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孤家寡人
中平三年的這個初春對於和連乃至整個中部鮮卑來說,真的不太好過,不但因為這個漫長的冬天,更有來自漢人的壓力。
年初時那場部落聯軍圍攻金城的戰役,在事後看來,根本就是漢人的一個圈套,一個以整個金蓮川作為誘餌的圈套。
無論是誰,也沒想到李軒竟會任由幾大部落十幾萬聯軍圍攻金城的情況下,自己親自帶著一支偏師,繞襲鮮卑人的後方。
沒有去攻擊和連的鮮卑王庭,哪怕和連當時急於占據金蓮川來樹立自己的威信,抽調了王庭大半人馬,當時的王庭確實很空虛,李軒也沒有去選擇進攻彈汗山,而是將目光放在其他部落,瘋狂猛攻。
最終的結果,就是二十萬聯軍人心惶惶,不攻自破,哪怕和連如何陳明利害關係,許下種種好處,也沒有人原因繼續攻打金城,隻剩下和連本部人馬被嶽飛在金城之下殺的丟盔棄甲,狼狽鼠竄,五萬王庭精銳,最後能夠逃回王庭的,不足一萬。
更可怕的是,因為和連決策上的失誤,導致三個大型部落被連根拔起,讓和連本就岌岌可危的地位雪上加霜,若非經此一戰,各家都是元氣大傷,恐怕就連他如今的汗位都可能被人拉下來。
對於李軒,和連現在是恨到骨子裏,但卻又無可奈何,如今中部鮮卑乃至整個草原,對於這個狼屠夫都是談虎色變,以和連大跌的聲望,已經很難再召集一次聯盟,而且中部鮮卑經過那一役。已經是元氣大傷,殘存的部落不是北逃就是南下接受漢人的歸化,又或者加入其他兩部或者匈奴人的部落。
眼見漢人肆無忌憚的將牧場建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身為檀石槐的繼承人,整個鮮卑民族的共主。和連卻無可奈何,雖然那共主之名隻是名義上的,但身為檀石槐的後代,和連依舊感到一股難以言喻的恥辱。
幽州一帶的草原上,除了彈汗山一帶之外,如今已經很難再看到鮮卑乃至所有胡人部落的影子。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座由漢人建立的牧場。
這個冬季,對生活在這一帶的鮮卑人而言,注定是一個難熬的冬季,沒有來自漢家的補給,也失去了南下劫掠的勇氣。甚至不需要李軒繼續動手,僅僅是凍死、餓死或是失蹤的鮮卑部民,就足以讓和連以及一眾殘存的部落首領吐血,當冬季過去的時候,整個中部鮮卑殘存的人口,已經不足冬季到來前的一半。
而這些,隻是一個開始,和連乃至所有部落的首領都清楚。若不能拔掉李軒這顆已經刺進鮮卑人要害的釘子,到了下一個冬季,對於生活在這片草原上的鮮卑人而言。將又是一個痛苦的季節,根本不用漢人動手,隻需要維持現在這種局麵,用不了三年,整個中部鮮卑將麵臨亡族滅種的巨大危機。
然而可悲的是,即便知道這種結局。但經過一個冬季的折騰,和連以及一眾部落首領悲哀的發現。他們已經沒有了向李軒發動進攻的能力,莫說兩座城池。單是那些已經獲得巨大利益的牧場場主,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自發的組織起一支支私人武裝,成為兩座城池之外的一個天然防禦圈。
對於這種情況,和連以及各個部落首領都是恨得牙癢,因為那些牧場主中,有不少牧場主,都是規劃過去的鮮卑人,甚至不少是之前一些小部落的首領,如今不但心甘情願的接受了漢人的統治,更是一臉奴才嘴臉的幫助漢人去對付昔日的同胞。
對於這種局麵,和連和一眾部落首領恨得牙癢卻又無可奈何,和連不止一次派人前往幽州,希望尋求劉虞的幫助,姿態放得極低,遠沒有往年那般趾高氣昂,現在,整個中部鮮卑的脊梁骨差不多已經被李軒給敲斷了,麵對昔日軟弱如羔羊般的漢人,有種發自骨子裏的畏懼。
對於這種情況,劉虞表示愛莫能助,他也很想鉗製李軒的勢力,但眼下李軒發展的重心並非對內,而是在開疆拓土,若是敗了還好說,可惜,李軒一直在勝,抗胡英雄的美譽,讓李軒在北地聲望頗隆,甚至連遠在千裏之外,洛陽之中的那位皇帝陛下,對於這位開疆拓土的功臣都是讚譽有加,劉虞很清楚,這可不止是開疆拓土的原因,更因為年初的時候,李軒把自草原掠奪過來的大把金銀進獻上去的緣故,那位貪婪的陛下顯然已經嚐到了甜頭。
劉虞更清楚,李軒掠奪了大半個中部鮮卑的財富,可不止於此,單是那些掠奪過來的牛羊戰馬,如果全部兌換成金銀的話,幾乎比得上整個大漢國兩年的稅收了。
但這種事,他無法明言,因為皇帝身邊,張讓、趙忠一幹閹黨在幫李軒說話,不用說,劉虞也清楚,這該死的李軒暗地裏肯定沒有少給這幫閹貨好處。
但就算知道又能如何,他如今能做的,隻有在馬城周圍屯集重兵,希望能給李軒一點壓力,不過收效甚微,劉虞自己也很清楚,若此時他真敢在後麵搞風搞雨,朝廷那邊,一頂殘害忠良的帽子恐怕是少不了了。
畢竟如今的大漢雖然日薄西山,但積威猶在,遠未達到曆史上諸侯割據的情況,哪怕他劉虞身為幽州牧,更是漢室宗親,在許多事情上也不得不考慮後果。
對於和連的求助,劉虞隻能以沉默來應對。
對於劉虞的沉默,和連有些絕望,最近,龍城那些蟄伏了一個冬天的漢人部隊又開始行動起來,四處擄掠和屠殺鮮卑人,甚至明目張膽的繞過了彈汗山,到了春季,草原上的種族自然不能像冬天一樣龜縮在一起,必須分散開來放牧來養活自己,否則,單靠彈汗山這點地方,隻能活活的被餓死,而李軒的部隊也化整為零,在各方將領的主持下,對這些分散開來的鮮卑人展開了新一輪的屠殺。
不錯,就是屠殺。
在接連覆滅了幾個大型部落之後,靠著這些鮮卑大部落作為養分,李軒麾下眾將得到了充足的成長,再加上隨著李軒的名聲散播出去,不斷前來投效的北地武將,如今李軒帳下的部隊裏,就算一個小小的軍侯,都有可能是三流級別的武將。
和連如今已經無法可想,能夠求助的都求助了一遍,甚至連匈奴人那裏都試過,但可惜收效甚微,其他兩部鮮卑,隻是約束部眾的行動範圍,絲毫沒有參與進來的意思,至於匈奴人,如今李軒的部隊雖然猖獗,卻堅決不打匈奴人。
這種區別對待,讓匈奴人樂的在一旁看鮮卑人的笑話,唇亡齒寒這種道理,在草原上是行不通的,哪怕明知道李軒未來會威脅到他們,但大多數匈奴人更願意看著鮮卑人倒黴。
李軒顯然打得是遠交近攻的策略,而且計劃非常成功,很快,和連悲哀的發現,自己成了孤家寡人。
彈汗山以西,原本還是有著不少鮮卑部落存在的,這裏已經脫離了幽州的範圍,去年的時候,幽州的漢軍是很少打到這裏來的,雖然並州這邊也有個凶神惡煞,但人家主要對付的是南匈奴,倒是很少來招惹鮮卑人,所以往年這一帶的鮮卑人雖然聽說過狼屠夫的惡名,但也僅僅是聽說而已,生活一直很滋潤,沒事的時候放放牧,如果覺得悶了,就糾集一批人,到漢人的領地去劫掠一番,看看漢人的江山,反正隻要眼活些,不要去觸碰並州人的利益,並州那位殺神也懶得來管他們。
隻是今年開春之後這些生活在彈汗山以西的牧民們突然發現世界變了,不再是那麽和諧而美好,一隊隊繞過彈汗山的漢軍讓這些已經習慣了擄掠漢人的鮮卑牧民第一次體會到那些被他們擄掠的漢人是一一種什麽樣的感受。
在一隊隊如狼似虎的漢軍麵前,他們的反抗顯得蒼白而無力,麵對漢軍罕有的強勢,不少鮮卑牧民習慣性的選擇了投降,以往也不是沒有過這樣的事情發生,隻要選擇投降,用不了多久,這些滿口聽不懂的仁義道德的漢人就會把他們放回去,來年重新來過。
隻是用不了多久,這些鮮卑人就痛苦的發現,也許戰死是一種很好的結果,這一次,沒有以禮相待,沒有那些漢人儒生所謂的教化,有的隻是無休止的奴役、馴化,然後賣給其他漢人,繼續接受奴役,無休止的為漢人工作下去,直到累死,對這些崇尚自由的草原人而言,或許回歸長生天的懷抱才是最好的歸宿
一批批的部民被套上了枷鎖,送到龍城,成為最低賤的奴隸,一個個部落無法忍受漢人的淩虐,選擇了離開或者接受漢人的歸化,和連眼睜睜的看著漢人的部隊逐漸將彈汗山周圍的部落不斷地蠶食殆盡,昔日強盛的鮮卑王庭,草原共主,最終卻淪為真正的孤家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