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即墨新城規劃(一)
事已至此,多說也無益,好在張麻子已死,朱晃也跑路了,張翁與齊師爺兩人的性命倒是暫時無憂,不用再擔驚受怕了。齊師爺安慰了張翁幾句,便也轉身回府了。
話說,李燁第二天在驛站中醒來,便與歐陽縣令告辭,轉身拜訪魯縣尉和齊縣令。魯縣尉是以前東海縣的魯班頭,而齊縣令便是東海縣的齊大夫,這兩人在去年東海縣救災中給李燁留下了深刻的影響,兩人冒著可能被傳染的危險與李燁一起救治災民。其中齊縣令更是齊叔向李燁推薦的,原本,齊縣令也是一名讀書人,屢次上京科考不中,隻中得明經科,想來能做個縣尉已經不錯了,功名心也就漸漸地淡了,在齊叔的勸說下,才勉強答應出山幫助李燁管理即墨縣。
今天,李燁準備帶魯縣尉和齊縣令離開東海縣,先前往臨河村,然後乘船前往即墨縣上任。從回到東海縣,紛繁複雜的事情不斷從四麵湧來,一直沒有時間與魯縣尉和齊縣令好好談談,正好這次李燁剿滅海盜後有時間,可以提前在臨河村與即將赴任的三名父母官談一下即墨縣未來的發展規劃。
不是魯縣尉和齊縣令兩人嗎?第三人是誰?臨河村的王仁伯,在與王仁伯交往中,王仁伯原本就是一個本本分分修理地球的農民,當然也是幹農活的一把好手,如果不是因為幹旱饑荒也不會流落到臨河村。接手即墨縣後,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發展農業、興修水利,必須讓一個精通農業、勤勞本分的人坐在縣丞的位子上,所以,李燁選中了王仁伯。
李燁提前將自己發展即墨的規劃拿出來讓三人討論研究,也是想得到三個人的理解與支持。雖然即墨縣作為仁壽公主的封地,李燁也是封地的屬官,但是李燁沒有幹涉即墨縣行政的權利,也就是收一下即墨縣每年的賦稅。即墨縣現有人口五千多戶,每年賦稅也就錢五千多緡,除去各項行政開銷,真正能進仁壽公主口袋的少之又少。
所以,李燁在選擇即墨縣作為仁壽公主封地的同時,也跟李燁要求更換即墨縣的三名官員,否則便沒有辦法保證能治理好即墨縣。李儇不僅答應了李燁的要求,還直接給李燁挑選即墨縣官員的權利,所以,李燁在思量許久後,選擇了魯縣尉、齊縣令和王縣丞作為即墨縣的父母官。
這樣,李燁就可以直接插手管理即墨縣的行政事務,雖然,李燁將三人猛然間提拔到高位,萬一三人不聽李燁的建議,按照自己的意願管理即墨,李燁除了更換三人也沒有其他的好辦法。所以,李燁需要在計劃實施前與三人商量,取得三人的支持和幫助,這樣才能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李燁請三人來到臨河村李燁的家中,三人圍坐在一張巨大的長條桌前,這張寬一米五、長二米五的長條桌上排放著一塊巨大的沙盤,沙盤上排列著河流山川、農田村社、城市道路,三人走進房間時便看見桌上的沙盤,不多時已經猜到這是一塊按比例縮小後的即墨縣立體地圖,隻是和以前見到的那些如寫意畫一般的古代地圖,比較起來更加精確、更加直觀,三人讚歎地圖精妙的同時,也不禁想到,李燁竟然有如此深的心機,人還沒有到即墨,已經讓人繪製出即墨的地圖。
如果三人知道,李燁已經讓人開始繪製河南道地圖的時候,就不知道三人會怎麽想了。要知道,古代的普通人是很難看見地圖的,可不像現代人隨便到那個城市,路邊的地攤上就可以買到一張當地旅遊地圖。古人也不敢隨隨便便的繪製皇帝陛下疆土的地圖,你說你繪製地圖做什麽,難道是想造反,研究進攻什麽地方不成,還是說你想旅遊,看看怎麽走更方便。就是東海縣縣衙中,也隻有一幅似是而非,看上去更像潑墨畫卷的地圖。像李燁繪製的怎麽詳細的地圖,要等到一千年以後才會出現。
三人圍坐在沙盤前麵,看著麵前的沙盤嘖嘖稱奇,這時李燁拿出二本厚厚的計劃書,遞給齊縣令、魯縣尉看,為什麽不給王縣丞看呢?不識字啊!你見過幾個古代農民識字的。見兩人看的也差不多了,李燁一邊指著即墨縣的沙盤,一邊開始給三人解釋自己的計劃。
李燁將即墨縣的發展計劃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收攏無家可歸的流民,到即墨縣興修水利、開荒種地。計劃原本是到即墨縣後才開始,誰知道河南道去年大旱,百姓流離失所,李燁一路上便收攏了數萬名饑民。人力的問題算被李燁無意識中提前解決了,現在剩下的事情便是將這些饑民安置在即墨縣什麽地方。
從沙盤上看,即墨縣嶗山以南到海邊的大片土地屬於荒地,沒有什麽人居住,沙盤上零星點綴的村莊和小漁村,也都是不富裕的農民。李燁決定將這一大片土地全部圈起來,作為饑民的安置點,嶗山以北的土地暫時不安置任何饑民。說著李燁拿出一張圖鋪在沙盤上,正好覆蓋住李燁想圈出的土地上。
三人一見,都倒吸了一口冷氣,到不是李燁畫的圖有多好看、多漂亮,而是圖中的景象讓三人都覺得李燁是不是瘋了。隻見圖中嶗山以西被畫成了大麵積的農田,貫穿農田之間的是一條條人工開鑿的河流,河的兩岸點綴這幾個村莊。在膠州灣的突出部,李燁竟然在上麵畫出了一座城市,這座城市雖然沒有城牆,但是規模已經堪比長安,李燁這是要做什麽啊!
如果說李燁畫的農田、人工河流、村莊讓三人感覺是在勞民傷財,多少還可以接受,畢竟是在安置饑民、恢複生產。那麽,李燁在這裏建一座城市做什麽啊!先不說能不能建起來,就是這樣的想法也要不得,想到這裏,三人不禁有些後怕,額頭已經滲出冷汗,這可不是李燁應該做的事情。
李燁笑了笑,這座城市即使李燁不建,千年以後也會豎立在膠州灣口,李燁不過是提前將這座城市建起來罷了。李燁讓三人看規劃圖紙,心中早已經有了說服三人的辦法,李燁指著圖中的農田說道:“這裏將建成萬頃良田,而這些人工河流將灌溉附近的農田,水從嶗山、即墨縣和附近的河流中引來,一直流到這裏”,李燁的手落到了新建的城市上。
如果這些農田真如李燁的講法建成,將可以養活五萬到十萬人,李燁的口氣不小啊!對於這個問題,王縣丞是最有發言權的,王縣丞看著圖紙向李燁問道:“李典軍,這綠色的地方是種莊稼的,這紅色的、白色的農田又是種什麽的”,王縣丞一時沒有搞清楚李燁圖紙上其他顏色的地方代表什麽意思。新城周圍主要是農田種植糧食作物,新城以東靠近海邊的地方主要以丘陵、高山為主,並不適合大麵積的種植莊稼,李燁準備在這裏種植茶樹、果樹、棉花等經濟作物,以後逐步發展成高檔別墅區。
即墨縣主要的種糧地方還是以嶗山以北的平原,在第一階段開發時,並不設計到這裏。李燁這麽一說,王縣丞便基本上明白了李燁對即墨縣農業的規劃分為三塊,第一塊以新城四周為主要產糧區,也是最先利用開發的。第二塊以新城以東靠近海邊的地方,種植經濟作物,王縣丞其實心裏有些不理解,李燁為什麽不在這裏也種植莊稼,雖然地方小、地勢也不平坦,但是總比沒有好,一家一戶種植一些莊稼也夠吃了。最後一塊,也是最大的一塊,在即墨縣的四周平原上種植莊稼,那裏的土地種植麵積要比新城大幾十倍,利用起來可以養活幾十萬的人口。
魯縣尉與齊縣令最關心的還是李燁口中的新城問題,要知道李燁建新城可能會被別人奏報到朝廷上,到時少不了按上一個蓄意謀反的罪名。李燁本想將這個問題放在最後講,但看見兩人沒有惴惴不安的樣子,根本沒有心事聽李燁其他的規劃,便決定將自己對新的規劃先告訴兩人,以安撫兩人的情緒。
李燁指著新城的位置,對魯縣尉與齊縣令解釋道:“這裏將用二三十年的時間,建成一座新的城市,暫且先稱作新城”。李燁說道新城需要二三十年才建成,魯縣尉與齊縣令安心不少,一來李燁沒有想一下子將新城建成,至少朝廷中不會有人知道這件事情,至於二三十年的事情,魯縣尉與齊縣令不知道自己還在不在這個世上了,也就不用自己瞎操心了。
李燁話當然是安撫魯縣尉與齊縣令兩人,其實在李燁的計劃中,這座新城用三到五年的時間初具規模,用十年的時間完成新城和即墨周邊城市的布局,到時新城與即墨將成為山東半島上最大的城市產業帶,集經濟、農業、文化、工業等一身。當然這些想法李燁可不會告訴他們,就是李燁說出來不嚇死他們,他們也不會相信李燁能做到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