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海闊天空憑欄躍 880.第880章 建軍(二)

遼東半島軍隊突然間擴大了一倍,武器裝備自然一下子還不能滿足,尤其是火槍的供應出現了巨大的不足。倒是騎兵的武器裝備和戰馬,根本不成問題,從奚人聯軍手中繳獲的劣質武器、盔甲自然沒有人用,除了回收以外,最好的辦法就是販賣軍火。

這次戰役中最大的紅利,就是十萬多匹戰馬和無數的牛羊,這些幾乎是遼東半島現有牲畜數量的三倍還多,這些戰馬牛羊每天都要供應大量的飼料,反倒是成為了李燁最大的累贅和負擔。

牛羊還好處理,賣不掉、用不了的牛羊,可以運到外地販賣,實在不行可以斬殺做成幹肉。多戰馬來的戰馬就不好處理了,殺掉太可惜也太浪費這些可是草原上的良馬,賣的話數量巨大,一時也沒有辦法出手,隻好將一些優良的戰馬送到濟州島上飼養,剩下的戰馬再慢慢處理。

接下來考慮的是,這些軍隊的駐防問題,速拉丁的第一騎兵師當然要駐防在安市州,同時駐防在安市州的還有第一、第二步兵師,總數達到了三萬人,足夠進行一場中等規模的戰鬥。

燕寧震的第二騎兵師留在大行城,負責防禦來至渤海國、新羅國的攻擊,並且作為支援東西兩線作戰的機動騎兵部隊。

阿布思利開始擴建原先的山地團,駐防地點設在孤山城,主要防禦來至西麵和北麵的攻擊,招募的士兵多為奚人、靺鞨人和新羅人。

第三步兵師駐守在平壤城和大同江城一帶,師長卜亨啟,主要防止新羅國的進攻。

第四步兵師駐守在大行城和泊汋城一帶,師長虞龍翰,主要防禦來至渤海國可能的進攻。

第五步兵師駐守在大連城,副師長李叔汶,李燁暫領師長一職,作為遼東半島的機動步兵使用。

同時繼續完善遼東半島的民兵後備役製度,隻要是在十八歲到三十歲之間的健康男子,需要在五年之內,完成三次,每次二個月的民兵軍事訓練,十年之內要完成五次民兵軍事培訓,以後每三年進行一次,一直到五十歲停止,培訓期間有官府提供食宿和最低生活補貼,任何逃避民兵軍事訓練的健康男子,都要接受一年到三年不等的苦役處罰。

經過一係列眼花繚亂的軍事改革,遼東半島正規軍的建設漸漸的初見雛形,軍隊之間各有權力職責劃分,跟地方完全脫離幹係,不再是軍政一體的局麵,軍隊不得插手地方上的事務,地方上的官府也不得對軍隊指手畫腳。

所有軍隊統一歸王府中的軍事參謀部管轄,軍事參謀部設置典軍一人,暫有速拉丁兼任,另外設置參謀三人,分別是呂泰新、嚴力和李叔汶,沙世平作為臨時參謀人選,成功的進入了軍隊的決策層,讓沙世平有些感到意外,但是卻剝奪了沙世平當初的建安城城主的職務。

更加意外的是,李燁宣布建立軍隊後勤保障體係和設置軍工廠的決定,軍工廠在古代稱作軍器監,自古以來早有存在。

早在春秋時期,國君已開始設官統一管理兵器製造部門。《考工記》記載,周王設“司空”,“掌營城郭,建都邑,立社稷宗廟,造宮室車服器械,監百工”。戰國時期,兵器主要由各國府庫附屬的作坊製造,設造者、主造者、監造者三級管理,兵器上常要題銘,以考核兵器的質量。秦由管理宮廷事務的少府掌管兵器製作。漢少府中有職官“考工令”,主作兵器。

漢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實行鹽鐵官營,在全國設鐵官49處,冶鑄兵器及農具。為了加強兵器的管理,漢製諸侯王不得私作兵器,民間若私鑄鐵器,要處“左趾”(用鐵鉗束住左趾)的刑罰。北周建德四年(575)置軍器監,首創在中央一級設置獨立的兵器製造業的管理機構。隋仍置少府監,領尚方,掌兵器製造,下轄甲鎧署、弓弩署。

唐卻承繼了北周的建製,於唐高祖武德元年(618)設軍器監,領甲坊署、弩坊署。據唐官修的《唐六典》記載,國家有製造兵器的統一標準。

不管是成立軍器監,還是什麽軍工廠,不過是換一個名字罷了,但是讓所有人不理解的是,李燁竟然把一些軍工廠應該做的事情,包給商賈進行生產,而且采用招標競價的形式,這不是把國家利器讓販夫走卒知道了嗎?

李燁對此卻不以為然,首先軍工廠隻要是研製和生產重要裝備的部門,不可能擁有大批工匠,戰時還好說,可是在和平時期,國家不需要大規模製造武器的時候,這些工匠的存在還有什麽意義。

隻保留最重要的部門和生產線,比如火藥作坊、火槍研製和主要部件的生產組裝線,還有就是一些秘密的軍事裝備研究基地,這些不能被外人窺視。

其他的武器裝備,比如普通的刀槍、盾牌、盔甲等等,就算李燁再怎麽保密,也不可能防止民間製造,李燁要的是製約和管理,而不是什麽事情都親力親為,搞的就像後世的國企一樣,大企業小社會,應該隻管生產的企業,竟然生老病死、求醫問藥、上學養老,能管的都管,不能管的也管,到最後什麽都沒有管好。

雖然遭到了眾人的反對,但是李燁還是力排眾議,強力推行這項軍工廠加盟製度,那些願意參與到軍用裝備生產的商賈和作坊,必須跟王府中的軍事參謀部簽署一份保密合同,在未經王府參謀部允許的情況下,不得向任何人提供軍事裝備的技術、製造設備、工匠和一切原材料的相關技術,更不允許將軍用物資賣給王府以外的軍隊使用,如果發現不僅要撕毀合同,更要以叛國通敵謀反罪論處。

如此嚴苛的條例,並不能阻止商賈和王府合作的熱情,尤其是以前早就跟李燁有過多年合作的商賈,更是把李燁的軍需訂單,當成了自己工廠最重要的利潤來源。

馬車作坊的劉保泰更是從李燁的合作中嚐到了巨大的甜頭,每次軍用的馬車改良,都伴隨著一些新技術的產生,這些新技術不僅能幫助軍隊提高戰鬥力,也能運用的民用馬車上,改善了馬車行駛中的舒適度。隻要馬車作坊不將軍事用途的裝置,使用在民用馬車上,就沒有人管馬車坊生產什麽樣的馬車,軍用馬車和民用馬車完全可以在一條生產線生產組裝。

相同的例子還有很多,食品加工廠為軍隊生產的食品,早已經在遼東半島賣的滿世界都是,唯一的區別隻是包裝不同。為此食品加工廠主動的給軍隊研製新式食品,隻要能滿足軍隊的需要,一定會在市場上賣的非常的暢銷,而且還不擔心自己的產品賣不出去。

給軍隊生產的作坊,早已經成為了遼東半島一道奇特的風景線,許多商賈甚至為能得到軍用產品的合同大大出手,不惜用壓價來擊垮競爭對手,為的隻是一塊軍用產品的金字招牌。

不管官員們如何反對,軍工廠和軍隊後勤保障部門的成立都已經成為事實,以前隻是沒有上升到官府的高度,如今可以名正言順的利用官府和軍隊這塊金字招牌,在巨大的利益麵前,沒有人可以阻攔。

軍隊的改革是從上到下、從裏到外進行的,軍隊的方方麵麵都能涉及到,不管有多大的阻力,軍隊的改革還是在有條不紊的進行中,沒有人能阻攔、也不可能有人想阻攔。

與軍隊改革相對應的是,曆史上的第一所陸軍、海軍學校也正式的浮出了水麵,在新城的時候,李燁已經在悄悄的建立軍校培訓機構,到了遼東半島,軍校的初期架構已經完成,萬事俱備隻欠東風。

一支近現代化的軍隊,怎麽可能沒有培養基礎軍官的學校呢?隨著火藥、火槍和火炮在戰場的使用,許多以前看似正確的作戰方式正在悄悄的發生變化。

密集的軍隊隊形在火槍和火炮的麵前,無疑是讓士兵站在敵人麵前被屠殺,那些以前自認為將門之後的功勳子弟,也許到了戰場上會嚇的屁滾尿流,趙括這樣紙上談兵的將門之後,隻會讓無數的士兵白白的犧牲。

那些不世名將,對於自己作戰的經驗往往是三緘其口,就算爛在肚子裏也不願意教給其他人,所以,縱觀古代戰爭,所謂的名將都是用無辜的士兵生命換來的,他們的官爵已經沾滿無數條冤死的生命。

士兵的生命不能被用來做實驗,更不能成為肆意揮霍的試探,每一個將軍必須要從士兵做起,讓他們體驗士兵的心酸和痛苦,他們才會珍惜每一個士兵的生命。

軍校就是要讓每一個老兵、每一個將領,把他們從戰場上學到的知識、經驗,還有教訓傳給每一個未來的士兵和將軍,從軍校出來的每一個士兵,都是軍隊基層的脊梁和骨幹,他們在和士兵一起成長、一起生活、一起磨練,總會有一天,他們之中會湧出無數個將領和不世名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