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緒皇帝雖然性格內向,但有時候也性急,自從聽過了康有為,這個名字,便不能忘懷,第二天,他問師傅翁同龢:“愛卿認識康有為嗎?”

翁同龢猛地一驚,問:“皇上為何突然提起他?”

“珍妃提及過他。”

“認識,康有為,廣東南海人,此人很有些激進思想。”

“朕正渴望這樣的人”

“皇上,朝廷上下早已流傳帝黨與後黨暗地爭鬥之說,皇上此舉更應三思啊!”

“朕謝師傅提醒,不過,朕不怕,管他什麽帝黨與後黨,朕一心想富國兵強,為我大清振興就是好黨。”

頤和園的西太後一刻也沒有放鬆過對光緒皇帝進行監控,從朝廷大事到生活瑣事,她都不允許光緒皇帝有自己的主張。而血氣方剛的小夥子,怎麽能容忍。

很快,西太後與光緒皇帝的矛盾暴露了出來。雙方各有一定的實力,西太後的追隨者主要是李鴻章、徐桐等三代老臣,他們抱著“祖宗家法”僵持不放,竭力維護西太後的利益。又稱‘後黨’(李黨)。另一種勢力顯得薄弱一些,那些人堅持在年輕的天子一邊兒,他們思想活躍、接受西方文化,以求富國強兵。這一派以翁同龢、潘祖蔭、沈文定等人為代表,稱‘帝黨’。他們多是清流黨人物。實力不如後黨。

一貫善弄權術的西太後明裏歸政住進了頤和園,暗地裏卻操縱著實權,這使光緒皇帝大為惱火。

光緒二十年公元一八九四年,西太後六十大壽,那是一個風雲突變的艱難歲月。這一年夏日,爆發了中日甲午戰爭。

光緒二十年春,頤和園裏一片喜慶的氣氛,大家為太後六十大壽慶典而忙碌著。早兩年前,西太後就諭令禮親王世擇、慶親王奕劻等人籌備這次慶典活動。

光緒二十年四月初,西太後召見光緒皇帝時,她聽到了一個令人吃驚的消息:“日本軍隊占領了朝鮮,朝鮮向大清國求救。當時,她並沒有把此事放在心上,她唯一關心的是六十慶典。可是,光緒皇帝卻憂心忡忡的說:“親爸爸,朝鮮是大清的鄰國,唇亡齒寒,朝鮮已求救於大清國,應立刻援助才對。”

西太後沉吟了一下,說:“令李鴻章的北洋軍艦去援助吧。”

光緒皇帝馬上問:“軍餉不足,從何而補?”

西太後一拍案幾,怒聲問:“皇上總不至於要減少大典之禮吧。”

光緒皇帝低頭不語,隻好回到了宮裏。光緒皇帝回宮後,西太後立刻召見了世擇與奕劻。這兩個庸才一心巴結西太後,一個說:“日朝戰事殃及不到大清,皇上多慮了。”

另一個說:“戰事連年不斷,總不至於因此什麽事兒都不幹吧。”

兩個人你一言,我一語,中心話題是“老佛爺六十大壽慶典不能減弱”,說的西太後心裏樂滋滋的。她笑眯眯的問:“奕劻,哀家著你辦的事兒,都辦妥了嗎?”

奕劻一臉的媚態,他描述著:“老佛爺的懿旨,臣皆遵旨辦妥。”

“說來聽聽”

“嗻,臣遵懿旨,已經將頤和園內未完成的地方督促完工了。另外,自西華門至西直門,街道兩旁鋪麵已修葺一番,沿途還搭蓋經壇、戲台,並分段設了一些景點。”

西太後聽罷,喜形於色,她關切的問:“一共分多少段,設多少個景點。”

“稟老佛爺,共設六十個景點,城內二十七個,城外三十三個,此時,大部分景點已經完成,由於資金不足,城外的部分景點尚待完工。”

又是資金不足,一提起銀子,西太後就頭疼,為了辦好六十慶典,她已擬製李鴻章拿出擴辦海軍的銀子一百多萬兩,雖然李鴻章不太情願,但還是拿出來了,怎麽還不夠。

奕劻見西太後的臉色一下子沉了下來,樂嗬嗬的說道:“太後不必擔心,臣有一妙計。”說完,在太後的耳邊嘟囔了幾句。西太後連連發笑。

在西太後的授意下,世擇、奕劻二人會同北洋大臣李鴻章等人為西太後大壽捐銀活動開始了,不出一個月,便籌集了白銀一百二十多萬兩。他們又來到了西太後的麵前,向“老佛爺”匯報成績。

“老佛爺,王公大臣們紛紛捐銀,有的人竟然還捐出了傳家寶,那場麵可感人了。”

“老佛爺,您有所不知,人們爭先恐後的捐銀子,臣等告知已經夠了,他們還要求再捐一些。”

西太後笑逐顏開,她高興地說:“愛卿們如此愛戴哀家,哀家真是高興。”

奕劻問:“所捐一百二十萬兩銀子全部用於景點建設嗎?”

“不,動用其中三分之一即可,其餘的用於頤和園的一些修葺。”

西太後正得意洋洋的計劃著藍圖,忽見李蓮英上氣不接下氣的衝了進來,他既沒磕頭,也沒有下跪,一個勁兒的嚷嚷道:“老佛爺,日本人同北洋軍隊打起來了,萬歲爺求見老佛爺。”

西太後猛地一震驚,她急忙問:“什麽時候打上來的?皇上來了嗎?”

“沒來,皇上請太後回宮議事兒。”

西太後不以為然,她衝李蓮英來了一句:“告訴宮中來的公公,老佛爺正議著大慶之事,等明個兒再進宮,讓皇上不要緊張,小小日本國掀不起什麽大浪。”

光緒二十年六月二十三日,即公元一八九四年七月二十五日,中日戰爭爆發。這場戰爭來的並不突然,年輕的天子早料到會有這樣一天。當日本軍隊侵略朝鮮之時,光緒皇帝便明確了立場,堅持站在鄰國朝鮮一邊,令李鴻章派船隻前往仁川、漢城,以保護華裔為名,援助朝鮮抵抗入侵的日軍。當清軍雇傭的英國商船‘高升’號滿載清兵及軍需物資到達豐島時,日軍擊沉了‘高升’號,並重創‘濟遠’好,清艦‘操江’號被掠走。

消息傳到清廷,光緒皇帝怒氣衝天,他龍顏大怒,拍案而起,決定對日宣戰,甲午戰爭正式開始。

消息震驚了清廷,西太後一個勁兒的埋怨光緒皇帝說:”我朝無力與敵人抗衡,皇上難道不知道這一點兒嗎?”

大清的天子載湉一手拿著李鴻章的奏折,一手抹著淚說:“親爸爸,孩兒祈求你讀一讀李鴻章的折子,這折子裏講的太感人了。”

西太後接過折子,讀罷。她沉默不語,光緒皇帝沉痛地說:“我大清朝不乏英勇之壯士,隻缺軍餉之銀兩。親爸爸,甲午戰爭,湧現出多少仁人義士,難道不令人感慨萬分嗎?”

廣大官兵嚴陣以待,人們看的清清楚楚,日艦共12艘,形成一字形向清軍撲來。丁大人下令:“開炮。”

一時間,炮聲不斷、魚雷飛駛、日艦受到打擊,正當清軍鬥誌激昂之際,忽見敵艦魚雷猛地撲我人字軍艦的末端,企圖衝撒大清軍艦,約一刻鍾的功夫,我‘致遠’、‘濟遠’、‘經遠’就被逼出了人字陣對。‘致遠’號上,管帶提督銜記名總兵鄧世昌並沒有亂了方寸,他沉著地對大副陳金奎說:“你看,敵艦中隻有‘吉野’號速度最快,如果我們能擊沉它,敵人會方寸大亂。”

鄧世昌正了正官帽,向全體士兵說:“全體主意,開足馬力,衝撞敵艦‘吉野’號。撞艦後,若我船破損不大,馬上歸艦隊,若我船破損嚴重,大家各自逃生。”

士兵們個個鬥誌昂揚,大家都為鄧世昌的精神所感染。隻見黃海海麵濃煙滾滾、波濤洶湧,鄧世昌的‘致遠’號向敵艦‘吉野’號飛速駛去,‘吉野’見狀,狼狽逃竄,這時,敵軍發出的魚雷直衝‘致遠’號,士兵們尖聲驚叫,鄧世昌鎮定自如,大喊:“調轉舵頭,衝撞敵軍‘扶桑’號!”

經過三個小時的海戰,‘致遠’號艦身已經身受重傷,可是,主機並沒有壞,船隻開足了馬力又向‘扶桑’號撞去,可是,就在快要撞到‘扶桑’號時,魚雷艇駛了過來,‘致遠’號受創下沉。

一位士兵疾呼:“鄧大人,快逃命啊。”

鄧世昌整了整官府,屹立在甲板上,艦體慢慢下沉,他隨之慢慢下沉……

光緒皇帝知道這件事後,感動不已:“親爸爸,日寇不遵守條約,不守公法,任意囂張、專行詭計,我大清是可忍孰不可忍!孩兒乞求親爸爸三思!”

西太後急切的說:“李鴻章艦隊武裝了近二十年,他養了一群飯桶嗎?”

“不,親爸爸,從海戰指揮上來看,北洋艦隊訓練有素,隻是由於多年來未置辦新艦艇,原來所購買的軍艦已經陳舊了,加上軍餉嚴重缺乏,士兵倉促應戰,怎麽能打勝仗。”

光緒皇帝見西太後沉默不語,他犯顏直諫:“親爸爸,國難當頭,頤和園不能再建了,慶典活動也應立即取消,挪出經費以充海軍。”

西太後‘豁’地一下子站了起來,那架勢一點兒也不像六十歲的老嫗,她叫道:“皇上嚴重了吧,建一個頤和園與海戰失禮必有聯係嗎?六十慶典為何要取消?哀家能有幾個六十大壽,皇是,你太不孝順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