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長安風流 第一百零四章 舌戰群臣
“王小愛卿,你有何良策,盡管說來!”李世民說話間還做了一手勢。
“是,陛下!”李世民的一聲‘王小愛卿’差點讓王易為之氣結,有點鬱悶地再作一禮道:“陛下,臣覺得,被俘的這數十萬突厥人萬不可放其回去,縱虎歸山,後患無窮,必須得將其置於我大唐軍隊的有效監管之下,不讓其再與我對抗,臣認為,對於普通的突厥族人,也就是那些並沒有參加戰事的突厥人,和參加戰事突厥軍士必須區別對待,用不同的安置手法!”
“哦!?”王易這不同於常人的想法讓李世民有點驚異和好奇起來,馬上問道:“你覺得如何分開安置妥當?”
“陛下,那些因為參戰而被俘的突厥士兵,他們在戰事進行時候,曾經擊殺過我大唐的軍士,在以往時候,也曾擄掠過我大唐的百姓,是我大唐的罪人,必須得讓他們以實際行動來為他們所犯下的罪行贖罪!”王易頓了頓,加重聲音道:“臣覺得,對這些犯下罪行的突厥人,不能給予他們歸附者的待遇,而必須對他們施以勞動改造,作為他們的贖罪之舉!”
這些武裝起來的突厥人,是突厥各部落主要的軍事組成人員,也可以說是占突厥青壯年中的大部分,他們是維係突厥部落的主要力量,將這些人分剝出來,另行處置,那剩餘那些剩下老弱病殘幼組成的突厥部落,肯定沒能力與我大唐為敵。
王易幾乎沒有喘氣,在李世民及眾臣的驚異之中,繼續說道:“我大唐諸多的道路需要修建,許多水利設施需要修繕,而舉行這樣的工程,每年需要征集數量不少的民工,增加百姓的負擔,如今可以利用這些戰俘,讓他們參加這樣的工程勞作,進行勞動改造,讓他們在勞作中悔罪…”
“陛下,臣反對!”王易話還未說完,就被魏征打斷了,魏征在出列後,繼續大聲說道:“陛下,王校尉所提方法實是不人道,也有違我天朝上國的禮節,我大唐乃天下人皆知的禮儀之邦,萬不能如此對待突厥降眾,若被天下人所知,定會被他們指責我大唐無禮之至!”
“魏秘書監此言錯矣!”王易絲毫不妥協,也加大聲音辯駁道:“剛剛魏自己監也說了,突厥人凶殘成性,對這樣與禽獸無異的人,還需要講究什麽禮數嗎?來而不往非禮也,突厥人在前麵數十年間,無論是在前隋時候,在我大唐建立以後,對我中原的侵襲還少嗎?他們的侵襲和擄掠,導致了我多少漢家百姓生靈塗炭,無數的財物被搶,他們對我漢家百姓,犯下了滔天的罪行,這些難道魏秘書監沒有所聞嗎?如今他們被我大軍俘虜了,為何我們對這些凶殘成性之人,就不能采取懲罰之道?再者,讓他們勞動改造,並不是不人道發摧殘他們,我們可以提供給他們必須的吃穿及勞作工具,隻要他們不作亂,就不會對他們采取鎮壓之策,不虐待他們,不殺他們,有什麽違背我天朝上國的禮節?讓這些突厥人進行勞動改造,以贖他們犯下的罪行,實是我大唐給予他們最寬容的懲罰手段,同時,讓他們進行勞動改造,又可以減輕我大唐百姓瑤役的負擔,數善之舉,何樂而不為?”
“你…這是狡辯!陛下,萬不可聽取此子的建議,免得讓我大唐的信義再受到損害,”王易連珠炮似的奏言,還帶著對魏征的責問,讓魏征一下子不知道如何回答,在張了幾下嘴後,還是想不出很好的話駁斥王易,隻得悻悻地退回了班列中。
但魏征也不得不承認,王易說的確實有道理,縱觀曆史,虐殺戰俘的事並不少見,一些時候戰勝方為了免除後患,將所有俘虜的對方軍士全部坑殺,王易所講的,隻對他們進行勞動改造,實是極具善意之舉。
見魏征退了回去,王易有點得意的感覺湧上來,繼續麵向李世民奏道:“陛下,被俘的數十萬突厥人中,有六七萬是有戰鬥力的人員,這些人員,將其拆分開來後,可以在我大唐軍隊的監看下,參加修築各種基礎設施的勞作,因為他們犯下的罪行實是滔天,不可饒恕,應該一直讓他們勞作下去,並且永不讓他們有返回草原的機會。而那些普通的突厥部落人員,可以將他們安置在我大唐各道,但必須得將他們折分安置,置於我漢人所居地的中間,不讓他們有重新積聚力量的機會!我大唐如今人口偏少,正需要人口的大量補充,對這些突厥人,我們可以授之以生產之道,教之以仁義禮教,讓他們說漢話,行漢禮,著漢服,習漢俗,施以強勢的漢化,再讓他們的頭領到朝中來任職,直管各部的頭領需要由朝廷任命,並由胡漢管員雙重管理,如此以往,數年或者數十年之後,在與我漢家子弟的長期接觸間,在強勢的化漢中,這些突厥降眾全都會變成我大唐子民!”
“陛下,臣反對…”王易話還未說完,又有人高喊反對站了出來,王易一看,是蕭瑀。
蕭瑀在出列後,看都沒看王易,直接向李世民作禮奏道:“陛下,此子所言,實是用心險惡,突厥人也都有家室之眾,若強行將他們拆分,讓他們妻離子散,必當會引起突厥人的反抗,到時數十萬突厥人,群起反抗的話,場麵將不可收拾!”
王易明顯看到,在蕭瑀站出來說話之時,李世民剛剛有點欣喜之色出來的臉,又繃了起來,他也馬上出言辯駁:“陛下,如此並不難解決,我們對這些改造的突厥人,可以許以他們承諾,隻要他們安心改造,聽服於我大唐的號令,終有一日,會讓他們與家人團聚,”王易睨了一眼依然沒看他的蕭瑀,繼續大聲奏道:“過去的數十年間,突厥人擄掠了我多少漢家子女,無數的漢家子弟被他們虐待驅使,像牲畜一樣供他們勞作,任意鞭打,數不清的漢家女子被他們奸\yin,甚至至死,我大唐不按其道行之,隻看他們勞動改造的表現,表現好就可以讓他們家人團聚,這已經是仁義盡至了。陛下,這些突厥手上沾滿了我無數大唐百姓的鮮血,他們是我大唐的罪人,可以人人得而誅之的惡人,微臣想不明白,蕭少卿為何要替他們考慮這些多?”
“你…一派胡言!”聽到王易這般指責,蕭瑀終於轉過了頭,怒瞪了一眼王易,再對殿上的李世民作禮奏道:“陛下,數十萬突厥人,可不是小數目,一旦處置不當,必生大亂,到時場麵不可收拾,萬不可草率做出處理,此子所言,皆未作認真考慮,還請陛下萬勿采納!”
王易以凜然的神情回瞪了一眼這位有著些南北朝時候梁國皇室血統,以倔強著稱的、還是楊廣之蕭皇後弟弟的貞觀名臣,再次申辯道:“陛下,我們可以通過控製歸附的那些突厥頭人,將突厥部眾牢牢地控製住,為防生亂,還可以采取連坐的措施,相信給予他們安定的生活環境,還有高壓的政策,他們一定會聽服於我大唐的!我大唐境內有數千萬民眾,區區數十萬突厥人,隻要不讓他們積聚,散落分布在我大唐各地,他們想作亂,也是沒有可能的!”
“陛下,臣附議!”前麵已經發表過意見的禦史大夫溫彥博站了出來,支持王易的奏議。
溫彥博在作禮後,再說道:“陛下,臣覺得朝散大夫王易所提的安置突厥降眾的建議,非常有道理,這可以一勞永逸地解決數十萬突厥降眾的問題,並且可以以此方法,安置以後那些不願意聽服於我大唐的部落,突厥人最缺少的是人口,一次就將數十萬突厥人永久消滅,變成我大唐的子民,實是非常有效之舉,我們也可以將那些聽服於我大唐的突厥部眾,組織起來,編入我大軍中,用以抵禦北方胡人的攻擊,那樣可以少折損我大唐的軍士!臣覺得應采納此建議!”
“陛下,臣也附議!”尚書左仆射房玄齡也站了出來,支持王易的提議。
得到朝中這樣兩位重臣的支持,王易心裏越加的得意,他在瞄向李世民的時候,也發覺了這皇帝眼中有讚色露出來。
出乎王易的意外,長孫無忌站了出來,“陛下,臣有異議!”
李世民並沒什麽意外,揮了一下手示意道:“有何異議盡管道來!”
“陛下,王校尉所提之議雖然很有道理,那些能上馬作戰的突厥士兵,萬不能放其回歸,但其他部眾的處置,臣卻另有所想,依臣所想,如王校尉所說般安置突厥部落,準備將其徹底漢化,不若將這些突厥部落置於北疆,用以抵禦北方其他部落的攻擊更為妥當,那樣可以彼此消耗掉各部落的實力,我大唐可以得漁夫之利,”長孫無忌看了幾眼王易,意味深長地說道:“突厥人豺狼之性,非容易教化之眾,不若就讓他們在彼此的爭鬥中慢慢衰弱為好!”
殿上的李世民沒有言語,而是轉頭看向王易。
王易從容不迫地答道:“陛下,將突厥人置於我大唐北疆安置,讓他們與北方其他突厥部落爭鬥中消耗實力,雖然是大善之計,但突厥人對那一帶情況很是熟悉,若沒有我大唐軍隊監看,或者監看力量不足,那他們聚眾作亂,逃奔其他部落,並不是沒有可能,如此反而會增加我邊軍防禦敵人的難度,臣覺得,想慢慢消耗掉各部落的力量,可以趁如今東突厥汗國覆滅,派駐我一支大軍駐於陰山一線,以絕對力量控製漠南一帶,在適合居住的地方修城築地,駐軍把守,同時以我大唐之影響力,挑起各部落間的爭鬥,那樣可以最有效削減北方各部落的實力…”
王易瞧了兩眼麵無表情的長孫無忌,再轉向李世民方向,繼續說道:“陛下,我新占之陰山以南之大漠南側地,臣覺得必須要派駐軍隊把守才可,在漠南有駐軍,若有戰事,即可快速做出反應。在那一帶築有城池,派遣官吏駐守,墾荒放牧,再移民居之,久之,必會人丁興旺,如此即成為我朝新州府,我方的影響力大增,如此新占之地便會穩定下來。若我方站穩腳跟,那這些地方,將成為我大唐新的永久的國土,也將成為穩定的後勤之地和反擊北胡入侵的前哨,從此地派出的軍隊,反擊北胡的入侵,那將會縮短許多的距離,還有後勤糧草的供應也會更及時!而依然存在的各部落,為保其生存,一定會向我大唐示好,我們可以利用各部落間的矛盾,許以其利益,將其牢牢控製住!此應該遠比冒險將突厥隊眾安置於北方,以抵禦其他部落攻擊來的有效!”
並沒退下的長孫無忌有點驚異於王易新提的這個建議,他在想了想後,再次問王易道:“大漠一帶,皆是高寒蠻荒之地,不適合人居住,若我派兵駐守,將士所需之軍需,供應必當非常困難,若糧草供應不及,軍隊必定生亂,到時不要說威服北胡部落,連自保都有難度!這如何解決?”
王易向長孫無忌行了禮,再對李世民作禮奏道:“陛下,北胡之地,雖然處於高寒地帶,但也肯定有許多能居住的地方,不然,胡人何以生存?據臣所了解,那一帶廣布草原,可以放牧,還有數量不少的湖泊,有水的地方還可以耕種,我們所駐大軍除靠後方糧食供應外,還可以開展軍事屯田,在鎮守邊關的同時,放牧耕種,自給自足,那樣即使遭遇後方供應不及的情況,也不會出亂的!”
王易這話說的很堅定的,後世北方不是有那麽多的大城市嗎?不論是外蒙、還是內蒙,人口數十萬甚至上百萬的城市也不少,那些地方現在也一樣可以住很多的人,成為城市的。
再者,軍事屯田這種以軍養軍的方法,無數軍事名家都曾經采取,特別是曆史上明朝的時候,軍事屯田更是普遍,這對保證駐屯在離內地很遠的那些邊關糧食物資的供應,實是非常有效的解決手段,作為軍事統帥的李世民,王易想著他也肯定能理解。
長孫無忌沒接著辯駁,倒是李世民開口說話了:“王小愛卿所提幾議,朕聽了覺得非常有理,你先退下吧,其他諸位愛卿,還有建議可盡管一一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