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徐州買糧(四)

楊都知選的這個節目也正好符合時溥的心事,投壺是射箭的一種演變形式,在武將中也相當流行,時溥平時估計沒少玩,聞言,點頭承諾。投壺時在庭中中間空地處放置一壺,壺的規格形狀有很大區別,各地風俗不同,壺型也有所不同,楊都知使用的壺是一隻單口三眼的青銅明文壺,壺口一字排列這三個相同大小的圓形小口,投壺者手持三支無頭箭分別投入壺口的三個壺口中,方能勝出。

李燁與時溥謙讓誰先投壺,一番謙讓後,時溥先投,到李燁收尾。時溥和商賈都投的不錯,差的也是三投二中,害的李燁灌下去七八杯水酒,腦袋也開始有些暈了,早知道就不謙讓了,應該先投的。雖然投壺李燁不會,但是投壺跟射箭比起來要簡單多了,況且李燁的射箭水平不差,投壺應該沒有問題。問題是現在李燁已經不在狀態了,頭有些暈,感覺也差多了,三支箭隻投了一中,按酒令要求需要作詩一首。

楊都知端著酒杯,走到李燁的麵前,向眾人討饒道:“李典軍,年紀尚輕,不勝酒力,最後投擲當然吃虧,奴幫李典軍滿上一杯,詩與酒,李典軍自取其一即可“,楊都知這是幫李燁說好話,一來是實情,二來也是怕李燁小小年紀做不出來詩,憑添尷尬,破壞了宴席上的氣氛。

李燁搖了搖手,謝過楊都知的好意,自認罰詩一首,吟道:“大雲峨峨似山矗,嗟哉陽九逢百六。石焦金爍土龜坼,野火翻飛上茅屋。榆皮已盡草根枯,十丈溪河變成陸。晨起愁看日影紅,晚來幾見炊煙綠。去年米賤等糠秕,今日糠秕貴如穀。君不見千錢一鬥萬錢斛,富兒色喜貧兒哭“,這首詩不僅描寫了饑民淒慘悲涼的景象,而且諷刺了那些見利忘義、為富不仁的富賈奸商。

李燁在宴席上做這樣的詩,明顯是不合時宜的,但也沒有違反酒令的規矩。通常文人墨客在設置酒令時,都要加上一些限製和要求,楊都知考慮到今天的情況,故意忘記了這茬子的事情,讓李燁有了自由發揮的餘地。

“好一句,君不見千錢一鬥萬錢斛,富兒色喜貧兒哭,李典軍悲天憫人,奴自愧不如,請受奴一拜“,楊都知神情肅然。李燁急忙道:“楊都知不必牽掛於懷,某隻是有感而發,見笑了“,李燁謙虛了一下,接著道:“今日,時將軍宴請各位義商,就是商討救濟饑民的事情,某先感謝各位義商,希望能鼎力相助,共同救饑民於水火“,李燁稱讚在座的商賈為義商,給足商賈的麵子,大帽子之下就看商賈們的表現了。

時溥慢慢的也感覺出一點味道來,拍著食案說道:“近期,徐州城外饑民衣不遮體、食不果腹,李典軍宅心仁厚收攏饑民,設粥場、出寒衣,此舉讓某自愧不如,今日某捐出米二百石救濟饑民“,時溥說著看了看一旁的李燁,接著道:“諸位皆是徐州城中商賈大戶,在此為難時刻,希望各位施義舉,莫要做哪些為富不仁之事“,時溥這是在敲打這些商賈,徐州城內的糧價暴漲,已經是眾人皆知的事情,背後的推手是誰,不問便知。

楊都知與時溥都表了態,商賈神情緊張,目光遊弋在其他商賈的身上,不明白事情怎麽就發展到這一步了呢?要讓自己放血那是萬萬不可能的事情,那些糧食也不是自己搶來的,為什麽要白白的送給那些饑民,要讓商賈心甘情願的拿出糧食,名誘的同時也需要利誘。

大道理說了一籮筐,要想得到商賈手中的糧食,還是需要黃澄澄的銅錢。李燁向身後的李忠士、李勇士招了招手,兩人抱著兩隻木盒走上前,打開木盒給眾人觀看,李燁在一旁解釋木盒裏的東西:“這是化妝鏡“,李燁用手指了指其中的一個木盒,李忠士配合著李燁的話,將化妝鏡緩緩的打開,給眾人慢慢鑒賞。

眾人好奇的伸著腦袋往化妝盒裏看,看什麽啊,看鏡子,李燁可不是買女人用的化妝品的廠商。李燁不應該歧視男性同胞,其實,唐代男子也同樣化妝,愛美之心人皆有之,沒有什麽好奇怪的,後世不是也有男士專用化妝品在熱賣嗎?杜甫在《臘日》中亦寫道:“口脂麵藥隨恩澤,翠管銀罌下九霄“,總之,女人敢用的化妝品,唐朝的男人似乎都敢用,絲毫不讓巾幗。這裏因涉及隱私保護的問題就不提姓名了,讀者有時間自己去百度上查,反正很誇張的哪一種。

經過李燁的提醒,雅座中的眾人才把目光轉移到原本是銅鏡的位置上。這時,楊都知一把將化妝盒拿在手裏,反複欣賞自己在化妝盒中的模樣,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古今中外的女子其實都是一樣,特別在意自己的容貌。那些商賈則在心裏打起小算盤,盤算化妝盒能夠買上什麽價格。

李燁又指著李勇士手中的木盒道:“這是一套玉瓷茶具“,李勇士將四隻玉瓷茶碗從木盒中拿出來,擺在時溥的食案上,供商賈們鑒賞。四隻茶碗都是按照後世的模樣製作成的,有茶托、茶碗、茶蓋三部分組成,整套茶具在李燁眼裏根本就不算什麽正品,但是他們不知道。楊都知與商賈紛紛上前拿起茶杯欣賞,“唏“,眾人倒吸了一口冷氣,太漂亮了,冰清玉潔、完美無瑕,有著玉石般的手感,又有瓷器的神韻,商賈眼中不經意間流露出饑渴的表情。

李燁微微一笑,詢問楊都知:“楊都知,店中可有上好的山泉水,燒好後取來“,用山泉水泡茶乃是上品飲茶,江河之水次之,井水末之,其山泉水,揀乳泉,石池漫流者為上。泉水中著名的有鎮江中冷泉、無錫惠山泉、蘇州觀音泉、杭州虎跑泉和濟南趵突泉,號稱中國五大名泉。

李燁一直隨身帶著茶葉,唐代的飲茶方式讓李燁既不習慣也不方便,用小泥爐燒開的泉水被端到雅座裏,李燁先用熱水給四隻茶碗淨茶具,裏放進三克新茶,用剛燒開的泉水衝泡新茶。熱泉順著茶碗的瓷壁水流而下,將新茶卷起在茶杯中翻騰,須臾,茶麵平靜下來,水中的茶葉徐徐的從茶碗底部升起來,猶如少女翩翩起舞,接著緩緩的落到杯底,輕柔中帶著一絲飄逸,讓人耳目一新。

當然,李燁這一番表演隻是皮毛而已,觀看長安城中“一品茗軒“清新脫俗、行雲流水的茶藝表演,才真正是一種享受。等茶稍涼一些,時溥捧起麵前的一杯茶,還未放到嘴邊,一絲清香便悠悠飄來。茶有些燙,隻能小口抿著一點點的喝,然後在舌尖上細細回味。茶汁入肚,餘香卻留在口中,絲絲甜味讓時溥不由得眼前一亮,“好茶,回味無窮“,時溥脫口讚歎道。

聽見時溥對茶的讚美,楊都知與另外兩位商賈,也捧起麵前的茶碗,小口的抿起來。“果然唇齒留香、甜美清純“,楊都知口中讚美道,旁邊的商賈也跟著頻頻點頭,“李典軍,此種飲茶的方式,奴以前怎麽從來沒有見過,不知出自何處“,陸羽寫《茶經》傳播新飲茶觀念,用了三十年才在唐代貴族中流傳開來,李燁新茶推廣到今天,剛剛才在長安城等小範圍裏被人接受,根本談不上傳播。

“楊都知,此種方式飲茶,某也是在長安城中的“一品茗軒“見到的,喝後的確與眾不同,不僅唇齒留香,而且提神醒腦“,李燁沒有說這是自己首創的,萬一楊都知興起讓李燁教她,如何是好。

聽李燁如此說,想必長安城中的“一品茗軒“茶藝一定非常精湛,有時間一定要去看看,楊都知心裏暗暗地想道。

楊都知沒有繼續糾纏茶藝的事情,李燁演示一下茶藝也是想凸顯骨瓷茶具的獨特魅力,不想因為茶藝的事情喧賓奪主,雅座中的人陸續品嚐完新茶,繼續把玩骨瓷茶具。見雅座中的商賈已經被手中的化妝盒、骨瓷茶具吸引,李燁轉身對時溥說道:“感謝時將軍在徐州對饑民的幫助,這套玉瓷茶具就送給時將軍了,還望時將軍不要推辭“,時溥沒有想到李燁隨隨便便的就將一套玉瓷茶具送於自己,滿臉驚愕同時帶著溢於言表的興奮之情。

李燁接著向楊都知說道:“今日初見楊都知的風采,這個化妝盒就送給楊都知,還請笑納“,說完,便將化妝盒遞到楊都知的手中。楊都知沒有想到自己還能得到這麽貴重的禮物,喜出望外,不由自主的接過李燁手中的化妝盒。周圍的商賈見李燁將兩種物品輕描淡寫的送了去出來,失望,失落、沮喪,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心中突然像丟了什麽,太沒有麵子了,人家送禮物一點也沒有這些商賈什麽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