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鑰匙
荀彧非常鬱悶,揮動大斧,一斧一斧的劈下,將原本不規則的木頭劈成了規規矩矩的柴火。
昨天與劉辯談了一會,心裏放下了不少負擔,這一夜,他睡得特別安穩,一覺醒來,神清氣爽,精神充沛,雖然氣海還是一點動靜也沒有,但是身體卻已經基本複原。他也清楚,這裏麵有劉辯莫大的功勞,如果不是劉辯精心的護理,他不可能恢複得這麽好。
他感激劉辯不計前仇,對他的照顧,可是他對劉辯的態度卻一點也不感激。劉辯沒有絲毫天子的尊嚴,也沒有一點禮賢下士的風度,他一直是在逼迫,一直是在交換,從他這裏一點點的榨取關於龍鳳的秘密。這讓他有一種屈辱感,總覺得自己應該慷慨赴死,現在卻不得不苟且偷生,而罪魁禍首就是劉辯。
如果不是劉辯放走了戲誌才這隻畢方鳥,他又何必如此委曲求全,又何必被劉辯呼來喝去?
人生百年,不過一死。他闖下了這麽大的禍,總就該死了,又何必背負著這沉重的負擔活下去,也許死了更輕鬆。可是,他偏偏不能這麽做,要想安心的死去,他至少要先除掉戲誌才這個大患。
戲誌才現在到了哪裏,他有沒有找到袁紹,奪走鳳卵?
荀彧習慣性的掐起了手指,卻沒有算,隻是歎了一口氣。他很清楚,以他現在的境界,他根本算不出來。其實,他也不用算。戲誌才要殺袁紹易如反掌,鳳卵落入他的手中也是遲早的事,區別隻在於戲誌才究竟能不能孵化鳳卵。
如果被儒門當作德鳥的鳳凰跟著戲誌才這樣一個瘋子走,那會是什麽結果?
荀彧不敢想象。
他想盡快回到中原,可是劉辯卻一點也不想這麽做。這段時間,他的行程都非常慢,日上三竿才起,日方西斜就停,一天走不了兩個時辰,而且行進速度也非常慢。多至二三十裏。少則三五裏,有時候甚至幾天不挪窩。
荀彧看出來了,他一點也不在乎中原死多少人,更不在乎戲誌才會鬧出多大的風波。他很滿足於這種幕後推手的感覺。荀彧對這種感覺並不陌生。他也曾經這麽推動天下局勢的發展。
他知道。這種感覺有時候比君臨天下還容易讓人沉迷其中。
這是神俯視人間,掌控一切的感覺,非常美妙。
想起在玄冥海。劉辯站在巨龍頭頂的那一幕,荀彧心情複雜,五味雜陳。他不知道劉辯是不是神,但是他至少可以肯定,玄冥海一行,劉辯有了新的感悟,這是他沒有的感悟,就連東方朔那樣的儒門奇人也未必知道的感悟。劉辯似乎什麽也不知道,又似乎什麽都知道,這從他昨天聽到三重卦時的表情可以感覺得到。
劉辯知道的似乎比他預想的還要多。
荀彧抬起頭,看了一眼遠處河邊的劉辯,眼神複雜。
劉辯赤著腳,站在水裏,沒有拔出玄刀探入水中,隻是靜靜的站著。他看著緩緩注淌的河水,意念卻已經潛入了河水之中。他可以看到每一條遊動的魚,可以看到每一根隨波蕩漾的水草,甚至可以看到河底淤泥中緩緩移動的貝殼。
可是他現在根本不在乎這些,他想看到更小的東西。
他想看清水中的每一粒塵埃,他想看到魚身上的每一片魚鱗,他想看到水草上的每一個細胞,他甚至想看清每一個水分子。
華佗說過,如果能返觀內視,則可以為太醫。這個太醫不是指為皇帝服務的醫生,而是指醫術的最高境界。
昨天,荀彧又說,伏羲的六十四卦並不是通常所說的兩重卦,而是三重卦。荀彧自己並不清楚這三重卦意味著什麽,但是劉辯卻和基因聯係在了一起。因為據說伏羲發明易經,就是返觀內照。
再聯想到司空見慣的伏羲、女媧形象,他更加肯定和基因有關。因為伏羲女媧都是人首龍身,互相纏繞,這和dna的雙螺旋結構非常神似。
如果他的猜想是正確的,那麽伏羲發明的易經卦象本就是依據dna的雙螺旋結構而來,易經推算的就是基因,而基因基本上可以決定一個人的先天條件,從一個人的基因編碼,大致上可以推斷一個人的一生健康情況,治病豈不是順理成章的事?
現代醫學的發展,很大程度上就是觀察技術的發展,也可以歸結為兩種鏡的發展:望遠鏡和顯微鏡。望遠鏡主要用於觀測宏觀的宇宙,而顯微鏡卻用於觀察微觀的世界,醫學的每一次跨越式進步,都與觀測科技的進步密不可分。
但是,受限於人體結構,人不能承受長時間的短波照射,因此對人體的研究更是遠遠落後,直到他那個年代,人類依然無法直接觀測基因鏈上的每一個分子,更談不上理清它們之間的關係。對基因圖譜的解讀也一直停留於黑盒子似的猜想,形同盲人摸象。
如果能有一種辦法直接觀測到基因鏈的結構,那麽剩下的就是大量的模擬運用了。
這和三重卦的推演方法正好暗合。
如果龍文明的秘密就是基因,那麽他現在手裏也許拿著解著龍文明秘密的鑰匙,但是要真正打開這個秘密寶庫,他還需要找到那個門,走進寶庫,才有可能一窺究竟。
怎麽才能走進寶庫,發現基因的真正秘密?
劉辯不知道,但是他覺得,這很可能和玄冥海有關。
真可惜!如果能在玄冥海多呆一段時間,也許就能驗證這個想法了。解開龍文明的秘密,他就可以完成任務,離開這個拉屎都沒紙擦屁股,隻能用竹片刮的蠻荒世界,去享受真正的文明生活。
劉辯在水中站了很久,還是無法讓自己的意念觀察到更細微的結構,隻得放棄了徒勞的努力,回到岸上。荀彧已經劈好了一堆柴,生起了火,正在準備早飯。很顯然,他對這些不太在行,臉被煙薰得烏黑,連頭發都被燎了一片,灶下的木柴一大堆,而鍋裏的水卻還沒開。
貂蟬和卡烏捷站在遠處,同情的看著荀彧。
“堂堂的儒門領袖,對火係力量掌握得如火純青,怎麽連個飯都做不好?”劉辯站在荀彧身邊,一臉嘲諷的說道:“連吃飯問題都解決不了,你還想解救天下蒼生?我看你比陳蕃也強不了多少啊。”
陳蕃就是那位被人駁斥“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的大名士,結果也正如那人所言,陳蕃雖然名滿天下,卻沒鬥過曹節、張讓等人,還連累得竇武一家被連根拔起。
荀彧沮喪的坐在一旁。他什麽時候幹過這樣的粗活,他也從來沒有把這樣的事和智慧聯係在一起,可是現在他發現,即使是這樣的粗活也不是什麽人都能幹得好的。看劉辯、卡烏捷他們生火很簡單,可是輪到自己,這火死活就是生不起來。
劉辯蹲了下來,看看荀彧,再看看被塞得密不透風的鍋底,非常無語。
“還記得虛其心,實其腹麽?”
荀彧默默的看了劉辯一眼,點了點頭。
“這句話用在做人,就是做人要謙虛,先要吃飽肚子。用來生火,同樣如此,你把中間堆那麽多木頭,火怎麽可能生得起來?生火除了需要木頭,還要流通空氣的。”
荀彧恍然大悟,連忙抽掉了幾根木頭,然後撅起屁股趴在地上,吹了幾口氣,火苗立刻旺了起來。
“嘿嘿嘿……”他開心的笑了起來。
“這也值得驕傲?”劉辯不屑的鄙視著他:“看你得意的那樣,有點城府好不好?”
“呃”荀彧尷尬的閉上了嘴巴,收起了笑容。
……
劉協快步走上了建章台,向長公主躬身施禮。
“姊姊。”
“阿協,你來得好快。”長公主側過臉,撫著隆起的小腹,微微一笑。“姊姊身體不便,召你來,有些失禮了。”
劉協笑了,搖搖頭:“姊姊,你說這話,可是我無地自容了。以公論,你是皇兄親封的金城長公主,首輔大臣,我隻是監國的陳留王,你比我貴重。以私論,你是姊姊,又有孕在身,我是弟弟。不管怎麽說,都應該我來見你啊。”
“難得你體諒,我非常高興。”長公主從袖子裏抽出一封秘件,遞給劉協。“北疆剛送來的急件,與你有點關係,你仔細看看。”
“北疆的戰事,不是由太尉主持麽,怎麽和我……”劉協話說了一半,突然停住了,眼神變得有些異樣。長公主也不吭聲,靜靜的看著他,將他的臉色變化盡收眼底。隻是刹那間,劉辯就恢複了平靜,繼續看急件。看完之後,他又看了一遍,這才將急件遞還給長公主,臉上露出真誠的笑容。
“既然戲誌才都能回來,那皇兄應該也無恙,這可太好了。”
“是麽?”長公主將急件疊好,收入袖中,抬起頭,淡淡一笑:“戲誌才失去了赤霄劍,很可能會來奪你的剖鯀吳刀,你不擔心他?”
劉協撓了撓頭:“擔心也沒用,該來的還要來,多做些準備就是了。”他遲疑了片刻,又說道:“姊姊,能否再撥一些禁衛營將士給我?”(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