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暗流消弭於無形。

袁耀迫不及待拉起了鄭寶,與其討論起渡江南下的戰略。

兩人的目的地都是豫章郡,一番深談下來頗有意氣相投之感。

江東三郡,分別為丹陽郡、吳郡和會稽郡。

劉繇、許貢和王朗各據一方。

因為是吳越故地,開發的比較早,士族之人,教化之民多居於此。

除了這三個朝廷任命的牧守,還有祖郎、嚴白虎等宗帥豪族,以及雜居在丹陽、會稽南部的山越部族。

如果孫策渡江過去的話,局勢就不能用複雜來形容了,那會真的亂成一鍋粥。

丹陽郡往西,就是揚州第一大郡豫章郡了。

說它大,是因為此時的豫章郡一個郡的劃地麵積,是後世整個江西省那麽大。

光比大小,比北方的兗州、並州、青州一整個州還要大。

但是豫章也就隻有一個大了。

因為開發的比較晚,幾乎沒有士族,民眾也多未開化。

所以基本很少有人注意到他。

士族要避難,基本都會選擇去江東,因為豫章“無公卿之家”。

老百姓要逃難遷徙,也大多隻聽過江東的魚米之鄉。

而袁耀和鄭寶同時把目光都瞄準這裏的原因就是,豫章沒有什麽難對付的對手。

本土最有勢力的不過是些強族大姓,山越部族什麽的。

而且重點是這些人都沒讀過書,不懂什麽叫《孫子兵法》,什麽叫兵者詭道,什麽叫人心險惡!

“少主要南渡豫章,光憑在下的部眾怕是不夠。”

鄭寶對袁耀的稱呼變得很快。

早上還是袁都尉袁公子,沒一會變成了袁兄,現在又變成了和戚寄一樣的叫法,稱袁耀為少主。

“豫章多人口大族,聽說上繚有一大族彭氏,有宗民萬餘家依附之,就連當地的縣令也得聽從彭氏的。”

“更有熊、聶、徐等大姓強族,少則千餘家,多則數千戶,隱匿人口,恃強淩弱。”

“少主還是做好萬全準備,方可渡江南行!”

袁耀知道鄭寶謀劃渡江南下一事已久,肯定有他自己的想法,便是主動問道:

“你有何良策?”

“其實也算不上什麽良策。”

“豪族大姓人多,那我們隻要比他們人更多就行了!”

“你要擄掠士民過江?”

劉曄驚道。

鄭寶:“在下怎敢行此強盜行徑!”

“因為陸康和孫策之間的戰事,從去年到今年,廬江多有流民,賊寇也四起。”

說到這裏鄭寶自己也有些尷尬:“聚眾數十數百的小股盜賊,在下也就不多說了。”

“和在下一樣聚眾千人以上的寇帥,也有好幾股。”

“少主不如一邊招撫流民,一邊收服這些寇帥。”

“這樣既能還廬江郡一個安居太平,也能招撫到足夠的部眾前去豫章。”

鄭寶說出了自己的想法,滿懷期待地看向袁耀和劉曄兩人。

“此法甚好!”袁耀當然萬全讚同鄭寶的想法,畢竟能多招一點人,自己以後就能多練一點兵。

劉曄卻是提出了疑問:“袁公子身為廬江都尉,有守土之責,收服那些寇帥,兼並其部眾自然師出有名,別人挑不出什麽毛病!”

“但招撫流民,是郡守縣令職責內的事情,袁都尉若是不通稟劉太守而為之,怕是會生事端。”

“劉太守那邊我自會通報我父親,也會知會他一聲。”

袁耀鼻子哼了一聲,他對劉勳這個白眼狼沒一點好感。

除了徐璆,他另一個想搞死的就是這個劉勳了。

劉曄:“就算如此,招撫流民也需要大量糧食,不知袁都尉要從哪裏弄來足夠的糧食安撫流民,還要支撐自己的部眾渡江之用?”

袁耀沉思起來,糧草的確是聚眾南下的最大問題。

片刻後他有了決斷:“招撫流民的事就暫放一下,糧食我會多搞一些。”

“先保證渡江之眾支用,若有多餘的,再發糧招撫那些願意跟隨我們渡江的流民。”

“對了,我聽說子揚兄你有一好友,姓魯名肅,家居東城,頗有存糧,我願出錢購之!”

“而且我聽說此人有謀略,能治兵。不如子揚兄修書一封,申明大義,邀其前來舒城。”

“我願表奏家父,任其為豫章郡主簿!”

劉曄下巴都要掉下來了。

這袁耀怎麽什麽都知道?

“子揚兄不必這麽驚訝,有好處也少不了你的!”

“你既然不願意和我一塊去豫章,我也不勉強你!”

“但子揚兄既然也為我出了力,我也會向家父表舉你為廬江郡主薄。”

袁耀拍了拍劉曄的肩膀,仿佛這些官他說封袁術就一定會給一樣。

“鄭兄就得暫時委屈一下了,現在隻能給你一個中郎將當當。”

袁耀又拍了拍鄭寶肩膀。

“本公子沒有門第之見,資曆之分,隻唯才是舉!”

袁耀又指了一下另一旁的戚寄。

“你們都是最近跟隨本公子的,就一視同仁,都從中郎將做起吧!”

鄭寶和戚寄哪裏會有半句怨言?

中郎將是妥妥的中高級軍官,距離成為名副其實的“將軍”僅一步之遙。

隻要他們今後對袁耀忠心不貳,就算沒有功勞,全憑資曆熬,也能升為裨將軍或偏將軍,能夠被人真正稱為“將軍”。

鄭寶再次半跪於地拜謝道:“末將必不負少主所望!”

“鄭中郎將請起!”

袁耀根本就不擔心袁術會不會同意他這些任命。

有句話叫做: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袁耀對這句話的理解就是,我雖然不一定能讓你同意豫章郡和廬江郡主薄的任命,但我有能力讓你現任的主薄幹不下去!

袁耀決定以後每次給袁術寫信,都把這句話給親爹加上。

“既然暫時不能招撫流民,那就先想想,如何能收服那些豪強賊帥!”

“末將有一計,可不損一兵一卒,就可兼並豪強賊帥張多、許乾等人的部眾!”

“鄭將軍請試言之!”

“張多、許乾這兩人貪婪殘暴,而且都好酒貪杯。”

“不如設席宴請之,將他們灌醉殺之,同時派人襲取他們的部眾!”

“隻要這兩人伏誅,剩下的那些小股賊寇皆不值一提!”

鄭寶說出了自己的計策,很是自信滿滿。

袁耀和劉曄卻同時大笑起來,兩人不經意間還對視一眼,笑得更大聲了。

這招本來是用來對付你的啊!

鄭寶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不知道兩人在笑什麽。

“此計甚妙!”

“事不宜遲,趁著這兩人還不知道鄭將軍你已效忠於我,現在就派人去邀請他二人!”

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就簡單很多了。

張多素來對鄭寶不服氣,更是自認為武力勝過鄭寶,隻帶了百餘人赴宴。

許乾卻是不肯來。

見隻來了張多一個人,鄭寶也懶得浪費酒水灌醉他了,直截了當問他願不願意效忠於袁耀。

張多隻吐了口唾沫,說了個不字,鄭寶便直接抽出了佩刀來砍張多。

張多也是拔刀相對,但是就一個回合,素有剽悍之名的張多就被鄭寶開了瓢。

見平日裏號稱天下無敵的張多,一個照麵就被鄭寶砍了。

張多手下眾人直接跪在地上大喊饒命,竟然一個抵抗的都沒有。

鄭寶收編了張多的手下,立刻開始圍攻許乾的營壘。

許乾倒是有自知之明,見營外鄭寶人多勢眾,立刻舉旗投降。

因為許乾是投降的,隻被袁耀授予了一個校尉。

袁耀兼並了鄭寶、張多和許乾的部眾,共計有兩萬餘眾。

袁耀也沒想著帶這麽多人渡江,兩萬人一個月最少要吃兩萬斛糧草,袁耀哪裏有那麽多糧食給他們吃。

於是立刻將所有人分成兩部分。

想要繼續留在淮南的,就跟著劉曄去投奔廬江太守劉勳。

願意跟袁耀南下渡江的,許諾到達豫章郡後分給土地,並且三年內免除賦稅。但是有個要求,隻有15歲到40歲的精壯男丁,才能攜帶妻兒老小同去。

選擇留在淮南家鄉的人本就占了大多數,加上袁耀的篩選條件,最後隻有八千多人跟著袁耀走。

其中的精壯男丁,還不足三千人。

袁耀在經過考慮後,並沒有給劉曄寫表舉信,也將自己的想法同劉曄說了。

劉曄也表示理解,憑借他的才名,其實根本不差官做。

果然,廬江太守劉勳在得知劉曄率眾來投之後,大喜過望,立即任命劉曄做了他的長史。

要知道劉曄這一波,可是給他劉勳直接帶來了數千兵源。

但劉勳不知道的是,劉曄卻是袁耀埋下的一個對付他的暗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