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海闊天空憑欄躍 713.第713章 開發夷洲(三)
還有一個月,雨季才能過去,這段時間不可能什麽事情都不做,譚茂良思考著應對計劃。當時譚茂良在離開遼東半島的時候,譚茂良就與李燁、敬翔之間有過一次長時間的交流,雖然看起來有些紙上談兵的味道,但是談話中涉及各種可能性的問題。
出現大規模的水土不服怎麽辦;要是登陸地點選擇不對如何處理;受到土著人的攻擊如何應對,隻要是能想到的問題,不管是能不能解決的,還是無法克服的問題,都在移民計劃書中有所提及。
夷洲移民的計劃書已經全部印在譚茂良的腦子裏,關於水方麵的問題也有很多,不能飲用生水;注意用水衛生;如何處理城鎮排澇;河堤的加固;食物防潮的處理,甚至人在雨天裏淋濕了怎麽辦都有介紹。譚茂良挖空心思想了半天,也沒有從計劃書中找到應對當前難題的對策,既然自己想不出來好的對策,就把問題告訴所有人,讓他們幫助譚茂良出謀劃策,三人行必有我師,這是李燁說的最後一句話,遇到解決不了的難題,集思廣益也許能另辟蹊徑。
“諸位,這些天大雨不斷,嚴重的影響了移民計劃的進度,可是我們不能因為大雨就什麽事情都不做,很快第二批移民就要到了,總不能所有人都在這裏幹耗著吧,諸位想一想有什麽辦法解決目前的難題”
李燁最厭惡不勞而獲的人,那些勞動能力的乞丐在街道上乞討,無恥的享受著別人的恩惠和憐憫,李燁恨不得全把他們掉進礦洞裏,讓他們知道什麽是自食其力。
這些移民都是懷揣著夢想踏上這片遙遠的土地,來到這裏可不是整天享福的,沒活做就意味著沒有錢分不到土地,隻有付出的越多得到的才越多。這些移民也不想讓後來的移民看笑話,成功的開拓者才被人尊敬,失敗者永遠也抬不起頭,他們當然被人嘲笑。
人民的力量是偉大的,勞動者的智慧同樣散發著智慧的光芒,一個工匠大聲道:“譚城主,某發現這裏雨白天下、晚上停,要不我們晚上點起篝火幹活,白天下雨時休息睡覺,這樣不是也行嗎”。
譚茂良並沒有急著回答,而是點點頭,示意其他人繼續說。
“譚城主,某看這個辦法不錯,我們可以集中所有人同時做一件事情,現在每一個人都在做自己的事情,不是說人多力量大嗎?我們為什麽趁著不下雨的時候,一口氣把開墾荒地的事情做完,其他的事情可以放在後麵去做”
有了幾個人的發言,氣氛變得活躍起來,雖然有些辦法不著調,譚茂良也不想打擊他們的積極性。譚茂良慢慢回味李燁曾經跟自己說過的話:“自己是管理者,別人不管是什麽意見,最終的決定權在自己的手中,自己不是神仙也不是諸葛亮,需要做的是從無數的建議中找出最合理的辦法,這才是作為管理者的能力”。
既然李燁都不認為自己是天才,憑什麽就認為自己能做的更好呢?李燁需要聽取別人的意見,為什麽自己就不能集思廣益,既然李燁能從各種解決問題的思路中,尋找了最快最有效的辦法,自己同樣也可以做到。
“譚城主,我們不是有大量的雨布,還有不少的桐油嗎,為什麽不能在城鎮中大量的修建雨棚,不管是避雨還是擋風都很方便”
“對啊!譚城主,我們可以先修建一個大雨棚把要修建的房屋遮蓋起來,這樣不管什麽時候都沒有在雨棚下幹活了”
這種看似匪夷所思的想法,還真的被譚茂良采納呢?不僅是在移民的初期,還是在城鎮建成之後,整個城鎮到處都是千奇百怪的雨棚,商鋪門口有、路邊等馬車的地方有、休息場所有、稻田邊上也有,就連一些橋梁上也修建有雨棚,無形中成為了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一旁的城市規劃員馬上意識到自己計劃中的缺陷:“譚城主,這個辦法不錯,而且可以用在其他的工地上,看這裏的天氣,估計每年都是這樣,城市和房屋的建設都要考慮到這個問題,我們開始的計劃要修改一下,把防雨和排澇也作為一項重點,不然以後城鎮建好後,一場大雨過後城鎮就泡在大水中了”。北方少雨多旱,城市巴不得建設在有水的地方,城市的排澇和房屋的防雨被放在第二位,但是南方多雨潮濕,一場大雨往往可以將一座城市埋沒,城市的排澇和房屋的防雨反而成為了重點。
看看後世的城市建設就知道了,明明多雨的地區,下水管道比馬桶還細,一場大雨過後,城市可以行舟劃船,這不是人為的失誤是什麽。
譚茂良心裏已經有了一些計劃,接下來需要把思維整理一下,找出最合理的辦法。也許辦法不止一條,解決問題的辦法也不會就一條,如何合理有效的把正確的意見總結起來,形成一套完整有效合理的措施。
雨還在下,好像永遠也不會停下來似的,雨點打在雨棚上,順著棚頂上的蒿草往下滴,形成了一串串晶瑩透亮的珍珠。雨點又大又密,滴落在土地上很快形成了一塊水窪,水窪中的水積滿後向地勢很低的地方流淌,形成了一條條水流,水流越聚越大,形成了一條小溪奔湧著流入了大海。
沙鹿縣南北的兩條河流開始暴漲,用不了多久,就有可能漫過河床,危及到沙鹿縣。形勢越來越危急,時間已經容不得譚茂良慢慢考慮了,譚茂良立即下令派人沿河進行查看,同時加固沙鹿縣兩側的河堤。
雨下下停停沒有轉晴的跡象,所有人都動員起來,不管是工匠還是士兵,不管是大夫還是家眷,隻要沒有生病,還能下地幹活的人都拿起工具開始冒雨修建雨棚。當一條五裏長的雨棚修建完成的時候,老天爺好像在作弄譚茂良似的,連續的大雨突然停止了,炙熱的太陽烘烤著大地,地麵上的積水迅速的消失的無影無蹤,好像從來不曾下過雨似的。
有人開始埋怨譚茂良,花費了這麽大力氣修建的雨棚,如今隻能作為擺設,當初用作避雨的功能現在隻能遮蔭了。
譚茂良欲哭無淚,沒有想到自己第一次大膽做出的決定,結果竟然是這樣,譚茂良恨不得一把火把這些雨棚全部燒毀。可能老天爺看不過去了,也許是譚茂良的誠心打動了上天,大雨雖然沒有再來,可是連日的高溫卻讓人喘不來氣,火辣的陽光照在幹涸的土地上,空氣中一點濕氣都沒有,悶熱難耐隻要動一下都汗流浹背,用冰火兩重天來形容譚茂良和沙鹿縣現在的感覺一點都不為過。
就在所有人開始埋怨譚茂良的時候,突然有人發現雨棚並不是隻能用於避雨,許多人發現烈日炎炎下,行走在雨棚下可以起來遮蔭躲避炎熱的效果,很快移民便習慣在雨棚下穿行,享受難得的清涼。
經曆了一個多月的連續不斷的暴雨打擊,幸運女神開始垂青譚茂良,一千畝水田終於搶在第二季種植前完成,當水稻苗播撒下去的時候,天空下了幾場小雨,水稻苗在細雨中茁壯的生長。磚瓦廠終於建設起來,第一窯磚瓦很快的被用於修建房屋,水泥廠因為還沒有找到石灰石,暫時建立不起來。
雨後是難得的好天氣,海邊的碼頭正在緊張的建設之中,因為當初選擇沙鹿作為第一批移民地的時候,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看中了這裏的港口資源,適合建造大型的港口。譚茂良現在還顧及不到要建設什麽大型的港口和碼頭,初期的計劃是建設兩座或者四座可以停靠二千石船舶的深水碼頭,便於後期的大量移民運輸。
修建碼頭就要考慮後期的船舶維修,好在沙鹿南北方向都有一條河流,譚茂良便帶著人考察適合建造船塢的場地。
譚茂良選中了沙鹿縣北邊的一條河流,這裏河流比較平緩、河麵寬闊,非常適合修建維修船舶的船塢:“你們看這裏怎麽樣,河流深度、寬度都不錯、河水清澈流速也不急,如果諸位沒有意見的話,就在這裏修建船塢吧”,譚茂良征求幾位造船工匠的意見,這種事情還是聽專家的意見比較好,譚茂良不想拍腦袋做官僚。
幾位造船工匠都是新城船廠派來的老師傅,那裏適合修建船塢,一眼就能看出來,譚茂良選擇的船塢地點雖然不錯,但是並沒有考慮到今後發展的問題。
“譚城主,這裏雖然可以修建船塢,但是離沙鹿縣太近,已經要是擴建的話恐怕沒有地方,再者說李刺史希望以後的船舶建造的越來越大,這裏最多可以修建一千石以上的船塢,要是以後有二千石的船舶需要建造和修建,恐怕這裏就不行了。剛才我們走北岸過來的時候,那裏修建大型的船塢不錯,雖然距離有些遠了點,但是以後的發展應該不成什麽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