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歐洲上空的鷹 10章 絕望時代

1918年的年春,當殘冬的的冷風刮過法國西線戰場的時候,當又一個即將可以發動進攻的季節來臨的時候,西線戰爭卻到了即將結束的邊緣。

正如同前麵所說過的那樣,出現這種情況並不是因為德軍的戰力不濟,原因正是因為列寧這位偉大的革命導師的“光輝策略”的“成果”,使可恥的帝國主義君主又受到了一次沉重的打擊。

如果要扯起這件事,故事未免太長,我們隻能簡短的告訴大家。當年列寧率領的布爾什維克的黨中央還在躲在瑞士的時候,就已經受到當時德國皇帝——威廉二世的資助。

至於去年,布爾什維克也是利益於德軍的保護下,才平安穿越邊境回到了祖國、成功進行了革命並取得了政權,而這時矛盾產生了。

最基本的矛盾產生的原因,居然會是令人相像不到的兒女私情。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中,可以大略這樣形容一下,打起來的是不過是一群表兄弟姐妹,或者可以稱為英國維多利亞女王的子孫們的較量。

其他人不說了,威廉二世曾經仰慕的一個女人,成了俄國沙皇的妻子,她就是原名愛麗絲.維多利亞.海倫.路易絲的公主,現在被稱為亞曆山德拉.費奧多蘿芙娜的俄國皇後。

除此之外,威廉二世在整個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所有政治家當中,又是一個最為誠實之人。曾經有人這樣評價他,說他在一戰當中的作為,不過是一個誠實的莊稼漢與一群精明商人的爭鬥。

在這兒,我們姑且不必去論這件事的對錯,我們也不必探討這位威廉二世陛下到底是不是這樣老實。但他曾經傾慕過的姑娘,首先拒絕了他的營救,現在則在葉卡捷琳娜堡被他親自送回俄國的布爾什維克殺了全家。

雖然他不是一個糊塗的德國皇帝,不會用他的憤怒,使好不容易費盡心機結束的東線戰火重燃,但代價一定不會一點也不提。具體的代價我們無法知道,但從曆史上記載的事情我們看得到,布列斯特被割讓了。

如果論及威廉支持布爾什維克的最早的願望,應該是結束東線戰場,那麽為何會多割出一塊布列斯特呢?難道他不擔心會惹來俄國布爾什維克政權的反噬嗎?個中的原因今天我們已經無法猜測,隻好依據當時的這些事件來進行判斷、分析。

俄國布爾什維克在而臨國內的反叛、附近國家的不懷好意的時候,他們隻能屈辱的接受這一條件。

1917年12月3日,談判開始,德國提出了把波蘭、立陶宛、愛沙尼亞的局部和拉脫維亞、白俄羅斯的全部割讓給德國並賠款30億盧布的苛刻條件,這引起了布爾什維克黨內嚴重的分歧。列寧主張接受德國的條件,簽訂和約,為新生政權爭得喘息機會,季維諾也夫、索柯裏尼柯夫、斯大林、阿爾喬姆、斯塔索娃、斯維爾德洛夫等六名中央委員支持列寧。

布哈林為代表的“左派共產主義者”反對簽訂和約,主張對帝國主義繼續世界大戰,中央委員布勃諾夫、烏裏茨基、洛莫夫支持布哈林;托洛茨基則主張停戰,複員軍隊,但不與德國簽約(即不戰不和),中央委員克列斯廷斯基、捷爾任斯基、越飛支持托洛茨基。

1918年2月15日,德軍近逼彼得格勒。鑒於形勢已十分嚴重和緊迫,列寧表現出十分焦急的心情,先後作了8次發言。他聲明,如果還繼續采取空談革命的政策,他就要退出政府和中央委員會。

會議開了一通宵,爭論十分激烈,其間斯大林曾出現動搖,認為可以不簽約,但開始談判。列寧當即批判斯大林的這種態度,他說:“斯大林說可以不簽訂和約,那是不對的,必須簽字接受這些條件,如果你不簽字接受這些條件,那三個星期之後,你就得在蘇維埃政權的死刑判決書上簽字。”

斯大林很快承認了自己的過錯,表決投票時支持了列寧的觀點。由於列寧艱苦不懈的說服工作,次日淩晨4時50分,會議以微弱的多數通過了同德國簽約的報告。

2月30日,布列斯特和約正式簽訂。

按照合約,蘇俄割讓上百萬平方公裏領土,賠款60億馬克。托洛茨基被解除了外交人民委員的職務。但蘇俄成功地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為剛剛誕生的蘇維埃政權爭取了喘息的時間。

德國人滿懷信心的轉向了西線,可接著情況就出現了逆轉。

時間在又一個聖誕節即將來臨的時候,基爾軍港的水兵們絲毫沒有喜悅的感覺。他們過著的是一種惶惶不可終日,時刻都憂心仲仲的日子。

這是因為,當法國方麵簡易航母完工之後,與英國海軍在英吉利海峽組成了聯合艦隊。更加強大的空中力量,已經將航母沒有完工的德國大洋艦隊完全封鎖在港口之中。現在,大洋艦隊的每一次出擊,就像去自殺一樣,凡是出航執行巡狩任務的軍艦,就從來沒有見到他們回航過。

德國的大洋艦隊,隻給縮在軍港之中。而他們賴以為艦隊撐起一片天空的簡易航母,則已經被英、法聯合艦隊的飛機炸毀在船塢之中。

伴隨著這最後的期望破滅,德國大洋艦隊隻好縮在有空中力量保護的軍港裏,一動也動彈不得。絕望的士兵耳中,漸漸聽到這樣一種聲音,並慢慢的在基爾港的海軍基地之中傳播開來。

“這是一場完全沒有指望的戰爭,難道我們還要一直打下去嗎?士兵們,已經到了我們應該為自己爭取利益的時候了,我們要組織士兵委員會,把我們的想法告訴那些將軍們……!”

“兄弟們,你們知道嗎,俄國已經爆發了無產階級的革命,士兵、工人、農民建立起來自己的政權,由他們自己當家作主,兄弟們、士兵們我們還要一直繼續忍耐下去嗎?”

一種希望、一絲明悟,在海軍士兵以及下級軍官當中流傳開來。絕望當中的海軍士兵和下層軍官紛紛加入到這個組織當中,他們被稱為德國共產黨。

在這之前,威廉二世並不像其他“帝國主義”國家那樣,在國內嚴禁社會主義學說的傳播。雖然沒有如同社會主義者希望的那樣,在官方承認他們的地位,但最少沒有采取別的國家那種深惡痛絕的非要使之覆滅而後快的作法。

這時,有了某些金錢支援的德國共產黨積極的行動起來,三三兩兩的黨員滲透進德軍的第一個機構當中,無論是德國皇帝威廉二世所在的比利時的總部,還是說基爾軍港,漸漸的一種動蕩的因素,由於普通士兵以及下級軍官們的團結,而慢慢的在德軍當中四散傳播開來。

當然並不是所有的人都如此去思考,並不是所有的士兵都願意現在就輸掉這場戰爭,因為那可能給德國帶來更大的災難。不過由於德國軍隊,對於政治不是非常關心的傳統,這些事情並沒有得到有效的製止。

1918年3月,在一般人的眼中德國敗局已定,最主要的理由是他們麵對是英、法、美三國的聯軍,但德國統治集團仍想孤注一擲進行抗爭。3月10日,海軍司令部下令基爾港的德國遠洋艦隊出海同英軍作戰,若失敗就“光榮地沉沒”。

在這種情況下,已經秘密組織起士兵委員會的,基爾港的8萬名水兵拒絕起錨,並把軍艦熄了火。水兵的抵製雖然迫使德國海軍當局收回命令,但水兵們卻遭到迫害,被逮捕了幾百人。

3月15日,水兵走上基爾街頭遊行示威,抗議海軍當局,要求釋放被捕者。遊行示威隨後發展為武裝起義,水兵們解除了軍官的武裝,迅速占領了戰略要地,控製了全城。

工人也舉行武裝起義響應,並建立了工兵代表蘇維埃。至14日晚,基爾及附近郊區均為起義者占領,18日,基爾全城總罷工支持水兵起義。

基爾港水兵起義成為德國3月革命爆發的信號,革命在全國迅速蔓延。到4月8日止,幾乎所有的德國大城市中都發生了武裝起義,建立了工兵代表蘇維埃。

甚至,從這時起,眼睛可以通過地圖看見全世界戰略的將軍們,滿以為勝利在望的他們才不得不認真的思考起來。但這時已經不是思考如何鎮壓起義的問題,而是如何使德國可以體麵的結束這場戰爭。

“呯呯”的步槍聲在德軍的前線響了起來,戰爭當中的槍聲原本不是件什麽大不了的事情。但今天,一切卻使威廉王儲不能不動容。

“怎麽,我們怎麽會遭遇到這樣的事情,我的天哪,我們被出賣了!我早就告訴過陛下,那些社會主義者是不值得信任的人!”

威廉王儲扯住自己的頭發,憂慮的望向他司令部的窗外。雖然他的司令部還非常安全,雖然他精銳的格蘭登堡第5集團軍還沒有什麽**,但不爭的事實是,德國正在陷入到一片混亂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