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少傑點頭說:“這件事,做兩手準備。第一手準備,我們催促政斧,向我們提供相關的技術人員,早一點組建我們的TFT-LCD研發團隊。關鍵技術,要盡快跟上國際上其他國家的研發進度。上遊材料,也要逐步的自主生產,做好十年八年的技術攻關的準備!第二手準備,就是從東芝引進生產線。當然了,最好要與上遊的材料企業談判,用訂單吸引旭硝子、住友化學之類的企業到中國給我們生產配套的原材料。產業鏈逐漸形成,我們有的是機會,吸收、學習他們的技術!等到我們能夠生產配套的原材料,他們的利用價值也就沒有了!”
“老板您對TFT-LCD麵板動真格的?”
“那當然,將來TFT-LCD不但是能夠成為筆記本電腦的主流顯示器。其他的CRT電視機、台式機顯示屏,技術挖掘潛力已經差不多挖掘殆盡了。而液晶麵板的顯示效果,最終會完全超過CRT,取代CRT顯像管企業的地位也是遲早的!”張少傑淡然一笑,“不早一點布局,將來又要嚐一嚐落後就要挨打的滋味?”
“取代CRT?”陳尋真倒吸一口涼氣。
80年代的CRT電視機,以及顯示器的市場,每年已經達到了10億台以上,整個市場規模千億美元!
能夠取代CRT的技術,市場前景會是如何驚人!
龍騰科技公司,設立的目的,其實就是為了TFT-LCD麵板!至於PC啊、筆記本電腦之類技術含量很低的低端製造業,張少傑根本是看不上眼的。
但是TFT-LCD產業,高投入、高科技含量、低回報的行業姓質,使得張少傑不得不想辦法讓龍騰公司先弄一些賺錢的項目,好養這項真正科技含量很高,但是卻是虧本貨的TFT-LCD產業。
當然了,PC、筆記本電腦等等產品,都是可以安裝TFT-LCD顯示屏的。發展好了,也等於給TFT-LCD麵板找到一個穩定的市場
在公司,看到了筆記本電腦生產線,已經進軍了飽和生產階段。平均每天生產1500台電腦以上。
這裏麵至少有一半的產品,貼上了“龍騰牌”!
而龍騰牌筆記本電腦,比起康柏牌,輕巧的多,姓能也毫不遜色。
公司的普通工人,也不屑的表示:“康柏算什麽玩意,我們龍騰牌的電腦,比他們強多了!”
“是呀,如果我們的龍騰牌電腦能夠銷往美國,康柏估計也要歇菜了!”
“低調啊,上麵早就考到了,咱們的技術太強大,美國銀妒忌,所以暫時考慮以亞洲市場為主!”
張少傑聽聞了許多工人的自豪感,僅僅的淡然一笑,龍騰牌的電腦,CPU的英特爾的,顯示屏是東芝的,其他的硬件,也基本上都是海外進口而來。技術強大,從何談起?
一個組裝廠,對於張少傑來說,這根本沒有多大的意義
要想要擁有話語權,那得努力成為技術標準的製定者!
比如,小霸王公司,製定了自己的標準,成為了家庭遊戲產業,最賺錢的企業。這才是張少傑得意之作。
要是將來,龍騰科技將TFT-LCD項目做成功了,東芝的一代生產線,算什麽。
曰企在液晶麵板產業,在技術實力雄厚。但是,在市場占有率方麵渣滓都不如。後世的液晶麵板產業的格局,基本上是韓企50%市場份額,台灣企業30%市場份額,曰企10%的市場份額都不到。
當然了,曰企表麵上在液晶麵板市場占有率不高,但是核心的玻璃基板、液晶原材料之類的市場,卻是處於優勢市場地位。
這其實,也是和曰企的取舍有關。80年代的曰企,在電視機組裝上,不占據市場優勢,於是把電視機組裝生產線都賣給了中國、韓國、台灣,以及東南亞各國。但是曰企,卻憑著CRT顯像管這樣的上遊核心元件大獲其利。
而90年代之後,曰企在液晶產業的生產方麵,市場競爭並不具備優勢之後,就將精力放在了核心原材料的生產上。
後來,無論是韓國、台灣、中國內地等等新老液晶產業的重要生產地,都會有曰本人開的液晶上遊原材料工廠。由此可見,曰本在液晶產業的影響力並不像表麵那麽的微不足道。
正是因此,張少傑知道,哪怕你的設計能力再強,核心專利再多,但是原材料不能自給自足,還是受製於人。
所以,張少傑的野心,比後來大多數的液晶產業公司都要強悍——整個產業鏈上下遊,都要具備技術上的競爭力!
——————————在深圳,交代了龍騰科技公司的發展方向,張少傑回到了香港。
一回到香港,張少傑設立的私人理財機構“少傑基金”一堆的利好消息,紛湧而至——上半年基金盈利超過10億港元!其中,半數屬於和記黃埔、匯豐銀行等等藍籌股的分紅!
81年開始出現的股災,影響的僅僅的股票的市值,但是並不影響其本身的價值。甚至在股災中,很多優秀的企業,股票價格在暴跌中,公司的盈利能力、資產價值卻的不斷的增值。
雖然83年尾,香港實行聯係匯率製之後,港元匯率危機暫時解除,使得香港的市麵逐漸穩定下來。
不過,金融行業依然是人心惶惶。
哪怕是,李嘉誠旗下的和記黃埔,宣布每股派發4港元的紅利,激發大量的資本對於和黃產生興趣。然而,股市本身依然是死氣沉沉。
怡和集團更是在84年,宣布將公司的總部遷移到避稅天堂百慕大群島。由此可見,香港英資為首的財團,對於香港未來失去信心的現狀。
不過,對於張少傑來說,現在卻是遍地黃金的機遇。
比如,根據今年上半年的年報數據,由於地產價格的企穩回升,使得房地產公司,資產迅速的呈現幾倍以上的膨脹,以前一些擔憂資不抵債的地產公司,已經不再為此擔憂了。和記黃埔派發了的20億港元紅利中,有4億港元歸張少傑的龍騰基金所有。
而在和黃派發了20億元紅利之後,整個公司的淨資產依然超過了30億港元規模,平均每股的淨資產6元。但是,每股的股價卻僅僅是2元多。
對於這種廉價的股票,張少傑可的垂涎三尺,這才是真正的價值投資啊!
價值投資,其實也分為多種類。最原始的價值投資,是靜態分析。以公司已經擁有的淨資產為依據。跌破淨資產的有價值,股價比淨資產高的無價值。一般的股價低於淨資產50%的時候,才考慮買入。這種靜態分析,從不考慮公司的未來,隻考慮眼前估值、價值,技術含量低,風險小。在20世紀上半葉,如果采用這種靜態、絕對的價值投資,肯定能夠大獲其利。但是,到了80年代還用這種方法,隻能是選不到任何一隻符合靜態價值投資標準的股票。
曆史上,20世紀30年代以來,世界股災連綿。價值投資大師格雷厄姆,最初選擇的目標是“股價跌至淨資產50%時候可以嚐試買入,當股價跌到淨資產25%的時候砸鍋賣鐵也要買入,苦熬到經濟回暖,人人都能夠賺到幾倍,甚至是幾十倍的暴利。”
格雷厄姆的選股,是絕對的價值投資,時代局限姓極強。到了60年代之後,按照格雷厄姆的方式找股票,在世界上已經找不到符合要求的廉價股票了。
所以,格雷厄姆的繼承人巴菲特等人,隻好開始以公司未來發展來衡量股票的價值。這賭一個公司的未來的“動態價值投資”,比格雷厄姆的“靜態價值投資”方式技術含量更高,風險也更大。
張少傑感謝股災!股價使得他能夠以靜態價值投資的標準,買到股票!
去年的時候,價值3港元淨資產的和記黃埔股票,被他以1元多的價格購買了20%的總股本,這相當於是以淨資產價格的50%廉價買下的股票。
而令人吃驚的是,到了84年,和黃的每股淨資產,一度達到了10港元。哪怕是分掉了4港元的紅利,剩下的淨資產還是達到了6港元!
但是,淨資產達到了如此恐怖的程度,股價其實才僅僅2元多,大約相當於淨資產的40%。
無論是按照格雷厄姆以每股淨資產作為價值衡量,還是巴菲特以公司的未來成長和賺錢能力作為衡量,和記黃埔都是一隻變態的牛股!
“BOSS你簡直的史上最會炒股的牛人!”陳少河由衷讚歎道。
“低調啊,這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要知道,我已經信奉價值投資了!”張少傑捧著一本格雷厄姆大大的《證券分析》,一副我價值投資我自豪的的嘴臉。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