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三八章 合縱出擊(一)
三國會盟結束以後,楚王負芻帶領著項氏兄弟,以及楚國的軍隊離開了陶邑,返回楚國,而齊王建也回歸臨淄,隻有高原和田克臧還留在陶邑。
雖然齊楚兩國都己經同意了高原分進合擊的伐秦戰術,但高原的計劃並不是在一開始的時候,三國就各自從本國出擊,向秦國發動進攻。而是漢楚兩國先各自派遣少量的軍隊,匯合齊軍由陶邑出兵,進攻秦國,給秦國造成這一次合縱,三國依然是合軍進攻秦國的架式,以吸引秦國的注意力,然後漢楚兩軍再分頭從南北出兵,夾擊秦國。
就在三國會盟結束以後,高原就己用飛鳥傳書向靈壽下令,命令靈壽派出一部份軍隊趕到陶邑來與齊軍匯合,當然軍隊也是早就準備好的,而楚王負芻也答應,一回到楚國,就出動七萬軍隊,趕到陶邑來合兵,因此高原並沒有回到靈壽,留在靈壽等著漢軍趕來,並先做一些準備工作。
齊國雖然不像秦國那麽尚武,但也是有數的大國,以前就有十餘萬常規軍隊,而田克臧掌權之後,又對齊國軍隊進行了一些整頓,擴大了常規軍隊的規模,現在己有近十六萬的常規軍數量,因此楚王負芻、齊王建離開陶邑以後,各路齊軍陸繼到達陶邑匯合,隻有六七天的時間,就己經聚集了八萬餘齊軍,再加上仍然駐紮在陶邑的近一萬五千漢軍,這時漢齊聯軍己有近十萬人了。
雖然先後接受過漢軍訓練的齊軍還不到三萬人,但田克臧對軍隊頗為重視,在整頓軍隊的時候,也加強了對軍隊的訓練,因此齊軍的素質也較之以前有了一定的提高,而且先期到達的基本都是齊國最精銳的軍隊,看上去軍容軍威還不錯,比高原預想中的還要好一些,這當然也由於高原對齊軍的戰鬥力一直期望不高的緣故。
而在等候漢軍到達的時間裏,高原當然也不閑著,就幫著田克臧訓練齊軍,並且還給齊軍的中低層將領講解戰術的要領,因為這次合縱伐秦是釆用分進合擊的戰術,現在漢軍還可以帶一帶齊軍,但以後齊軍就要單獨與秦軍作戰,因此齊軍的戰鬥力增加一些,對秦國的戰鬥獲勝的機率也就更大一些。
留在陶邑的還有近一萬五千漢軍,而且全部都是精銳漢軍,因此高原要訓練齊軍,到是有足夠的幫手,同時還組織齊軍和漢軍進行對抗訓練。
經過這幾年取得的戰績,漢軍的威名急速上升,幾乎己經淩架在秦軍之上,齊軍自然是隻有仰視的份,能夠和漢軍一起訓練,己經是難得的榮興了,由其是在與漢軍進行的對抗訓練中,漢軍往往隻使出六成力量,就可以輕鬆的擊敗齊軍,因此也讓齊軍敬服不己,而漢軍的訓練無論是在運動量還是訓練難度都遠非是齊軍可比,結果齊軍的士兵們見了,也不自覺加大了自己的訓練量,態度也認真多了。
而就在一個多月以後,大約有四萬漢軍到達了陶邑,使漢軍的數量達到了五萬五千餘人,其中有三支騎軍,包括一支重甲騎軍和一支蕃勇軍,另外還有六千背嵬軍、三千斥候軍,三千訓獸軍和一支戰車軍。各種戰車的數量達到了三百五十餘輛,同時還有五百名白靈族女子組成的醫療隊。
在與秦軍的戰鬥力,漢軍的訓獸軍和戰車發揮了不小的作用,顯視了巨大的威力,讓田克臧也漲了不少見識,因此見訓獸軍和戰車軍的數量擴大,十分高興。經過一個多月的訓練,由其是和漢軍進行了多次對戰訓練之後,齊軍的素質又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中下級軍官的經驗也增加了不少,高原也覺得齊軍還可堪一用。
這時齊軍己經在陶邑集中了二十餘萬軍隊,另外還征集到了千餘艘船,停泊在濟水裏,其他的齊軍還在陸續開來,同時還接到了楚軍出動的通告,不過由於楚國離得較遠,到達陶邑還需要一定的時間。
高原和田克臧商議之後決定,不再陶邑繼續等待楚軍,立刻從陶邑出兵,向秦國發動進攻,因為高原不斷收到秦國的消息,知道秦國也在不斷向大梁増兵,現在大梁駐守的秦軍已接近二十萬,不過駐守南陽的韓騰和駐守邯鄲的蒙武、蒙恬父孑卻都還沒有調動,畢竟南陽、邯鄲分別駐守南北,都是致關重要的地方,秦國也不敢輕易調動這兩個地方的駐軍,因此有必要給秦國增加更大的壓力,吸引更多的秦軍駐守到大梁來, 才能實現自己的計劃。
另外如果大軍長期駐紮在外地沒有戰事,必然會慢慢的消磨士氣,殆慢軍心,高原精通兵法,當然知道這個道理,現在漢齊兩軍己在陶邑駐紮了一個多月,也應該活動一下了。
而雖然楚軍未到,但現在漢齊合軍,總兵力也超過了二十五萬,兵力不算不雄厚,而且漢軍占到了二成以上,完全可以和秦國先開一戰。如果打贏了自然是好,等楚軍到達,就可以趁勢進軍;而就算是受挫了,也不是什麽大事,因為等楚軍一到,合縱軍隊的兵力更為雄厚,可以卷土重來。
在軍事方麵,現在田克臧對高原已經基本言聽計從,因此對高原的主張並無異議,於是就在四月十六日,漢齊兩國聯軍二十五萬餘人,從陶邑開拔,而對外號稱三十萬大軍,向西行進,新一次的合縱伐秦,也正式展開。
大軍離開陶邑,沿著濟水一路西進,而在濟水裏行駛的隨軍船隻也排成了長長的船隊,首尾難見,大軍水陸齊進,浩浩蕩蕩。
兩天以後,聯軍的先鋒人馬到達了濟陽,這裏是齊秦兩國的邊境交界地區,不過這時在秦國境內,卻看不到一支秦軍。
原來突襲陶邑的秦軍全軍覆沒,一萬五千騎軍,逃回大梁的隻剩下二百餘騎,就連領軍的主將王章都陣亡,因此接到了敗兵的報告之後,王賁又氣又驚,想不到自己的計劃完全被高原料到,早就在陶邑布下了天羅地網,隻等著秦軍自投羅網,果然是全殲了秦軍,幸好是自己被秦王政的命令所阻,否則陣亡的就不是王章,而是自己。
但王賁又十分心疼,不僅僅是因為王章是他的族弟,還因為這一戰就葬送了一萬五千騎軍,這幾年以來,王賁費盡心血,一邊摸索一邊訓練,這才組建了近三萬餘騎軍,這一下就拆了一半,自然是令王賁肉疼不己。
而得三國軍隊己在陶邑聚集的消息,眼看著大戰在即,於是王賁一麵派人回鹹陽給秦王政送信,通報突襲失敗的消息,一麵布置軍隊守衛大梁。
自從知道漢齊楚三國要組成合縱伐秦之後,秦國就己經開始著手準備以大梁為依托,抵抗合縱大軍,這時秦國己經在大梁驟集了近十五萬軍隊,同時還備集了可供三十萬軍隊支應二年的糧草物資,可以說已經初步俱備了抵抗合縱大軍的能力。
不過大梁距離齊秦邊境還有一百五十多裏的距離,而秦國在齊秦邊境一帶還有數萬軍隊駐守,是首先麵對合縱大軍的兵鋒。
但王賁心裏十分淸楚,這幾萬秦軍根本不可能抵擋住合縱大軍的進攻,除非是自己盡起大梁的守軍,趕到邊境才能夠與合縱大軍對抗,但這樣一來不僅背離了秦國製定的依托大梁,抵抗合縱大軍的戰略,而且也正中了高原的下懷,因為他可以從容在野外擊敗秦軍,消滅秦軍的有生力量, 然後再進攻大梁。更為重要的是,王賁根本就沒有信心能夠在戰場上擊敗高原。
於是王賁下令,命邊境的守軍全部撤回到大梁城來駐守,一來是進一步加強大梁城的守備,因為加上辺境的守軍,大梁城裏的軍隊可以超過二十萬;二來也是拉長合縱大軍的戰線,盡管突襲陶邑的一萬五千秦國騎軍全軍覆沒了,但加上調來的軍隊,現在大梁城裏的騎軍仍然還有兩萬餘人,而且王賁對騎軍依然還相當的信心,以前漢軍常用騎軍來襲擊秦軍的補濟線、運輸軍隊,令秦軍防不勝防,而現在王賁也想對高原來一個以牙還牙,讓高原償一償防不勝防的滋味。另外爭取能夠打幾個勝仗,提振一下秦軍的士氣,抵消突襲軍隊全軍覆沒的不利影響。
當然,王賁也知道,這種小打小鬧雖然可以打幾個勝仗,但卻不可能扭轉大局,因為合縱大軍的兵力雄厚,僅先期的漢齊軍隊就有近三十萬,再加上後續的軍隊,遠不是現在大梁城裏的二十萬秦軍所能對抗的,就算是小輸幾場,也無隕元氣,因此王賁在準備抵抗合縱大軍的同時,又趕忙寫下了告急文書,送回鹹陽。請求秦國加兵增援。
因此就這樣,漢齊兩國聯軍開進了秦境之後,根本就沒有遇到任何的抵抗,一路暢通如入無人之境一樣,一直深入到秦國境內七八十裏,而兵鋒也直逼到大梁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