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成書,為司馬談發凡起例,司馬遷發憤續成,是父子兩代人的心血結晶,前後曆四十餘年。由於司馬談述史之始即有司馬遷助修,而後又由司馬遷一手完成,研究《史記》思想體係隻能用司馬遷一人做代表。《史記》中留有司馬談作史痕跡,但作為整體的《史記》不容分割。所以本年譜以司馬遷為中心勾勒《史記》成書過程,照應全書,標題為“司馬遷年譜”而附著司馬談係年。司馬遷生卒年按本書考證,生年係景帝中元五年(前145),卒年係昭帝始元元年(前86),示意司馬遷與漢武帝相終始。司馬談有卒年而無生年,假定長於司馬遷二十歲,推計生年則在漢文帝前元十五年,即公元前165年。假定司馬談的生年,一是便於行文,二是表現一定的曆史內容,即假定的推理緣由。

王重九先生在《從王國維、郭沫若共認的“先漢紀錄”考定司馬遷父子的生年》[4]一文中,將《索隱》說“年二十八”係於建元三年以推計司馬談生年,得出司馬談生於漢文帝前元十五年,即公元前165年的結論;而以《正義》說“案遷年四十二歲”推計司馬遷生年為景帝中元五年,即公元前145年。王重九據此斷言司馬談長於司馬遷二十歲。

王重九的考證還缺少史實佐證,他對於《索隱》說“年二十八”這條材料的運用也需商榷,他的考證自然不能定案,隻能是一種假說。顧頡剛在《司馬談作史》一文中假定司馬談長於司馬遷三十五歲,兩種假說比較,王重九的假說要合理一些。第一,司馬談出仕京師,留下獨生子司馬遷於故裏,以情理度之,更切合於青年之所為,血氣正盛,以事業為家,至於中年則要多一些家庭的考慮了。第二,司馬談卒時慨歎命運不好,透露出未盡天年的感慨,所以司馬談的終年不會過高。具體說,在古代“人生七十古來稀”的情況下,司馬談長於遷二十歲,卒年時壽已五十六歲,與其命運之歎較為符合。第三,漢代舉賢良,選秀才,雖有老年,而多為青年後進。例如賈誼年十八在廷尉吳公舉薦下,文帝召以為博士。賈誼之出仕,當是參與了文帝初即位於前元二年的舉賢良對策;司馬談的出仕,亦當是參與漢武帝初即位於建元元年舉賢良對策。漢武帝更是一個獎拔後進的人,他當時隻有十六歲。依上述種種情況推計,假定司馬談長於司馬遷二十歲,他在建元元年舉賢良時已二十六歲,是接近事實的。當然,這僅僅是一種假說,姑以係年,不作定論。本文係司馬談之年從司馬遷生年始。

司馬談作史,準備在建元、元光間,正式述史在元狩元年。司馬遷基本完成《史記》在太始四年,修訂直至終年。從元狩元年至太始四年,即公元前122年至前93年,整三十年。單說司馬遷,他從元朔三年“網羅天下放失舊聞”起至司馬遷卒於昭帝之初始元元年,即公元前128年至前86年,則曆時四十三年。司馬遷發憤撰史階段應為元封三年為太史令至太始四年基本完稿,即公元前108年至前93年,為十六年。係年以創作為經,行年為緯,分為四個階段:(一)家世、童年;(二)修史助手;(三)發憤著書;(四)晚年修訂。略述於次。

一、家世、童年

(前145—前127,前後十九年)

前145年(漢景帝中元五年丙申) 遷生一歲 父談二十一歲

漢初政治無為,崇黃老刑名之學,文帝、景帝時尤甚,百家之學與儒學並立。景帝始尊儒學。

司馬遷生。生地西漢左馮翊夏陽縣高門裏,在今陝西韓城西南十八裏之嵬東鄉高門村。漢夏陽縣至隋更名韓城。1985年韓城改縣置市。

司馬遷字子長。

前140年(武帝建元元年辛醜) 遷六歲 父談二十六歲

武帝即位伊始舉賢良,罷黜百家;董仲舒為舉首,對天人三策,建言獨尊儒術。

司馬遷居家入小學。古時八歲入小學,聰穎秀慧者六歲即可入學。父談舉賢良對策,出仕為太史丞。

前139年(武帝建元二年壬寅) 遷七歲 父談二十七歲

漢武帝初置茂陵邑。

司馬遷居家入小學。

父談仕為太史丞。建元二年漢武帝在槐裏茂鄉建造壽陵,稱茂陵,始置茂陵邑。勘定陵址,預卜吉凶等事宜,為“太史”職分之事。司馬談以太史丞參與建陵,故屬籍茂陵顯武裏,並可知其出仕必在這之前一年建元元年舉賢良而仕職也。

前136年(武帝建元五年乙巳) 遷十歲 父談三十歲

置五經博士。

司馬遷居家入小學。《太史公自序》:“年十歲,則誦古文。”

父談仕為太史令。司馬談建陵有功,由太史丞升任太史令,在建元三年到建元六年之間。

前134年(武帝元光元年丁未) 遷十二歲 父談三十二歲

冬十一月,初令郡國舉孝廉各一人。

司馬遷居家耕讀。《太史公自序》:“耕牧河山之陽。”司馬遷十九歲入京師之前,一直居家耕讀,但主要時間是誦讀古文,而耕牧隻是一種修身養性的鍛煉。

父談仕為太史令。《太史公自序》:“太史公學天官於唐都,受《易》於楊何,習道論於黃子。”司馬談居官而勤學不倦,立誌重振史官家學,成為一個淵博的學者,是一位自奮立名的曆史學家。

前127年(武帝元朔二年甲寅) 遷十九歲 父談三十九歲

是年春正月,漢伐匈奴,收河南地,置朔方、五原郡。

孔安國為博士。

夏,漢武帝徙郡國豪傑及訾三百萬以上於茂陵。司馬遷一家也徙移茂陵,屬籍顯武裏。關東大俠軹人郭解亦被徙茂陵,次年被族滅,其人狀貌風采,為青年司馬遷所目睹。

二、修史助手

(前126—前109,前後十八年)

司馬遷作史,分為三個階段。從元朔三年到元封二年為助手階段。此階段,司馬談發凡起例,司馬遷讚助其業。在父談指導下,司馬遷二十壯遊,學公羊於董仲舒,受古文於孔安國,習家學於司馬談,成長為一個淵博的學者、嫻熟的曆史學家,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打下了繼承父誌的堅實基礎。

前126年(武帝元朔三年乙卯) 遷二十歲 父談四十歲

公孫弘為禦史大夫,張湯為廷尉。武帝詔,令博士弟子治《尚書》《春秋》者補廷尉史。

司馬遷二十壯遊,“網羅天下放失舊聞”。

父談仕為太史令。

前124年(武帝元朔五年丁巳) 遷二十二歲 父談四十二歲

公孫弘為丞相,請為博士置弟子員五十人。武帝賣爵及禁錮免減罪,置武功爵以賞戰士。

司馬遷壯遊歸來。

前122年(武帝元狩元年己未) 遷二十四歲 父談四十四歲

武帝行幸雍,祠五畤。獲白麟。

司馬談《論六家要旨》,發凡起例修《太史公書》(即《史記》),斷限上起陶唐,下迄武帝獲麟,即元狩元年。

司馬遷襄助修史。

前121年(武帝元狩二年庚申) 遷二十五歲 父談四十五歲

霍去病為驃騎將軍,擊匈奴,受降匈奴渾邪王,開通河西。丞相公孫弘卒。

司馬遷受公羊學於董仲舒。董仲舒為西漢公羊學一代宗師,於元狩二年致仕,居家茂陵,著《公羊治獄》十六篇。禦史大夫張湯治獄及朝廷大議,數往問董仲舒。董仲舒約卒於元狩六年。司馬遷壯遊歸來受學於董仲舒,即在董仲舒居家茂陵之時,當司馬遷二十五歲到二十九歲之間。

父談著述《太史公書》,司馬遷襄助其業。

前119年(武帝元狩四年壬戌) 遷二十七歲 父談四十七歲

衛青、霍去病大破匈奴於漠北,奠定了漢勝匈敗之局。漢賞賜將士五十萬金,轉漕徙民之費以億計,不可勝數,縣官大空。初算緡錢,鹽鐵專賣,造白金皮幣。

父談著述《太史公書》,司馬遷襄助其業。

前118年(武帝元狩五年癸亥) 遷二十八歲 父談四十八歲

初置諫大夫。

司馬遷從孔安國問故。《漢書·儒林傳》載《古文尚書》雲:“(孔)安國為諫大夫,授都尉朝,而司馬遷亦從安國問故。”按,孔安國元朔二年為博士,元狩六年出為臨淮郡太守,司馬遷從孔安國問故當在元朔末壯遊歸來至元狩六年之間,當司馬遷二十三歲到二十九歲之間。

司馬遷始仕為郎中。

前115年(武帝元鼎二年丙寅) 遷三十一歲 父談五十一歲

禦史大夫張湯死,而民不思。張騫再使西域還,拜為大行,費值數千巨萬。桑弘羊為大農中丞,置平準均輸,吏得入穀補官,郎至六百石。

父談著述《太史公書》,司馬遷襄助其業。

前114年(武帝元鼎三年丁卯) 遷三十二歲 父談五十二歲

令民告緡者,以其半與之。

父談著述《太史公書》,司馬遷襄助其業。

前113年(武帝元鼎四年戊辰) 遷三十三歲 父談五十二歲

父談為太史令兼大行禮官,與祠官寬舒議祀後土。

前112年(武帝元鼎五年己巳) 遷三十四歲 父談五十四歲

列侯坐酎金,失侯者一百零六人。

父談為太史令兼大行禮官,與祠官寬舒議泰畤典禮。

武帝行幸雍,祠五畤,遂逾隴,登空峒,郎中司馬遷及其父太史令司馬談均扈從。

前111年(武帝元鼎六年庚午) 遷三十五歲 父談五十五歲

武帝與公卿、諸生議封禪。

春正月,司馬遷升任郎中將,奉使西征巴蜀以南,在西南夷地區設郡置吏。

前110年(武帝元封元年辛未) 遷三十六歲 父談五十六歲

武帝封禪泰山。是歲用帛百餘萬匹,錢金以巨萬計,皆取足大農。縣官有鹽錢緡錢之故,用益饒矣。

父談病死於周南(洛陽)。

司馬遷受父遺命於河洛。又從巡武帝封禪。按,漢武帝四月上泰山封禪,司馬遷要趕赴行在回報奉使政務,告成功於上帝,故其見父於河洛在二三月間。

前109年(武帝元封二年壬申) 遷三十七歲

司馬遷從巡武帝至瓠子,負薪塞河。

三、發憤著書

(前108—前93,前後十六年)

從元封三年司馬遷繼為太史令,到太始四年司馬遷作《報任安書》,其間十六年,是為發憤著書階段。即司馬遷經營十六年,《太史公書》基本完稿。

前108年(武帝元封三年癸酉) 遷三十八歲

始仕為太史令,史記石室金匱之書,潛心著述《太史公書》。

前107年(武帝元封四年甲戌) 遷三十九歲

遷扈從武帝,北過涿鹿。潛心述史。

前106年(武帝元封五年乙亥) 遷四十歲

遷扈從武帝,南至九江。潛心述史。

前104年(武帝太初元年丁醜) 遷四十二歲

遷與壺遂、鄧平、落下閎等造漢太初曆,以正月為歲首。色尚黃,數用五,定官名,協音律。

司馬遷答壺遂問,討論作史義例,修正延伸《太史公書》斷限,上起黃帝,下至太初元年。《太史公自序》雲:“於是論次其文。”司馬遷正式定稿《太史公書》。

前101年(武帝太初四年庚辰) 遷四十五歲

貳師將軍李廣利破大宛還,得善馬數十匹,中馬三千餘匹。漢兵死十餘萬人,喪馬三萬匹,伐宛四年,天下**,大漢呈現衰敗之跡。

司馬遷再次修正《太史公書》斷限,下限至太初四年,以見盛觀衰。

前99年(武帝天漢二年壬午) 遷四十七歲

十一月,李陵敗降匈奴,司馬遷為之辯護,功可抵過。潛心述史。

前98年(武帝天漢三年癸未) 遷四十八歲

是年冬李陵家被族滅。司馬遷受株連,以“誣罔罪”遭受宮刑。

前97年(武帝天漢四年甲申) 遷四十九歲

司馬遷出獄為中書令,世俗目為“尊寵任職”,而司馬遷視為奇恥大辱,隱忍苟活發憤著書。

前93年(武帝太始四年戊子) 遷五十三歲

複書任安(即《報任安書》),敘說不幸遭遇和深慮的思想,通報《史記》基本完稿,定名《太史公書》。是書“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可藏之名山,傳於後世。

四、晚年修訂

(前92—前86,約七年)

武帝征和以後到昭帝之初七年為司馬遷修史的第三階段,最後編成《史記》定本,正本藏官府,副本留京師家中。司馬遷晚年仍在修訂《史記》。

前91年(武帝征和二年庚寅) 遷五十五歲

巫蠱獄起,太子劉據舉兵斬江充;武帝令丞相劉屈犛討叛,太子兵敗自殺。

司馬遷晚年修訂《太史公書》直至昭帝之初。主要內容為:調整篇目與編訂次序;抒憤寄托,鳴寫不平;附記太初以後大事;補載或修訂太初以前史事。

前90年(武帝征和三年辛卯) 遷五十六歲

田千秋上書訟太子冤,武帝平反太子,怨北軍使者護軍任安受太子節而不助太子。六月腰斬丞相劉屈犛與任安。

貳師將軍李廣利出朔方,以兵降匈奴。《史記·匈奴列傳》及《漢興以來將相名臣年表》均載此事。此為司馬遷晚年修訂《史記》之一證。

前87年(武帝後元二年甲午) 遷五十九歲

武帝崩。昭帝即位,大將軍霍光輔政。

司馬遷記事止於武帝之末。褚少孫曰:“太史公記事盡於孝武之事。”(《建元以來侯者年表褚補》)考《史記》記事,斷限太初,人物立傳,記敘史事,皆止於太初四年。太初以後,司馬遷隻是附記巫蠱案、李陵案兩件大事以及武帝封禪巡遊,鹹表終始,涉及十六個篇目,二十二人,總計一千五百四十四字,與立傳人物及載大事盡於太初並不矛盾。

前86年(昭帝始元元年乙未) 遷六十歲

司馬遷卒。王國維《太史公行年考》雲:“史公卒年,絕不可考。然視為與武帝相終始,當無大誤也。”按,昭帝始元六年(前81)鹽鐵會議,禦史大夫桑弘羊在辯難中引用《史記·貨殖列傳》稱“司馬子言”,這是對已故學問家的尊稱。此估係司馬遷卒於昭帝始元元年,表示司馬遷之卒與漢武帝相終始,這是沒有疑義的。

司馬遷死後,其書《太史公書》副本在宣帝時為外孫楊惲所布,到了東漢桓靈之時演變成《史記》之名,流傳於今,日益受到人們的重視。兩千年來閱讀和研究《史記》的人不可勝計。司馬遷將他的鮮血和生命化成了《史記》,給炎黃子孫留下了寶貴的遺產,他將永遠值得人們祭奠!

注釋:

[1]關於蘇秦、張儀年代問題,曆史學者錢程、楊寬、徐中舒等均認為《史記》所載有誤,蘇秦活動年代晚於張儀,尤其馬王堆漢墓帛書《戰國縱橫家書》發現後,該說影響廣泛,幾成定論。但一則此說雖被廣泛接受,然仍非定論,疑點尚存;二則本文討論司馬遷寫《史記》,故仍從《史記》之說。

[2]範文瀾:《中國通史簡編》(修訂本)第二編,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年,第18頁。

[3]依據吳鎮烽先生對秦半兩錢等實物的測定,一斤約合今0.5125市斤。秦120斤,合今61.5市斤,即 30.75公斤。參見吳鎮烽:《半兩錢及其相關的問題》,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研究室編:《秦文化論叢》第一集,西安:西北大學出版社,1993年,第536頁。

[4]王重九:《從王國維、郭沫若共認的“先漢紀錄”考定司馬遷父子的生年》,《陝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5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