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五四章 堂堂正正一戰
趙雲親自率領重騎營在楓林穀北端截擊鮮卑人,假扮彌加屬下的輾遲虎則殺了一個回馬槍,將楓林穀的南端徹底堵死,唐猛和閻柔帶著士兵在山穀兩側施放毒煙、猛火和箭矢……
所有的行動無不證明這是一場事先經過反複設計和練習,毫無懸念的完美伏擊。兩個時辰之後,入穀的九千鮮卑人,包括拓跋長慶和狐當兩個部落族長,全部死在穀中,無一幸免。
如果不是軻比能在馬城的倒行逆施徹底激怒了趙雲和驍騎衛眾將士,這次趙雲或許隻是將拓跋長慶和狐當堵在楓林穀中,然後派人勸降,給這九千鮮卑人留下一條生路,絕對不會一上來就把各種狠毒手段都施展出來,不給鮮卑人留半點活命的機會。
驍騎衛以極小的代價全殲了拓跋長慶和狐當的部隊之後,並沒有返回白山城,而是立即從白山密道向廣寧方向移動,在兩天之後便出現在了廣寧城下。
鮮卑人能夠想到從白山密徑偷襲幽州,趙雲自然也能想到從這條山中小道緊急回援馬城。如今軻比能的羽翼已經被剪除幹淨,趙雲覺得是時候集中所有兵力與軻比能進行決戰了。
當劉和得知趙雲已經全殲了軻比能派出的奇兵之後,心情稍微好轉一些,他給張郃和趙雲同時下令,讓兩位大將帶著麾下主力向馬城方向靠攏,準備與軻比能的主力在大青山北麓進行決戰。
趙雲讓人將拓跋長慶和狐當的人頭送到馬城,劉和看過之後命人將其懸掛在馬城的西門之外,明白無誤的告訴軻比能,他派出來偷襲幽州的部隊,如今已經盡數覆滅。
軻比能派出偵察馬城動靜的哨騎,很快便將這個重要的消息傳回了大青山北麓營地,軻比能得知之後如遭五雷轟頂,一種深深的挫敗感刹那之間充斥在他的心間。仔細算起來,從他正式進攻幽州以來,已經前後損失了兩萬五千兵馬。如今隻剩下三萬五千多兵馬,而幽州劉和的部隊加起來的損失到目前也就五千左右!
麵對防守如同刺蝟,用計奸猾似狐,進攻猛如虎狼,防守穩如磐石的幽州軍隊,軻比能覺得自己每次總是高估了己方的實力,低估了劉和與他的那幫手下。
正當軻比能心生退意,打算回到並州北部進行休養生息的時候,劉和親自率領三萬五千步騎混合的大軍,出了馬城。堂而皇之地直逼軻比能的大營而來。
劉和並未派出使者前來給軻比能投戰書。因為他覺得無恥的鮮卑人什麽不要臉的事情都能幹出來。什麽“兩軍交戰,不斬來使”之類的規矩,對鮮卑人而言,根本就不適用。劉和不願意犧牲哪怕任何一個人來跟軻比能多費口舌。他就是要以這種堂堂正正一戰的姿態親臨草原,逼著軻比能跟自己決一死戰。
那麽,軻比能此時可以選擇退走麽?
此時,他不想走,也不能走,更不敢走!
鮮卑人已經付出了兩萬五千勇猛的部族戰士,卻連幽州的一寸土地都不曾拿下,這是所有追隨軻比能南下征戰的部落首領都難以接受的事情。鮮卑人一向覺得自己才是大草原上的主人,如今劉和隻帶著與己方兵力相當的部隊前來挑戰。如果此時鮮卑人選擇了退卻,那麽他們今後再也沒有底氣和臉麵去跟部落中的年輕人去吹噓和炫耀,更無法向那些死去了孩子、死去了男人的部落老人和婦女們交待。
最重要的是,南下的鮮卑人已經嚐到了很多的甜頭,他們現在舍不得已經占據了的並州北方四郡之地。如果這次選擇向北退卻,勢必要將這些剛剛吃進口中的肥肉全都給吐出來。
種種原因累加之下,軻比能這次隻能接招,與劉和在大草原上進行堂堂正正的一戰。
決戰的場地被定在了大青山以北五十裏處,劉和率領大軍從西南方向取直線朝此地挺進,軻比能則以逸待勞,靜靜等候漢軍的到來。
劉和麾下部隊由一萬龍虎衛步兵、五千幽燕軍步兵、一萬五千驍騎衛騎兵、五千烏桓援軍組成,大軍在茫茫草原上呈倒品字陣型排列。其中,三千重騎兵和五千重步兵位於中軍位置,三千車兵擋在五千長弓兵和強弩手的前方,兩千近戰步兵守在劉和所在的中心位置;位於左翼的九千輕騎兵由張郃指揮,位於右翼的八千輕騎兵由趙雲指揮。
為了加強三個兵團之間的指揮協同,劉和讓兵器司特別打造了幾輛高達三丈以上的指揮車,上麵站著手持幾種不同顏色旗幟的信號兵和瞭望哨。信號兵負責將本軍指揮官下達的指揮命令通過手旗的方式下達給士兵,瞭望哨則負責將觀察到的敵情匯報給本軍的指揮官。
因為信號兵和瞭望哨的重要性,所以指揮車頂端的望鬥被設計成了反斜麵,防止敵軍用箭矢進行攻擊,保證望鬥內的兩名士兵安全。有時候,為了觀察整個戰場形勢,身為指揮官的張郃與趙雲甚至可能會親自登上指揮車頂端,而不是身先士卒地衝鋒在最前方。
這種人數超過五萬以上的大規模兵團作戰,單憑一兩個武將的勇武在戰場上廝殺已經不起作用,就算強如趙雲這樣的主將,他也不可能一人單挑鮮卑人的數萬騎兵,所以如何調度指揮麾下士兵進攻、堅守和後退,向哪個方向進攻,向哪個方向收攏,向哪個方向增援,這些才是身為主將應該做的事情。
軻比能沒有高大的指揮車,但他有豐富的草原地形作戰經驗,三萬五千多部族勇士被他分為三波,以波浪陣型疏散排列,看樣子他是要發揮本族戰士擅長馬上遊動射擊的最大優勢,以三疊浪的方式衝擊漢軍。
兩軍對壘,人馬嘶鳴,旌旗招展,戰鼓轟然敲響,大戰開始……
幽州漢軍排在中軍位置最前方的重甲鐵騎依然作為首發的部隊,憑借超強的防護與迎麵而來的鮮卑人近身搏鬥。曾經吃過重甲鐵騎虧的鮮卑人,基本上都變成了死人或者俘虜,軻比能在六年前與漢軍交手時,還沒有見過劉和整出來的這種燒錢至極的重騎兵,今日在戰場上總算是有幸目睹幽州黑甲重騎兵是如何強大和恐怖。
重騎兵依然是以長杆的騎槍作為他們第一輪進攻的武器,在一陣令人心顫的騎槍折斷聲中,將馬上的鮮卑騎兵刺個通透。
一個鮮卑部落頭領看到漢軍重騎兵的長槍被折斷,於是大聲喊道:“兒郎們不要怕!漢軍這些披甲的騎兵已經沒有了長槍,讓我們衝過去將他們解決掉!”這個頭領喊完之後,便帶著部落內的騎兵囂叫著向重騎兵衝了過來。
然而,騎槍被折斷後的重騎兵並非被拔掉牙齒的老虎,他們使用騎槍進行第一輪攻擊不過是想以最小的代價在第一輪衝鋒時給對手最大的殺傷,等他們丟掉折斷的騎槍之後,其實才是他們最可怕的時候。
“重騎營,舉刀,衝鋒!”
“長槍兵做好迎敵準備!”
“長弓兵,正北方向,仰角三十,兩輪集射!”
中間位置的指揮車下方站著傳令兵,傳令兵不遠處則站著劉和與郭嘉,此刻劉和正麵色平靜地向傳令兵下達著作戰命令,傳令兵則仰著頭大聲向指揮車頂端的信號兵喊話,準確無誤地將主將劉和的命令傳上去。信號兵聽到下方傳令兵的聲音之後,立即揮動左右手中不同顏色的旗幟,將主將的命令向著戰場不同方向的指揮官們傳達過去。
在無線通信指揮裝備還未出現的冷兵器時代,通過聲音傳遞信號和命令是人數少於一千之內的小規模戰鬥最方便的手段,而通過視覺信號傳遞作戰命令則是人數超過一萬的集群作戰的首選。劉和深知戰場調度指揮的重要性,因此很早之前便有意訓練了一批信號兵,而且還逼著各軍將領學習信號手旗的意義,如今在這種開闊的戰場上終於發揮出了重要的作用。
“烏桓騎兵營,出擊!”位於左翼的張郃通過千裏鏡,明確無誤地看見了位於中軍位置處的那輛指揮車發來的命令,於是沉聲下令。
前來支援作戰的烏桓族頭領那烏康寧聽到張郃的命令之後,立即高聲喊道:“烏桓族的勇士們,展示我們勇武的機會到了,千萬不要讓漢軍兄弟們笑話我們是不會騎戰的烏桓人!”
那烏康寧喊完這句,一馬當先地衝了出去,五千烏桓騎兵也是嗷嗷叫著向鮮卑人衝去。
“輕騎一營,出擊!”右翼的趙雲在張郃下達命令的同時,也給驍騎衛輕騎兵下達了出戰的命令。
激烈的廝殺在方圓數十裏的寬闊戰場上同時進行,已經裝備了高橋馬鞍和雙腳馬鐙的鮮卑人戰力有了明顯的提升,他們充分借助這種先進馬具的輔助,在馬背上左右開弓,將鮮卑人善於騎射的本領發揮的淋漓盡致。
鮮卑人善於騎射,烏桓人和漢軍騎兵卻也不弱,給他們配備的高橋馬鞍和馬鐙是更加貼合身體,他們平時訓練的時間比鮮卑人更長,最關鍵的是他們有著嚴密的組織紀律性,每一刻都處於嚴密的指揮調度之中,所以在這種大規模兵團對決中反而能夠發揮出最大的威力。
交戰第一日,兩軍派出萬人進行廝殺,結果鮮卑人不敵漢軍,在付出了慘重的代價之後,被迫向西北方向撤退三十裏。