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額不足

每天李燁師弟六人在湖邊除了一起練武,就是挖野菜、下湖叉魚,閑下來的時候,李燁還教他們認字、寫字。

開始的時候師弟們並不很積極,不太願意跟著李燁學習,李燁這群的師弟們歲數都已經到了上學的年紀了,但因為貪玩,家裏貧窮,父母也付不起先生的學費,也就沒有要求他們上學,時間一長李燁這群師弟們心就野了,根本就學不進什麽。

李燁沒有辦法,隻能使用胡蘿卜加大棒威脅和引誘幾個師弟們,最後加上齊叔在一旁的幫助,才搞定這群野人,勉強的同意跟著李燁學習。

剛開始的時候,李燁拿出李建學習的千字文與論語十篇來教他們,但很快的發現,千字文與論語十篇對於他們來說太難了。

沒有辦法,李燁在思量許久後,還是決定剽竊北宋以後出現的蒙學經典《三字經》。反正李燁剽竊別人的作品也不是第一次,心裏早就沒有負疚感了。

李燁之所以選擇《三字經》,是因為《三字經》三字一句、兩字一韻的韻文極易成誦,而且《三字經》內容包括了古代傳統的教育、曆史、天文、地理、倫理和道德以及一些民間傳說,廣泛生動而又言簡意賅。當然三字經裏麵的一些還沒有發現的事情,被李燁有意無意的忘記了。

琅琅上口的《三字經》讓師弟們耳目一新,不過讓師弟們願意跟李燁學的原因主要還是李燁獨特的教學方法。

每天李燁隻教幾句《三字經》,遇到《三字經》裏麵的人物事件,李燁就編一些故事講給他們聽,每次聽後師弟們都興高采烈,背誦的時候就更有勁了。

在講到:夕孟母,則伶楚。子不學,斷機楚時。李燁給他們講:古時候有一位母親,為了讓自己的孩子能夠學到知識,每天都在很努力的編織東西來掙錢讓孩子讀書。但是,有一天,孩子說不再讀書,母親聽了,馬上把編織機拿剪刀把繩子都剪斷了,說孩子不學習,自己那麽辛苦也沒用。孩子沒有辦法,隻好繼續學習。

當講到:香九齡,能溫席。孝於親,所當執時。李燁給他們講:黃香是三國時期東吳人。黃香九歲的時候,冬天睡覺前用自己的身體給父母暖被窩,夏天睡覺前用一把小扇子給父母扇風。黃香對父母能盡孝道,是為人子者的好榜樣。

當講到:融四歲,能讓梨,弟於長,宜先知時。李燁給他們講:漢朝時一個叫孔融的人,四歲的時候就知道長幼有序,吃梨的時候,自己年紀小就吃小的。所謂“三歲看老”,四歲的孩子謙遜之禮如此,方知其後必有大成。兄弟之間要相互關心友愛,彼此氣息相通,因為兄弟之間有直接的血緣關係,如同樹木一樣,同根連枝。做兄長的要友愛、關心弟弟,做弟弟的要恭敬、尊重兄長。兄弟之間如能各盡其道,自然和睦友愛。如果將利益放在第一位親情放在第二位,就大錯特錯了。不但有違兄弟之道,也有違孝道,因為兄弟反目最痛心的是父母。

通過李燁編的一個個小故事,讓李燁的師弟們在不知不覺中明白許多道理,平時的表現也在悄悄地發生變化。最頑皮的張家三兄弟也知道回家幫母親做一些事情了,嚴力不再惹家裏人生氣了,丁強兄妹倆還主動的照顧生病在床的爺爺、奶奶。這些變化都讓李燁與齊叔感到欣慰。

平時隻要不練武,在挖野菜時、湖中叉魚時,李燁總是與師弟們一起背上幾段,背的好的還獎勵他們先吃烤魚。李燁這種寓教於樂的教學方法,讓師弟們很快的就掌握了幾百個字,還會寫自己的名字。

教完李燁改編以後的《三字經》,開始教他們《千字文》時,師弟們就有些不耐煩了。讓李燁最生氣的是張家三兄弟,尤其是二師弟張天成還振振有詞的辯解:我是來練武的,會寫自己的名字不就可以了嗎?我又不想當官,學這麽多有什麽用啊。李燁聽後差點想暴起把二師弟暴打一頓來解氣,為此李燁在心裏吐了三升鮮血。

其他師弟雖然沒有像二師弟那樣直接說出來,但一個個的表情還是讓李燁很無語。有時候,李燁自己都懷疑,自己是不是在對牛彈琴。

唯一讓李燁欣慰的是小師妹丁怡,雖然她不喜歡練武,但對學習的熱情興趣卻是無比高漲,每天都纏著李燁教她讀書認字,搞點李燁以為小師妹是不是卓文君、李清照轉世了。

沒有文化真可怕,後世無數的經驗告訴我們,沒有文化,就沒有理想、信念。沒有理想、信念,就很容易在亂世中迷失自我。

跟他們講道理,肯定是行不通的,他們不理解啊,你難道告訴他:知識就是力量,知識可以改變命運。以為隻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就會有機會出人頭地,就會成功。

如何搞定這群師弟們,還真是一件傷腦筋的事情。李燁隻有換一種思維方式教育這幫師弟們了,既然他們喜歡聽故事,李燁就講故事給他們聽。

講什麽故事呢?是一個值得考慮、研究的問題。李燁首先想到的是後世的四大名著,現在李燁的臉皮已經堪比長城的城牆了。

講《水滸傳》,不行,故事裏那些人物好強鬥狠,江湖義氣的成分較多,遇事容易衝動、不計後果,容易把善良的師弟們帶壞。講《西遊記》,也不行,書中有太多妖魔鬼怪,這不是宣傳封建迷信思想嗎?要是把天真的師弟們搞的疑神疑鬼的怎麽辦啊!講《紅樓夢》,更不行了,故事中通篇描寫談情說愛,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這不是教師弟們早戀,學壞嗎?最後隻有《三國演義》了,這個可以,故事裏麵的仁、義、禮、智、信,給師弟們講是最合適不過的。

隻有剽竊元末明初羅貫中老先生的《三國演義》了,羅老前輩您在天有靈,一定不會怪罪李燁吧!李燁這樣做也是為了挽救大唐這群的頑劣少年。當然羅老前輩能不能聽見李燁的祈禱,已經不重要了。

不都是說:“老不看三國,少不看水滸”,李燁希望這群師弟們能夠李燁這一片苦心,給他們講《三國演義》,是希望他們能遇事懂得的思考,不會魯莽行事。

既然決定給師弟們講《三國演義》,剩下的事情就簡單多了,在先勾起師弟們興趣的同時,李燁要求師弟們跟自己先學習《千字文》,在學習好的前提下,才給他們講《三國演義》。

師弟們在聽過李燁對《三國演義》的描述後,早已經躍躍欲試了,不管李燁提出什麽要求,眼睛不眨一下的答應下來。

李燁坐在柳樹下,盤著雙腿,一臉正經的看著前方,手在膝蓋上一拍道: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發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第一回,宴桃園豪傑三結義、斬黃巾英雄首立功。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李燁突然停了下來,喳喳了嘴:“誰給我搞一些水來,大師兄口渴了”。

“怎麽沒有人去嗎?我不講了”,李燁故作生氣的樣子。

“我去……、我去……”,光聽見師弟們叫,腳下就是沒有動窩。

最後,還是小師妹在幾個師兄的威逼引誘下,搞來一些水。李燁見奸計得逞,故作深沉的向四周看了看。

“師兄,你快講,下麵怎麽了”,師弟們見李燁喝完水,就開始不停的催李燁。

話說:“劉、關、張三人焚香再拜,起誓曰:‘念劉備、關羽、張飛,雖然異姓,既結為兄弟,則同心協力,救困扶危;上報國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隻願同年同月同日死’……,欲知後事如何,請聽下回分解”。

“沒有了,下麵呢?”,師弟們急了,拉著李燁的手不停的搖晃。

“今天就講到這裏,明天給你們講第二回,張翼德怒鞭督郵、何國舅謀誅宦豎”

“大師兄,能不能今天再多講一回啊!”幾個眼巴巴的表情,往李燁麵前晃悠。

“不行,從明天開始,如果大家表現好,中午、晚上可以各講一回。好了,不早了回家”,李燁站起身子,拍拍身上的灰,牽著那條水牛,慢慢的消失在田埂的盡頭。

PS:《三字經》與《百家姓》、《千字文》並稱為三大國學啟蒙讀物。《三字經》是中華民族珍貴的文化遺產,它短小精悍、琅琅上口,千百年來,家喻戶曉。其內容涵蓋了曆史、天文、地理、道德以及一些民間傳說,所謂“熟讀《三字經》,可知千古事”。基於曆史原因,《三字經》難免含有一些精神糟粕、藝術瑕疵,但其獨特的思想價值和文化魅力仍然為世人所公認,被曆代中國人奉為經典並不斷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