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樂電影公司。這是一家1950年就成立的電影公司,規模一直不大,卻是有曆史悠久的香港老百匯戲院,等等五六家的電影院,組成了一個小型院線。

加上安樂電影公司,每年製作的電影也才幾部,並不引發嘉禾、邵氏這樣的巨頭的敵意。

安樂電影公司製作的電影,有時候甚至能夠坐收漁人之利,在嘉禾、邵氏兩大對手的院線中同時上映。

今年安樂拍的《慘痛的戰爭》就是受到同時在嘉禾、邵氏的院線上映的好處,票房異軍突起,甚至超過了嘉禾公司與好萊塢合拍的《殺手壕》,暫時穩居票房冠軍的位置。

《慘痛的戰爭》是一部戰爭紀錄片,通過編年史一般的手法,通過描述戰爭的殘酷姓,受到觀眾的好奇,廣泛進入電影院觀看。

目前上映有一個多月的《慘痛的戰爭》已經取得了超過600萬港元的票房,雖然此時票房已經疲軟,不過如果再撐半個月,將票房成績拉高到800萬以上應該是可以的。

但是,《摩登保鏢》一出,不但嘉禾院線已經將安樂公司的《慘痛的戰爭》從影院中下畫,而且邵氏也因為《慘痛的戰爭》上座率低於30%而逐漸減少了放映場次。

導演江誌文鬱悶道:“真邪乎!原本有望穩守今年的票房冠軍,現在《摩登保鏢》還未上映,嘉禾院線就將《慘痛的戰爭》下畫不說!更奇怪的是,所有的影院中《慘痛的戰爭》票房紛紛驟降,從之前的9成滿座,變成了現在的上座率不足兩成,各大戲院都在減少放映場次了!”

安樂的總經理江誌強安慰道:“我們還不是最慘的!奮鬥影業公司才慘呢,原本一部小成本製作的《瘋狂大老千》票房300多萬,大賺百萬港元。之後,麥嘉、石天他們又把之前賺的錢,邀請洪金寶加盟,以超過120萬成本拍《鹹魚翻身》。現在,剛剛上映沒有幾天,票房才100萬出頭的時候。奮鬥公司靠鬼馬喜劇創業,結果遭遇《摩登保鏢》這個鬼馬搞笑的鼻祖出馬,班門弄斧,真的慘咯!”

江誌文聞言,勉強高興起來道:“嗬嗬,麥嘉、石天、黃百鳴比我們還要慘......”

江氏兄弟兩人,想象著奮鬥影業公司的虧損的熊樣,不禁幸災樂禍。

當然了,江氏兄弟並不知道,此時的奮鬥電影公司已經悄然的換了一個大富豪雷覺坤來當後台老板。

哪怕虧個百萬,在雷覺坤那樣的擁有十億身家的大富豪來看,也不過是毛毛雨。重要的是,奮鬥電影公司擁有眾多的資深電影人才!

——————

奮鬥影業公司,總經理麥嘉心情比較不好。

剛剛一部創業作,《瘋狂大老千》豪奪310萬港元本地票房,一時間風光無限。如果加上台灣、東南亞等地的海外票房的後續分成,甚至能夠賺200萬港元的利潤。

《瘋狂大老千》這樣的創業作,很意外的大紅了!不過,公司寄予重大希望的《鹹魚翻身》卻撲街了!

無論投資資本、演員陣容、劇本橋段等等各大角度去看《鹹魚翻身》,都是比《瘋狂大老千》要好的多!

事實上,上商業電影角度看,《鹹魚翻身》本身的吸引力,就強於《瘋狂大老千》!

不過,《鹹魚翻身》生不逢時,票房剛剛破100萬的時候,就遭遇了《摩登保鏢》!

各大院線,在《摩登保鏢》的消息出來之後,紛紛的聯係嘉禾公司,希望引進《摩登保鏢》。

《鹹魚翻身》這樣的作品,無疑開始遭到了各大院線的冷遇。

而觀眾對於《鹹魚翻身》的熱情也開始不斷降低,現在放映《鹹魚翻身》的戲院,大多數的上座率都不滿20%,部分電影院甚至不滿百名觀眾,顯得冷冷清清。

現在,還在繼續在放映《鹹魚翻身》的,隻有雷老板的金公主院線。

“好了,麥嘉、黃百鳴、石天,你們三人振作一點!遭遇《摩登保鏢》這樣的強敵,是誰也不想的。票房大賣,是每一個電影投資商,都希望的。但是有的時候,遭遇意外情況,撲街了,也要堅強承受!電影人最重要的是有一顆堅強的心,一部電影虧本了,並不代表今後的電影道路就到頭了。而是應該放下心理負擔,拍出更好的片子,用提高質量,來吸引觀眾!”電影虧本了,雷覺坤卻並沒有責怪眾人,反而溫和安撫。

“雷老板!您放心,等我們調整好情緒之後,一定要拿出讓您滿意的新電影!”麥嘉咬牙發誓。

雷覺坤點了點頭道:“我相信你!”

麥嘉又悄然的看了看石天、黃百鳴,原本這兩人的資曆,威望以及對於公司的貢獻並不下與麥嘉。

但是因為之前的奮鬥電影公司,麥嘉出錢最多,所以才拿了公司股份的大頭。不過,在雷老板投資之後,麥嘉等人的投資可以忽略不計的。

現在的奮鬥電影公司股份分配中,雷老板占據36.5%,麥嘉占據35.5%股份,其餘的合作人石天擁有19%股份,而黃百鳴隻有9%的股份。

事實上,雷老板現在把事業重心放在金公主院線經營,麥嘉才是奮鬥公司的實際掌權者。

除了擔心威望不足以服眾之外,麥嘉更擔心,雷老板對麥嘉失去信任,換別人去掌管公司。

麥嘉還擔心,雷老板會不會撤資,如果雷老板真的撤資之後,奮鬥電影公司,也將會一夜打回原形,甚至因為之前的電影投資失敗,而被迫解散。

雷覺坤不會撤資的!

因為,雷覺坤的眼界是和麥嘉不一樣的,他是站在院線層次看香港電影市場逐鹿!

1980年的香港電影行業,核心的競爭,並非是製片公司之間的競爭。而是院線之間的競爭。

在60年代時,香港本地有50多家戲院,那時候,邵氏公司一家獨大,打敗各家競爭對手,獨占40多家戲院,稱霸香港電影行業。

此後多年,香港電影行業動蕩。嘉禾公司後來居上,此時香港的電影院線方麵,嘉禾擁有50多家,並且擁有大量的衛星製片公司提供優質電影,獨占榜魁。

加上嘉禾的海外電影院線的話,此時嘉禾至少有120家電影院,光是自家院線,就足以讓嘉禾旗下的電影,不愁沒有發行渠道。

而80年代初,嘉禾競爭對手邵氏,因為經營慘淡,在香港的戲院數量萎縮到30多家,遠遜於嘉禾的院線規模。

雷覺坤投資的金公主院線,是近些年才冒起的新銳院線勢力,亦有20多家戲院。

不過,因為金公主院線雖然有20多家電影院,卻苦無製片公司支持,所以隻能大量引進西方電影進行放映。

雷覺坤並不滿意完全依靠引進外片放映的局麵,所以,選擇香港的一些小型電影公司進行投資,無疑是當務之急!

所以,奮鬥影業公司這個有潛力的小型電影製片公司,就落入了雷覺坤的法眼.......

雷覺坤這樣電影圈之外的富商,巨資產入場,使得香港的電影行業,風雲突變!

曆史上,雷覺坤扶持奮鬥影業公司不久,這家公司就改組為新藝城電影公司。從此之後,香港電影行業的格局從嘉禾、邵氏兩雄對峙,變成了新藝城、嘉禾、邵氏三強爭霸。

而新藝城輝煌的時期甚至比嘉禾、邵氏加起來的實力還要強一些,“嘉禾出品,必屬精品”這一句口碑,也被改成了“新藝城出品,必屬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