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說,周瑜的猜測很準,已經相當接近事實了。

就在孫策和袁耀招引兵馬,在曲阿陳兵對峙的同時,曹操率軍奇襲了汝陰郡治汝陰城。

不過讓人意外的是,曹操屢試不爽的奇襲戰術,繼在睢陽城吃癟後,在汝陰城下再次碰壁!

話說試領汝陰太守的梁習到任後,采用懷柔手段規勸誘導本郡豪族,以禮相待細陽張氏、期思孫氏、陽夏謝氏、柘縣許氏等族老,推舉他們的子弟到三公九卿、及諸將軍的公府中任職。

在收服各豪右門子弟後,又依次征發各家壯丁,將他們送入車騎將軍橋蕤營中,換來橋蕤麾下兩千餘沒有成家的士卒,來充當郡兵的主幹,並挑選了許多適齡的少女或寡婦進行婚配,以安眾心。

到這裏,梁習手中已經掌握了一支可靠的武裝,並且大大削弱了郡中豪強可動員的力量。於是要求各豪族如數登記所擁有的田產、奴仆等,對付隱瞞不報的,出動郡兵直接討滅,甚至在一個月內斬首數百人,將其田產分予遷徙來的陳國百姓,錢糧充公。

同時,梁習還對劉辟、龔都等黃巾首領曉以利害關係,招撫了許多“軍無蓄積,虜掠為資”的黃巾餘黨,將其部眾都編入了戶籍,並使得劉辟和龔都主動放棄了先前袁術拉攏他們封賞的將軍號,使之自願以“都尉”“門下賊曹”的身份在郡內供職,

這也代表著劉辟和龔都二人及其所部,從附從於袁術的獨立武裝,轉為了仲氏所屬的將卒。梁習還使兩人領兵討伐郡內為患的賊寇及其他黃巾餘孽,並多次上表為二人請功。

如此恩威並施,也是使得自黃巾之亂以來,便紛亂不堪的汝南郡東部,即現在的汝陰郡,不到半年便恢複了正常的社會秩序,郡內匪患得以肅清,百姓安心於勤勸農桑,頒布法令都能達到令行禁止的效果。

但即使如此,袁術也沒同意把梁習的“試領”二字拿掉,反萌生出了讓孫香兼領汝陰太守,直接摘桃子的想法!

不過袁術的如意算盤還沒敲響,孫策就造反了,孫家人也都跑了,曹操也殺來了!

得益於劉辟、龔都二人在汝南境內布下的耳目,曹軍還沒逼近汝陰郡界,梁習就得到了消息,很快便堅壁清野,做好了應敵的準備。

曹操見奇襲不成,隨即發動強攻,想試探梁習到底有多少斤兩。

誰料城上防備嚴密,守軍不僅箭如雨下,更是有數不勝數的民夫舉著石頭往下狂砸,一番強攻之後,除了吃虧,曹軍什麽便宜也沒占到。

碰了一鼻子灰的曹操,立刻改變策略,分派多支兵馬去擄掠屠戮附近的百姓,並將所得的人頭堆積在城下築成“京觀”!

期間,剛投奔曹操的荀攸曾出言勸阻,然曹操並未聽從。

守城的劉辟和龔都二人見曹操暴行,皆憤怒不已,他們當黃巾賊這麽多年,還頭一次見到有人比他們還好殺嗜血,比他們下限還低的,於是當即請求率部出戰。

但鐵石心腸的梁習根本不吃這一套,任憑曹軍百般挑釁辱罵,就是閉門不出。

並對劉辟和龔都勸道:“曹軍遠道而來,一路數百裏皆少人煙,糧草消耗極大,是故急於求戰!”

“諸位不妨再觀察一下,曹軍圍城數日,但他們伐木製造的攻城器械很少,可見他們根本沒想著強行攻城,隻是想激怒我們,引誘我們出城作戰罷了!”

劉辟和龔都恍然大悟,不禁對曹操破口大罵不已。

盡管梁習按捺得住,但袁術那邊卻是沉不住氣了。

汝陰距離壽春不過兩百餘裏,也就是說,一旦汝陰失守,曹軍隻需短短數日就能殺到仲氏國都壽春來!

驚怒之下,袁術不顧眾公卿的勸阻,也不管糧草夠不夠,就命令張勳及雷薄、陳蘭二將,合計四萬兵馬迎擊曹軍;又急令駐紮在譙縣的橋蕤,率本部一萬兵馬南下兜擊曹軍。

這下可遂了曹操的願!

張勳的四萬仲軍行至半路,便因糧草不足而駐留在了慎縣。

而一絲不苟的橋蕤,則不折不扣地執行了袁術的軍令,孤軍深入,直到被曹操迎頭一擊。

不出任何意料,一番大戰後,仲軍收獲一場大敗,曹將於禁陣斬仲將樂就,橋蕤和李豐逃回譙縣。

聞聽敗訊,張勳更是不敢進軍。此時的袁術,又擔心因為沒有援軍,梁習會獻城投降,於是連忙派人持詔,正式拜梁習為汝陰太守,封關內侯!

荀攸此時又勸曹操乘勝追擊,趁勢攻打橋蕤所在的譙縣。

但曹操依舊心有不甘,便以橋蕤在譙縣經營許久,難以攻克為由,再次揮軍強攻汝陰。

但因為上次屠戮百姓之故,城中軍民皆害怕曹操破城後屠城,抵抗甚為激烈。

一連攻打數日,曹軍死傷無數,卻無寸功。

曹操這時候才恍然有所悟,再想找荀攸道歉,卻發現荀攸早已不告而別!

但曹操還是采用了荀攸的計策,放棄了汝陰,轉而北上攻打譙縣。

而就在此時,戲劇性的一幕出現了!

譙郡太守舒邵,在橋蕤率軍南下的時候,便私自把本應供應給橋蕤的十萬斛軍糧,接濟給了因旱情而出現的饑民!

前番因多次輾轉,而已經有些缺糧的曹軍,一路屠殺搶掠過來,反而有了足夠的糧草。

剛一包圍譙縣,城中守軍立馬開始缺糧。

曹軍又花了幾天時間,不急不慢地造好了攻城器械,剛一攻城,守軍便是力不能支。

隻是攻到第三天,樂進和於禁便同時先登破城!

橋蕤、李豐、梁綱還有舒邵皆被俘虜,曹操原本想全部斬首示眾,但曹洪進言可以用人質換回曹仁,曹操便隻殺了李豐和梁綱,留下了橋蕤和舒邵。

……

曹操攻破譙縣的軍報傳到袁耀手中的時候,恰好是袁耀與孫策會師決戰的當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