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尉與刺史是兩個截然不同的官職,李賢做都尉的時候,隻負責郡國內的相關軍事活動,並不需要勞心勞力的考慮其他,可成為青州刺史之後,李賢要管的事情就多了,從民生、軍事到對外政策,樣樣不可或缺。
若不是有徐庶幫襯,李賢很難理出頭緒。
此時,李賢開始明白上位者的痛苦了。
如果不懂得知人善用,凡事都想親力親為的話,就算是鐵打的身子也熬不住。
曆史上,大明朝的崇禎皇帝頗為勤政,而他本人也衣著簡樸,多次縮減宮內開支,可他卻有一個最大的‘毛’病,那就是多疑。
崇禎在位十七年間,殺兩位首輔,更換五十多名內閣成員,處死巡撫十一人,曆史上,很多赫赫有名的武臣武將就是被因為崇禎的緣故死於非命。
從某種意義上講,如果崇禎能夠開明一些,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後金的努爾哈赤絕難輕易叩關。
李賢最喜歡曆史,網絡上很多人都對崇禎報有同情之心,他們認為崇禎隻是生錯了年代,倘若在太平年代,崇禎一定是個好皇帝,對此,李賢不置可否。
明朝的衰落是從天啟年間開始了,到了崇禎繼位之後,小冰河時代來臨,天災**不斷,倘若崇禎能夠像劉邦那般,說不定明朝還能苟延殘喘幾十年,可崇禎沒有那麽做,最終,大明朝亡於他手。
李賢對此一直耿耿於懷,若是後金不能入關,曆史又會怎樣?
崇禎作為一個多疑的反麵典型讓李賢時刻警醒,而大漢朝的開國皇帝劉邦卻也讓李賢頗為欽佩。
眾所周知,劉邦之所以能夠獲得天下,這與他手中的一幫文臣武將關係頗大。
有人曾經問劉邦為什麽能夠奪取天下,劉邦得意地說“若論運籌帷幄,決勝千裏之外,我不如張良;若論鎮守國家,安撫百姓,供給糧餉,不絕糧道,我不如蕭何;若論集結百萬雄兵,戰無不勝,攻無不克,我不如韓信。這三個人都是人中豪傑,我能知人善用,相信他們,這就是我得天下的原因。項羽隻有一個範增,又不能很好地任用他,這就是他失敗的原因。”
李賢覺得劉邦說的很有道理,一個人的能力總歸是有限的,諸葛亮厲害吧,劉備敗走夷陵之後,諸葛亮隻用了幾年的時間便積蓄兵力、糧秣,北伐司馬懿,打的司馬懿心驚膽戰,可攤上一個扶不起的阿鬥,隻能憾死五丈原。
李賢寧願做劉邦,也不想做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諸葛亮,更不想成為崇禎皇帝。
太史慈、趙雲與劉備有舊,其中太史慈更是欠了劉備一個人情,可李賢相信他們,相信二人會秉公處置,不枉‘私’情,所以即便‘私’下裏聽到他人的非議,李賢依舊固執己見,不為所動。
降將於禁、李典聽聞之後頗為感慨。
曹‘操’曹孟德雖然知人善用,可真正熟悉他的人都知道,曹‘操’多疑好忌。
即便有時候曹‘操’表現的極為坦‘蕩’,可真正聰明的人物還是能夠從中找出不信任的端倪出來。
正是有這一層顧慮,於禁、李典才沒有回返曹軍。
按理說,如今曹‘操’與呂布對峙,正是缺兵少將的時候,於禁、李典回去之後說不定曹‘操’會予以重用,可誰也不敢保重曹‘操’會不會過河拆橋,秋後算賬。
曹‘操’誤殺呂伯奢的事情早已經不是秘密,連故‘交’好友,救命恩人說殺也就殺了,誰能夠保證自己不是下一個呂伯奢?
在北海國待的越久,於禁、李典就越動搖。
時至今日,李賢已經不再限製二人的自由了,可於禁、李典卻不敢輕易離開。
毫無疑問,曹‘操’一定在北海國內布有眼線,如果說於禁、李典沒有投降李賢,隻怕曹‘操’是很難相信的。
設身處地的想一想,就算是於禁、李典自己,他們都很難對降將做到這一步。
普天之下,也隻有李賢才能這般坦‘蕩’,對降將沒有威‘逼’利‘誘’,也沒有嚴刑‘逼’供。
這一次,李賢微服‘私’訪,李典、於禁也跟隨在身旁。
負責李賢人身安全的沐風頗為緊張,他害怕降將暴起發難,所以特意增加了十名護衛。
對此,李典、於禁不以為意,李賢也沒有表‘露’太多的觀點。
相信是一回事,可防備又是另外一回事,站在李賢的角度上,實在不能太過大意了,因為他一人的‘性’命,很可能幹係到了數萬將士的富貴榮華。
沿途間,李賢親善鄉民的舉動令李典、於禁二人頗為訝異,無論鄉民是老是幼,是髒還是醜,李賢都沒有流‘露’出一絲一毫厭惡的神態,而流民對李賢的愛戴更是發自肺腑,如果不是親眼見到的話,誰也不會相信,李賢在流民中竟然擁有如此高的威望reads;。
從某種意義上講,即便此時李賢自立為王、反叛漢室,隻怕他麾下的流民也會盲從信服。
李典打馬上前,他向沐風頜首示意,嘴裏道:“李使君,我有一事不明”。
沐風也就是沐臨風,他嫌自己名字不好聽,便把臨字去掉了,此時,他緊緊盯著李典的一舉一動,生怕這家夥暴起發難,挾持李賢。
李賢倒是沒有這麽緊張,他回首笑道:“喔,李將軍想問什麽?”
“李使君覺得大漢王朝壽數如何?”
李典這句話要是讓忠於大漢的人聽到了,一定會罵他大逆不道。
可李賢顯然不在此列,他有了片刻訝然過後,便笑道:“你想聽真話,還是想聽假話”。
李典來了興致,“真話如何,假話又如何?”
李賢搖頭晃腦地說道:“如果是假話,我會告訴你,大漢朝萬世不衰”。
李典皺起眉頭,這假話也實在太假了,怎麽聽怎麽別扭,他忍不住問道:“真話呢?”
李賢轉過身,側耳說道:“大漢不過三十年,必亡!”
“啊!”李典大為訝異,他沒想到李賢竟然連朝廷滅亡的時間都預測了出來。
雖說如今天下軍閥並起,天子政令不出長安城,可常理來講,再苟延殘喘個五十年應該不在話下,可現在,李賢竟然說大漢不過三十年,這讓李典頓時心驚‘肉’跳,半晌沒緩過神來。
“李使君以為,誰可為當世英雄?”不知不覺間,於禁來到李賢身旁,他聽到大漢亡於三十年的說法,當即反問道。
李賢很有一種曹‘操’評豪傑的感覺,他不禁脫口而出:“當世豪傑,曹‘操’、劉備、孫策也!”
李典不禁問道:“孫策何許人也?袁本初、袁公路又如何?”
李賢這時候才想起來,孫策還在袁術麾下,尚未前往江東,他不禁尷尬地笑道:“我聽說袁術帳下大將孫策乃萬人敵,所以頗為欽佩,至於袁紹嘛,空有世家資本,卻無容忍之量,如同圈豬一般,膘‘肥’體壯之日,便是他人宰殺之時”。
於禁、李典相顧駭然,他沒想到事業蒸蒸日上,實力‘激’增不已的袁紹在李賢眼中竟然如此不堪,連袁公路麾下一名戰將都不如。
“誰是宰殺袁本初之人?袁公路又如何?為何李使君沒有將自己放入其中?”
李賢“哈哈”大笑,道:“天機不可泄‘露’,二位不妨拭目以待!”
一番話說的滴水不漏,既不顯得狂妄自大,又留有餘地。
於禁、李典久久不言。
李賢不以為意,他打馬往前而去,此時,沐風忍不住來到李賢身旁,嘴裏道:“主公,曹‘操’被呂布打成這模樣了,兗州隻剩下三座城池,狀況岌岌可危,你認為他還有可能反敗為勝?”
那是當然,對別人李賢可能沒這麽有信心,可對曹‘操’,李賢有把握,這可是割據中原的猛人,挾天子以令諸侯的的能人,連呂布、袁紹都死在他手中,如今的挫折算什麽?
屁都不算!
當然了,這番話李賢是憑借自己的曆史印象而來的,自然不能說出口,他斟酌一番說辭,道:“曹‘操’麾下能人極多,呂布狂妄自大,長久不得”。
沐風吸了一口冷氣,他下意識地說道:“咱們跟曹‘操’的仇已經解的那麽大了,為什麽現在不去給他來一下狠的?”
一語驚醒夢中人,李賢恍然大悟,他呆呆地看了沐風半晌,方才說道:“是呀,我怎麽忘了這一茬!快,快些回都昌!”
話音未落,李賢便風風火火的趕赴都昌城。
入城之後,李賢徑自找到徐庶,他問道:“元直,我想與呂奉先合兵一處,共同夾擊曹‘操’,不知你意下如何?”
徐庶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道:“使君可知道為什麽我沒有建議你出兵兗州嗎?”
“為什麽?”
“因為我擔心袁本初會揮兵南下,一旦袁家與劉備合兵一處,若是我方出兵兗州,那豈不是三麵受敵,我北海國如何抵得住?”
李賢微微頜首,他拍著腦‘門’說道:“看來當務之急是搞明白袁本初的打算,然後才能搶占先機,立足於不敗之地”reads;。
“不錯,呂布與曹‘操’的戰事一時片刻結束不掉,我們還有大把的時間”
“元直認為太史慈如何?”
“如果沒有袁軍幹涉,劉備必敗”
李賢頗為好奇,劉備麾下可是有關羽、張飛兩員猛將,徐庶憑什麽這麽肯定?
“何解?”
“劉備雖有萬人敵關羽、張飛,可太史慈與趙子龍皆為當世英雄,兩相兌子,卻是我方軍卒實力更優,隻要不出紕漏,我軍必勝!”
李賢深以為然,他嘴裏道喃喃自語,徐盛前往遼東已經有些時日了,不知道何時歸返。
“倘若有緊急軍情,應該會有鷹使來報的”
身為現代人,李賢深深明白,信息就是生命,隻有盡快的掌握敵情,這樣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不過古代沒有電腦、電話,隻能憑借最古老的馬匹傳遞。
對於李賢來說,即便是八百裏加急還是有些滿了。
地上跑的滿足不了要求,李賢隻能從天上飛的飛禽中想辦法了。
李賢做都尉的時候便使人訓練出一批信鴿,專‘門’用於傳遞情報,當然了,後來為了增加情報的安全‘性’,李賢又特意重金雇傭了一名馴鷹人,他手中的鷹可以傳信千裏之外。
之前,徐盛前往遼東的時候就將馴鷹人留到了那裏,一旦有情報,可以用鷹來傳遞。
此番,李賢還在徐庶的書房中,正要再說些什麽,忽而,廳外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reads;。
“報,使君,飛鷹傳信”
李賢眼皮一跳,他快步來到屋外,道:“書信何在?”
“在此”
李賢拿過竹筒,驗過火漆之後瞪大了眼睛,道:“元直先生料敵於千裏之外,令人欽佩”。
徐庶皺起眉頭,道:“難道是袁本初揮軍南下了?”
李賢頜首,道:“不錯,據鷹使來報,袁紹指使麾下大將淳於瓊統領一萬兵馬南下”。
“淳於瓊?可是八校尉之一?”
“不錯!”
東漢末年,靈帝在位期間曾經犒賞西園八校尉,分別為蹇碩、袁紹、鮑鴻、曹‘操’、趙融、馮芳、夏牟、淳於瓊。
淳於瓊在袁紹軍中可以說地位極高,此番讓其出兵南下,可見袁紹的重視程度。
“袁軍距離樂安國還有多少路程?”
“晝夜兼程也得七八日”
徐庶鬆了口氣,“主公,還請主公下令,速速讓周倉領軍北上支援太史慈!”
李賢明白,太史慈對付一個劉備應該可以戰而勝之,可如果加上淳於瓊已經袁紹的一萬名軍卒之後,僅僅憑借太史慈的一萬五千兵馬就想取勝的話,實在是有些天方夜譚了。
“好,周倉麾下兵馬不過七千之數,夠用否?”
徐庶笑道:“隻要將帥齊心,我軍絕無敗理!”
是呀,就算淳於瓊是八校尉之一,可他麾下的兵馬不是袁紹的大鐧士,更不是鞠義的先登營,怕他個鳥?
仔細向來,李賢在自家兵馬身上已經投入了夠多的錢貨,如果這樣一支重金打造的隊伍都能敗下陣來,那隻能說明李賢走錯了路線reads;。
眾所周知,戰爭拚的是後勤、拚的是人心向背,李賢在北海國內頗得民心,所以不用擔心他麾下軍卒的軍心問題,而東萊軍、北海軍鐵甲甚多,這又把武器甲胄的不利因素拋之腦後。
袁紹雖說兵多將廣,可在遼東依舊有一個糾纏不休的公孫瓚,他實在不敢‘抽’調‘精’銳南下。
其實對於袁紹來說,劉備的死活關係不大,他怕的是李賢吞並樂安國之後,麾下實力增長過快,進而威脅到自己。
李傕已經躥啜天子下詔,赦封李賢為青州刺史,這個刺史要想做的名副其實,就離不開擴張。
濟南國、樂安國、平原郡、齊國、北海國,這就是青州所轄範圍。
倘若李賢能夠擁有青州全境,也就真正有了與袁紹分庭抗禮的實力。
換言之,如今的李賢還不是袁紹、曹‘操’的對手。
北海國兵馬不過三萬,可袁紹、曹‘操’兵馬早已經過了七萬之數。
曹‘操’、袁紹任何一人,一旦全力出擊,李賢隻能節節抵抗,想不出其他的法子。
與徐庶匆匆而別之後,李賢快速寫就一封軍令,讓傳令小校帶給周倉。
周倉見了軍令便會明白如何行事。
背嵬軍走後,劇縣城防空虛,為防事情有變,李賢又傳令給徐和,讓其分兵駐守朱虛、劇縣。
周倉得令之後大喜過望,他對麾下軍將笑道:“如何?袁軍來了,咱們有的打了”。
“哈哈,將軍神機妙算,卑下佩服之至呀”
“呸!當初是誰哭著嚎著嫌我沒有搶作先鋒?”
“啊哈哈,將軍說笑了,這是沒影子的事情”
“滾犢子,快告訴兄弟們,就說使君有令,我等北上樂安國,升官發財就在近日!”
“升官發財!”
“升官發財!”
幾名軍將聒噪起來,頗為‘激’動。
之前周倉留守劇縣的時候,他麾下軍將對他好生埋怨,嫌他沒能從胡庸手中奪得先鋒之職。
胡庸一直忍氣吞聲,直到今日,他才有揚眉吐氣之感。
反觀徐和,再度留守後方,他麾下軍將頗有怨言。
徐和無奈,隻得好生勸解:“使君沒有忘記我們,你們‘摸’‘摸’良心,從軍械到吃食,使君可曾虧待過我們?”
軍將們低下頭顱,道:“不曾”。
“那你們還叫喚個屁,人家背嵬軍打過多少次硬仗,你們呢?真以為自己披上鐵甲就是‘精’銳了?狗屁,我告訴你們,馬上回去‘操’練兵卒,養兵千日用兵一時,下一次再有戰事可就輪到我們了,倘若關鍵時刻你們指望不上,以後誰還會在你們身上‘浪’費時間?”
徐和所言雖然直白,可卻也在理,眾人聽罷之後全都頜首,道:“我等明白,這便回去‘操’練軍士,必不讓將軍失望”。
“錯了,是不能讓使君失望”
“是,將軍說的是,我們必定竭力而為,不讓使君挑出‘毛’病”
“好了,好了,快滾,快滾,眼不見不煩”
“喏,我等告辭!”
待到眾人散去之後,徐和也歎了口氣,其實他心裏何嚐不想一戰?
奈何李賢不給機會,徐和徒之奈何?
身為降將,徐和不敢要求太多,他認為李賢給予他的已經足夠多了,如果再挑三揀四,實在是有些不識抬舉了。
讀首發,無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