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章 敵後狂飆

布列斯特城,不過是個十幾萬人的中等規模的城市。可是它的位置是那麽的重要,以至於這兒建設著俄羅斯邊境上最為堅強的堡壘——布列斯特要塞。

布列斯特要塞開始修建於一八三三年,經過多次擴展修築,形成一個龐大的築壘防禦工事。它由布格河和人工運河分割開的四個獨立小島組成。中心城堡位於整個築壘地域的中心,它為環形封閉式,磚牆厚2米。中心城堡的西南是捷列斯波爾要塞,正南方是沃倫要塞,北方則有科布林要塞作為屏障。各個要塞四周均有河流包圍,要塞之間用橋梁連接。

沃倫要塞和捷列斯波爾要塞是布列斯特要塞的主要屏障,其中捷列斯波爾要塞被建造在布格河的岸邊,內中包括許多舊沙俄時代的教堂和修道院,這些建築物是整個要塞防禦工事的重要組成部分。北部的科布林要塞是原來的舊布列斯特城,這裏街道密布,有許多早期石頭建造的堅固建築物。

要塞堡壘最重要的防禦工事被建造在中心堡壘,在這個中心島嶼堡壘的外側,由堅固的大約兩公裏的兵營構成環型營壘,營壘牆壁有兩米厚,內含大約五百個炮塔,可以為一萬兩千人提供必要的糧食和彈藥物資。營壘牆壁密布火炮發射口和步槍射擊孔,在中心堡壘的中央聳立著由著名建築設計師古裏米設計的聖尼古拉大教堂,該教堂從一八五六年開始修建,曆時二十三年建造完畢,不但是中心堡壘最高的建築物,也是一個異常堅固的火力支撐點。

現在這座堡壘裏壅塞著大量作戰物資與補充兵員,是一個熱鬧的中轉站。

來自前線的傷兵,等待送向前方的裝備與彈藥,補充的兵員以及從後方調來的步兵,這一切全都擠在這座容納了12000人的大型要塞裏。在這兒,為了防備波蘭人的反攻,布置了足夠的防空炮與防空機槍。它們形成的對空火力網,可以說為堡壘提供了足夠的多的空中保護。

因此,盡管前線在波蘭人的反擊下,蘇聯紅軍喪失了城市中部分已經占領的區域,但在作為後方的這兒,生活雖然忙碌但依然安全。在這樣一種情況下,疏忽大意在新組建的布列斯特要塞的守衛者中間相當普遍。尤其,其中一座要塞裏,正是“空中航母”的基地,那兒除過更加強勁的防空火力之外,還有更多的作戰飛機。

這就是“雷霆國際”“俄羅斯皇家近衛軍”需要克服的地方。

超低空飛行,並不是每一位飛行員都可以做得到的事情。如果不是黎明前那些朦朧的時光,可以為那些高大的山脈、樹冠畫出一道剪影的話,那麽恐怕機群在接近敵方戰線的時候,就已經被這些山巒與樹叢所吞沒。

迎著北方漸亮的天空,接近敵方戰線的地方,機群的高度降低。為了保持攻擊的突然性,整個機群已經沒有了什麽立體的隊形。如果從空中望去的話,會發現他們排成高度幾乎完全一致的一條長龍。

在機群的下麵,是布格河寬闊的,如同鏡子一樣的河水。在它映射下的黎明的光輝裏,戰機的身影在河流裏向前滑動。

這又是一次曼施坦因別出心裁的行動。

河流為機群指明了方向,在夜色下河水的閃光也使機群飛行的危險大為減少。這樣的飛行對於首次突擊裏的優秀飛行員並不是什麽嚴重的考驗,最少紅色伯爵裏希特霍芬不是這樣看。

河麵上的氣流托動著“飛鏑之鋒”的身形,“紅色獵殺小隊”清一色的“飛鏑之鋒”隨著這些氣流,不停起伏著它們結實的身體。

200公裏,對於“飛鏑之鋒”260公裏的時速並不算什麽強烈的挑戰。不到一個小時的飛行,布格河上堅強的布列斯特要塞就在飛行員的眼中遙遙在望。

成功使用一個小小的詭計擺脫了兄弟的領隊——紅色伯爵裏希特霍芬這時打破了無線電靜默,在飛機上大聲開始進行作戰前最後的動員。

“弟兄們,我們是誰?”

耳機裏,傳來飛行員們整齊的回答。

“我們是雄鷹,我們主宰天空!”

聽著他們的回答,紅色伯爵裏希特霍芬滿意的咧開嘴笑著,接著他這種具有獨特味道的戰前動員。

“我們的敵人是誰?”

“我們的敵人是值得尊敬的對手,我們要小心翼翼對付他們!”

“上帝說,在天空裏如何生存?”

“保持我們的速度,準確的射擊與謹慎是我們一直要堅持的美德!”

在說完這不知從哪本“聖經”上聽來的禱告詞後,飛行員們居然還煞有介事的一起在胸前劃了個十字,一起用“阿門”結束了戰前的禱告。

隨著紅色伯爵裏希特霍芬的叫聲,“紅色獵殺小隊”的戰機迅速爬高。如同我們知道的那樣,他們作為製空的王牌,使用的全都是真正的“飛鏑之鋒”,這與其他飛行員駕駛的外貿版“飛鏑之鋒”有著強烈的區別。

隨著他們爬升時,引擎發出的怪叫長鳴在淩晨的時空。布列斯特要塞的防守警報也適時發出長鳴。

天空裏,屬於“雷霆國際”的第一大隊兩百多架外貿版“飛鏑”(材料不同的機身、4挺12.7毫米機槍)趁著黎明前的黑暗撲向這兒。為了後續攻擊,他們必須摧毀對方的空中及防空力量。

顯而易見的是,在布列斯特相對多的防空火力下,他們可能遭受相當大的損失!

隨著黎明漸漸到來,戰爭開始了!

—————————————————————————————————————“一起看文學網首發,請支持正版閱讀,支持作者創作”不笑生a群:35761481;郵箱:。

—————————————————————————————————————在長鳴的警報聲裏,無論那些住在樓宇裏的軍官,還是那些帳篷裏的士兵,他們一個個帶著滿臉的疑惑望向天空。畢竟,在這位的淩晨,在距離前線如此遙遠的後方,他們會遭遇到突襲,大約他們從來沒有想到。

麵對華沙方麵波蘭軍隊的頑強的抵抗,蘇聯紅軍幾乎把每一架可用的作戰飛機都調上了前線的野戰機場。這也就體現了,為何中華聯邦原意在戰前,以賒賣的方式,提供給波蘭軍隊那麽多架“軍刀”戰機。大概,另外一重目的,就是使蘇聯紅軍麵對空中的壓力時,不得不把他們手中的每一架作戰飛機都投入到最前線的空戰裏去。

蘇聯紅軍的指揮機關,也並沒有在這個方向上安排什麽過多的警戒。在他們心中,麵對被包圍在波蘭軍隊,這裏是他們理所當然的後方。

從來沒有與“中華聯邦”或者“雷霆國際”作戰的蘇聯紅軍並不知道,他們的對手往往會避其鋒芒,攻擊目標直指自己的補給線上的要害地點。

受過第二次世界大戰洗禮的現在諸國軍事家,完全都明白戰爭摧毀對方的軍事機器已經不是第一位的目標,現代戰爭因為縱深的變化,首先被破掉軍事、經濟潛力的國家將會失去戰爭的勝利。如果把這種戰略上的理論用到這兒,那麽攻擊對方的補給基地,使對方完全陷入到缺乏補給的不利境地,就是取得戰術性勝利的根本手段。

匆忙投入戰鬥的蘇聯紅軍士兵,他們驚恐的發現。他們防空炮上的炮衣甚至還沒有解開的時候,天空裏已經傳來更多飛機引擎的轟鳴,它們開始俯衝下下來。

與此同時,攻擊機場的外貿版“飛鏑之鋒”也開始了俯衝。

作為第一攻擊波,摧毀機場上那些在防空警報裏,打算緊急起飛的“軍刀”戰機,是他們最為要緊的任務。其次,就是那些在警報裏緊張的,手直哆嗦炮手們操縱的防空炮與防空機槍陣地。另外一個任務,則是使那些“空中母艦”上裝載的“蝌蚪機”不會在後麵的地麵攻擊作戰裏,找己方地麵部隊的麻煩。

在這兒,我們不禁要問一句,難道曼施坦因對雷霆國際飛行隊一個大隊的作戰能力這麽信任。抑或是蔡鍔由於長期在美國學習,對於此戰的細節把握上有些不到位的地方。否則,他們為何會為第一攻擊波準備如此之多,幾乎沒有足夠兵力完成的任務。

我們知道,“雷霆國際”空中力量與中華聯邦飛行隊的數量相仿。全都是6機一個小隊,6小隊一中隊的6/6編製。由於我們不難算也,執行第一攻擊擊的第一個大隊的飛機不過216架。難道僅憑這使用火箭彈與機槍的輕火力機群,就可以摧毀如此多的目標嗎?

恕作者在這兒賣個關子,請大家看下章——撒旦魔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