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5章 誅心(二)

李燁還真是沒有想過這些事情,當初拿來《唐律疏議》參考製訂新城條例的時候,就是因為看到《唐律疏議》中一些條文不適合在新城實施,所以才萌生了修改《唐律疏議》的念頭。

敬翔的話說的很含蓄,什麽人可以製訂法律李燁不是不清楚,自己隻是當時沒有去想吧,難道自己潛意識中早就有推翻大唐王朝的想法不成。

李燁苦笑道:“如果某告訴敬兄,當初在製訂這些條例的時候,的確沒有想過要修訂出一本律典。敬兄應該很清楚新城的情況,《唐律疏議》中的一些規定和條文在新城根本就不適合,所以要製訂出一些符合新城的條例,慢慢的就變成了今天的樣子。也許正如敬兄所說,法律並不是人人可以製訂的,隻有那些手握天下權柄的人和心懷叵測的人才會製訂自己的律法,可是某當初製訂這些時還沒有想許多,現在看來的確有些不軌的舉動”。

敬翔被李燁說笑了,如果按照李燁的講法,李燁當時並不是想修改《唐律疏議》,而是想製訂出一些符合新城實際情況的條例。至少在新城建立之初,李燁已經意識到新城與大唐之間格格不入,拿《唐律疏議》做藍本製訂新的條例,從一開始就不想遵守《唐律疏議》,現在竟然說自己不清楚,恐怕也隻有李燁相信自己的話是對的。

“如今各項條例已經涵蓋了生活的方方麵麵,不知李刺史是準備遵守《唐律疏議》,還是以大連城的條例為準呢”

這句話絕對是老婆和母親同時掉進水裏,要先救誰的問題,李燁要是回答遵守《唐律疏議》,那麽大連城條例算什麽,難道是李燁寫著玩的嗎?要是說遵守大連城的條例,那豈不是承認了自己早有造反的野心

也許李燁在當初編寫行為條例的時候,真的沒有跟法律扯上一點關係,但是現在事實已經很清楚了,不管李燁如何為自己辯解,編寫的條例已經成為了大連城法律的一部分,要說自己沒有想過誰信啊!“《唐律疏議》上麵的很多條文在大連城並不使用,當然以大連城的條例為準,不過條例依然在修訂之中,並沒有成為真正意義上的法律,所以有些還要參考《唐律疏議》”。

“那麽就是說條例是淩駕於《唐律疏議》之上,等到大連城條例完善後,便完全廢止《唐律疏議》,某怎麽理解沒有錯吧”

“可以怎麽理解,某想讓敬兄幫我完善這些條例,條例將適用於遼東半島和新城之內,不知道敬兄是否願意承擔如此重任”

敬翔在試探李燁,李燁也在試探敬翔,如果敬翔同意完善修改這些條例,也就意味著敬翔完全站在了大唐的對立麵,不管李燁做什麽都必須和李燁站在同一戰線。敬翔恭謹的回答道:“恭敬不如從命,在某看來這些條例更有可操作性,更容易讓人理解,李刺史把一些條例作為基礎的教科書,讓百姓學習這本身就是在宣傳條例的權威性,淡化《唐律疏議》在遼東半島的影響”。

李燁當然知道自己這是在做什麽,並不認為有什麽不對的,《唐律疏議》中的《名例律》相當於現代刑法總則,主要規定了刑罰製度和基本原則,在李燁看來這些可以代替為《遼東半島公約》。《唐律疏議》中的《衛禁律》涵蓋了保護皇帝人身安全、國家主權與邊境安全,其中的保護皇帝人身安全、國家主權明顯的不能使用,但是邊境安全中的一些條例卻可以修改使用。所以《唐律疏議》被李燁刪減的麵目全非,硬要說這是《唐律疏議》一部分也可以,但是其中真正有多少人相信就不知道了。

不管這是李燁有心為之,還是無心為之,這已經不重要了,敬翔已經得到了想要的答案。敬翔翻開《唐律疏議》中的《擅興律》道:“李刺史編寫的義務兵和民兵條例非常實用,改變了大唐的府兵製和募兵製,將兩者的優點結合在一起,形成了有特色使用的征兵管理條例。民兵的條例可以為遼東半島增加五萬到十萬的預備役士兵,一旦形勢危機時刻,可以調動大量的軍隊保衛遼東半島”。

“其中的工商律更是古今皆無的首創,開天下之先河。農業律廢除一切苛捐雜稅,減輕農民負擔,改變以往一直以來的稅收製度,乃是利國利民之舉。各種新的條例不僅改變了《唐律疏議》的實質,也改變了長期百姓對待稅賦的看法,讓某耳目一新,相信用不了多長的時間,一個全新的遼東半島將會展現在世人的麵前”

“不知李刺史可曾想過這其中的後果,一旦這樣的條例深入人心,遼東半島將與整個大唐格格不入,而且這些條例大多數對百姓有利,卻傷害了許多世家大戶的既得利益,他們會跟李刺史不死不休”

李燁那裏想不到這些,在製訂這些條例之時,就有人提醒過李燁,注意給那些世家大戶們一些有待,比如減免一定的稅賦,這樣這些世家大戶會在關鍵的時刻毫不猶豫的選擇李燁陣營。雖然李燁知道妥協本身就是一種藝術,甚至有人提出可以暫時穩住世家大戶,不要在這時候與世家大戶對立起來,以後再慢慢分化他們。

在有些事情上,李燁會毫不猶豫的選擇協商和相互妥協,但是涉及到廣大底層百姓的利益上,李燁絕不會手軟更不會低頭

。李燁拿出一張紙遞給敬翔道:“敬兄不是第一個人跟某提出這樣的問題,很多富戶和名士都通過不同的渠道表達過相同的想法,一些人甚至認為跟著某多年,是不是可以適當的照顧一點。想必敬兄不是不知道大唐的稅賦都是來至那裏,為什麽王仙芝和黃巢振臂一呼,幾十萬百姓加入起義軍隊伍,難道敬兄還要讓某重蹈大唐的覆轍嗎”。

“那些世家大戶就像一個個趴在大唐巨人身上的寄生蟲,當他們貪得無厭的吸幹了大唐的血液,便想一腳踹開大唐另攀高枝,重新為所欲為、重新吸食百姓的血液,難道大唐的教訓還不能讓人驚醒嗎?權利和義務是對等的,他們不想為大唐負擔任何義務,卻想著從整個大唐中吸取養分,壯大自己和家族的利益,他們在失去義務的同時,也失去了自己的權利,國家不需要這些人,百姓也同樣不需要這些人”

李燁知道敬翔這些話是在幫那些世家大戶們說,又何嚐不是在幫自己和家族在爭取利益,終有一些人喜歡高高的淩駕於眾人之上,無論是優越感還是出於自身的考慮,他們都不願意放棄手中的權利,這種人在以後的一千年中,或者更長的時間裏都將一直存在。

敬翔有些臉紅,因為李燁看出了自己的小心思,可是敬翔並沒有感覺有什麽不對的。現在遼東半島上的世家大戶很少,不可能出現敬翔所講的事情,可是李燁一旦將勢力觸及到中原時,不可避免的要麵對這些問題。既然李燁不是不明白其中的道理,也就是說李燁不準備跟那些世家大戶們妥協了,敬翔可以預料到這將是一場不死不休的戰鬥。

雖然敬翔在李燁這裏沒有得到任何承諾,但是敬翔並不認為自己就已經失去了特權,特權這東西就是伴隨著權利滋生出來的,不是誰想剝奪就能剝奪的,雖然李燁不願意承認,可是卻實實在在的存在那裏。

敬翔並不急,也不會擔心,一旦李燁真正掌權的時候,權利和欲望就會隨之而來,自己這些人也會分到一杯羹。敬翔從懷裏掏出幾張紙道:“某已經研究過遼東半島的權利機構分配,其中有些地方存在著一些不合理,某已經整理出來,請李刺史過目”。

李燁拿過紙,才看了幾眼心裏就不由得一驚,紙上的內容根本就是在鼓動李燁將遼東半島獨立出來,重新調整權利機構,建立一套完全的權利分配體係,換句話說就是建國,或者建立自己的統治範圍。

如果按照敬翔紙上所寫的東西做,李燁就是遼東半島上的王,至少在暗地裏是這麽一回事情。敬翔這是要做什麽,難道現在的情況不好嗎?難道現在需要改變現有的體製架構嗎?李燁看著敬翔,不明白敬翔到底在想什麽:“這是在做什麽,難道敬兄不知道現在時機並未成熟嗎?如果現在在遼東半島上出現一個國家,也就意味著我們與周邊的勢力開始正麵對抗,這不符合我們現在的戰略意圖,這是為什麽”。

敬翔不慌不忙道:“李刺史說的的確沒有錯,不過李刺史忘記了一點,那些跟你出生入死的兄弟,他們會怎麽看。在遼東半島上生活的百姓會怎麽想,許多人都認為在遼東半島生活,隻是權宜之計,並沒有真正認同遼東半島的存在,一旦中原的戰事平息後,他們還會選擇留在遼東半島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