜事”。
沒有想到自己的邀請,還抵不上詩詞的誘惑,看來羅隱這次並不是衝著自己而來,估計也沒用想投靠自己的意思,不然也不會先去圖書館而不來找自己。李燁有些失落道:“娘子,羅先生可說他這次來大連城,還有什麽其他的目的”。
程菁菁從桌子上拿起一手卷道:“這是羅先生寫的《饞書》五卷,希望能在大連城發表”。
手卷這種品式晉代就已經有了,它是由秦漢的“經卷”、“卷子本”演化而來的,手卷的內容可以是:由多幅獨立的字聯結而成,或者由多件各自獨立的字混合穿插聯結起來,這種手卷在唐中期非常流行,到了宋代以後因為使用書寫不便就漸漸的廢棄了。
“……,苟祭祀不時則饑饉作,報應不至則疾病生。是鬼神用天地之權也,而風雨雪霜為牛羊之本矣。複何歲時為,複何人民為,是以大道不旁出,懼其弄也。大政不問下,懼其偷也。夫欲何言。……”
李燁暗暗的搖了搖頭,“讒書雖勝一名休”,這樣的書能在大唐發表才是怪事呢?也難怪羅隱一生難以為官,這不是被統治階級所厭惡嗎?“羅先生是說,要將這本《饞書》在遼東半島發行”。
“是的,這本書在大唐沒有人敢發行,羅先生想知道遼東半島敢不敢發行這本書”,程菁菁眼巴巴的看著李燁,自己當然知道這本書都寫些什麽,不過自己的丈夫好像從來都沒有懼怕過什麽,這本書自然不會擔心害怕。
“不錯,這本書可以在遼東半島發行,而且某還會把這本書作為官吏的專門讀物,某想邀請羅先生來王府吃飯,娘子看羅先生會同意嗎?”
一本書而已,行的正、做的端,難道還想限製天下的輿論,不讓天下人說話,西周時期“國人暴動”就是做好的例證,廣開言路不是嘴上說說的。不管是人還是一個君王,隻要善於納諫,兼聽則明、偏信則暗就不會犯什麽大錯,在治理國家的時候,就會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唯恐把天下治理的不好。
不管別人的建議是對還是錯,至少應該讓人把話說完,對的就聽,不對的可以不聽,畢竟每一個人的理解不同,不可能指望每一個人的思想都是一樣的。
程菁菁見李燁準備請羅隱到王府赴宴,心中當然高興,“夫君,如此冒失的請羅先生赴宴,恐怕羅先生有事抽不開身……”。
李燁明白程菁菁的有事說的是什麽含義,羅隱的臭脾氣已經是盡人皆知的事情,很少在人前說出什麽好話來,自己一個番邦的王爺入不了羅隱的法眼,不然羅隱也不會到了遼東半島不來拜見自己了。
“沒有關係,某親自去請羅先生赴宴。”
李燁這也算是禮賢下士了,自己已經是遼東半島的土皇帝,能屈尊請羅隱已經是無上的禮遇了。
一行人乘著馬車前往圖書館,路上程菁菁小聲的說道:“夫君,這次羅先生從萊州路過的時候,萊州刺史劉民順把女兒劉娥也送到大連城,現在暫住在官驛之中”。
劉娥的事情,程菁菁不知道是怎麽回事,但是李燁早就知道了事情的原委,這是劉民順在向李燁示好,李燁想了想道:“還是把劉娥交給安娜安置吧,住在官驛中不好,這會讓劉刺史誤會的”。平盧藩鎮的事情現在變得非常的敏感,李燁在這個時候不可能插手平盧藩鎮的事務,但是自己卻不能不為以後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