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一四章 朝野態度

杜楚客這邊恨鐵不成鋼地罵醒李泰的時候,承慶殿裏也有人無情地向李世民戳穿了現實。

當李泰殺子求儲的事情在大唐權貴的圈子裏傳開的時候,有的人選擇沉默,當什麽都沒有發生,但有的人卻不願意了。

比如褚遂良,他出身名門望族,如今官居諫議大夫,勸諫君王是他的職責。尤其是貞觀年間,勸諫之風大起的情況下,諫臣們更是盡職盡責,大有為國為民不惜死諫的態度。

魏征便是一個表率,大唐上下誰不說一聲佩服?

如今魏征死了,但勸諫之風並未因此受到影響,尤其是皇帝陛下說出魏征一去,朕失一鏡的話之後。

很多諫臣們都擰著一股勁,希望成為皇帝陛下的一麵新鏡子。

毫無疑問,褚遂良便是其中的佼佼者。尤其是房玄齡、蕭禹等重臣逐漸年老的情況下,他在朝中的地位越發高了,大有未來大唐重臣新星的趨勢。

褚遂良本人有沒有功利的想法不知道,但至少他有一顆忠心,有敢諫之心。

聽說了魏王李泰殺子求儲的做法,褚遂良有些坐不住了,其他人都沒有明說的情況下,他在承慶殿裏提起了此事。

李世民的第一反應是震驚!

為什麽褚遂良會知道這件事?由於百官們幾乎一致的沉默,李二陛下到現在還不知道這件事已經傳遍權貴之間。

泄密了!

李世民的第一反應是如此,當時承慶殿裏隻有自己父子二人,這番談話更是堪稱機密,為何外人會知道?

自己沒有說出去,那麽隻可能是李泰了,他把這番話對外人說出去是什麽意圖?

李二陛下的臉上頓時有些變了,泄露禁中之語自古以來就是帝王大忌,因此龍顏大怒,人頭落地的事情不少。

當年於誌寧擅自告知太子李承乾皇帝對其評價,本是為了勸諫督促。誰知李世民得知之後勃然大怒,質問於誌寧為什麽泄露宮廷密語?

後來看在於誌寧為人忠厚,勤勤懇懇教導皇子的份上,且罪過本身不是很大。這才沒有問罪。

但是立儲這麽大的事情,承慶殿裏帝王父子的談話如今卻鬧得滿城皆知,這就很犯忌諱了。

尤其是當事人自己將內情泄露出去,這用心就很值得考量了。李世民認定了是李泰自己所為,所以心中難免想得更多。

當然了。事實上李泰很冤枉,這事是謝逸幹的。

然而不管是李二陛下還是旁人,都不會想到,謝逸是憑借晉陽公主轉述的幾句不相幹的話語,加上未卜先知的能耐,推導出這樣與事實完全相符的結論。

因為超乎正常,所以李泰注定背鍋,且被李世民深深猜忌。

褚遂良問道:“陛下,臣冒昧請問,是否確有此事?”

李世民遲疑了。李泰那番話顯然有些太冷血,他並不認同,但出於愛子之心,他本來的打算是當完全沒有發生。不管怎麽說還是要維護下四子的形象,加之或許他對李泰尚抱有希望,隻是覺得他暫時鬼迷心竅,誤入歧途。

沒想到這樣素來聰慧的兒子不僅冷血,而且還很愚蠢,竟然將這天字第一號機密親子散播出去。

這下好了,權貴們都知道了。

當褚遂良質問的時候。還能否認嗎?當初為了維護李承乾不死,李世民欠了權貴大臣們好多,所以如今他很難理直氣壯地否認,更何況是如今這般一切已經晚了的情況下。

李世民沉默了。默認了。

褚遂良朗聲道:“陛下,臣以為魏王殿下的話大大的不妥,且虛偽至極。虎毒尚且不食子,魏王殿下此舉有失仁愛。”

何止是有失仁愛,簡直就是冷血殘暴,褚遂良說話已經客氣了很大。

見皇帝陛下沉默不語。褚遂良繼續道:“今天為了皇位可以殺兒子,那麽將來為了皇位同樣可以對兄弟手足動手,甚至對陛下您……

臣不敢妄議魏王殿下的,隻是依理推斷,當年始皇帝死後,秦二世登基殘殺兄弟手足,致使秦宗室幾盡消亡,秦二世而亡。

前車之鑒,不可不防,還請陛下仔細,千萬不要讓這樣的悲劇出現在我大唐。”

褚遂良的說話的很直接,甚至有點過分,卻也很誠懇,他是真的有點擔心皇帝陛下做出什麽不理智的決定來。

自打幾年前長孫皇後亡故之後,李二陛下似乎已經沒有當年那般英明睿智,有時候甚至有些糊塗。

尤其是涉及到子女問題的時候,對諸位皇子公主幾乎是沒有約束地寵愛,甚至是過度的溺愛。

以前的廢太子李承乾便是如此,結果到最後卻上演了一幕東宮叛亂,險些讓大唐陷入危機之中。

這些都是錢前車之鑒,看在眼裏讓大臣們甚為擔心,畢竟隋朝才滅亡了不過二十多年。如今朝中官員大都是在前隋做過官,目睹過當年的慘狀,自然不希望悲劇重演。畢竟他們大都出身世家大族,天下總是紛亂不利於世家大族的利益。

所以有些問題是不許要勸諫的,在李泰這件事上尤其是如此,因為這段時間李世民對李泰的寵愛已經超過了當初的廢太子李承乾。

偏生李泰又搞出了這些幺蛾子,致使形象一落千丈,或者說本性暴露無遺,讓大臣們深表擔憂。

皇室手足相殘他們可以不在乎,但是一個連兒子都殺得皇帝已經具有暴君潛質,殺起大臣來還會手軟嗎?

沒有大臣們會喜歡殘暴的皇帝,與其到時候戰戰兢兢,如履薄冰,或者奮起反抗,倒不如現在就將其扼殺在搖籃裏。

這樣平平安安,天下穩定,大家相安無事,富貴榮華,自然都樂見其成。

所以當此之時,百官和世家勳貴們實際上已經達成了思想共識,那就是不能讓魏王李泰登基。

他過去幾十年積攢的所有的威望和名聲在一瞬間化為烏有,已經被勳貴朝臣們所拒絕。

而褚遂良德行為無意間扮演了代理人的角色,將百官和勳貴們的態度清楚地傳達給了皇帝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