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九章 陳兵九州四國
是小船紛紛湧上沙灘,有隨船來的大臣宣讀了大明皇,接著便是中山王尚質登上小船前往大明皇帝的龍船覲見,中山王上了甲板,在一名太監的引領下進了船艙,納頭便拜。
“下臣尚質恭請大明皇帝聖安,下臣迎駕來遲,望皇帝陛下恕罪。”
“平身!”朱駿已換上了珠冠冕服,端坐於案前。
“是。”尚質起身,卑謙的侍立在一旁問了朱駿在大海中的飲食起居,躬身道:“下臣已修繕了宮室,請陛下起駕移居。”
朱駿點點頭,他這一趟的終點就在琉球,撫慰了尚質幾句,這才在尚質的引領下動身,戰艦已放下了一條黃淩遮掩的小龍舟,朱駿與尚質內侍一齊下舟登岸,在這裏,許多明軍已經登陸,打著赤膊露出古銅肌膚搬運物資上岸,這裏早有中山國準備好的乘攆,朱駿坐上乘攆,尚質翻身騎過一匹駿馬,在護衛的擁簇下向中山國王宮行進。
琉球國土地不過百裏,人口隻有數萬,又屢遭倭人侵掠,因此十分貧弱,中山國的王宮占地隻有幾畝,青磚紅瓦,倒似一個土財主的宅地,不待尚質客套,朱駿身後的衛隊已反客為主,換下了王宮的中山國守衛,將王宮圍的鐵桶一般,入宮之後,尚質引著朱駿進入大興殿,殷勤之極,在琉球人的心中,大明還是從前的那個大明,明軍的水師一來,就不虞倭寇犯邊了,天朝皇帝駕臨琉球,實在是三生有幸的事。
朱駿盤腿坐在主榻,尚質恭立一邊,又是一陣噓寒問暖,朱駿受不得這樣的熱情,擺擺手道:“尚卿不必如此,朕要在這住些日子,隨意便好。”
尚質連忙應了,躬身道:“下臣鬥膽一問,陛下發水師前來東洋,不知劍鋒何指?下國雖國小力弱,卻也是東洋土著,但有差遣,下臣可派五百精兵助戰,襄助王師。”
朱駿曬然一笑,五百人?還精兵?這些精兵他是看過的,連套鎧甲都沒配齊,武器更是粗鄙簡陋,做做民團還不錯,行軍打仗就實在勉強了些,朱駿忙道:“不必了,朕此次來是要會晤德川將軍,順道來你這裏走一走。”
尚質一臉的驚疑,堂堂大明皇帝會晤日本將軍?這是怎麽回事?這些年日本的倭寇越發囂張無忌了,讓中山國吃了不少的苦頭,大明與日本的關係走的這麽近,豈不是?轉念之下,尚質已是汗流浹背,忙道:“陛下有所不知,倭人豺狼之性,不可深交啊,下臣國小,德川幕府將軍屢屢縱容倭寇在下國燒殺搶掠,實在可恨。”
朱駿哦了一聲,問:“中山國難道沒有守衛嗎?豈能讓倭寇說來就來?”
尚質一臉地苦笑:“陛下有所不知。下國人口不過數萬。征募地士兵最盛時也不過千人。而倭寇人數眾多。又有鳥銃等精銳火器。極善偷襲。下國是防不勝防啊。”
鳥銃什麽時候也成了精銳火器了。朱駿冷峻不禁地笑了笑。瞥見尚質一臉地苦瓜相。肅容道:“這倒好辦。琉球國若是願意。可開辟方圓十裏地土地作為大明地軍港。可駐紮幾百明軍保護。東洋水師營可派出艦隻來回巡航。朕可擔保琉球再無倭寇。”
琉球國地不過方圓數百裏。開辟出方圓十裏就等於失去了一大塊地土地。尚質臉色還是出現了喜色。倭寇磨刀霍霍。時刻犯境。倭國地幕府亦對琉球國垂涎不已。七十年前。倭國地征夷大將軍德川家康繼承豐臣秀吉對外擴張地政策。派鄰近琉球王國地鹿兒島薩摩藩島津家九率領三千士兵侵略琉球。俘虜了尚質地祖父。也就是當時地琉球王。琉球一度並為倭國地領土。若不是德川家族日益衰落。琉球國才得以複國。可是這樣下去也不是辦法。誰知將來倭國征夷將軍又對琉球發動戰爭。以彈丸琉球對抗倭國。簡直就是找死。明軍駐軍是最好地辦法。幾百個明軍正好可以協防中山軍打擊倭寇。另一方麵。就算倭國想要吞並琉球。也得掂量掂量。一旦開戰。他們所麵臨地不再是一千中山軍了。還有數百地明軍。這支隊伍雖然並不可觀。但他們地背後卻是一個龐然大物。一旦琉球地明軍受到倭國襲擊。那麽就等於倭國向大明不宣而戰。強橫匹敵地大明水師會立即揚帆。替他中山王室報仇雪恨。
“陛下美意。下臣拜領。下臣這幾日就與大臣商量所割劃地土地。並征集民夫為大明修建港口。”根本不需考慮。尚質還生怕朱駿反悔。連忙道。
琉球乃是東洋貿易中樞。若是大明水師能夠保持這片水域地安全。那麽
海船將多不勝數。前往日本貿易地大明海船也可在此駿也算順手牽了回羊。心裏覺得奇怪不已。南洋各國中。越是大國越是不希望大明駐軍。千裏地土地也十分不情願割十裏給大明。反倒是這些百裏地小國。割起地來眉頭都不眨一眨。
“陛下,下臣在宮中備下了一些酒宴,為陛下接風洗塵,現在是否傳膳?”尚質心裏也是落下了一塊石頭,琉球的安全算是保住了,隻要大明猶在,中山王室便可永享國,再也不擔心強敵環伺,就算是島內爆發內亂,也有明軍出麵維持。
…
大明水師在琉球歇養三日之後,又起錨出海,這一次朱駿並沒有同去,隻是留下了三千人的衛隊在琉球等待消息,劉二,劉國軒分兵兩路,一路往九州島,一路前往四國島,這兩島乃是除日本本島和北海道之外最大的南部島嶼,與琉球相隔最近,島內的大名都是以外樣大名為主。
在德川幕府時代,知行10000達以上者便稱為大名。
此時的日本國共有200家大名,基本分為親藩大名、譜代大名和外樣大名。
親藩大名是與德川家有血緣關係的藩領,在這之中有著禦三家之稱的尾張、紀伊、水戶藩最為重要。
譜代大名又稱世襲大名,是指在德川家康開創德川幕府時期關原之戰以前一直追隨德川家康的大將。譜代大名地位僅次於親藩大名,大多位居幕府要職,在社會上有一定的地位、有權力,俸祿卻很少,如本多正信、大久保忠鄰等。德川家康設計幕府統治必須完全由親藩和譜代大名操控,外樣大名不得參與。
外樣大名則是在關原之戰被迫臣服的大名,他們有的擁有雄厚實力,如加賀藩的前田利家有一百零二萬石領地、薩摩藩的島津家久有七十七萬石領地、仙台藩的伊達政宗有六十二萬五千石領地,三者皆外樣大名而又是全國領地最多的諸侯,不過,卻沒有親藩或譜代大名的權力,又常被幕府監控,即使有心要反抗德川家,也無法成事。因為外樣大名的領土多在偏僻的外邊,在鎖國時期反而最容易跟外國勢力結合,百年後發動倒幕戰爭的就是這些外樣大名。
九州島與四國島並非日本本島,屬於偏僻地區,因此大多數是外樣大名的領地,明軍水師的出現立即引起了他們強烈的不安,在海岸線以外,遮雲蔽日大明艦隻排成之字耀武揚威,大有一副隨時打算武裝登陸的跡象。藩屬沿海的大名連忙派出使者乘小船欲圖上艦交涉,卻被明軍的小艦攔截,不得已隻好倉皇退回陸地,這樣一來,外樣大名們傻了眼,隻好讓使者前往江戶求救。
德川幕府接到了消息,也是不知所措,大明船堅炮利,不知意欲何為,實在是傷腦筋的很,就在束手無策之際,老中尾張家定卻提出了一個好建議,江戶城內大明商賈諸多,與幕府之間的關係尚可,可以請這些商人出麵,拜訪艦隊,看看明軍的意圖。
當代征夷大將軍德川吉深以為然,便出重金延請了幾個大明的海商前往探問,海商們乘船抵達水師停泊的海域,接見他們的是一名千戶官艦長,千戶官終於道出了原委:“日本國王乃是大明敕封的藩王,此次皇上預備前往日本京都巡幸,吾等奉皇命前來開道,為什麽獨獨不見日本國王前來迎駕?”
商人們得到了準確的信息,連忙興衝衝的回去奏報,這些商人不但與幕府關係深厚,與各地的大名也有著非同一般的關係,頃刻間,大明皇帝巡幸京都的消息傳到了日本各藩,這個消息讓幕府振動不已,大明到底是什麽意思?到了日本不巡幸江戶反而取道去京都,難道是想扶助天皇執政?這一次大明水師來了大小戰艦數百艘,武裝到牙齒的軍隊足有四萬人,如此大的聲勢,難道隻是巡幸這麽簡單?
此事決不容忽視的,德川幕府雖然控製了日本三分之一的土地,但是外樣大名的勢力盤踞在九州,四國,北海道等地,若是有明軍幹涉,打著歸政天皇的旗號倒幕,德川幕府的日子可就不好過了,征夷大將軍德川吉立即招來大老、老中、測用人、若年寄等家臣商議,最後的結果是,一定要搶在大明皇帝巡幸京都之前,德川吉必須先見上大明皇帝一麵,以改觀大明皇帝對征夷大將軍的印象,維持幕府統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