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峰召集諸將議事,道:“據密探來報,王允被殺,呂布戰敗,天子已經落入李傕、郭汜二人手中。”
郭嘉出言:“主公可是想兵發長安,迎奉天子?”
“正是如此。”
郭嘉勸道:“主公之言甚善,然此刻並非迎奉天子的最好時機。”
“此言何解?”李峰疑惑。
郭嘉細細分析道:“原因有五:一來李傕、郭汜二賊雖與呂布連場大戰,損失慘重,可是仍有四五萬人馬,實力尚在我軍之上,取勝不易。二來,董卓雖死,可麾下飛熊軍,西涼鐵騎俱是當世雄兵;如今這等精銳盡在李傕、郭汜二賊手中,欲擊敗二賊,難上加難矣。三來,曹操,袁術等輩手下也不乏智謀之士,我軍若要迎奉天子,他們豈會坐視不理?袁術尚且不說,曹操定然會派兵搶奪,那時我軍腹背受敵,其勢危矣!四來,就算我軍擊敗李傕、郭汜,萬一二賊一不做二不休,橫下心來弑君;那時,我軍不但徒勞無功,還有可能會背上逼死天子的惡名。第五,如今青州黃巾氣勢洶洶,嘿嘿,主公難道就沒有什麽想法嗎?”
李峰一驚,他隻注意到了迎奉天子的好處,卻沒想到其中竟有這等凶險。
“不愧是三國一流謀士呀,對局勢細查入微,了然於胸。”李峰心中暗讚:“好一個潁川郭奉孝!”
“青州黃巾看似是毒藥,實則卻是一塊大肥肉!”陳宮出言道:“這是上天給主公送來的禮物,不可輕忽!”
“嗯。”李峰點頭稱是,心中卻想到曹操擊敗百萬青州黃巾,擇其精壯,編為青州兵,威震天下。從此實力大增,有了與袁紹爭雄的本錢。
站在一旁的荀彧忽道:“我侄子荀公達已去投奔曹操去了,以他和戲誌才的眼光,是絕不會放過青州黃巾這塊肥肉的,李將軍小心了。”
荀攸(157-214),字公達,潁川潁陰(今河南許昌)人。荀彧之侄,三國時期曹操的首席軍師,傑出戰術家,被稱為曹操的“謀主”,擅長靈活多變的克敵戰術和軍事策略。荀攸在何進掌權時期任黃門侍郎,在董卓進京時曾因密謀刺殺董卓而入獄,後棄官回家。曹操迎天子入許都之後,荀攸出任濟南太守,又任尚書令,並為曹操軍師。曹操征伐呂布時荀攸勸阻了曹操退兵,並獻奇計水淹下邳城,活捉呂布。官渡之戰荀攸獻計聲東擊西,斬大將顏良和文醜。又策奇兵,派徐晃燒袁紹糧草,同時力主曹操接納許攸,畫策烏巢,立下大功。平定河北期間,荀攸力排眾議,主張曹操消滅袁紹諸子,被曹操上奏朝廷封為陵樹亭侯。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出任中軍師,後出任尚書令。荀攸行事周密低調,計謀百出,深受曹操稱讚。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荀攸死於曹操伐吳路上。正始年間追封諡號敬侯。
李峰暗暗心痛,天天都在挖曹操的牆角,結果還是漏了一條大魚,唉!
(曹操牆角畫圈圈:“你丫的可夠無恥的,都挖了這麽多了,還不滿足,真打算一個都不給我留呀!”)
(李峰:“……”)
隨即一喜,荀彧出言提醒,看來已經隱隱有認同自己的跡象了;想來隻要自己好好表現,這荀彧也跑不了!
“仲德兄,不知你可有妙計?”李峰見程昱在一旁老神在在的閉目養神,遂問道。
程昱睜開眼睛,拱手道:“青州黃巾的確是一塊肥肉,可是卻不是一塊毫無還手能力的肥肉;若是攻伐不當,可能反被蹦了牙也說不定!”
李峰細細回想青州黃巾的資料,深以為然。
黃巾起義雖被鎮壓,但是,青州黃巾軍沒有受到大的損失,各地起義軍殘部紛紛來青州集結,便形成了聲勢浩大的“青州黃巾軍”。青州黃巾軍在青州經營數年,采取“且戰且耕”的政策,實力大增。隨後又運動作戰,轉戰於青、兗、冀三州之間,擊敗北海相孔融,殺掉濟北相鮑信,消滅了兗州刺史劉岱的主力,發展到百萬餘人,最後集結於兗州地區。
黃巾軍雖然人數眾多,作戰勇敢,但也麵臨著嚴重的困難:在與公孫瓚的戰鬥中,輜重盡失,後勤補給極端缺乏,所謂“群輩相隨,軍無輜重,唯以抄掠為資”,而且還帶有大量的家眷,行動不便。起義軍的根據地是青州,而此時,袁紹部將臧洪與公孫瓚部將田楷正在青州大戰,人民群眾紛紛逃離青州,所以,青州黃巾軍已不可能再回到青州安居養息,屯田生產。
一百萬人是個什麽概念?
就是一百萬隻豬,也不是那麽對付的,何況是一百萬劫掠成性,凶悍異常的黃巾賊!
郭嘉道:“主公,我軍僅有三萬人馬,還需留下至少五千人守城,防止劉繇老賊反撲或是袁術,劉表之輩趁火打劫,可用兵力不足兩萬五千,若是硬拚,根本毫無勝算。”
李峰細細思忖,暗自讚同。
郭嘉又道:“黃巾賊人數眾多,後勤壓力極大。在與公孫瓚一戰中輜重糧草損失殆盡,不得不以劫掠充饑,這正是我軍可利用的地方。”
“利用?不知可有詳細的部署?”聽了郭嘉的分析,李峰眼前一亮。
郭嘉笑道:“說來也簡單,不過是恩威並施罷了。一麵令張飛將軍,太史將軍調集重兵狠狠的打擊黃巾賊的士氣,另一方麵用土地,糧米等優厚的條件誘降,如此,青州黃巾可定。隻是……”
“隻是什麽?”李峰追問。
“隻是要提防曹操橫插一杠子,畢竟青州黃巾軍如今屯聚兗州,離曹操的地盤更近一些。”
李峰豪氣頓生,道:“那好,咱們就和曹黑子比一比,看看誰更有手段!”
言罷,諸人相視大笑。
=============================分隔線=============================
曹操現在很鬱悶,李峰那廝又搶先了一步。
方才,曹操正與麾下眾文武商議出兵攻打黃巾,結果卻收到戰報,李峰的汝南軍已經和青州黃巾交上手了。
你說曹操能不鬱悶嗎?
想當初,曹操刺殺董卓失敗,正打算傳檄天下,號召諸侯討伐董卓,結果被李峰搶了先,輕輕鬆鬆搶去了大義的名頭;如今去降服黃巾,又被李峰搶了先,據探子來報,李峰已經誘降了一支約兩萬人的黃巾小部隊。
“難道李峰這廝真是我命中的克星?”曹操忍不住想到。
不過他隨即便打消了這個念頭,事已至此,多說無益,快快出兵才是正途。
“夏侯淵何在?”
“末將在。”
“我命你為先鋒,領兵一萬前去討伐黃巾賊,記住了,要把黃巾賊眾往陳留方向驅趕。”曹操臉色嚴肅,語聲慎重。
“遵令。”夏侯淵不敢怠慢,急忙回營,準備領軍出征。
曹操不愧是曆史上一統北方的霸主,當機立斷,行事果敢;此刻派夏侯淵作先鋒,正是知人善用。
這夏侯淵有個外號,喚作“神行將軍”。人言之:“神行將軍夏侯淵,三日五百,六日一千。”
意思是說,夏侯淵是神行將軍,三天能行軍五百裏,六天能行軍一千裏。
現在交通發達,汽車,火車,飛機,輪船;應有盡有。別說三日五百裏,六日一千裏;就是三小時五百裏,六小時一千裏也不在話下。
三國時期可不比現在,既沒有鐵路,有沒有高速公路,就連現在鄉鎮間隨處可見的水泥路也沒有。行軍打仗,少不得要翻山越嶺,渡江過河;在這等情況下,夏侯淵能日行約一百七十裏,堪稱奇跡!
別的不說,就憑行軍神速這一點,名將之稱,夏侯淵當之無愧。
=============================分隔線=============================
“曹操出兵了,”張飛看著手中的密報,對太史慈說道:“領軍先鋒是號稱‘神行將軍’的夏侯淵。”
太史慈苦笑:“必須加快速度,軍師說已經有部分青州黃巾動搖了,正在和公台先生爭執投降條件。”
“夏侯淵行軍神速,必須想辦法拖延拖延,”張飛皺眉道:“可是又不能和曹操直接翻臉,難辦呀!”
太史慈聞言點頭,正商議間,一副將忽出言道:“小將倒是有個笨法子,也不知管不管用。”
張飛視之,乃是太史慈麾下第一猛將程天(書友啊阿吖胡友情客串),此人原是太史慈舊部,在壽春一戰中,隨太史慈一同斷後,力竭被俘;後來見太史慈降了,他也跟著投降。
張飛大喜,急問:“是什麽法子?不妨說來聽聽。”
程天也不賣關子,指著地圖說道:“將軍請看,夏侯淵領兵而來,平河是必經之路。這條河是淮水支流,水勢湍急;我軍隻需將平河上的所有木橋全都燒了,就可以爭取到更多時間。”
張飛眼前一亮,一拍桌子道:“好,就這麽辦;把橋都給我燒了,看看夏侯淵這廝能不能飛過來!”
=============================分隔線=============================
書友們,青州兵的老大是誰呀?反複查資料,就是找不到,鬱悶。是不是張燕?可是張燕好像是黑山賊的老大呀!求助,請知道的書友書評區留言,謝謝了。
朋友們若是有好的情節和創意,不妨在書評區建議樓留言,老狼會仔細看的,如果合理,也弄進書裏,大家一起樂嗬樂嗬!
最後,請朋友們多多支持,謝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