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八四章 從龍野望

配合大理寺卿孫附加調查太子和齊州謀反案的關係,這事……

難辦!

但作為最熟悉齊州案情的人,謝逸沒有理由,也根本沒有機會拒絕,盡管他很不想參與到眼前的亂局之中來。

然而李二陛下似乎完全沒有考慮自己的特殊身份,或者壓根沒有將晉王李治納入他考慮的範圍以內?

不過既然參與調查,也是個好事,可以第一時間掌握案件的進展,並且根據形勢做很多的判斷和應對。甚至……

謝逸在想,是不是可以趁著調查的有利時機做點什麽手腳,來推動一下局勢的發展?

是否有必要這樣做還不好說,但風險大是肯定的,在皇子內鬥中推波助瀾,這要是被李二陛下發現,自己肯定死無葬身之地。雖然確實需要幫李治謀劃,但風險是必須要在意的,任何時候身家性命最為重要。

來到大理寺的時候,謝逸不僅僅見到了孫附加,沒想到還在這裏遇到了紇幹承基。這位東宮侍衛首領,太子李承乾的第一心腹已經被請進了大理寺,不過待遇還算客氣。

一間審問的密室之中,紇幹承基坐在椅子上,除了手腳被捆住之外沒有任何特別,更沒有受到任何的虐待或者刑訊。

孫附加見到謝逸到來,連忙出來迎接,不管兩人之間的官職誰高,孫附加都不高怠慢謝逸,淮陽郡公的爵位已經讓人望而生敬了。

“謝學士!”時至今日,謝逸在朝堂上的官職仍舊是弘文館學士,他隻是奉命前來協助孫附加。

“孫寺卿!”

孫附加沉聲道:“相關的案卷謝學士都看過了吧?”

“看過了,很詳細!”

“那就好,情況就是這樣。想必謝學士已經了然於心,關於齊州的情況,還需要謝學士幫忙。”孫附加態度十分客氣。

“客氣,謝逸自當盡力而為。”

“謝學士請!”

謝逸跟著孫附加走進了大理寺的審問與牢房區域,曾經何時自己也曾被關在這裏,雖說才幾年時間。卻已經恍如隔世。

走進審問的密室,瞧見紇幹承基的時候,謝逸微微驚訝。東宮頭號心腹已經被控製了?依稀記得在原本的曆史上李承乾謀反就是紇幹承基爆料的,那現在的節奏……

曆史軌跡高度重合?也許是吧!

紇幹承基看到了謝逸的那一刻,也有幾分驚訝,而且心中泛起了些許不好的預感。也不知為什麽他有信心應付孫附加,但謝逸的出現讓他莫名有些緊張,不由自主地露出一絲局促不安。

這一幕恰好落入孫附加的眼裏,這位大理寺卿心領神會。顯然是把握到了什麽。

“紇幹承基,陰弘智在長安時與你過從甚密,這兩年齊王府和東宮之間也來往不斷,對此你有什麽說的?”孫附加走起了審問的標準流程。

紇幹承基到是很配合,很鎮定,甚至是麵帶笑容地回答道:“這有什麽奇怪的?我不過是與陰弘智喝了幾次酒罷了,大家同殿為臣,休沐之時有所交際有什麽問題嗎?

至於東宮和齊王府的交往……當時李佑不曾謀反。太子殿下身為長兄,與兄弟來往。兄友弟恭,這有什麽問題嗎?”

他很鎮定,但此時的鎮定卻不見得是什麽好事,尤其是不斷用反問式的語氣。要知道,孫附加隻是問他有什麽看法,問題裏本身沒有給此事定性。並沒有任何覺得他與陰弘智,齊王府和東宮交往有問題的意味,但他的回答卻反應略微過激。

謝逸看在眼裏,暗中不有暗自搖頭,孫附加這等在大理寺浸潤多年的老手哪怕不懂心理學。也能看出其中的異常來。

到底是真的有問題,還是心態不對,總而言之紇幹承基的狀態很不好,至少開局不利。

孫附加沒有片刻的沉吟,繼續問道:“如果隻是這樣當然沒有問題,但陰弘智稱曾通過你與太子殿下有過秘謀,商討齊州與長安共同謀反,裏應外合之事?可屬實?”

“汙蔑,一派無言!”陰弘智的反應略微有點大,沉聲道:“齊王府和東宮隻是尋常的禮尚往來,我與陰弘智往來也隻是談談風月,絕不曾有謀逆之事。”

“陰弘智和李佑還聲稱華陰的謀逆乃是東宮所為……”

“汙蔑,純屬汙蔑。”紇幹承基大聲道:“此事與東宮毫無關聯,陰弘智此舉存屬汙蔑,總不能他說什麽就是什麽吧?朝廷和大理寺不能偏聽一麵之詞,任由旁人汙蔑東宮,汙蔑太子殿下吧?

該說的我都說了,其他事情煩請大理寺仔細調查,找出實質性的證據,查出真凶,還東宮清白。”

紇幹承基撂下這句話之後便不再配合,或者說他認為已經沒有配合的必要。

他的話說個沒錯,現在這些話都是陰弘智的一麵之詞,也許確實是事實,但沒有實質性的證據,又能怎麽樣呢?

隻是這實質性的證據該上哪去尋找呢?

孫附加顯然也有些許犯難,李佑和陰弘智兩人雖然言之鑿鑿,但一直沒有拿出證據,比如雙方來往的信函之類的。給出的理由是信任都是閱後即焚的,所以肯定不會有留存雲雲。

雖然通常來說確實是這樣處理的,但也不排除信口雌黃的可能,所以沒有什麽說服力。這方麵是很難找到證據的,所以基本沒什麽可能。

至於華陰襲殺案的進展,大理寺和地方官府都全力調查,據說太極宮還派出了相關密探。但是到目前為止,似乎暫時沒有什麽進展,因此一個偌大的難題出現在了眼前。

這可如何是好呢?

孫附加為難的時候,謝逸道:“其實也不是沒有辦法,也許我們可以在李佑和陰弘智身上找找突破口。”

“謝學士,不知此話怎講?”孫附加頓喜上眉梢,連忙追問。

謝逸道:“盡管他們信誓旦旦和東宮有聯係。且是謀反這等大事,必然多有商量密謀。李佑和陰弘智應該都知之甚詳才對,現在把他們兩個人分開審問,然後在核對細節,也許能發現什麽。”

“謝學士所言有理,但……在此之前他二人一直是關押在一起的。完全有可能相互串供,現在分隔審問還來得及嗎?”孫附加對此抱遲疑態度。

謝逸沉吟道:“也不見得,即便是串供,但是不是所有的細節都能天衣無縫呢?分開審問,一遍又一遍,不厭其煩,總會有收獲的。期間還可以用點審訊手段,這方麵孫寺卿應該比我更清楚。”

孫附加道:“所言甚是,為今之計。值得一試。”

方法或許奏效,但謝逸卻一點都高興不起來,來得及嗎?如果這件事真的事出有異,那麽大理寺這邊審問的時候,那些人肯定不會坐視不理,也許會有更為歹毒的招數放出來。

結果會怎樣,還真不好說……

……

自打風波出現的這些天,魏王府一直很平靜。好似完全置身事外。

但事實上,這樣的大事。李泰自然可能不聞不問?某種程度上,他現在比任何人都緊張,都更為在意眼前的局勢。

如果李佑和陰弘智這件事能把李承乾拉下馬,毫無疑問他是最大的受益者。

尤其是當他得知紇幹承基被帶去大理寺的時候,李泰的臉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仿佛勝利已經在望。

“殿下。東宮已經是風雨飄搖了,這一次他們是在劫難逃,您就等著好消息吧!”劉軒很及時地送上一句馬屁。

就現在的情形來看,如果東宮有變故,太子李承乾倒台之後。身為嫡次子的魏王李泰無意識最合適的儲君人選,機會最大。

“別著急,現在隻憑著李佑和陰弘智的一麵之詞,若紇幹承基抵死否認,大理寺也拿他沒辦法。若不能坐實了此事,父皇又怎會動怒,又哪裏有充足的理由廢太子。”

盡管李泰心裏已經樂開了花,無限得意,但表麵上還十分克製,十分理性,或者說這是他虛偽的本性吧!

劉軒讚同道:“確實,紇幹承基是東宮心腹,必然是拚死保太子,想要從他嘴裏套出對於太子不利的話語恐怕不容易。”

“意料之中的事情,不足為奇。”李泰對此不以為然。

劉軒道:“殿下,廂房的那位客人既然有能耐在華陰搞出這麽一出戲碼,想必應該還有後招?”

聽到這話,李泰沉吟了,整個長安都沒有人知道華陰襲殺究竟是怎麽回事。無論是孫附加還是謝逸,或者說太極宮裏的李世民都隻是猜測而已。

但李泰卻最清楚不過,在華陰那個襲殺之夜的晌午,便有一位客人登門魏王府,提前通知了此事。

當時的魏王李泰自然是格外驚訝,但當他們知道這次襲殺最終的目標最終會對準東宮的時候,李泰立即將此人奉為上賓。

尤其是當華陰襲殺的確切消息傳來的時候,李泰更加確信無疑。之前的毆打老師和稱心事件沒有動搖東宮的位置,但這次李佑和陰弘智回到長安,如果利用得當,殺傷力無疑智最大的。

李佑和陰弘智其實已經是死人,但在兩個人死之前如果能夠利用,發揮最大價值自然是最好的。最緊要的是“死人”的話語更為可信,殺傷力也更大,隻要來一場殺人滅口的戲碼,就會讓人先入為主。

尤其是魏王府很清楚陰弘智和紇幹承基之間過從甚密的事實,就更清楚這件事的效力。

事情發展到現在也完全如同他們預料的那樣,襲殺之後長安的很多人都首先懷疑到了東宮。

更讓李泰他們意外的是李佑和陰弘智的表現,他們竟然言之鑿鑿聲稱這是東宮殺人滅口。

李佑和陰弘智為什麽會這麽說?

難道東宮和齊王府真有什麽不為人知的來往嗎?第一時間,魏王府上下心中不禁有些疑惑,甚至產生了些許錯覺。

不清楚原因,但這樣的結果正是他們所希望的,可以說是求之不得。這個時候李佑和陰弘智的指控遠比一場襲殺更有殺傷效果。

但誠如劉軒所言,現在隻是一麵之詞,沒有更為有利的直接證據時,暫時還不能把東宮怎麽樣。

劉軒對此沉思了許久,然後提議道:“殿下,讓那位先生放出證據吧,屬下相信他手中一定有後招。

除此之外,我們是不是在紇幹承基身上想想辦法,東宮上下就完全是鐵板一塊嗎?紇幹承基對太子就真的絕對忠誠?”

“你的意思是?”李泰微微沉吟,顯然是對此頗有興趣。

劉軒道:“如果我們想想辦法,必須找找紇幹承基的家人,或者想辦法做個局……畢竟現在紇幹承基人在大理寺,和東宮失去了聯係。如果事情足夠嚴重,東宮辯解不得,這時候為了自保,太子最妥當的策略……會怎麽做?”

“你是說棄車保帥?”很快,李泰便反應過來,同時嘴角露出了一絲笑意。

“沒錯,其實東宮隻要將所有的事情推到紇幹承基頭上,再費點功夫其實也是可以擺脫危機的。但是東宮沒有這麽做,要麽是太子殿下足夠幼稚,認為可以清者自清,要麽就是紇幹承基不願意……”

劉軒沉聲道:“這便是我們的機會,如果利用得當,加以離間,身在大理寺的紇幹承基為了自保,興許會……”

“是啊,在關乎自己性命,尤其是全家上下性命的時候,忠誠還那麽絕對嗎?”李泰冷笑一聲,吩咐道:“你去想想辦法,如果此事能夠辦成,乃是大功一件,本王……來日定會論功行賞。”

“謝殿下!”劉軒滿臉笑容,心裏更是樂開了花,扳倒了東宮將魏王扶上太子之位的話,自己等於是立下了從龍之功。

這意味著什麽?看看今日的長孫無忌,程知節的地位就知道了,當年的秦王府十八學士,玄武門九將,今日都是公侯爵位,且都是當朝要害衙門的當家人,這便是自己奮鬥的野望和意義!

現在看來,這個野望成為現實的可能性已經越來越大,也越來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