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四十七島 第四百八十四章挾勝之勢,晉位玉帝
三日之後,地藏王菩薩,酆都大帝,十殿閻王,五方鬼帝,盡皆按照山濤的召喚,齊聚鬼門關,進行地府有史以來第一場大規模的議事。
說是議事,但事實上卻僅僅是山濤一個人在那裏下命令。山濤根本就沒有一絲一毫要征詢他人意見的想法。毫不客氣的按照自己實現的歸化,安排著地府各鎮實權諸侯接下來的工作。
在鬼門關議事大殿之上,山濤麵容冷峻,目光森寒,姿態可謂是高傲到了極點,即便是玉皇大帝,也有所不及。而與之相對的,地藏王等一幹地府重臣,卻是格外的低調,各個眼觀鼻,鼻觀心,不搖不動,直到山濤諸般諭令道完,也沒有一個出言,既不支持,也不反對。
山濤見得這般情況,也不著惱,他上秉承三教教令,下擁數百萬精銳天兵,大勢已成,隻要自身不出紕漏,絲毫不擔心出現什麽意外。
山濤此時,露出了些許微笑,道,“此番本帝出巡地府,本就是為了解決地府之所急,所憂,而地府最大的隱患便是阿修羅,天魔兩族。故而本帝此次是鐵了心,要畢其功於一役,不容任何人質疑。
諸位卿家都務必要竭盡全力,本帝以百年為期,成功者,本帝自有升賞,失敗者,本帝也絕不吝惜重罰,好了,事情緊急,諸卿就各自準備去吧!”
到得此時。之前已然與山濤通過聲氣地酆都大帝大禹,五方鬼帝,神荼,鬱壘,也不再矯飾,當先站了起來。高聲應下。隨後,地藏王菩薩與十殿閻王也都應了下來,麵容之上雖看不出什麽,但山濤敢肯定,他們心中肯定不會太平靜。
山濤在頒下令喻的第二天,便率領著麾下兩百萬天兵,與酆都大帝大禹的三百萬陰兵合兵一處。通過六道輪回,開入了阿修羅道。五方鬼帝也如期按照山濤的要求,帶兵移駐羅酆山,看守酆都地獄。
山濤背後有著天庭主力八部的拂顧,故而絲毫不擔心自己的後路問題。就連地藏王等人何時出兵,山濤也根本沒有絲毫過問地意思,看起來好似真個是真心實意來解決問題一般。
地藏王菩薩亦是智慧高絕之人,在山濤令喻下達之時,就已然看破了山濤所有的布置,但是即便如此。他依然沒有任何的辦法好想。
西天能夠給的援助都已經暗地送到,但是就此抗命硬拚,卻依舊隻是死路一條。而順著山濤的命令,自己雖然前功盡棄,卻還有些許保命的希望。踟躕三天,地藏王終究還是按照山濤的命令,召集了十殿閻王,點齊麾下百萬佛兵及千萬陰兵鬼卒。跨越十八重地獄,前往征討天魔一族。
隸屬佛門實力地陰兵盡數離開。剩下地全都是當初大禹暗中操控地勢力。地府一下子。重新回歸了道門地掌控之中。重新開始了每日向天庭洞靈宮地奏報……
阿修羅界。
阿修羅一族。不論男女老幼。個個能征善戰。加之人數又多。若能傾力敵對。光憑山濤與大禹麾下地這點兒兵馬。別說清剿。全軍覆沒也不是不可能。
所幸。山濤地職銜之上。帶著赦罪二字。此來。本就不為大舉殺戮。而是為了懾服。有蘿卜在手。大棒卻也足以敷用。
兵精。將勇。人少。且是客軍。毫無疑問。利於速戰。而不利於長久爭持。故而。山濤為了能夠在最短地時間之內。取得足夠地威懾性力量。先期采取了層層推進。雞犬不留地方案。以黃天化地十絕軍團為先鋒。張奎。高繼能。卞吉。彭遵地四聖軍團為兩翼。九宮、萬刃、火龍三軍為中軍。自阿修羅界地入口開始了血性地屠殺。
所過之處。連投降地機會都不給。直接夷滅。這點。山濤乃是仿效蒙古軍而來。血腥地屠殺。或許會帶來更加激烈地反抗。但是絕對更能帶來足夠地震撼。
阿修羅一族性格暴虐,血性無比,若是一開始便進行剛柔並濟之策,雖然能夠獲得不少助力,但是絕對難以使得其族真正心服,降而複叛,左右搖擺,乃是十之八九。此策在地藏王菩薩入地府之前,道門三教便是如此而為的,但是地藏王菩薩一至,形勢短時間便發生了大逆轉。
山濤熟知此點,自然是不會再犯此類地錯誤。他此為,寧可多折損些兵力,也要將最強烈的恐怖,加諸到阿修羅族每一個人的心中,讓他們留下一個永難磨滅的印記。
三年過去了,山濤與大禹一路向前橫掃,殺戮的阿修羅族人早已經不知幾萬萬,自身的實力,也折了三成。他們走過的地方,河水如血染,屍骨如積山,那濃烈的血腥之氣,即便是阿修羅一族,也不忍相聞。
自覺對阿修羅一族的殺戮,已經積累了足夠地凶威,山濤終於開始了第二步地計劃,剛柔並濟。二人先是合力發兵,快速突進,一舉滅殺了阿修羅八大部族之中,出產佛門護法最多的蛇毗盧部。而後便駐軍於此,開始了向阿修羅一族地其他部眾伸出了橄欖枝。
由於阿修羅一族之中,也有道門三教的鐵杆勢力,故而初始之時,進展的很是順利。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收效便越來越小。山濤與大禹也都知道,這是一個細致活兒,不能急躁,故而也不著急。
足足用了耗費了十年,山濤與大禹終於成功的將阿修羅一族四成左右的實力,拉攏到了道門三教的麾下,同時分清了敵我。
接下來,山濤與大禹便再次舉起了屠刀,此番,二人因為有著阿修羅一部的支持,實力更強,但凡是跟佛門粘上一點兒邊兒的,施行有殺錯不放過的政策,一概屠殺。其餘的,則給予他們一次投降的機會,但有猶豫者,皆殺之。
鐵血的手段,獲得的巨大的成績,在山濤入阿修羅道五十年之時,阿修羅道在表麵上完成了一統,二人的第二步計劃也基本上達到了預期的效果。
第三步計劃則是開始在阿修羅一部之中,全麵實行護法統領製度,開始整編阿修羅殘部。按照山濤的構想,但凡是百人以上的阿修羅將領,都必須是道門三教的護法,不是者,或貶黜,活殺之。
這一步,較之第二步,更為難辦,更為耗時,山濤不耐煩再呆在這裏,就將此事托付給了大禹,自己則與葉繽,帶著已然不足五萬,但卻更加精悍的大須彌正反九宮仙陣軍團,出阿修羅道,回返天庭。
山濤根本就不擔心大禹會出什麽問題,對於大禹這種擅長隱忍,滲透的人來說,這種工作實在是再也適合不過的了。
回返天庭之後的山濤,也得到了關於地藏王菩薩以及十殿閻王的消息。他們對天魔一族的所作所為,與山濤差相仿佛,不過效果卻不如山濤那般好,大軍的折損也更加厲害,基本上可以預計,除非地藏王菩薩叛出佛門,加入天魔一族,成為新的天魔王,否則,百年時光,絕對不敷使用。
可以說,山濤借助大勢,布下的局,在最終結果未出之前,已然毫無疑問的取得了勝利。
為了在最後關頭,不出什麽差池,山濤於洞靈宮之中,有條不紊的發出一道道命令,將天庭的閑散兵力,分配到地府之中,牢牢的把握住地府的掌控之權。
三十年匆匆如流水。大禹提前二十年完成了對阿修羅一族的整編,成功回返。
玉帝問得此報,當即向三清聖人上表,卸去了三界共主的職司,與其妻西王母,前往西昆侖山隱修。
而後八部共舉山濤繼任新的玉帝,獲得三清認可,月餘之後,山濤便在天庭八部重臣的朝拜之下,成為了新一任的天庭之主,統領三界、六道、四生、十方。
山濤繼任玉帝之後的第一道旨意,便是升任大禹為地官清虛帝君,三山五嶽之主,接管其留下的空缺。
大禹,隱忍多年,不為世人所知,苦盡甘來,自然不會讓自己的後院失火。連連下旨,將中央鬼帝周乞,升任了酆都大帝,鎮守酆都地獄,其餘四位鬼帝以及神荼、鬱壘二位關主,則填補了六殿閻王的職司。雖言是暫代,但任誰也清楚,已然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即便是地藏王菩薩得勝歸來,也無可更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