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海闊天空憑欄躍 870.第870章 倭國武士(一)

李燁隻是路過倭國,並不想在倭國多做停留,還準備急著趕回遼東半島,更不想引起倭國上層的緊張。

曾士冠急忙安慰倭國的官員,告訴他們李燁隻是路過倭國,順便來看看石見銀山,不會在石見銀山停留。

倭國的官員一顆心算是放到了肚子裏,一個渤海國的王爺到了倭國,按照禮儀應該馬上匯報給藤原基經,並有倭國的關白或者專門接待的部門出麵接待,自己一個看管石見銀山的小官,那裏敢參合這件事情。本著多一事不如一事的原則,倭國的官員選擇了暫時性的失明,沒有人出麵接待李燁,也沒用人將這件事情匯報給藤原基經。

李燁和曾士冠站在一處小山頭上,望著山腳下如螞蟻爬行的倭國勞工,心中不由得感慨道:“人力是如此的渺小,看著這些勞工,讓某不由得想起當年秦始皇建造長城的情景。士冠,為什麽不用畜力,難道有什麽問題嗎”。

曾士冠那裏不知道使用畜力方便,“先生有所不知,倭國少有牛馬,百姓耕種也都是手種土刨,就算有牛馬,價格也比遼東半島貴上二三倍,自然沒有直接雇傭人力劃算”。倭國本土的馬匹矮小,跟北方草原的馬匹根本沒有辦法相比,牛羊更是稀罕之物,貴族出行都是用人抬著出行,很少能見到牛車、馬車,這當然也跟倭國的習俗有關,但是也從另一麵反應倭國的牛馬的確不多。

沒有牛馬還說的過去,要是隻看重經濟利益,榨取勞工的血汗錢,李燁的心裏就會很不舒服。李燁倒不是同情這些倭國的勞工,倭國勞工死活跟李燁一點關係都沒有,用最少的時間開采出最多的銀礦,這才是李燁想看見的,李燁太缺錢了,恨不得把石見銀山搬到遼東半島去。

李燁和曾士冠走下小山坡,想親眼看看石見銀山的坑道,一路走過來,李燁的眉頭不由得皺了起來:“士冠,工地上怎麽還用婦孺老幼,難道倭國還缺少年輕力壯的男子不成”。

曾士冠看了看身邊背著一小籮筐的老人、孩子道:“坑道的挖掘速度太慢,青壯男子都下坑道開采銀礦去了,隻剩下這些婦孺老幼運送銀礦,本想多招募一些年輕人,可是這些婦孺老幼都不肯走,就算給他們每天三文錢,他們也願意留在工地上幹活,他們圖的就是這裏的一天三頓飯”。

李燁徹底沒有話好說了,是啊!平安時代雖然是倭國最好的時代,據說幾百年都沒有處死一個犯人,可是卻為了一天三頓飯,情願累死在工地上。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善良、勤勞是這些倭人的代名詞,可是他們的善良和勤勞卻換不來一頓飽飯和一身暖衣。

李燁不知道這是自己的大辛,還是他們的不幸,望著佝僂的脊背,看著幼稚的孩童艱難的拖著一筐銀礦,臉上竟然沒有仇恨的目光,而是帶著一絲的喜悅和滿足。一個孩子漆黑的小手上拿著一個雪白的滿頭,揪下一塊塞給身邊的一個稚氣未脫的小女孩口中,小女孩臉頰上滿是灰塵,單薄的灰布麻衣在初春中顯得是那麽的傷感。

李燁的鼻子一酸,強忍著自己不去看那個瘦弱的兩個孩子,他們真的很容易滿足,他們跟中原的百姓一樣,都是這個世界上最勤勞、善良的一群人,窮苦的百姓沒有錯,他們是那些高高在上,手握生殺大權的統治者手中的棋子,他們隻有走到絕望的邊緣,才會拿起手中的木棒和鋤頭,喊出最震感人心的呐喊,讓世界不寒而栗。

慢慢的走在崎嶇不平的工地上,到處都是堆得像小山似的銀礦,一堆一堆的竟然有幾十座之多,一群群佝僂的倭人脊背上馱著一二百斤的銀礦,走到礦堆前麵,將背後的背簍中的礦石倒進礦堆中,緊跟著就撒丫子往坑道中跑去,生怕今天少背了一筐銀礦。

一群婦人蹲在銀礦堆旁邊,用小錘不停的敲打著那些銀礦石,把銀礦石敲成更小的碎塊,方便冶煉也更容易提煉銀礦石中銀錠。沒有人願意停下手中的活計看李燁一眼,那些堆在一起的銀礦碎石就是她們一天的勞動量,每一堆隻能拿到二十文錢,還要跟其他幾個婦人分,李燁感覺自己現在就是吃人不吐骨頭的資本家。

“先生,她們這些人都是誌願的,就算不給她們錢,她們也會來工地上幹活,要不是工地容不下許多人,還會有很多這樣的人來工地幹活。現在隻要站在石見鎮一喊,馬上就有上千人來幹活,他們都在心裏感激先生,要不是先生,他們可能已經餓死了”

就這樣還能讓人感謝自己,“沒天理啊”,李燁把眼一閉,隻能當作什麽都沒有看見,至少自己後世加班領導一分錢都不給,自己不是也幹的跟狗似的,也沒有看見李燁拿刀去砍人不是。既然這些人累的跟狗似的,還要感激李燁,那就讓他們心裏保持一份最原始的淳樸吧。

突然,一陣吵鬧聲從遠處傳了過來,幾個穿著青衣,手拿棍棒、頭戴烏帽的倭人衙役好像在毆打一個年輕人,“怎麽回事,我們過去看看”,工地上維持秩序的是倭國的小吏,李燁的護衛主要是保護石見銀山的工匠,並不參與日常的管理事務。

走近一看,一個粗壯的倭國男子趴在地上,手中正拿著兩個饅頭,拚命的往嘴裏塞。旁邊的倭國衙役視乎怒氣未消,手中的棍棒不停地招呼地上的男子,口中還不停的說著什麽,李燁聽不懂便回頭看著一個倭國翻譯,“他們在說什麽,為什麽要打這個男子”。

倭國翻譯也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事情,急忙跑上前去詢問,很快便回來道:“郡王殿下,地上的男子多吃了一個饅頭,所以要接受懲罰”。

因為多吃了一個饅頭,就被打成這樣,簡直就是沒有王法了,不過李燁發現這個世界還真的沒有王法,自己好像也是觸犯王法的人,竊珠者盜、竊國者君,犯了小罪是要砍頭的,但是把天捅破了,就什麽事情都沒有。

“他不就是多吃了一個饅頭嗎?”,李燁看見的倭人身材都很矮小,可是地上趴著的男子卻身材魁梧,讓人不由得心生好感:“本王看此人身強力壯,可能是餓了,就多給幾個饅頭吧,皇帝還不差餓兵,吃飽了可以有力氣幹活”。

李燁發話了,倭國的衙役雖然不知道李燁的身份,但是看見曾士冠在旁邊,也都沒有反對的意見,隨手又丟下兩個饅頭給地上的男子。

“走吧,我們去坑道裏看看”,李燁準備轉身離去。

突然看見地上的男子跪行了幾步,爬到李燁的麵前“梆、梆、梆”,不停的磕頭,口中不知道說些什麽。

李燁以為地上的男子隻是感激自己便道:“告訴他,不用感謝”。

倭國翻譯站在李燁的身後道:“郡王殿下,這個人想投靠郡王殿下,他說他有一身的武藝,想做郡王殿下的死士,隻要能給他一口飽飯吃就可以”。

為了能吃上一頓飽飯,就把自己的命出賣了,“這是什麽世道,不過某喜歡”,李燁看看身後的翻譯道:“你看此人能用嗎”,李燁想看看倭國翻譯是怎麽看待這件事情的。

倭國翻譯猥瑣的表情立即換成一臉的嚴肅道:“某看他像一個武士,武士說出來的話,就算死了也要追隨他的主人,郡王殿下現在要他死都可以,否則他一生都會被人瞧不起的”。

日本武士的產生是在平安時代,九世紀中期開始,一些地方領主開始建立保衛自己的私人武裝,並利用其擴張勢力。武士一詞其本意是侍者,貼身隨從。武士要遵守不畏艱難,忠於職守,精幹勇猛。然而這一準則代表的隻是理想,武士的忠誠、勇猛是建立在他所效忠的領主能對武士所作出的貢獻給予獎賞的主從製度上。

武士大多數的是中下級小人物,他們如果不能依靠一位有錢有勢的主公,生活往往是在窮困中勉強維持。在江戶時代的一個笑話說:“小武士的家裏除了被子和鍋,還有一塊大石頭,因為當他感到冷的時候,可以舉石頭取暖”。倘若依附的主公犯了事被開革,或是主公的財政困難必須削減人手,低級武士們就隻能成為浪人,有的便去為黑社會之類的勢力作打手,成為“用心棒”。

李燁沒有想到武士的起源竟然是在平安時代,這時候武士還沒有形成一種完整的集團,不過這時候的倭國武士應該跟中原世家豢養的死士差不多。雖然李燁對倭國的武士很感興趣,但是並不想豢養什麽死士,“告訴他,想跟著本王就要拿出一點真本事來看看”,說完李燁從身邊的護衛腰中拔出一柄橫刀,丟到地上的男子麵前。

李燁身後的倭國翻譯把李燁的話告訴地上的男子,地上的男子一臉興奮的捧起地上的橫刀,眼睛裏流露出一陣狂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