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出行(五)

看現在的情況,越往東走情況會越糟糕,大量的饑民都在往周邊的縣城湧來,驛道上會滯留大量的饑民。李燁安頓好眾人,帶著張天成、李景和李忠士、李勇士離開客棧,到縣城外看看情況。縣城四門都有衙役、士兵在把守,防止饑民湧入縣城,出縣城的東門,大路兩邊全是黑壓壓的饑民,少說也有千人之多。

詢問城門口衙役,為什麽沒有看見縣衙放糧救災,衙役看了一眼李燁,見李燁像氣度不像尋常之人,不敢怠慢回答道:“回郎君,本縣並沒有接到薛刺史的命令,不敢放糧,也沒有糧可放”,衙役說的是實情,去年糧食歉收,州裏催繳糧食急,縣裏已經把庫存的糧食都上交給州裏了,已經無糧可以放了。

李燁無語,看著城外的饑民,心裏想:現在還好是冬天,再有一個月就到了春季,到時候萬物複蘇,細菌滋生,如果處理不好,又要重演去年東海縣的疫情。這麽辦,自己一個人的力量根本救不了這些人,難道眼睜睜的看著這些死在自己的眼前嗎?

“郎君,行行好,給點吃的吧,吾已經三天沒有吃了”,一雙瘦小的手,捧著一支破碗舉在李燁的麵前。“快滾”,旁邊的衙役舉起手中的棍棒,驅趕圍上來的饑民。李燁瞪了一眼準備上前的衙役,跳下馬,走到小孩的身邊,說道:“小郎,是一個人嗎?家中還有其他的人嗎?”

“還有一個妹妹,家裏人餓死了,隻剩下吾與妹妹了”,小孩說著哭了起來。

“走,一起看看你的妹妹”,李燁拉著小孩的手,往饑民裏走去。在一棵樹下,李燁看見了小孩的妹妹,小女孩已經餓的走不動路了,看見哥哥走過來,兩隻眼睛毫無生機的看著哥哥。

看到這一切,李燁的眼睛濕潤了,眼淚在眼眶中轉了幾圈,強忍著沒有掉下來。李燁拿出一塊胡餅交給小孩,小孩掰開胡餅給小女孩吃,饑餓的小女孩吃了一口,怎麽也咽不下去,李燁趕緊取來水囊,給小女孩喂一些水。周圍的饑民見有人送食物,紛紛圍攏上來,向李燁討要食物,李燁將隨身的幾塊胡餅送給周圍幾名虛弱的小孩。饑民見李燁散光身上的食物,便絕望的離開了。

“這位郎君,買下這個孩子吧,隻要一鬥米就成”,就在李燁想辦法的時候,一個中年人領著一個孩子走到李燁的麵前懇求道。聽到中年人的話,李燁還沒有來得及回答,周圍又有幾個人,央求著李燁買下自己的孩子,甚至有人提出要李燁買下自己和妻兒,一時間亂成一片。

場麵有些混亂,李燁扯開嗓子喊道:“大家不要急,如果相信某,願意跟著某去即墨,保證讓大家吃好穿暖”,短短幾句話,讓饑民產生了希望,饑民看著李燁,心裏在做最後的掙紮,中華民族對於自身土地的依戀超出了全世界上任何一個民族,隻要有可能,他們就會跋山涉水、千辛萬苦的返回自己出生、養育過的土地上,如同回遊的鮭魚,雖然知道前方凶險無比、困難重重依然堅定的踏上回歸的旅程。

這些來自十裏八鄉的饑民,根本就沒有考慮會背井離鄉,到千裏之外的即墨,夢想著等饑荒一過,再次回到原來的土地上耕耘。現在他們祈求的隻是一鬥米,揪著野菜準備熬過冬天,也許開春以後,情況會有所好轉,也許那時官府就會放糧,也許……,太多的也許,太多的希望,最後都會變成失望、絕望。

看見有些猶豫的饑民,李燁並沒有什麽奇怪,人之常情。但是,李燁並不想白白的喂養這些饑民,就算億萬富翁也會坐吃山空的。看著這些饑民,讓李燁即可憐又可恨,接著大聲說道:“願意跟隨某的,都站到哪裏去,某會想辦法讓大家離開此地”,李燁用手指著不遠處一個亭子。

一些饑民想了想,往走亭子方向走去,還有一些饑民仍然在猶豫,現在已經管不了這麽多了。亭子外大部分都是老人和孩子,他們留在此地已經沒有什麽希望了,李燁在人群中尋找出來幾名年紀不大有家人的饑民,對他們說道:“既然,你們願意跟隨某去即墨,就要投身李家,是否願意”,李燁那是想買奴隸,是不放心這些饑民,一旦有機會,這些饑民又會離開,到時李燁是竹籃子打水一場空。

先前提出買自己與妻兒的男子站了出去,表示自己願意投身李家,須臾,另外一家也站了出來。李燁帶著兩家人到官衙辦理賣身契書,現在兩家人就是李燁的家奴了,李燁倒不是有什麽蓄奴情結,隻是讓自己安心罷了。李景帶著兩家男人去買米救濟饑民,李燁則拜訪了舞陽縣縣令,說明自己在城外救濟饑民的情況,希望能夠得到縣令的理解支持。

之所以這樣做,一是怕有心人誣告李燁邀買人心,這條罪名在古代可以大罪,田氏取齊的故事流傳很久,小鬥進,大鬥出的齊國田氏家族,通過不斷的收買齊國的人心最後攛掇了薑氏的封地齊國。所以,中國古代為什麽很少出現商賈救濟平民的事情,其中就怕有人誣告圖謀不軌、邀買人心。二是在別人的地盤上做事情,怎麽也要告訴一下這裏的主人吧,不光是尊重別人,也是想能夠得到縣令的支持,花轎子人人抬,官場之中的潛規則。

舞陽縣縣令對於李燁能出手救濟城外的饑民,表示了極大的支持,馬上派出衙役進行維持次序。舞陽縣縣令的表現是意料之中的事情,縣城出現大量的饑民萬一出現什麽事情,縣令逃脫不了一個治下不嚴的罪名,李燁可是幫了舞陽縣縣令的大忙,年底政績跑不了評一個中上等。有了縣令的支持,李燁接著給李儇寫條陳,述說自己在舞陽縣救濟饑民的情況,希望朝廷能夠同意李燁的請求,將路上的饑民安排到即墨落戶,當然李燁沒有忘記給田令孜再送去一份禮物,希望田令孜能通融一番。

條陳通過驛站送往長安,李燁在舞陽縣客棧焦急等待回音。城外饑民的救助工作在有條不紊中進行,隨著救濟的開始,周邊的饑民都向舞陽縣東門圍攏過來,饑民的人數已經達到了幾千人,而且還在增長之中。在思考許久之後,李燁決定先讓一部分願意跟隨自己的饑民離開,願意離開的饑民每人每天保證得到四個窩窩頭和兩碗稀飯,並且在每隔三十裏的驛站旁設置粥場,事情由李景負責管理。

對於那些不願意跟隨李燁離開的饑民,就管不了那麽多了,不是李燁沒有良心,而是沒有這個實力,救急不救窮,李燁不可能養這些人一輩子。曾經有一個機會擺在饑民的麵前,他們沒有珍惜,等待饑民的隻有自生自滅了。由於李燁在舞陽大量收購糧食,現在的舞陽縣糧價已經瘋長,如果不是李燁提前與縣令打招呼,估計縣令現在能瘋掉。為此,李燁不得不到附近州縣收購糧食,最遠收購點已經到達南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