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〇章 皇帝的棋盤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反之亦然。【..】
人一旦現自己開始老去,就會下意識開始為將來,甚至身後事打算。
尋常人會考慮家產分配,子女安危與生存狀況,對於帝王而言,除了這些,先需要考慮的就是江山傳承。
沒有人會長生不死,即便有過這些念頭的秦皇漢武其實心裏也都清楚,否則何必要生前大費周章地修造陵寢?何必立太子呢?
皇帝會死,但江山會傳承。
雖然明知道皇位傳承千世萬世不可能,秦始皇春秋大夢,二世而亡的笑話已經傳承數百年了。但每個皇帝都會執著地做著這樣的夢,退而求其次,至少希望江山傳承的更為久遠一些。
最重要的是不能毀在自己手中,或者因為自己的失誤而毀掉,縱然不怕見到列祖列宗汗顏,也得擔心死後陵寢被侵擾。
李世民已經年近不惑,長孫皇後的死給他敲響了警鍾,自己很清楚自己已經不再年輕。春秋正盛那種話完全就是臣子和侍從的奉承,很不靠譜,很容易蒙蔽人,在床榻上的戰鬥力下降是一個很明顯的訊號,是時候得開始考慮一下身後事了。
前有隋朝二世而亡的教訓,大唐的穩定傳承太過重。如果不能避免前一個王朝最大的悲劇,那大唐就太失敗了。
雖說自己是大唐第二任皇帝,但高祖李淵隻在位九年,是生生被自己逼著退位的,武德貞觀兩朝幾乎可以合二為一,更何況加起來也不過才二十多年。
這麽點年頭怎麽夠呢?如果真有個三長兩短,和隋朝二世而亡有什麽區別呢?
最起碼要像漢朝一樣,漢與唐有著太多相似之處。
前麵都有一個二世而亡的朝代,都是曆經亂世後的大統一王朝,有廣袤的國土和雄厚的實力,如果大唐能像漢朝那樣傳承四百年,也算可以了。至少能少些遺憾。
但前提是有個好的繼承人,以及良好的內政和外圍環境。
現在大唐的內部看似穩定,官員清廉勤政,一切都井井有條。但一個不爭的事實仍舊存在,那就是世家門閥。
自漢開始,世家門閥成型,已經成為和皇權連為一體,共同成為權力和利益的分享者。從漢末到現在。哪個離開了世家大族支持的王朝活下去過?
若不是同意實施九品中正製,曹丕能順利得到世家大族的支持,從容篡漢?北魏分裂之後,北周依賴關隴貴族,北齊依賴山東士族乃世所共知之事。
前隋滅亡,很大程度是因為隋煬帝的政策影響到了世家大族的利益,烽煙四起的民間起義不過是導火索罷了。一群烏合之眾最終能夠成事,暗中沒有支持者才怪,都是誰在背後搗鬼,已經是心照不宣的秘密。
李家在太原起兵。最終能夠問鼎皇後,也多虧關隴貴族的支持,這些都是最有力的的證明。
時至今日,當朝大部分官員都是世家子弟或者門生故舊,關隴貴族、山東士族和南方士族幾乎把持了從朝廷到地方各級官職,對皇權是極大的威脅。
但成也世家,敗也可能世家,不得不依賴世家,卻也不能長時間依賴。
李世民不是不想改變,但絕非朝夕之功。何況隋煬帝因此而亡國的前車之鑒猶在,李世民自然不敢操之過急。
徐徐圖之是個辦法,但是好幾輩子才能完成的大業,終自己一生恐怕難有成效。需要後世子孫不斷努力。
還得有一個相對寬鬆的外部環境,大唐雖然強盛,但周邊的草原部族很多,且都日益強大。強大到已經威脅到大唐安全的地步,這讓李世民很是不安,有了五胡亂中華的先例。誰敢說胡人不能滅亡中原王朝?
當然了,李二陛下先已經將自己從胡人的行列中摘出去了,所以外患堪憂;而且外患內憂是相關聯的,一旦有外敵入侵,國內的矛盾就有可能爆。
總而言之,是有改朝換代的可能,亡國之禍的。
誰都想徹底清除外患,可是這幾乎是個不能完成的任務。滅掉一個東邊突厥,幾乎已經是傾舉國之力了,若是再大肆興兵,恐怕國力不繼,以至於民不聊生,若是步了前隋的後塵,那可就得不償失了。
而且滅掉了東邊突厥,薛延陀趁勢而起,即便再滅了薛延陀,隨後又會有一個部族崛起。除非徹底清除草原上的牧人,或者遷徙大量的漢家人前去定居,顯而易見,戶口數不足前隋開皇時一半的大唐做不到。
更何況,現在薛延陀、西突厥和高原上的吐蕃都十分強盛,想要全都勞師遠征,滅掉是沒有可能的,李世民對此十分清醒。
隻能又打又拉,密切關注各部展狀況,稍微有苗頭不對的,便加以抑製和打擊,不讓其成為大唐的對手。
從而將更多精力放在如何應對最強的對手身上,李世民已經認定,西邊高原上吐蕃新王鬆讚幹布是個人才。吐蕃正在強勢擴張,和大唐的矛盾越來越嚴重,在吐穀渾和蜀中西部的摩擦已經越嚴重,指不定什麽時候就會開戰,必須得小心戒備。
西突厥相對遙遠,並不對大唐構成直接威脅,而臨近的薛延陀則是個心腹之患,隨便鬧騰幾下就讓北部邊疆烽火不斷。
尤其是都城長安距離河朔草原是一條直線,距離並不算遠,若再有一次胡人打到渭水河畔的事情出現,多半會天下大亂。
故而,李世民一直頗為憂心。
此時聽到謝逸的一番說辭之後,心理頓時放鬆了不少,夷男此人不足為慮,突利失難成大器。且他們內部鬥爭不斷,難以上下一心,領又有堅定的爭雄之心,如此……薛延陀便沒有什麽可擔心的了。
然而說到底,還是繼承人的問題,始終繞不過去。
如果有一個足夠優秀,甚至比自己更勝一籌的繼承人,還用擔心這些嗎?如果大唐也有文、景、武帝。自己哪有後顧之憂?
可太子的資質……一想到李承乾近來的表現,李世民的心情便有些沉重。
李世民是一個很自信,很自負的,他認為自己足夠優秀。從晉陽起兵到一統天下,自己功勞卓著。也正是因此,玄武門之變他才能理直氣壯,相對心安理得地坐在皇位上,直麵天下人的指責與詬病。
貞觀以後。他勵精圖治,對外更是征討四方,大唐國力強盛,博得天可汗美譽,萬邦來朝,天下承平。李世民覺得自己的功勳已經能和秦皇漢武相提並論了。
而自己諸多兒子,有哪一個比得上自己?
自傲的李世民認為沒有,隻能說某幾個孩子的某個方麵和自己比較像,比如吳王李恪的英武,李泰的文采等……
但沒有一個人全麵接近。更別說越的可能了,吳王李恪英武卻不夠圓滑,李泰文采飛揚卻英氣不足,太子李承乾小時候看著不錯,但現在……尤其是腿瘸了以後,越不堪了。
政務方麵雖無過錯,但表現平平,至於德行方麵……
反正東宮屬官和太傅們的評價都不好,太子經常和他們有言辭爭執,缺點不少。時常在東宮裏宴飲樂舞:兵戈方麵就更不用說了,毫無英武之氣,能不能策馬舉劍都很難說。
難免讓人有些失望,尤其是今日三位成年的皇子一起前來承慶殿朝拜。兄弟三人站在一起,李承乾頓時黯然了許多。
一瞬間,李世民甚至生出些許驚天動地的念頭,但很快又放了下去。
廢嫡立庶,廢長立幼自古以來就是大忌,任何一個君王都不敢輕越雷池。何況自己經曆了玄武門之變上位。在很多人眼裏已經壞了嫡庶長幼的傳統繼承規則,如果李承乾這裏再出現什麽變故,更會被天下人詬病,成為一些人攻訐自己的由頭。
更重要的是,連續兩朝廢長立幼,會給後世開個壞頭,嫡長子不安穩,庶子幼子們野心勃勃,奪嫡爭鬥乃國之大忌,甚至會導致亡國,這是李世民不得不考慮長遠。
所以不到萬不得已,那一步萬萬不能走。
但願李承乾能夠及早醒悟,做一個合格的儲君,李世民對他的期望不高,隻要做個守成之君便可。
隻是他自以為身為嫡長子就可以高枕無憂,隨性而為,這可不是一個好現象,也許得給他點壓力和磨礪了。
對一個儲君而言,最大的壓力便是儲位威脅,想要讓他緊張很容易,對一個皇帝而言更是易如反掌。
魏王李泰對東宮一直有想法,李世民是知道的。哪個皇帝對儲位沒想法,那絕對是謊話,尤其是有才能,且有得天獨厚條件的皇子。
比如年長,比如出身高貴,或者有一個得寵的母親。
這些,魏王李泰基本都具備了,也許他可以成為一個不錯的人選,一塊磨刀石。當然了,如果那把刀太不成器,也許他會有所得……
如果朝中有兩位皇子形勢大好,那些人會不會站隊呢?想到這裏,李世民似乎有了一個一石數鳥的好主意,有心想要下一盤大棋。
不過這盤棋是有風險的,萬一玩不好,兩敗俱傷如何是好?手心手背都是肉,哪一個有損傷自己都會有心疼。
更糟糕的是,玩意玩的太過火,更多的皇子參與其中該當如何是好?停屍不顧,束甲相攻,齊桓公的悲劇決不能在大唐重演。
李世民相信自己有這個控製力,一次擺平內政的好機會當然不能錯過,幾個兒子們也不會讓他們鬧的太出格。
或者可以趁著機會,暗中觀察,哪個兒子的人品好些,本事大些。如果李承乾不成器,必須得有人補上。
目前為止,他最為看好,最為欣賞的便是魏王李泰和吳王李恪,也唯有這兩個兒子年齡大些,堪當大任。
不過自己年歲還不小,其他皇子有足夠時間長大,李佑在齊地鎮守,頗得功勳;還有便是親自鞠養的皇九子李治也長大不少,學識修養頗得師傅們稱讚,就連國舅長孫無忌都在誇讚。
都是不錯的好苗子,長大後或許會有成,甚至委以重任。李治雖幼,但到底是長孫皇後所出的嫡子,自己鍾愛的幼子,所以李世民難免的多幾分另眼相看。
不過李治到底還小,需要有人好生教導,幾位師傅自然是不錯的,自己政務繁忙,不能時時教導,還需要王府的屬官們多費心。
其中要便是長史了,謝逸不在的時候,李世民曾經動過念頭給晉王府換個長史。畢竟謝逸當初為長史乃是權宜之計,主要是為了提高其地位。
不想剛有此念頭,李治便提出反對,表示晉王府長史由謝逸擔任很好,不希望替換為他人。
李治是李世民最疼愛的兒子,他的意見自然要尊重,詢問過王府的幾位師傅後,也是這個意思。尤其是於誌寧,對謝逸讚不絕口,誇讚其學識過人,時而對晉王殿下的教導和啟迪比他們這些太傅更勝一籌。
如此情況下,李世民自然不好再更換晉王府長史。再有,他也看得出來兒子李治、甚至是小女兒兕子都對謝逸感情甚好,自然不希望他們傷心。
問過出使情況和草原局勢之後,李世民吩咐道:“你們此番出使有苦勞,有功勞,該當封賞,也該另行任用,而今年底將近,待新年之後再做調整吧。”
“但憑陛下安排。”這種問題,謝逸和狄知遜自然不會的說什麽,不怪罪,還能另有任用,可謂是求之不得的好事,還有什麽不滿足的?
李世民續道:“逍遙啊,待會去見見雉奴吧,晉王府許久沒有長史,堆積的事情可不少。”
謝逸當即道:“臣遵旨,稍後便去拜見晉王殿下,處理王府事務。”
“嗯,既然回到了長安,朕就把雉奴交給你,務必好好照料。”李世民不忘叮囑兩句。
“一定,但請陛下放心。”謝逸說之後,略微轉頭,恰好看到狄知遜誠懇的眼神,言下之意再明顯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