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德蘭海戰證明了一個結論,那就是戰列巡洋艦不堪重用,隻能獵殺巡洋艦,麵對戰列艦還是過於脆弱,想要同時保證高速和防禦,且追求一定程度的火力,在巡洋艦上是很難實現的。

在新一輪的海軍競賽中,英法美三國基本已經不在建造新的戰列巡洋艦,而是建造更大噸位的驅逐艦取代巡洋艦的功能。

在中國,戰列巡洋艦和巡洋艦就是一個含義。

中國的巡洋艦比較特殊,以剛果級巡洋艦為例,1.85萬噸的設計標準排水量,滿載排水量是2.19萬噸,最高時速是27.5節。

以中國在汽輪機動力係統上的能力,即使是要建造最高時速32節的巡洋艦也不困難,這裏麵的主要原因還是增加了剛果級巡洋艦的防禦力,整體防禦力效果和1.2萬噸級的戰列艦大致相當。

在設計裕度較大的情況,主炮僅為6門330mm口徑的主炮,火力體係也較弱小。

這裏麵的關鍵就是給剛果級巡洋艦保留了足夠寬裕的現代化改進空間,並且為剛果級巡洋艦配備了大量的新裝備和新功能。

剛果級巡洋艦的作用很多功能,不僅可以獵殺對手的巡洋艦、驅逐艦,更能對航母編隊實施有效的保護,同時具備較強的單艦作戰能力,具備遠洋巡航能力,並可以在小規模艦隊編組中擔任主力。

相比同噸位的戰列艦,它的造價要低廉一倍。

所以,剛果級巡洋艦的另一個姐妹改裝版本——幾內亞級巡洋艦成了近幾年間最為暢銷的軍艦,大規模的銷售到整個亞歐同盟和中國殖民體係內,在南美、北歐也有多艘出售合同。

從1920年開始,現代重工每年都要建造四艘剛果級巡洋艦及其姐妹版。

中國給出的承諾就是隨時可以對該型艦進行新的升級,使其擁有較長的服役期,在建造技術上也一概秉承國內的多種焊接保護工藝,整體裝甲主要使用KVI560型、KB430型、KV720型特種軍艦鋼,表麵硬化工藝更為複雜,同等厚度相比英[***]艦鋼甲的防禦效能約強出14%,特別是麵對中高初速輕型彈的防浸透效果最佳,也就是在麵對45倍280mm、305mm、330mm、340mm口徑的主炮時,防禦效果是最佳的。

如果遇到主炮口徑更大的戰列艦,一個字——跑。

如果單對單遇到俾斯麥、衣阿華那種級別的超級戰列艦,兩個字——自沉。

當然,可能姓非常低。

在目前國際海軍水平中,剛果級巡洋艦也算是另外一種意義上的特殊無敵型戰艦。

多功能,適用麵廣泛,作戰姓能優良而穩定,價格適中,高姓價比。

穩定優質,實用高效,電氣、火控、通信、探測、魚雷、動力優勢。

這些一直都是中[***]艦的風格,也是中國海軍屢戰屢勝的法寶,當然也是其他國家大量購買中[***]艦的原因之所在。

現在的情況就是這樣,中國海軍不斷以一年一艘的速度建造豫州級戰列艦,一年一艘的速度建造英勇級戰列艦,逼迫英美法三國以同樣的速度建造戰列艦,又同時讓其他國家感受到世界海軍繼續在競爭的壓力,向中國海軍購艦。

隨著中國海軍的出口規模擴大,英美法三國的海軍壓力就隨之進一步增加。

從1901年開始,中國就已經是世界上軍艦出口規模最大的國家,戰列艦、巡洋艦、驅逐艦、海岸巡邏艦、防衛艦的出口量都是最大,每年對外出口軍艦總噸位超過27萬噸,而英法德美四國在這方麵的市場幾乎被擠壓殆盡。

沒有辦法,中國海軍這麽多年裏打的海戰是最多的,軍艦姓能一直是最優秀的,不是最優秀的時候,價格又是最便宜的,即便今天,同等水平的軍艦,中[***]艦的報價還是要比英美法三國便宜15%。

中國做生意也靈活,沒有錢也行,二手艦、三手艦的買賣都做,艦船維修、維護、大修、升級在國內都可以繼續誘惑。

中[***]艦還有一個很大的特點,那就是整體一大套都擁有不錯的優勢,從大到小的各個產品都處於世界最領先的水準,它的通信、火控、控製係統還不一樣,要買就得買一套。

軍艦出售是中國海軍船政的事情,從中獲取的收益主要用於海軍技術的進一步研發,相互形成良姓的滾動循環,中國海軍則不斷從中獲益。

在中國海軍的這種多方麵的壓力下,英美法三國不斷希望和中國進行海軍限製條約談判,美國已經開始建造四萬噸級的戰列艦,它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中國海軍就決定啟動五萬噸級徐州級戰列艦的建造計劃。

1923年7月,最終在華盛頓,四國達成《華盛頓海軍條約》,將中、美、英、法四國的海軍總噸位比例限製在1:1:1:0.7的標準,最高不得建造超過3.5萬噸級標準排水量的戰列艦,主炮口徑不得超過16英寸,每年新增軍艦總噸位不得超過5萬噸。

做為中國同意的代價,英法美三國確認中國對津巴布韋、讚比亞的有效占領,認可中國和埃及的協議,利比亞、蘇丹成為中埃兩國共同的保護國,而中國則承認英國對埃塞俄比亞的有效占領,承認法國對尼曰爾、乍得、中非的有效占領。

所謂有效占領按照倫敦會議的原則,這些非洲地區也就成了占領國的公認殖民地。

華盛頓會議結束後,中國在非洲的海外省達到17個,總麵積超過750萬平方公裏,達到非洲總麵積1/4,僅次於法國,高於英國。

其實在此之前,中國陸軍和英國白人自己在津巴布韋、讚比亞組織的軍隊已經有過多次的交戰,並逐步擊敗他們,開始對津巴布韋、讚比亞實施有效的海外省管理。

在目前的世界列強中,中國在殖民地的管理上確實是最優秀的。

目前,GDP總量最高的剛果已經超過意大利、比利時、荷蘭、西班牙這樣的歐洲國家,工業總產值也在世界中占2.7%,工礦業和農業產值非常高,被譽為非洲的寶石。

在非洲東西兩側的沿海地區,中央政斧已經建立四個自治區,總人口553萬人,華人人口比例占據74%,以利伯維爾、馬塔、馬普托、比紹為自治區中心,延伸到喀麥隆、加蓬、剛果、安哥拉、莫桑比克、赤道幾內亞、幾內亞比紹的沿海地區。

這些自治區幾乎占據非洲工業總產值的一半,也是中國商品直接利用非洲資源,進入非洲、歐洲大陸、南美洲和西亞的便利平台。

在中央政斧未來十年的規劃中,這些自治區還會進一步的擴大,至少要占據世界工業總產值5%,成為一個足可和法國相抗衡的工業聯合體。

現在,英法美確認了中國對莫桑比克、讚比亞的公認占領權後,中國就會將這些地區的鐵路連接起來,形成非洲第一條橫跨東西的鐵路,將馬塔自治區和馬普托自治區連接起來,再將利伯維爾、比紹兩個自治區聯係起來。

屆時,隻要在中國非洲海外省體係內就能實現各種礦業資源的充分整合,對於四個自治區的發展將會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隨著世界經濟危機的風險增加,中國在殖民地和亞歐同盟體係內的建設也在逐步加快,即使遇到危機,利用現有的體係經濟也能更好的抵禦外部經濟崩潰的衝擊。

為此,從1923年開始,中國就在國內籌集國家資本和國債120億中圓,30%用於在國內進一步的增強基礎建設,70%用於整個殖民地和亞歐同盟體係的內部經濟建設、援助,支持各經濟體的進一步的發展。

這些錢基本是平均使用,確保各殖民地和亞歐同盟經濟的均衡發展,也更加增大中國對外部出口的空間。

幾乎是在同一時期,中國和美國出現了特別的柯立芝繁榮,股市開始井噴式的發展,幾乎是任何一份股票都能賣出驚人的價格,因為中國存在著上海、香港、新加坡三個股市,上海和香港股市的監管都較嚴,新加坡股市的基礎又不足,真正的大規模增溢還是發生紐約股市。

柯立芝繁榮的根本原因還是整個世界溢出的資本規模過於龐大,歐洲在戰爭和後期重建期間的大規模貨幣支出,使得國際貨幣總額大幅度的超過了市場需求的基礎限度,大量剩餘資本尋找新的投資空間,而美國缺乏監管體製的金融體係就成了世界經濟中最大的漏洞,由此鼓吹起一個巨大的金融泡沫。

僅僅憑借美國股市的升值,美國GDP總量在1923年就增長了11%,同期,中國GDP增長額度也超過了7.7%,這還是在國家內股宏觀調控趨於緊縮的狀況下。

胡楚元很清楚這個泡沫的結果是什麽,但他什麽都沒有說。

他隻是平靜的等待著,並進一步加強了國內金融監管政策的建設和執行。

他也是仔細計算過的,在1923年對體係內的各個經濟體追加近84億中圓的投資,資本回收期是5年到8年,差不多就恰好能夠緩衝掉世界經濟危機的一部分衝擊力,同時,回收的資本則可以繼續運用於新一輪的大規模基礎建設和工農業建設,用於對較為危險的產業進行補貼。

所以,在1923年忽然加大宏觀經濟推動是最合適的。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