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萬事俱備

心是收購秋敵的黃金時機,豐隆昌強“作坊終千顯露出最徹洲“隆昌”跡象。

因為春桃略略抬高了蠶繭的收購價格,蠶農們更願意把蠶繭賣給豐隆昌一養蠶的辛苦隻有蠶農知道。如果能把“蠶山”上的繭多賣幾把銅錢,寧可挑著多走點路程也要把繭子賣給豐隆昌。

蠶農之所以更願意把原料賣給豐隆驀,除了收購價格稍微高一點之外。還有更重要的一點:豐隆昌同樣收購廢繭!因為當時的技術水品問題,養蠶和種田一樣,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天氣的製約。不管怎麽樣精心照料蠶床,總是會出現很多瘦小的繭子。這種廢繭出不了多少絲。費心費力的縹成絲之後也是次品,根本就賺不了錢。所以別處的作坊根本就不收購這種東西。

春桃也知道收購這種廢繭賺不到錢。但是她有自己的小算盤。

通過用硫蒸和在煮水中加堿的方式可以稍微提高廢繭的利用率,即便是用上這種小手段,也僅僅是能夠做到收支平衡而已。

隻要不虧錢,或者是稍微虧一點錢,都耳以,因為春桃想要做的就是利用這個機會大肆收購蠶繭。從上遊的原材料收購開始占據先優勢。

豐隆昌收購的蠶繭多了。別的作坊的收購量肯定會減少,這是常識。

眼睜睜的看著豐隆昌囤積起海量的原材料,為今冬打下堅實的生產基礎,別的綠絲作坊並不怎麽著急。

以豐隆昌現在的做法,根本就不是長久的經營之道。

緣絲這個行業具有很高的透明性,能賺多少基本就是定數,完全就是依靠薄利多銷,誰也不可能製造出什麽暴利來。豐隆昌擅自抬高原料價格,害得別人收不足原料,其實這就是兩敗俱傷的手法。

像絲行業的利潤本來就低,原料的價格抬高必然帶來整體利潤的降低。別看豐隆昌擺出一副很厲害的架勢,其實賺不了幾個錢。同行們一麵對豐隆昌的做法嗤之以鼻,一麵等著看春桃的笑話啥時候資金鏈斷了,笑話也就來了。

做生意講究的是一個穩字,這樣胡鬧根本就是在和錢過不去。

豐隆昌的背景大家都知道一些。根本就是幾個有錢有勢的官老爺一時興起鼓搗出來的玩意,虧點賺點都無所謂,什麽時候那些官老爺覺賺不到錢了或者是幹脆對綠絲的新鮮勁過去了,也就是豐隆昌熄火塌架的時候了。

原材料的提高,雖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儲備穩定未來的生產,但是也必然減少整體利潤,這對本來就利潤很低的保絲作坊來說就是一柄雙刃劍。

但是豐隆昌實際上的掌管著春桃自有她的經營之道。

原材料價格的提高,帶動著成本的提高和利潤的減少,這完全可以從其他渠道補回來。因為像絲是一個勞動密集產業,最重要的就是人工,隻要降低了人工費用,就等於是降低了成本。

雇傭女工和童工!

這一帶很多婦女本身就會一些綠絲的技藝,可以召起來作為繩絲工人使用。

因為豐隆昌縹絲作坊是由春桃這個女娃娃出麵打理著,這本身就是招募女工的便利條件。“大門不出二門不邁”這樣的教條確實存在。但也隻是對有一定家底的人家適用。真正的百姓之門,一家子都在拚死拚活的掙命賺錢,不可能讓家裏的女人整天象千金大小姐一樣呆在繡樓裏不出來。為了多賺幾個銅錢。婦女照樣會拋頭露麵的從事很多工作。

窮人的孩子沒有幾個,讀書的。農忙的時候幫著家裏的大人們下地幹活。農閑的時節能夠找到一個穩定的工作,雖然賺的錢少點,總比滿世界瘋跑要好的多吧。

很多女工的生產能力並不比男子差的太多,但是女工的工錢確實很低。堪堪之後成年男子的一半,至於童工就更少了!

春桃利用女兒之身的優勢,下到老百姓的家裏勸說,很容易就招募到了一大批女工和童工。

以工人的低工資抵消原料的高價格。春桃沒有什麽高瞻遠矚的目光。也缺少全盤的布局能力,不過這種小算盤小心思正是她的專長!春桃之所以敢於擺出一副咄咄逼人的架勢和同行公然叫陣,隻有那些心眼小計算顯然不夠的,真正讓春桃膽氣豪壯的還是作坊裏忽然暴漲的本錢。

前些日子,三洪哥哥那邊忽然就送過來四萬多兩現銀!整個作坊的價值也不過一萬兩出頭的樣子,這還是林三洪和幾個股東的拚湊起來的本錢。忽然之間就有這麽多銀錢過來。等於是巨額的資金進入,缺少讓春桃可以做出很多大手筆大動作來。

在十月之前,又是四萬多兩銀子入了豐隆昌的賬麵,如此數額巨大的現錢讓春桃驚的目瞪口呆。這些現錢幾乎等同於十個作坊的價值,呼啦啦就流了進來,春桃的第一反應就是:三洪哥哥貪了朝廷的錢!

揚州繁華如斯,身為府台大人,隻要有貪墨之心,撈點銀子一點問題都沒有!但是三洪哥哥撈的也未免太多了吧?近十萬兩銀子,砍多少次腦袋都抵不去的罪行啊!春桃下意識的趕緊安排花錢的舉動,一麵擴建作坊,一麵近乎瘋狂的收購蠶繭。同時暫停了生絲的出庫,,

所有的這一切並不是為了經營做打算,而是在為林三洪考慮。

三洪哥哥弄了這麽多銀子,朝廷一旦要是有所察覺”所以趕緊把這些銀子轉化一下,通過作坊洗白,,

三洪哥哥即便是做了天大的貪官,那也是至親至近之人,春桃總是要幫他的!一直到林:洪來了書信。讓春桃擴大規模的同時把作坊的賬目錄個副本送到揚州,春桃才明白過來:並不是三洪哥哥做了貪官,而是作坊又添了大的股東。這些銀子就是股東拿出來的!要不然三洪哥哥根本就不會要看作坊的賬目,肯定是拿給別人看的。

什麽樣的股東才可以一出手就幾萬兩?刪占商吧。春桃的旦識有限,實在想不出還有什麽樣的有錢代川以做到這種地步,難道說揚州就是金山銀海?

“揚州真是有錢呐”朱林麵無表情的捏著一分密奏上來的折子。在偌大的龍床上半躺半坐著:“這個林三洪”,這個林三洪呐,聯”聯,真不知該賞還是該罰他了!煦兒,你給聯說說看,林三洪做的是對還是不對?”

“父皇”漢王末高煦很小心的揣摩著父親的意思,卻感覺不到朱橡的喜怒,很謹慎的說道:“孩兒淺薄,不敢妄議!”

就算林三洪是鐵杆的漢王係人馬。朱高煦也不好在這種事情給他開

了。

林三洪在很大程度上整合了官場,通過去年的劉黑三事件,明著是打黑,其實就是為了排除異己,林三洪假朝廷之手除去了很多反對他的官吏。然後接著四月佛節到來的巨大收晝,私分了很多銀錢,以收買的手段把絕大部分揚州官吏“團結”在自己周圍。

現在的林三洪在揚州就是說一不二,基本可以做到隨心所欲。

但是這一切始終瞞不過朱林的眼線。

對於地方,朱林有足夠的眼線布置在林三洪周圍,甚至在其他各地官員的身邊,都有皇帝安插的耳目。稍微上得了台麵的官吏,隻要稍微有點出格的舉動,絕對瞞不過朱林。

林三洪在揚州確實做的太出格了。朱林不是不知道!

事情是明明白白擺在那裏的。林三洪在揚州並沒有創造出實實在在的價值。雖然揚州府上上下下賺的盆滿缽滿,可那是屬於地方政府的“集體財產”不是屬於大明朝的“公共財富”並沒有入到國庫當中。豐盈的隻是揚州府庫,而不是朱林的國庫。

要是林三洪在農業上做出了同等的成績,朱林肯定要大肆褒獎大肆賞賜,因為農業是種一粒種收萬盅粟的實業,是任何一個王朝的根本。可林三洪做的這一切從根子上來講,還看不到實實在在的財富價值,從宏觀上來講,隻能算是財富的再分配。

林三洪用這些手段,最直接的效果就是把集中在少數人手中的財富散步開來,減少了貧富差距而已。從總體上來講。大明王朝的財賦並沒有增加很多,隻不過揚州周邊的財富都往揚州集中起來,確確實實是匯集了揚州百姓,但是總體來看。財富並沒有增加多少!林三洪這麽幹,當然不能說是對的。可作為揚州知府,為揚州謀取利益也是天經地義,就是說破了天也不算是錯了。

如果全天下都象林三洪這樣,搞這樣的“旁門左道”那誰還肯俯農桑老老實實的幹活?隻轉移財富實行再分配,而不是創造出財富。對於整個大明王朝並沒有很大的好處。

“總量近七十萬兩的財富,沒有轉到國庫當中,反而集中在揚州府庫”。朱林還是一副不露喜怒的樣子:“林三洪上書要休整運河,這是給聯動小心眼呢。以為修一修運河就可以讓聯不再過問揚州府庫,嘿嘿,這份心思,非忠臣之舉呀!”

朱林這已經不是第一說同樣的話題了:林三洪不是做忠臣的料子!

林三洪是眾所周知的漢王門下。朱林當著朱高煦的麵這麽說,一句話就有千鈞之重。

朱高煦有心想替林三洪辯駁幾句,可仔細想想,實在拿不出什麽有利的言辭來:林三洪一下子撈了那麽多錢,還是按照往年的秋賦上繳給朝廷一點湯湯水水。真正的油水都被他攥住了,明明知道朝廷的北伐正需要銀錢糧秣,卻舍不得拿不出來給朝廷,換成在怎麽開明君主心裏肯定也窩火。

可那些銀錢林三洪並沒有裝入私囊,確實是做了點事情,剩餘很大一部分還落在揚州的地方府庫之中,朱橡還真的不好直接伸手管揚州

“借錢

看到下邊的地方官府財了,皇帝就是想敲竹扛,也得照個合適的理由。問題是揚州府上上下下早把該交的都交了,一個銅板也不欠朝廷的,,

如今的北伐已經正式開始,西北幾十萬大軍正打的如火如荼,和蒙古打仗,打的就是錢糧。林三洪若真是有忠君之心,早就應該主動給朱林排憂解難了!

偏偏林三洪根本就沒有提過半句要“孝敬”朝廷的意思!

七十萬兩銀子的財富,足夠支撐北伐的一半了,連朱林有眼紅,他一個小小的府治衙門就敢這麽攥著。而且一個銅板也不肯多出,膽子不能說不燦主動出錢出力修一小段運河。看起來是於國於民都有莫大好處的善舉,其實就是在堵朝廷的嘴,就是在護住揚州府的錢包,免得被朝廷惦記著!

朱橡也是從藩王起來的,對於地方上的那一套也知道的不少,不象都察院的那幫書呆子隻會說不會做,明白修那麽一小段運河大致需要多少錢!

做皇帝的看似富有四海,全天下的財富都屬於皇帝,其實根本就不是那麽個道理。就算是強勢如朱抹這樣的皇帝,也不是說想拿哪裏的錢就可以拿的。現如今為了北伐。朱林已經主動把修繕皇城的工程都停了。要不是地方藩王還有那麽一點孝心,連暫停孝陵工程的心思都動過。可這個林三洪就是把自己的腰包捂的死死,一個大子兒也不肯給朱林!

林三洪在揚州了大財的消息,朱高煦也知道不少,明裏暗裏也曾暗示過林三洪,要他拿出;五十萬來,哪怕是十萬二十萬也行,塞到國庫裏頭,既解決了朝廷的難處,又有了麵子,

可林三洪卻在這個事情上裝糊塗,說什麽揚州百業剛才起步,需要銀錢的地方極多,看那個架勢,似乎還想請朝廷調撥銀子支持一下揚州的展!

朱高煦當然不會把林三洪這種不肯為君父分憂的心思告訴朱橡,要是朱林知道林三洪還在打國庫的主意,恐怕就是不是這樣麵無喜怒的念叨林三洪而是要破口大罵了!“煦兒。聯給你的消弈旬書曬細凹曰甩姍不一樣的體蛤

說到這個,就連朱林也有點不好意思了。

皇帝伸手借臣子的錢,而且不是以皇帝的名義借,是以朝廷的名義借。算是公對公了。可這種事情畢竟不好出口,也不可能給內閣去議。更不可能什麽明旨。好在林三洪是漢王的嫡係,朱林也不用親自張口借錢,暗示一下朱高煦就可以了。

朱高煦早就接到了林三洪的回話:朝廷借揚州的錢?我們沒錢。就算是有錢也不夠揚州的政務開支,朝廷就別惦記了。

林三洪甚至委托漢王,讓朝廷中樞聳助揚州地方!

這些都是廢話,朝廷要真有錢沒地方花,還會惦記著揚州地安政府府庫裏的那點銀子?

這種回複朱高煦肯定不敢對朱林明說,可如今君父問起,也不能不說。隻好含含糊糊的表示了一下:林三洪那邊確實是想拿出點銀錢支持朝廷的北伐大業,可林三洪說,,

一聽到這種明顯帶有轉折的話語,朱橡就明白林三洪是不肯出血了。心中大為不快:“他說什麽了?”

朱橡的臉上帶著一絲怒氣,朱高煦看的明明白白,說話更加謹慎,斟酌著措辭說道:“兒臣以為林三洪也是出於縝密的考慮,他說如今揚州剛剛有一點樣子,不宜反哺中樞。若是朝廷實在缺少北伐之資。揚州也可以拿出三五萬兩

“哼!”

林三洪攥著那麽多錢以為朝廷不知道,光是揚州地方官員私分的都不止三五萬了。如今朝廷缺錢了,卻想打叫花子一樣,隻給三五萬。對於林三洪這種缺少血誠之心的臣子,朱林的態度就是從鼻子裏出重重的哼聲!

“若是朝廷能容揚州再等一年。來年的這個時候,若是朝廷北伐的急,隻要過了六月,揚州就有力負擔起全部的北伐之資!”

“全部!”

這兩個字是什麽意思朱林清楚的很!大軍一動,處處都要銀錢糧秣。幾十萬大軍囤在西北,可不是說著玩的。不是說十萬八萬銀子就能支撐下來的小事情。就是撒一百萬下去,也不一定能夠支撐到最後。

從朱元璋開始,北伐從來就沒有斷過。但是每一次北伐之後都需要三四年的休養生息,積攢實力之後才可以動第二次。朱元障八次北伐,都沒有解決蒙古問題,不是朱元璋不想解決,也不是打不過,而是沒有錢,支撐不下去。不得不這麽斷斷續續的做了一次又一次,真要是有足夠的財力做後盾,大明王朝早就橫掃平推了內訌不斷的北元了,何至於等到今日?

提供足夠支撐北伐的全部資材。朱橡想不動心都不可能!看到君父的神色緩和了許多,朱高煦的膽子也稍微大了一點點:“林三洪與兒臣雖是上下統屬,其實私交極厚。林三洪說想要用現在手裏的一點微薄銀錢做本,搏來年更大的利。隻要朝廷再給他一年的時間,揚州一府就可以支撐一次北伐。若是朝廷能等到他任滿之期。揚州就能為我大明兵戈提供無限的財力支持,任我大明軍隊所到之處

“一派胡言!”

朱橡笑罵了一句說道:“我大明雄兵百萬,他林三洪的《大明國》書就掛在聯的案頭,聯要做豪霸雄主,他一個小小揚州如何支撐的起?”

看到朱林笑著罵林三洪。朱高煦就明白朱林其實已經允了林三洪的一年之期。至於一個小小的揚州府就支撐起大明王朝的所有軍事行動,也就當做是林三洪的大言也就罷了。

一個府,就是把褲子都賣了也不可能支撐起整個大明帝國的軍費,這樣的笑話連朱高煦都不可能當真:“兒臣深知林三洪的為人,此人行事看似荒誕,其實一舉一動頗有深意

自從認識林三洪以來,不管是當初救助朱高煦,還是後來給削藩找借口,哪一個看起來不是在瞎胡鬧?可最後的收益卻大的驚人,總是不經意間就把小事和國家重舉聯絡起來,收到想也想不到奇效。

“兒臣仔細想過了,林三洪是不是想創造一個揚州模式,待這種模式成熟以後再由朝廷推而廣之

朱橡一句話就否定了朱高煦天真的想法:“謬,大謬!不論林三洪在揚州弄出來多少銀錢,這種做法絕對不值得推而廣之

“勤儉連廉潔,奢侈通腐化!”朱林肅然道:“儉則約,約則百善俱興。

侈則肆,肆則百惡俱縱。以儉治國則國興,以儉治家則家殷,以儉治身則身無憂。”

“林三洪很新任的揚州官吏確實還沒有奢侈腐化,他們若是一窩子都在銀子麵前腐爛了,不算什麽大事情。聯一紙詔書就能讓他們身異處。”朱林從來就不懼官員的貪腐。在殺貪官這個方麵也從來不會手軟。可問題是奢靡不儉的不是大明官員,而是地方百姓:“煦兒你還不知道揚州的變化,聯卻看的清清楚楚。”

“自今年以來,揚州民間的儉約之風漸去,取而代之以奢靡之氣,民間不事積蓄,注重及時行樂,此風不可長啊!”

朱橡在揚州到底安插了多少眼線。恐怕隻有他自己知道。

這些耳目除了打地方官的小報告之外。還在嚴密注視著民間。

自林三洪上任的這一年多以來,揚州百姓多了很多賺錢的門路,財富聚集相應日漸明顯。以前的揚州百姓和普天下的老百姓一樣,都是辛辛苦苦的勞作小心翼翼的積蓄。

積蓄本是中華民族的千年美德,但是現在的揚州已經開始起了變化。有錢的豪富之間注重享樂,為了聲色犬馬之事不惜一擲千金而麵不改色。若說有錢人的奢靡生活不具備普遍意義的話,平常百姓的生活絕對可以說明問題了。

以前的老百姓辛苦一年,連肉也舍不得吃幾回。或許是因為先的銀子好賺了,人們積蓄儲備的心思也就淡了許多。民間的那些販夫走卒之流白日裏賺到幾個銀錢,要麽就去花街柳川次作樂,要麽就到酒肆茶樓把日的牛勞所得化為美酒淒甘幾肚皮。反正就是一天賺的銀子一天花。反正銀子也好賺,不必擔心每天餓肚子,,

連小門小戶的老百姓都這樣了,何談其他?

朱橡苦口婆心的對朱高煦說道:“以奢治國則國亡,以奢治家則家敗。林三洪不可能不知道儉約之道,卻反其道而行之,他用的這是以奢治國的手段,聯看的出來

“以奢治國雖能在短時間內促進流通。可以在瞬間積蓄大量財力,可永遠也不會成為根本。也隻有在揚州這樣的繁盛之地才值得一試,其他各地萬萬不行。奢為一時一地之計,儉為萬世不搖的根本,我兒切切不可隻看一時一地之得,而忽視了全盤的大局!”

這已經不是說林三洪而是說治國大計了。

要帝能對兒子說出這樣的話來,其用心已很明顯朱高煦有耳能成為執掌大明的人物。

朱高煦自然明白這一點,趕緊“聆聽聖”。

“林三洪以奢治揚州,不過是個特例,沒有任何可以推而廣之的價值。全天下之人若都如揚州一般。還有什麽積蓄可言?還有什麽國力可言?出不了三年,天下風氣崩壞世道必然大亂,商紂隋場就是前車之鑒。不可不防!”

“兒臣謹記!”

“林三洪頗有才華,也算是個能吏。”在肯定了林三洪這個人之後,朱林也不無擔憂的說道:。不過林三洪太過於注重用奇,治理一地用在一時,或許可收奇效。可若是放在大局當中,終究缺了堂堂正正的氣魄,在揚州弄出這麽大的動靜。看起來確是有些本事

朱橡笑著推了推書案上的奏折:“可又有哪個知曉聯是站在他身後支持的呢?自林三洪上任以來,不論閣部還是都察院那邊,彈劾他的奏章什麽時候少過?”

林三洪在揚州搞的的確是太出格了。打黑你就好好打你的黑,建設地方用點花招也不算什麽。偏偏和一些煙花風月之事夾纏不清,朝廷裏邊說他壞話的人絕對少不了。

“荒淫嬉鬧不務正業”這些言辭都算是輕的,連“玩忽職守”的罪名都替林三洪準備好了。光是都察院和清吏司過來的奏陳折子都能裝滿一大筐了,要不是朱橡在前邊頂著,把這些東西統統“留中。”林三洪早就被吐沫星子淹死了,哪裏還能安安穩穩的在揚州任上做事情?

“林三洪有當年劉誠意之才智。卻無劉誠意的胸襟氣魄,終究是太小家子氣了朱林正色道:“手下有這樣的人才是好事,終究不能太過依賴。聯希望看到的是你們這些後輩的真才實學,而不是倚仗別人做出的成績

“兒臣明白。”

“好了,就說這麽多吧,能領會多少就看個人的悟性了朱林似乎也意識到今天說的夠多了,揮揮手說道:“煦兒你也去內宮那邊探望一下吧,你的母後身體似乎越來越不適應江南的天候,天氣轉涼之後咳嗽的愈厲害。熾兒前幾天剛剛送了海外的藥品,似乎很有些效果。這些日子皇後時常念叨起你,”

“兒臣不孝,這就是去宮裏探望母後”。

“去吧朱橡示意朱高煦退下。轉過身子看著懸於案幾之上的《大明國》,於心中默念:夫大明國者,,

《大明國》的書文掛滿了朱橡經常來往的每一處所在,以確保皇帝可以隨時隨地看到,而大明的永樂皇帝也時常對著這份書文呆”

過了良久,外麵的宮人很小心的躬著身子進來,把前線的軍情奏報放在書案之上,又添了盞子參湯,這才提著衣袍很謹慎的退下。

這一次北伐是永樂新朝第一次對北元用兵,關係到很多事務。所以在動兵之初,朱林就用足了心思。不僅在兵甲器械糧秣銀錢方麵為軍事行動大開方便之門,還特意囑咐過。前線的軍情一定要及時的直達禦前。為的是可以隨時隨地知道前線的軍事行動已經進展到了何種地步。打開軍情奏報一看,並沒有什麽大事,不過了例行的報告:大明官軍又獲大捷,推進多少多少裏,斬多少多少級,俘獲了多少牛羊馬匹等等。

同樣內容的奏報朱林已經見過很多次了,這一次所見和前幾次也是大同小異。

朱橡從十幾歲開始就隨朱元樟在軍前效力,從二十歲開始就和蒙古人打仗,親自指揮過幾次北伐,在北平之時和蒙古的小規模戰爭幾乎沒有間斷過,即便不在軍前。也能把前線的情形估計一個**不離十。

大明的北伐軍隊經過了比較周詳的準備,有動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現如今北元內訌不斷,各部落各家族之間互相廝殺,大軍一開過去。取得一些勝利完全就是順理成章之事。

但是西北地域廣闊,多是人煙稀少的荒漠之地,補給極為不易,大明軍隊推進的越遠,後勤線也就拉的越長,危險程度也就越大。十分的物資運到軍前,真正能夠用到將士手中的不過二三分,這對大明朝的國力是一個很大的考驗!這種戰爭不可能持久,以大明朝的國力也支撐不起,曠日持久的大戰雖然可以嚴重削弱對手,其實就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事情,所以朱林很希望能夠取得一場真正的大捷,而不是這種不痛不癢的戰術性優勢。就算不能徹底解決北伐的軍事威脅。也要北元在數年之內再無崛起的可能。

但是朱橡也是個知兵的,明白這個戰略性的目標很不容易做到。二十幾萬大軍深入荒漠不毛,一舉一動都要謹慎,北元雖然已經削弱了很多,蒙古帝國的整體實力還保留了很多,還不是任人拿捏的軟柿子。如果過分幹涉前敵的指揮,很可能會適得其反。

“兵事須慎重!”

“自塔爾湖以北,即不見寇之主力。

雖有小勝萬不可疏忽。”

“宜時時如對敵千軍,心繃講止,不可未捷俟再不可貪功冒熱捌切

“如軍中有人言敵軍可易擊敗。切信之,唯慎之又慎

“敵主力避而不戰,必為懸軍轉戰之意。若敵示弱誘我深入,進必不利,退則懼為所乘,可結城自保,不可輕進。若追至敵主力,俟我軍畢至,並力攻之

對於北伐,朱林還是極為謹慎。

北元控製的荒漠草原,地廣人稀,補給不利,各部通訊不便,最怕的並不是於敵人決戰,而是找不到敵人。自北伐開始的這幾個月裏王師已經獲得數次小勝,推進極快。戰線也拉的很長,卻始終找不到敵人的主力。朱林雖然身不在前線,也清楚的知道這其中的隱患,所以一再傳旨要前敵指揮官不要貪功,更不可冒進,一定要謹慎再謹慎,必要的時候可以做出退卻以等待各路協同軍隊趕上來,,

剛刊封好了文書,當值的侍衛就來稟告:大集爺朱高熾求見!

“讓熾兒進來吧。”

大王爺朱高熾還是一番老實忠厚的樣子,很恭敬的見完了君臣之禮。朱高熾說道:“自父皇命兒臣領工部以來,無尺寸之功,唯有勤勉政事,”

這次北伐,對於大王爺統領的工部是一個不小的考驗,兵甲器械,弓箭刀槍,營帳被服等等。都要經過工部。大王爺朱高熾雖然沒有什麽顯眼的功勞,卻也勤勤懇懇做的還算周全。並沒有耽誤過什麽事情。

大戰之際,軍功都屬於在陣前廝殺的將士,在後麵保證後勤的無名英雄反而容易被人們忽視。

朱橡當然知道朱高熾是為北伐出了大力氣的,對於這個大兒子的辛苦和勤勉也看在眼前,微笑著賜了一盞子參湯:“你就不必再於聯說這些虛話了,聯很清楚你的功勞。你我是君臣也是父子,天家和百姓家其實都一樣,此處非是朝堂,有什麽話直接說,不要兜兜轉轉的耽誤時辰了。”

大王爺朱高熾把捧著的參湯放在身旁,努力掩飾著神色間的得意,很恭敬的低頭說道:“兒臣在工部懸出了五百兩的花紅,終於有工匠製出了六百斤的小銅炮,六百步之內可穿金裂石無可匹敵。隻要兩乘挽馬即可靈活拖拽,”

朱橡一掌擊在案上,震翻了參湯盞子濺的滿手都是,卻渾然不覺。大讚一聲:“好!”

大炮這種東西早就有了,早在大明朝開國之前,就已經裝備了軍隊。隻不過軍中的大炮都是銅胎鐵衣。極是巨大沉重,動輒就是幾千斤。威力巨大可攻城拔塞。但是絕對不適台用在野戰當中,尤其不適合用在和北元的野戰的當中。

想那草原荒漠地域廣闊,大軍掩殺之時,雙方都會把靈活機動揮到極致。尤其是北元的騎兵如閃電狂風,頃玄之間就可以衝殺幾百步的距離,又可以做出範圍達到幾百裏的大迂回大穿差。大炮的威力雖大。可缺陷也同樣明顯,太笨重了!不適合坐靈活移動,一旦被敵人靠近就成了廢銅爛鐵,用在那種野戰當中反而很容易成為累贅。

如今朱高熾統領了工部,才不到兩年的時間,就造出了適合野戰使用的小銅炮,具有舉足輕重的意義。

銅炮可以打六百步,威力也不算小了。最關鍵的是隻要兩匹平常的馬匹就可以做到靈活機動,可以和大軍一起做出快轉移,不僅適合在野戰當中使用。就算平常不用也可以大量攜帶,這無疑是對北伐的一大助力!

有了這樣的小炮,大明王師的勝算就更大了。

朱橡的心情變得舒暢起來,連連讚了朱高熾幾聲:“好,很好,我兒做的對了。

這才是辦實事的樣子,哈哈自打永樂新朝以來,朱高熾並沒有做出什麽實實在在的成績,完全就依靠在靖難之初積累下來的那點老本。朱林稱帝以後,為了爭奪太子之位,時時事事都要刻意的表現出一幅“賢王”的樣子,拉攏讀書人施恩於百官,自認為已經做的很好了。其實卻不為朱林所喜。

這種做派或許可以增添一點朱高熾本人的聲望,但是對國家對朝廷並沒有什麽意義。在一個強勢如朱林這樣的皇帝手下。“賢”這個字並沒有很實際的作用。

朱橡需要的是能做事的兒子。大明需要的踏實肯幹的君主,而不是一個擔著好名聲被儒生們吹捧的“仁君聖主

寬仁?建文皇帝夠寬仁了吧?成就什麽事業?

尊儒?建文皇帝也做的足夠了吧?可結果如何?靖難一起,那些儒生可派不上什麽用場。

在朱林心目當中,自己的繼任者不管是哪個兒子,寬仁不寬仁的根本就不重要,最要緊的是一定要強有力。

牢牢的把權和勢抓在手中才是硬道理,其他都是旁枝末節。

看到朱高熾終於做出一點成績,朱林高興的很:“你說的這種炮造出了多少?”

朱高熾低著頭很恭謹的說道:“回父皇的問,這種小炮已出產了六門。俱是大胎小衣的銅鐵構造

“好的很,你回去準備準備,明日聯要親自驗炮!”

“明日?是不是要欽天監先

皇帝親自去查看這種新式小炮的效果,是一個很隆重的事情,尤其是涉及到兵戈器械,不是說想去看立刻就能去的。按照慣例,還需要欽天監選一個良辰吉時,工部那邊再做好了迎接聖駕的準備,這才擺開儀仗去“視察”一番。

朱橡哈哈大笑:“試炮乃是軍國大事,如今西北交戰正急,火炮乃是前敵急需之利器,哪裏還等什麽良辰吉日?聯在北平為藩之時,還不是經常做這些事情的麽?如今也沒有什麽不同,聯說明日,那明天就是良辰吉日

“是!兒臣這就回去準備!”

心是收購秋敵的黃金時機,豐隆昌強“作坊終千顯露出最徹洲“隆昌”跡象。

因為春桃略略抬高了蠶繭的收購價格,蠶農們更願意把蠶繭賣給豐隆昌一養蠶的辛苦隻有蠶農知道。如果能把“蠶山”上的繭多賣幾把銅錢,寧可挑著多走點路程也要把繭子賣給豐隆昌。

蠶農之所以更願意把原料賣給豐隆驀,除了收購價格稍微高一點之外。還有更重要的一點:豐隆昌同樣收購廢繭!因為當時的技術水品問題,養蠶和種田一樣,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天氣的製約。不管怎麽樣精心照料蠶床,總是會出現很多瘦小的繭子。這種廢繭出不了多少絲。費心費力的縹成絲之後也是次品,根本就賺不了錢。所以別處的作坊根本就不收購這種東西。

春桃也知道收購這種廢繭賺不到錢。但是她有自己的小算盤。

通過用硫蒸和在煮水中加堿的方式可以稍微提高廢繭的利用率,即便是用上這種小手段,也僅僅是能夠做到收支平衡而已。

隻要不虧錢,或者是稍微虧一點錢,都耳以,因為春桃想要做的就是利用這個機會大肆收購蠶繭。從上遊的原材料收購開始占據先優勢。

豐隆昌收購的蠶繭多了。別的作坊的收購量肯定會減少,這是常識。

眼睜睜的看著豐隆昌囤積起海量的原材料,為今冬打下堅實的生產基礎,別的綠絲作坊並不怎麽著急。

以豐隆昌現在的做法,根本就不是長久的經營之道。

緣絲這個行業具有很高的透明性,能賺多少基本就是定數,完全就是依靠薄利多銷,誰也不可能製造出什麽暴利來。豐隆昌擅自抬高原料價格,害得別人收不足原料,其實這就是兩敗俱傷的手法。

像絲行業的利潤本來就低,原料的價格抬高必然帶來整體利潤的降低。別看豐隆昌擺出一副很厲害的架勢,其實賺不了幾個錢。同行們一麵對豐隆昌的做法嗤之以鼻,一麵等著看春桃的笑話啥時候資金鏈斷了,笑話也就來了。

做生意講究的是一個穩字,這樣胡鬧根本就是在和錢過不去。

豐隆昌的背景大家都知道一些。根本就是幾個有錢有勢的官老爺一時興起鼓搗出來的玩意,虧點賺點都無所謂,什麽時候那些官老爺覺賺不到錢了或者是幹脆對綠絲的新鮮勁過去了,也就是豐隆昌熄火塌架的時候了。

原材料的提高,雖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儲備穩定未來的生產,但是也必然減少整體利潤,這對本來就利潤很低的保絲作坊來說就是一柄雙刃劍。

但是豐隆昌實際上的掌管著春桃自有她的經營之道。

原材料價格的提高,帶動著成本的提高和利潤的減少,這完全可以從其他渠道補回來。因為像絲是一個勞動密集產業,最重要的就是人工,隻要降低了人工費用,就等於是降低了成本。

雇傭女工和童工!

這一帶很多婦女本身就會一些綠絲的技藝,可以召起來作為繩絲工人使用。

因為豐隆昌縹絲作坊是由春桃這個女娃娃出麵打理著,這本身就是招募女工的便利條件。“大門不出二門不邁”這樣的教條確實存在。但也隻是對有一定家底的人家適用。真正的百姓之門,一家子都在拚死拚活的掙命賺錢,不可能讓家裏的女人整天象千金大小姐一樣呆在繡樓裏不出來。為了多賺幾個銅錢。婦女照樣會拋頭露麵的從事很多工作。

窮人的孩子沒有幾個,讀書的。農忙的時候幫著家裏的大人們下地幹活。農閑的時節能夠找到一個穩定的工作,雖然賺的錢少點,總比滿世界瘋跑要好的多吧。

很多女工的生產能力並不比男子差的太多,但是女工的工錢確實很低。堪堪之後成年男子的一半,至於童工就更少了!

春桃利用女兒之身的優勢,下到老百姓的家裏勸說,很容易就招募到了一大批女工和童工。

以工人的低工資抵消原料的高價格。春桃沒有什麽高瞻遠矚的目光。也缺少全盤的布局能力,不過這種小算盤小心思正是她的專長!春桃之所以敢於擺出一副咄咄逼人的架勢和同行公然叫陣,隻有那些心眼小計算顯然不夠的,真正讓春桃膽氣豪壯的還是作坊裏忽然暴漲的本錢。

前些日子,三洪哥哥那邊忽然就送過來四萬多兩現銀!整個作坊的價值也不過一萬兩出頭的樣子,這還是林三洪和幾個股東的拚湊起來的本錢。忽然之間就有這麽多銀錢過來。等於是巨額的資金進入,缺少讓春桃可以做出很多大手筆大動作來。

在十月之前,又是四萬多兩銀子入了豐隆昌的賬麵,如此數額巨大的現錢讓春桃驚的目瞪口呆。這些現錢幾乎等同於十個作坊的價值,呼啦啦就流了進來,春桃的第一反應就是:三洪哥哥貪了朝廷的錢!

揚州繁華如斯,身為府台大人,隻要有貪墨之心,撈點銀子一點問題都沒有!但是三洪哥哥撈的也未免太多了吧?近十萬兩銀子,砍多少次腦袋都抵不去的罪行啊!春桃下意識的趕緊安排花錢的舉動,一麵擴建作坊,一麵近乎瘋狂的收購蠶繭。同時暫停了生絲的出庫,,

所有的這一切並不是為了經營做打算,而是在為林三洪考慮。

三洪哥哥弄了這麽多銀子,朝廷一旦要是有所察覺”所以趕緊把這些銀子轉化一下,通過作坊洗白,,

三洪哥哥即便是做了天大的貪官,那也是至親至近之人,春桃總是要幫他的!一直到林:洪來了書信。讓春桃擴大規模的同時把作坊的賬目錄個副本送到揚州,春桃才明白過來:並不是三洪哥哥做了貪官,而是作坊又添了大的股東。這些銀子就是股東拿出來的!要不然三洪哥哥根本就不會要看作坊的賬目,肯定是拿給別人看的。

什麽樣的股東才可以一出手就幾萬兩?刪占商吧。春桃的旦識有限,實在想不出還有什麽樣的有錢代川以做到這種地步,難道說揚州就是金山銀海?

“揚州真是有錢呐”朱林麵無表情的捏著一分密奏上來的折子。在偌大的龍床上半躺半坐著:“這個林三洪”,這個林三洪呐,聯”聯,真不知該賞還是該罰他了!煦兒,你給聯說說看,林三洪做的是對還是不對?”

“父皇”漢王末高煦很小心的揣摩著父親的意思,卻感覺不到朱橡的喜怒,很謹慎的說道:“孩兒淺薄,不敢妄議!”

就算林三洪是鐵杆的漢王係人馬。朱高煦也不好在這種事情給他開

了。

林三洪在很大程度上整合了官場,通過去年的劉黑三事件,明著是打黑,其實就是為了排除異己,林三洪假朝廷之手除去了很多反對他的官吏。然後接著四月佛節到來的巨大收晝,私分了很多銀錢,以收買的手段把絕大部分揚州官吏“團結”在自己周圍。

現在的林三洪在揚州就是說一不二,基本可以做到隨心所欲。

但是這一切始終瞞不過朱林的眼線。

對於地方,朱林有足夠的眼線布置在林三洪周圍,甚至在其他各地官員的身邊,都有皇帝安插的耳目。稍微上得了台麵的官吏,隻要稍微有點出格的舉動,絕對瞞不過朱林。

林三洪在揚州確實做的太出格了。朱林不是不知道!

事情是明明白白擺在那裏的。林三洪在揚州並沒有創造出實實在在的價值。雖然揚州府上上下下賺的盆滿缽滿,可那是屬於地方政府的“集體財產”不是屬於大明朝的“公共財富”並沒有入到國庫當中。豐盈的隻是揚州府庫,而不是朱林的國庫。

要是林三洪在農業上做出了同等的成績,朱林肯定要大肆褒獎大肆賞賜,因為農業是種一粒種收萬盅粟的實業,是任何一個王朝的根本。可林三洪做的這一切從根子上來講,還看不到實實在在的財富價值,從宏觀上來講,隻能算是財富的再分配。

林三洪用這些手段,最直接的效果就是把集中在少數人手中的財富散步開來,減少了貧富差距而已。從總體上來講。大明王朝的財賦並沒有增加很多,隻不過揚州周邊的財富都往揚州集中起來,確確實實是匯集了揚州百姓,但是總體來看。財富並沒有增加多少!林三洪這麽幹,當然不能說是對的。可作為揚州知府,為揚州謀取利益也是天經地義,就是說破了天也不算是錯了。

如果全天下都象林三洪這樣,搞這樣的“旁門左道”那誰還肯俯農桑老老實實的幹活?隻轉移財富實行再分配,而不是創造出財富。對於整個大明王朝並沒有很大的好處。

“總量近七十萬兩的財富,沒有轉到國庫當中,反而集中在揚州府庫”。朱林還是一副不露喜怒的樣子:“林三洪上書要休整運河,這是給聯動小心眼呢。以為修一修運河就可以讓聯不再過問揚州府庫,嘿嘿,這份心思,非忠臣之舉呀!”

朱林這已經不是第一說同樣的話題了:林三洪不是做忠臣的料子!

林三洪是眾所周知的漢王門下。朱林當著朱高煦的麵這麽說,一句話就有千鈞之重。

朱高煦有心想替林三洪辯駁幾句,可仔細想想,實在拿不出什麽有利的言辭來:林三洪一下子撈了那麽多錢,還是按照往年的秋賦上繳給朝廷一點湯湯水水。真正的油水都被他攥住了,明明知道朝廷的北伐正需要銀錢糧秣,卻舍不得拿不出來給朝廷,換成在怎麽開明君主心裏肯定也窩火。

可那些銀錢林三洪並沒有裝入私囊,確實是做了點事情,剩餘很大一部分還落在揚州的地方府庫之中,朱橡還真的不好直接伸手管揚州

“借錢

看到下邊的地方官府財了,皇帝就是想敲竹扛,也得照個合適的理由。問題是揚州府上上下下早把該交的都交了,一個銅板也不欠朝廷的,,

如今的北伐已經正式開始,西北幾十萬大軍正打的如火如荼,和蒙古打仗,打的就是錢糧。林三洪若真是有忠君之心,早就應該主動給朱林排憂解難了!

偏偏林三洪根本就沒有提過半句要“孝敬”朝廷的意思!

七十萬兩銀子的財富,足夠支撐北伐的一半了,連朱林有眼紅,他一個小小的府治衙門就敢這麽攥著。而且一個銅板也不肯多出,膽子不能說不燦主動出錢出力修一小段運河。看起來是於國於民都有莫大好處的善舉,其實就是在堵朝廷的嘴,就是在護住揚州府的錢包,免得被朝廷惦記著!

朱橡也是從藩王起來的,對於地方上的那一套也知道的不少,不象都察院的那幫書呆子隻會說不會做,明白修那麽一小段運河大致需要多少錢!

做皇帝的看似富有四海,全天下的財富都屬於皇帝,其實根本就不是那麽個道理。就算是強勢如朱抹這樣的皇帝,也不是說想拿哪裏的錢就可以拿的。現如今為了北伐。朱林已經主動把修繕皇城的工程都停了。要不是地方藩王還有那麽一點孝心,連暫停孝陵工程的心思都動過。可這個林三洪就是把自己的腰包捂的死死,一個大子兒也不肯給朱林!

林三洪在揚州了大財的消息,朱高煦也知道不少,明裏暗裏也曾暗示過林三洪,要他拿出;五十萬來,哪怕是十萬二十萬也行,塞到國庫裏頭,既解決了朝廷的難處,又有了麵子,

可林三洪卻在這個事情上裝糊塗,說什麽揚州百業剛才起步,需要銀錢的地方極多,看那個架勢,似乎還想請朝廷調撥銀子支持一下揚州的展!

朱高煦當然不會把林三洪這種不肯為君父分憂的心思告訴朱橡,要是朱林知道林三洪還在打國庫的主意,恐怕就是不是這樣麵無喜怒的念叨林三洪而是要破口大罵了!“煦兒。聯給你的消弈旬書曬細凹曰甩姍不一樣的體蛤

說到這個,就連朱林也有點不好意思了。

皇帝伸手借臣子的錢,而且不是以皇帝的名義借,是以朝廷的名義借。算是公對公了。可這種事情畢竟不好出口,也不可能給內閣去議。更不可能什麽明旨。好在林三洪是漢王的嫡係,朱林也不用親自張口借錢,暗示一下朱高煦就可以了。

朱高煦早就接到了林三洪的回話:朝廷借揚州的錢?我們沒錢。就算是有錢也不夠揚州的政務開支,朝廷就別惦記了。

林三洪甚至委托漢王,讓朝廷中樞聳助揚州地方!

這些都是廢話,朝廷要真有錢沒地方花,還會惦記著揚州地安政府府庫裏的那點銀子?

這種回複朱高煦肯定不敢對朱林明說,可如今君父問起,也不能不說。隻好含含糊糊的表示了一下:林三洪那邊確實是想拿出點銀錢支持朝廷的北伐大業,可林三洪說,,

一聽到這種明顯帶有轉折的話語,朱橡就明白林三洪是不肯出血了。心中大為不快:“他說什麽了?”

朱橡的臉上帶著一絲怒氣,朱高煦看的明明白白,說話更加謹慎,斟酌著措辭說道:“兒臣以為林三洪也是出於縝密的考慮,他說如今揚州剛剛有一點樣子,不宜反哺中樞。若是朝廷實在缺少北伐之資。揚州也可以拿出三五萬兩

“哼!”

林三洪攥著那麽多錢以為朝廷不知道,光是揚州地方官員私分的都不止三五萬了。如今朝廷缺錢了,卻想打叫花子一樣,隻給三五萬。對於林三洪這種缺少血誠之心的臣子,朱林的態度就是從鼻子裏出重重的哼聲!

“若是朝廷能容揚州再等一年。來年的這個時候,若是朝廷北伐的急,隻要過了六月,揚州就有力負擔起全部的北伐之資!”

“全部!”

這兩個字是什麽意思朱林清楚的很!大軍一動,處處都要銀錢糧秣。幾十萬大軍囤在西北,可不是說著玩的。不是說十萬八萬銀子就能支撐下來的小事情。就是撒一百萬下去,也不一定能夠支撐到最後。

從朱元璋開始,北伐從來就沒有斷過。但是每一次北伐之後都需要三四年的休養生息,積攢實力之後才可以動第二次。朱元障八次北伐,都沒有解決蒙古問題,不是朱元璋不想解決,也不是打不過,而是沒有錢,支撐不下去。不得不這麽斷斷續續的做了一次又一次,真要是有足夠的財力做後盾,大明王朝早就橫掃平推了內訌不斷的北元了,何至於等到今日?

提供足夠支撐北伐的全部資材。朱橡想不動心都不可能!看到君父的神色緩和了許多,朱高煦的膽子也稍微大了一點點:“林三洪與兒臣雖是上下統屬,其實私交極厚。林三洪說想要用現在手裏的一點微薄銀錢做本,搏來年更大的利。隻要朝廷再給他一年的時間,揚州一府就可以支撐一次北伐。若是朝廷能等到他任滿之期。揚州就能為我大明兵戈提供無限的財力支持,任我大明軍隊所到之處

“一派胡言!”

朱橡笑罵了一句說道:“我大明雄兵百萬,他林三洪的《大明國》書就掛在聯的案頭,聯要做豪霸雄主,他一個小小揚州如何支撐的起?”

看到朱林笑著罵林三洪。朱高煦就明白朱林其實已經允了林三洪的一年之期。至於一個小小的揚州府就支撐起大明王朝的所有軍事行動,也就當做是林三洪的大言也就罷了。

一個府,就是把褲子都賣了也不可能支撐起整個大明帝國的軍費,這樣的笑話連朱高煦都不可能當真:“兒臣深知林三洪的為人,此人行事看似荒誕,其實一舉一動頗有深意

自從認識林三洪以來,不管是當初救助朱高煦,還是後來給削藩找借口,哪一個看起來不是在瞎胡鬧?可最後的收益卻大的驚人,總是不經意間就把小事和國家重舉聯絡起來,收到想也想不到奇效。

“兒臣仔細想過了,林三洪是不是想創造一個揚州模式,待這種模式成熟以後再由朝廷推而廣之

朱橡一句話就否定了朱高煦天真的想法:“謬,大謬!不論林三洪在揚州弄出來多少銀錢,這種做法絕對不值得推而廣之

“勤儉連廉潔,奢侈通腐化!”朱林肅然道:“儉則約,約則百善俱興。

侈則肆,肆則百惡俱縱。以儉治國則國興,以儉治家則家殷,以儉治身則身無憂。”

“林三洪很新任的揚州官吏確實還沒有奢侈腐化,他們若是一窩子都在銀子麵前腐爛了,不算什麽大事情。聯一紙詔書就能讓他們身異處。”朱林從來就不懼官員的貪腐。在殺貪官這個方麵也從來不會手軟。可問題是奢靡不儉的不是大明官員,而是地方百姓:“煦兒你還不知道揚州的變化,聯卻看的清清楚楚。”

“自今年以來,揚州民間的儉約之風漸去,取而代之以奢靡之氣,民間不事積蓄,注重及時行樂,此風不可長啊!”

朱橡在揚州到底安插了多少眼線。恐怕隻有他自己知道。

這些耳目除了打地方官的小報告之外。還在嚴密注視著民間。

自林三洪上任的這一年多以來,揚州百姓多了很多賺錢的門路,財富聚集相應日漸明顯。以前的揚州百姓和普天下的老百姓一樣,都是辛辛苦苦的勞作小心翼翼的積蓄。

積蓄本是中華民族的千年美德,但是現在的揚州已經開始起了變化。有錢的豪富之間注重享樂,為了聲色犬馬之事不惜一擲千金而麵不改色。若說有錢人的奢靡生活不具備普遍意義的話,平常百姓的生活絕對可以說明問題了。

以前的老百姓辛苦一年,連肉也舍不得吃幾回。或許是因為先的銀子好賺了,人們積蓄儲備的心思也就淡了許多。民間的那些販夫走卒之流白日裏賺到幾個銀錢,要麽就去花街柳川次作樂,要麽就到酒肆茶樓把日的牛勞所得化為美酒淒甘幾肚皮。反正就是一天賺的銀子一天花。反正銀子也好賺,不必擔心每天餓肚子,,

連小門小戶的老百姓都這樣了,何談其他?

朱橡苦口婆心的對朱高煦說道:“以奢治國則國亡,以奢治家則家敗。林三洪不可能不知道儉約之道,卻反其道而行之,他用的這是以奢治國的手段,聯看的出來

“以奢治國雖能在短時間內促進流通。可以在瞬間積蓄大量財力,可永遠也不會成為根本。也隻有在揚州這樣的繁盛之地才值得一試,其他各地萬萬不行。奢為一時一地之計,儉為萬世不搖的根本,我兒切切不可隻看一時一地之得,而忽視了全盤的大局!”

這已經不是說林三洪而是說治國大計了。

要帝能對兒子說出這樣的話來,其用心已很明顯朱高煦有耳能成為執掌大明的人物。

朱高煦自然明白這一點,趕緊“聆聽聖”。

“林三洪以奢治揚州,不過是個特例,沒有任何可以推而廣之的價值。全天下之人若都如揚州一般。還有什麽積蓄可言?還有什麽國力可言?出不了三年,天下風氣崩壞世道必然大亂,商紂隋場就是前車之鑒。不可不防!”

“兒臣謹記!”

“林三洪頗有才華,也算是個能吏。”在肯定了林三洪這個人之後,朱林也不無擔憂的說道:。不過林三洪太過於注重用奇,治理一地用在一時,或許可收奇效。可若是放在大局當中,終究缺了堂堂正正的氣魄,在揚州弄出這麽大的動靜。看起來確是有些本事

朱橡笑著推了推書案上的奏折:“可又有哪個知曉聯是站在他身後支持的呢?自林三洪上任以來,不論閣部還是都察院那邊,彈劾他的奏章什麽時候少過?”

林三洪在揚州搞的的確是太出格了。打黑你就好好打你的黑,建設地方用點花招也不算什麽。偏偏和一些煙花風月之事夾纏不清,朝廷裏邊說他壞話的人絕對少不了。

“荒淫嬉鬧不務正業”這些言辭都算是輕的,連“玩忽職守”的罪名都替林三洪準備好了。光是都察院和清吏司過來的奏陳折子都能裝滿一大筐了,要不是朱橡在前邊頂著,把這些東西統統“留中。”林三洪早就被吐沫星子淹死了,哪裏還能安安穩穩的在揚州任上做事情?

“林三洪有當年劉誠意之才智。卻無劉誠意的胸襟氣魄,終究是太小家子氣了朱林正色道:“手下有這樣的人才是好事,終究不能太過依賴。聯希望看到的是你們這些後輩的真才實學,而不是倚仗別人做出的成績

“兒臣明白。”

“好了,就說這麽多吧,能領會多少就看個人的悟性了朱林似乎也意識到今天說的夠多了,揮揮手說道:“煦兒你也去內宮那邊探望一下吧,你的母後身體似乎越來越不適應江南的天候,天氣轉涼之後咳嗽的愈厲害。熾兒前幾天剛剛送了海外的藥品,似乎很有些效果。這些日子皇後時常念叨起你,”

“兒臣不孝,這就是去宮裏探望母後”。

“去吧朱橡示意朱高煦退下。轉過身子看著懸於案幾之上的《大明國》,於心中默念:夫大明國者,,

《大明國》的書文掛滿了朱橡經常來往的每一處所在,以確保皇帝可以隨時隨地看到,而大明的永樂皇帝也時常對著這份書文呆”

過了良久,外麵的宮人很小心的躬著身子進來,把前線的軍情奏報放在書案之上,又添了盞子參湯,這才提著衣袍很謹慎的退下。

這一次北伐是永樂新朝第一次對北元用兵,關係到很多事務。所以在動兵之初,朱林就用足了心思。不僅在兵甲器械糧秣銀錢方麵為軍事行動大開方便之門,還特意囑咐過。前線的軍情一定要及時的直達禦前。為的是可以隨時隨地知道前線的軍事行動已經進展到了何種地步。打開軍情奏報一看,並沒有什麽大事,不過了例行的報告:大明官軍又獲大捷,推進多少多少裏,斬多少多少級,俘獲了多少牛羊馬匹等等。

同樣內容的奏報朱林已經見過很多次了,這一次所見和前幾次也是大同小異。

朱橡從十幾歲開始就隨朱元樟在軍前效力,從二十歲開始就和蒙古人打仗,親自指揮過幾次北伐,在北平之時和蒙古的小規模戰爭幾乎沒有間斷過,即便不在軍前。也能把前線的情形估計一個**不離十。

大明的北伐軍隊經過了比較周詳的準備,有動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現如今北元內訌不斷,各部落各家族之間互相廝殺,大軍一開過去。取得一些勝利完全就是順理成章之事。

但是西北地域廣闊,多是人煙稀少的荒漠之地,補給極為不易,大明軍隊推進的越遠,後勤線也就拉的越長,危險程度也就越大。十分的物資運到軍前,真正能夠用到將士手中的不過二三分,這對大明朝的國力是一個很大的考驗!這種戰爭不可能持久,以大明朝的國力也支撐不起,曠日持久的大戰雖然可以嚴重削弱對手,其實就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事情,所以朱林很希望能夠取得一場真正的大捷,而不是這種不痛不癢的戰術性優勢。就算不能徹底解決北伐的軍事威脅。也要北元在數年之內再無崛起的可能。

但是朱橡也是個知兵的,明白這個戰略性的目標很不容易做到。二十幾萬大軍深入荒漠不毛,一舉一動都要謹慎,北元雖然已經削弱了很多,蒙古帝國的整體實力還保留了很多,還不是任人拿捏的軟柿子。如果過分幹涉前敵的指揮,很可能會適得其反。

“兵事須慎重!”

“自塔爾湖以北,即不見寇之主力。

雖有小勝萬不可疏忽。”

“宜時時如對敵千軍,心繃講止,不可未捷俟再不可貪功冒熱捌切

“如軍中有人言敵軍可易擊敗。切信之,唯慎之又慎

“敵主力避而不戰,必為懸軍轉戰之意。若敵示弱誘我深入,進必不利,退則懼為所乘,可結城自保,不可輕進。若追至敵主力,俟我軍畢至,並力攻之

對於北伐,朱林還是極為謹慎。

北元控製的荒漠草原,地廣人稀,補給不利,各部通訊不便,最怕的並不是於敵人決戰,而是找不到敵人。自北伐開始的這幾個月裏王師已經獲得數次小勝,推進極快。戰線也拉的很長,卻始終找不到敵人的主力。朱林雖然身不在前線,也清楚的知道這其中的隱患,所以一再傳旨要前敵指揮官不要貪功,更不可冒進,一定要謹慎再謹慎,必要的時候可以做出退卻以等待各路協同軍隊趕上來,,

剛刊封好了文書,當值的侍衛就來稟告:大集爺朱高熾求見!

“讓熾兒進來吧。”

大王爺朱高熾還是一番老實忠厚的樣子,很恭敬的見完了君臣之禮。朱高熾說道:“自父皇命兒臣領工部以來,無尺寸之功,唯有勤勉政事,”

這次北伐,對於大王爺統領的工部是一個不小的考驗,兵甲器械,弓箭刀槍,營帳被服等等。都要經過工部。大王爺朱高熾雖然沒有什麽顯眼的功勞,卻也勤勤懇懇做的還算周全。並沒有耽誤過什麽事情。

大戰之際,軍功都屬於在陣前廝殺的將士,在後麵保證後勤的無名英雄反而容易被人們忽視。

朱橡當然知道朱高熾是為北伐出了大力氣的,對於這個大兒子的辛苦和勤勉也看在眼前,微笑著賜了一盞子參湯:“你就不必再於聯說這些虛話了,聯很清楚你的功勞。你我是君臣也是父子,天家和百姓家其實都一樣,此處非是朝堂,有什麽話直接說,不要兜兜轉轉的耽誤時辰了。”

大王爺朱高熾把捧著的參湯放在身旁,努力掩飾著神色間的得意,很恭敬的低頭說道:“兒臣在工部懸出了五百兩的花紅,終於有工匠製出了六百斤的小銅炮,六百步之內可穿金裂石無可匹敵。隻要兩乘挽馬即可靈活拖拽,”

朱橡一掌擊在案上,震翻了參湯盞子濺的滿手都是,卻渾然不覺。大讚一聲:“好!”

大炮這種東西早就有了,早在大明朝開國之前,就已經裝備了軍隊。隻不過軍中的大炮都是銅胎鐵衣。極是巨大沉重,動輒就是幾千斤。威力巨大可攻城拔塞。但是絕對不適台用在野戰當中,尤其不適合用在和北元的野戰的當中。

想那草原荒漠地域廣闊,大軍掩殺之時,雙方都會把靈活機動揮到極致。尤其是北元的騎兵如閃電狂風,頃玄之間就可以衝殺幾百步的距離,又可以做出範圍達到幾百裏的大迂回大穿差。大炮的威力雖大。可缺陷也同樣明顯,太笨重了!不適合坐靈活移動,一旦被敵人靠近就成了廢銅爛鐵,用在那種野戰當中反而很容易成為累贅。

如今朱高熾統領了工部,才不到兩年的時間,就造出了適合野戰使用的小銅炮,具有舉足輕重的意義。

銅炮可以打六百步,威力也不算小了。最關鍵的是隻要兩匹平常的馬匹就可以做到靈活機動,可以和大軍一起做出快轉移,不僅適合在野戰當中使用。就算平常不用也可以大量攜帶,這無疑是對北伐的一大助力!

有了這樣的小炮,大明王師的勝算就更大了。

朱橡的心情變得舒暢起來,連連讚了朱高熾幾聲:“好,很好,我兒做的對了。

這才是辦實事的樣子,哈哈自打永樂新朝以來,朱高熾並沒有做出什麽實實在在的成績,完全就依靠在靖難之初積累下來的那點老本。朱林稱帝以後,為了爭奪太子之位,時時事事都要刻意的表現出一幅“賢王”的樣子,拉攏讀書人施恩於百官,自認為已經做的很好了。其實卻不為朱林所喜。

這種做派或許可以增添一點朱高熾本人的聲望,但是對國家對朝廷並沒有什麽意義。在一個強勢如朱林這樣的皇帝手下。“賢”這個字並沒有很實際的作用。

朱橡需要的是能做事的兒子。大明需要的踏實肯幹的君主,而不是一個擔著好名聲被儒生們吹捧的“仁君聖主

寬仁?建文皇帝夠寬仁了吧?成就什麽事業?

尊儒?建文皇帝也做的足夠了吧?可結果如何?靖難一起,那些儒生可派不上什麽用場。

在朱林心目當中,自己的繼任者不管是哪個兒子,寬仁不寬仁的根本就不重要,最要緊的是一定要強有力。

牢牢的把權和勢抓在手中才是硬道理,其他都是旁枝末節。

看到朱高熾終於做出一點成績,朱林高興的很:“你說的這種炮造出了多少?”

朱高熾低著頭很恭謹的說道:“回父皇的問,這種小炮已出產了六門。俱是大胎小衣的銅鐵構造

“好的很,你回去準備準備,明日聯要親自驗炮!”

“明日?是不是要欽天監先

皇帝親自去查看這種新式小炮的效果,是一個很隆重的事情,尤其是涉及到兵戈器械,不是說想去看立刻就能去的。按照慣例,還需要欽天監選一個良辰吉時,工部那邊再做好了迎接聖駕的準備,這才擺開儀仗去“視察”一番。

朱橡哈哈大笑:“試炮乃是軍國大事,如今西北交戰正急,火炮乃是前敵急需之利器,哪裏還等什麽良辰吉日?聯在北平為藩之時,還不是經常做這些事情的麽?如今也沒有什麽不同,聯說明日,那明天就是良辰吉日

“是!兒臣這就回去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